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笔尖】英子的托管班(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笔尖】英子的托管班(杂文随笔)


作者:白水红叶 秀才,165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8发表时间:2013-12-27 23:26:29


   快放假的时候,英子就和我商量,暑期要办一个幼儿托管班。她把她的想法先告诉岳母,岳母并不支持。再给我说,我也不同意,因为做生意本来就很辛苦,我还是想让她少折腾,就办个英语辅导班,有多少学生就多少学生,关键是还能休息一下。但是她很固执,她认为现在正是受累、折腾的时候。她开始不停地给我算着办这个班级应该有的收入:县幼儿园800个学生,小天使幼儿园、慧玲幼儿园、蓓蕾幼儿园算上800个学生,一共1600个学生。每50个学生我如果能招一个学生,就至少能招到30个学生,每个学生托管40天,加上吃饭,收550元,就能收16500元。除去花销,应该能剩下1万元。1万元呢,我们就可以还清一个人的借款。英子的说话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是我始终没有动心。她开始给岳母做思想工作,因为办这个托管班,我是一点忙都帮不上的,但是岳母则不一样,英子有很多事要岳母帮忙。岳母一被英子说动,这事就定下来了,而我就像一个事外人了。
   那几日,岳母拿着一个袋子到幼儿园门口发传单,岳母连发了一个星期,终于将附近的几个幼儿园发完。我准备印些传单,贴成小广告,但是被英子拒绝了,她认为这样已经达到了宣传效果。有几个家长到店里来咨询情况,英子认真地解释。还有人打来电话询问,英子耐心的回答,电话打完后总会兴致勃勃,满面笑容的把这事情告诉我,看着英子的喜悦我也美在心里。
   我们租用了一个两层的门面房,一楼授课和活动,二楼中午休息。英子和岳母开始忙碌,她们把必要的餐具带到了店里,我们吃饭的地点也从家里挪到了店里。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静待暑期幼儿托管班的正式开课。
   我在上班,英子的托管班已经开始了她的第一天,我不能亲临现场去看,去帮助她,觉得挺遗憾的,就打通了她的电话:“开始了吗?效果怎么样?”
   电话那边听见英子与一个家长的对话,她正在告诉家长上课的时间和上课的内容。等家长走了,她对着电话说:“这么忙,打电话干什么?”“我就问问吗。”“现在已经来了四个学生。”
   等到吃饭的时候,我来到店里,依然是四个孩子上课。等到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依然还是四个孩子上课,英子和岳母非常耐心,四个孩子性格各不相同,岳母和英子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相同。说上课,这是我的口头禅,其实是岳母和英子带着三个孩子玩,在玩中学一些简单的知识。有一个孩子非常小,口齿不太清楚,说什么我根本听不清楚,但是英子和岳母很耐心的和他对话。他常常依偎在岳母和英子的怀里。我能感觉到英子很幸福,孩子也很幸福。他拉着英子的手,进进出出,寸步不离。等过了几天,他也跟我熟了,我每每回家,一招手,他就会跑到我的身边,坐到我的膝上。
   他有很强的求知欲。看到什么都用很不清楚的话问:“这啥么?”我一开始只当他是乱喊乱叫,并没有回答过。只不过女儿知道他在问话,给他教数字,让他认识动物、字母、眼睛鼻子等,还有女儿把他抱来抱去,嘴上不停的嘟哝:“姐姐给你教,姐姐和你玩。”她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样子。
   还有一个男孩,非常的调皮,别人拿什么玩具他就要抢着玩什么玩具。不玩玩具了就摸摸这个孩子,打打那个孩子,任凭英子多么严厉地劝说都不能制止。但是他又非常脆弱,谁如果碰他一下他就会不停地哭泣。英子看懂了他的伎俩,根据他的表现对他时冷时热,循循善诱,孩子也慢慢学会了包容和分享。
   应该这么说,英子的托管班是有意义的,但是却没有效益,四个学生,两个月时间,连房费都收不回来。
   “英子,这星期过去了,如果还是四个学生,我们的托管班就不办了。”英子并不同意我的建议,因为她相信有可能还有人再来:“不急,再坚持几天吧!这几天还有人打电话问呢。估计明天还能再来一个学生。”
   英子这样相信着,也是,过了几天,果真又来了一个小男孩。现在是五个孩子了,这个男孩的到来让英子一下充满了信心,但是没过几天,这种信心在一天八个小时一刻不停歇的照料中,在无休止的担心和极其低微的效益面前还是浅了、淡了。
   “算了,那就不办了,现在已经两个星期了,账一算,给人家解释一下,就结束了,还能多休息几天。”我又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劝说英子。
   “不,不能就这么结束了。还是我们的宣传不到位,每天店门口都有人问呢。”英子还是心存希望。
   “好吧,那我们重新宣传,重新开始。”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我从广告公司喷绘了三张彩色喷绘广告贴了出去,我们都等着这个托管班的重生。
   事实并不如意,三天过去了,无人问津。一天下午,岳母不小心摔了一跤,虽无大碍,但却不能自由、干脆、矫健地行走,岳母蹒跚的脚步只能在家里走动,不能下楼,不能帮助英子照顾孩子。英子一下不知所措,那些孩子一刻也离不开人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打消办托管班的念想。英子给五个家长一个一个把电话打过去,细心地解释,还好大家都能理解。可是有两个家长,态度虽很好,虽能理解我们的难处,但是孩子确实没人照管,经过和家长的协商决定把两个孩子托管到我们家里。就这样英子的托管班从教室挪到了家里,从5个孩子变成了2个孩子。
   走到这一步,我就在想,英子的托管班算是结束了。即使在,也是名存实亡,因为家里没有黑板,没有教室,没有教学氛围。但是有的是时间,和所有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一样,英子的托管班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挪到家里,而且在家里这30多天里,让我收获了更多的感动。
   两个孩子每天按时送到店里,然后由英子送回家,在家里托管。其实说托管已经不怎么贴切了,因为这里不是托管班,实实在在的是个家,到处都洋溢着家的氛围。
   我回到家里,迎面就是清风送爽,凉风拂面,盛夏时节有这种感觉也真是难得。原来我们一家人总舍不得开空调,但是自从有了这两个孩子,家里的空调总是开着。家里有空调、有沙发,有大电视,有好几个房间,有女儿玩过的数不清的玩具,这确实成了这两个孩子玩耍的乐园。他们进这个房间出那个房子,看这个频道调那个节目,为所欲为,自由自在,甚至在沙发上也不好好坐着,时而站到沙发上蹦蹦跳跳,时而躺在沙发上半躺着或直坐着。吃饭也和在教室不一样了,有个小女孩在学校时间长了,养成了不错的习惯,吃饭不用催促,正儿八经,认认真真地吃饭,三两下就会把一碗饭吃完。而小男孩年龄太小,吃饭时总是不肯到饭桌前,他走来走去,很是自由,到岳母身边了,岳母给他喂一口,到英子跟前了,英子给他喂一口,吃饭就像玩一样,等到大家都吃过了,他又突发精神,要吃饭了。
   每天中午饭后,我总要午休一会。他就坐在我的身边看我睡着的样子,指着我的眼睛、鼻子、腿,问“这是啥?”我故意不去理他,女儿就坐在我的身边给他解释。英子看见了,对女儿说:“郭雅歌,把×××叫出来吧!让你爸爸休息一会。”女儿就很坚决地把小男孩抱出了房子。
   “×××,过来,老师给你做游戏。”小孩就会跑到英子跟前,用一个学生看老师的眼神看着英子。她们还在做着游戏,我就要上班去了。我一叫小孩的名字,孩子就赶紧给我再见,手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圆圈又一个圆圈,等我关门。“过来,和我到我们办公室去玩。”我逗他,想看看他到底会不会跟去。他跑了过来,使劲地点头,要跟着我下楼。“不能去,叔叔还要上班呢,没时间照顾你。”孩子不舍地看了我一眼,转身跑到英子跟前。
   暑假终于过去了,随着两个孩子被父母接回去,英子的
   托管所也最终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共 29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作者开篇画龙点睛的作用,头开的好,引出了快放假的时候,英子就和我商量,暑期要办一个幼儿托管班的事情难过,她把她的想法先告诉岳母,岳母并不支持。再给我说,我也不同意,以为做生意本来就很辛苦,我还是想让她少折腾。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而英子很固执非办托儿班,她的苦口婆心感动了岳母和我,岳母则帮助英子带孩子,我则帮助她喷绘,发传单一系列宣传活动。万事开头难,然后两个月只收了四个孩子,连房费都不够,可是岳母和英子耐心教导孩子,过了几天又来个男孩子,可是岳母一不小心头摔了,一切重担全落在英子的肩上,万般无奈我们只好让家长把孩子领会回,剩余的两个孩子英子只好带家里教导。“原来我们一家人总舍不得开空调,但是自从有了这两个孩子,家里的空调总是开着。家里有空调、有沙发,有大电视,有好几个房间,有女儿玩过的数不清的玩具,这确实成了这两个孩子玩耍的乐园。”可见英子和我的用心良苦,英子为人师表,表里如一,和我对孩子呵护,头开的好,能引人人胜;尾收得好,能使人感到余音饶梁。作者是有感而发,有情而抒,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只觉得痛快淋漓、干净利落,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托管所也最终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总结全文,提炼这篇文章中心思想。好文共赏!【编辑:罗档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罗档云        2013-12-27 23:28:50
  作者是有感而发,有情而抒,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只觉得痛快淋漓、干净利落,自然结尾法,即用事情的结果“托管所也最终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总结全文,提炼这篇文章中心思想。好文共赏!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回复1 楼        文友:白水红叶        2013-12-28 00:52:45
  谢谢!编辑辛苦!阅文愉快!周末好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