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派文学 >> 短篇 >> 诗词古韵 >> 【墨派】《七律·盲人小说梦》

编辑推荐 【墨派】《七律·盲人小说梦》


作者:诗人南斗 童生,53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20发表时间:2014-01-02 21:06:52

本可自由观世界,缘何天赋欠光明?
   眼帘暗色心明色,万象无声悟有声。
   远古丘明留左传,而今伟库继遗风。【新韵】
   多亏文字开天眼,荦埆人间可纵横。
  
   新闻链接:《盲人青年雷伟库的小说梦》
  
   今年20岁的土族小伙雷伟库是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盲部推拿专业的学生。双目失明的雷伟库从小就喜欢幻想,立志要把幻想到的故事写成小说。
   2011年,雷伟库将自己小时候幻想过的一些故事整理出来,以自己的家乡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背景,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开始了小说创作。目前,他的小说《西墙下的鬼墓》已经写了10部,共计6万多字,雷伟库还将一直写下去。(人民网2013-12-2)
  
   【注释】
  
   1左丘明,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是称为瞽的盲史官。相传曾著《左传》和《国语》
   2荦埆 luò què:1.怪石嶙峋貌。宋苏辙
   《墨竹赋》:“山石荦埆,荆棘生之。”
  
   南斗(裴满意)
   作于2013-12-2
  
   【新闻延伸】中外盲人文学家励志故事
   【中国】
   张骥良
   他有着各种各样的“名片”:“闻字作家”“中国采访名人最多的残疾记者”“区人大代表”“北京市志愿者”“区残联副主席”。
  
   他创造了不少“第一”“唯一”:国内第一部由盲人创作的历史长篇小说、举办全国首个盲人书法家作品展、北京市唯一一位盲人监狱思想辅导员。
  
   他身上还有着不少独有的特征:0.01的视力、不到一米五的身高、特殊的养子身世。
  
   他就是盲人作家张骥良。他真像一本厚实的书,里面有着数不清的故事,叫人咂摸起来时而欢笑,时而忐忑,时而感动,时而沉思。
  
   从纵横交错的文字里找到了认可
  
   1954年,张骥良出生在一个下着滂沱大雨的夜晚。同样在那个夜晚,一对夫妻从北京一家医院附近的小纸箱里将他捡了回家。为了养活这个捡来的小男孩,已有身孕的母亲做掉了肚子里的亲骨肉。雪上加霜的是,一个月之后,病魔永久地夺走了小骥良那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
  
   或许因为自己是一个残疾孩子的缘故,小时候的张骥良内心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自卑和感伤。在无数个茫茫的黑夜中,他唯有靠着0.01的视力埋头于书本。二年级时,张骥良写了一首名叫《太阳和我们一起做早操》的小诗。写完后他拿去寄,由于个矮够不着邮筒,就找来两块砖头踮着脚,就这样把诗投了出去。随后这首诗发表在《中国少年报》上,张骥良也被称为“校园小诗人”。这首现在被张骥良笑称很“幼稚”的诗在当时给了他极大的震动和鼓励,也在小骥良的心里埋下了写作的种子。
  
   中学毕业后的张骥良被分配到了北京制药八厂当了工人。即便是上班,不管多忙、多累、多苦,他都不间断地坚持码字,那纵横交错的方格字仿佛成了跳动的音符,陪伴着他走过漫长的黑夜。起初,他走得并不顺利,写了上百篇稿子,屡屡被退稿。张骥良不甘心,收到一封封退稿信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抚平、装订,然后在退稿单的背面写,以此来激励自己。终于,他站在失败的废墟上又一次赢得了成功。1977年夏,散文《夏夜的筒子河边》发表在《北京日报》上,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随后的十几年中,他陆陆续续发表了几百篇诗歌和散文,还加入了北京作协,成了京城小有名气的作家。
  
   命运再一次跟张骥良开了个玩笑。1994年秋,张骥良下岗。每月300元生活费,让整个家庭的生活捉襟见肘。如何养家糊口?当时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找寻挣钱的机会。一次与作家叶永烈的偶然谈话,让他决定转向名人访谈写作。在这之前的三个月里,他已跑了100多家单位求职,磨破了好几双鞋。时至今日张骥良并不否认当初之所以改写名人是因为生活所迫,“当时我真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感觉,只能背水一战。”
  
   写名人并不容易,首先寻找采访对象就是个大问题,此外一没记者证二没正式单位的窘状更是增加了采访的难度。为此他特别感谢当时身边的朋友,吴祖光、冰心、贺敬之等文艺界的人物纷纷主动给他介绍采访对象。他清晰地记得自己采访的第一位名人是当时还在主持《正大综艺》的杨澜,他说“杨澜是给自己机会的人”。就这样,他采访过的名人记录一次次被刷新着,艾青、王光美、巩俐、张国荣、梅艳芳、施瓦辛格……无论采访对象是出于同情、好奇还是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考虑来接受自己的采访,张骥良都坚持下来了,粗略地算下来他一共采访了600多位社会名流和演艺界明星,光名人访谈和纪实作品就发表了250余万字。
  
   2008年1月,张骥良的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溥仪终结一个时代的人》付梓,一经问世便引来了海内外读者的强烈关注。而在这背后,却凝结着张骥良数不清的心血。为力求书稿内容的客观真实,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始搜集资料素材,先后阅读七八百本相关书籍,采访历时二十余年,走访人物百余位,建立三万多张资料卡,整理采访录音四百多盘,最终历时十四个月完成三十多万字的书稿。
  
   塔哈·侯赛因(1889-1973)是阿拉伯埃及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文艺批评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著述丰富,是个多产作家。他不仅对文学,而且对历史、哲学等都有精深的研究,成为一代文宗,被人们誉为“阿拉伯文学泰斗”。
  
   【阿拉伯】
   塔哈出生于米尼亚县尼罗河左岸小城马加加附近的乡村,父亲是制糖厂的小职员。由于家庭经济不宽裕,塔哈三岁时患眼疾未得到很好的治疗,双目失明;但他自小聪明好学,记忆力强,不久入村里的学塾念《古兰经》。1902年,十三岁的塔哈随哥哥到开罗,入爱资哈尔大学预备部继续学习。
   当时的爱资哈尔大学是埃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中心。塔哈对死板、枯燥的课程不感兴趣,进而对学校的整套制度感到厌烦,以致表示反抗。1908年,塔哈进入新创办的埃及大学。
   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给予塔哈很大的鼓舞,一些具有新思想的埃及学者讲授的课程,特别是几位欧洲东方学家的文学评论课,对他启发很大。与此同时,他在夜校补习法文,以便能够听懂法语讲课。1914年,塔哈写出纪念中古时期阿拉伯盲诗人艾布·阿拉·麦阿里的学术论文,获得埃及大学颁发的第一个博士学位。他在这篇论文里,提出新的文学评论准则,即不受前人之见的束缚,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篇论文使年轻的塔哈崭露头角,名噪一时。
   埃及大学决定派塔哈去法国留学。1914年11月塔哈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1915年12月转入巴黎大学文学院,主攻古希腊、罗马史,同时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在校期间,塔哈结识了一位品格高尚的法国姑娘,她给了塔哈很大的帮助,后来她成了塔哈终身的生活伴侣。
   1919年10月,塔哈回到埃及,在文学院讲授古希腊、罗马史和法国近代文学。在这期间他写了《希腊剧诗选》和《雅典人的制度》,向埃及人介绍希腊的古代文明。塔哈的目的仿佛想要暗示阿拉伯的文艺复兴,也应该象欧洲人的文艺复兴那样,借助于古希腊文明。他翻译了古希腊古典时期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几个剧作,取名《希腊戏剧文学选》。
   不过塔哈发现,埃及读者不很欣赏希望文学,而当时埃及的戏剧也可说是一穷二白。于是他又向读者介绍法国剧作,1924年出版了包括几位法国著名剧作家作品的《戏剧故事集》。后来又译了拉辛的《昂朵马格》,此外,还译了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查第格》。
   1924年埃及大学由政府直接管理,塔哈任文学院阿拉伯文学教授。1925年出版历史评传《思想的领袖》,这本书概述了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以法国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作为指导思想的塔哈,1926年发表了《论贾希利叶时期的诗歌》,对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诗歌进行了分析,认为伊斯兰教以前的诗歌有许多是后人伪造、抄袭的,是假古董。他的观点震动了文化界和思想界,甚至在议会里也引起强烈反响。保守派、卫道者回击他,对他进行围攻,但塔哈继续和保守派进行辩论,坚持了战斗。他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是埃及新文学的一个胜利。这场大辩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塔哈·侯赛因再版这本书时,书名改为《伊斯兰教以前时期的文学研究》。这种新的文艺批评标准是西方现代文学和阿拉伯古典文学的结合,这种革新倾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古代文化遗产,而是有取有舍,用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充实它,发展它。 无疑塔哈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尽管他个人遭到了攻击,他的一些著作被查禁,甚至西德基政权还曾一度禁止他教书。塔哈把这场革新与守旧的尖锐斗争,写在自传性长篇小说《日子》里。
   1934年末塔哈回到文学院任院长。他编注了公元十世纪阿拉伯诗人穆太奈比的诗集;1936年出版论著《同穆太奈比一起》,1939年写了《埃及文化的前景》两卷。1942年任亚历山大大学校长,继续他的教学、科研和创作。
   塔哈在一个时期还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主要作品有《鹧鸪的鸣声》(1934)。小说描写了埃及的游牧民、农民和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游牧人的姑娘与城市小知识分子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不能幸福地结合;也反映出善与恶,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矛盾。鹧鸪鸟和小说中的人物遭受着同样的痛苦,发出凄凉的哀鸣。小说《山鲁佐德之梦》(1943)。通过古代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的主人公山鲁佐德和山鲁雅尔的故事,提出当代的各种现实问题和阶级、制度的问题,这个古代神话故事在作家的生活和思想中又复活了。小说《苦难树》(1944)描写了一个埃及家庭三代人的生动形象,反映出理智和科学的思想与陈腐习惯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也描写了埃及的贫穷阶级和他们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又是如何把希望寄托给命运和宗教信仰。塔哈后来写的《世上受苦人》描写了埃及人民在封建王朝和政治腐败时期所遭受的黑暗统治,展示了当时的埃及社会的现实。塔哈在这些小说中,表达了他的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想。他还写了许多历史传记小说,出版了许多散文集和有关文艺批评的论文集。
   自1940年起,塔哈任阿拉伯语言学会委员。1956年埃及作家协会成立,他一直担任主席。1960年他被选为阿拉伯语言学会副会长,他是担任此职的第一人,1963年又当选为会长。塔哈为纯洁阿拉伯语言、用阿语词汇表现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并使之规范化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他在文学方面建树卓著,曾获欧洲许多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称号。1958年获埃及政府颁发的文学表彰奖,1965年获尼罗河项链奖。
   塔哈由一个令人怜悯的盲童成长为第一流的埃及作家,阿拉伯文豪,这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实属鲜见。尽管他的宗教、哲学观是唯心主义的,他的政治主张属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范畴,有着明显的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在艺术上也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象征主义的倾向,但这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就其全部经历和创作来看,他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之间起了桥梁作用。他在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埃及文化启蒙运动中,在创建埃及的乃至阿拉伯的新文学的运动中,在为使创作反映现实、形成具有鲜明现实主义色彩的“埃及现代派”的活动中,以及在创立新的阿拉伯文艺批评等方面,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塔哈·侯赛因于1973年去世。现已出版《塔哈·侯赛因全集》十八卷。

共 45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首先南斗是一位优秀的诗人,用诗歌的形式写一段人生本来就不易,南斗还运用了标准的熟稔的格律体,很让人敬佩。另一个让人敬佩的是本文中的主人公们:少年雷伟库, 古人左丘明(政治因素失明了),中国作家张骥良 ,阿拉伯文豪塔哈。上帝关了你一扇门会给你开另一扇窗,世界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很多盲人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光明的世界,很多残疾人给我们呈现的是灿烂的光辉。他们的人身闪闪发光,如夜空星辰一样熠熠生辉。而我们健康的人呢,有时候会汗颜吧。很好的一篇文,推荐阅读【编辑 柒晓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4-01-02 21:36:56
  多亏文字开天眼,荦埆人间可纵横。读来很有激情,能够感到作者一颗感恩的心!
  
   欣赏了!祝福作者马年吉祥~~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2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4-01-02 21:39:35
  只是觉得,标题或许可以再精致一些。呵呵~~留愉。。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2 楼        文友:诗人南斗        2014-01-02 22:09:59
  您说的很好,题目的确有待商榷,我一直没定 您有啥好的建议呢?
3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4-01-03 09:50:55
  如果是我,会把小说梦改为圆梦,盲人圆梦,是一个过程,一种行动,也和诗作的内容联系更紧密,最后一句还点明行动带来了让人欣慰的成果,能让人产生意想和深思。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回复3 楼        文友:诗人南斗        2014-01-03 18:45:24
  的确不错,很好的建议 谢谢你的智慧贡献,南斗拜谢
4 楼        文友:布衣蓝裳        2014-01-03 21:59:54
  不客气,我在南斗友江山作品中也吸取了许多营养呢~~呵呵,这个看法能让你认同我很高兴。愉安。。
绿之韵生态纺织招商代理聂韩 联系扣扣2646505474电话15073141137 18755115269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