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日月潭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日月潭游记(散文)


作者:大山的儿子 布衣,1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9发表时间:2014-01-03 20:43:43
摘要:日月潭、阿里山,是同台湾这个名字一起进入我的脑海里的,我的印象,日月潭和阿里山就是台湾的标志、台湾的象征。

日月潭、阿里山,是同台湾这个名字一起进入我的脑海里的,我的印象,日月潭和阿里山就是台湾的标志、台湾的象征。
   到了台湾,匆匆八日,走了那么多地方,可能是地域关系,久呆东北干冽枯燥的冬季,伶仃来到那雨量充沛,万物盎然的绿色世界;可能是思维的变故,刚卸下套在自己身上的被禁锢了四十多年的的精神枷板,信缰于草原;可能是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的不同,我痴心于想知道另一个社会制度下人们的现状,虽然难于有机会细品宝岛风情,但直观感觉那里一切都那么新奇,一丛丛山水、一帧帧画卷,鱼贯于眼;一缕缕风情、一出出杂感、充盈脑间。
   可是,来到日月潭,这个蒋总统多次光顾的,除了大海以外,台湾淡水水面最美的地方,却没了那十分特别的感觉。我的家乡也有那么大的淡水水面,退休前的工作单位就在水边,上下班都要经过数里碧水岸畔,春天山花缀水的淡抹,夏天青山映碧的墨黛、秋天层林染波的热烈,唯独冰封冬季一片凄凉,但来了大雪,银装素裹,茫茫一片,也着实令人心朦胧无瑕。不否认生态保护理念的差距,关键还是热带雨林给万物提供旺盛生命的缘故,绿色把群山装扮得那么丰满,也把日月潭岸畔画得那么富寓诗意,彰显它的优势。但是我还是看不出她突出的好。我去过杭州,她逊于杭州西湖,那里也有类似日月潭的植物树种,有类似日月潭的郁郁葱葱的岸堤,更有苏堤东坡千年人文,白蛇、济公传说,断桥、雷峰塔、灵隐寺还在……
   台湾的水远看似乎有淡淡乳液的感觉,不管是日月潭,还是太鲁阁大峡谷,还有巴士海峡都是那么娇艳的蓝。而我们形容山水美丽常用词是青山绿水,但看台湾的水为天蓝色,和家乡的水不太一样,家乡的水为青色,清澈透明,静谧深沉。话又说回来,尽管我热爱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但家乡的山水要随季节变换,青黄不接,有盎然也凄凉,有娇艳也枯燥,如同农夫既有春种秋收的劳累,又有夏夜纳凉、冬季猫冬的悠闲。这样也好,一年四季,给你一个足够的缓冲空间,让你不那么累,不那么乏味的去品读。
   台湾自然环境,我的印象是很自然的。他们大路小路可以不栽路树,但树可以伸到窗户里,长到楼顶上;代步的踏板摩托不仅遍布小巷,也可以摆满耸入云端的大厦门前,都那么实在,看不出浮华,但在日月潭我还真看到假的东西。日月潭,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潭,原本分为日潭和月潭,日本占领时期修发电站,提高了水位,将两潭融为一体,在两潭中间还留着那一小片绿的记忆湖心小岛,银波万里一点绿,一嵩迷离的绿茵。游船绕岛一周我才发现,哪里有什么岛呀,那片小陆地,打两个把式足可以翻过去,那绿色的树丛原来都是长在筏子上面,随着水面飘动,原来台湾也作秀造假呀,但日月潭里的假让我由衷的感到恰到好处,给那灿烂的波涛里平添一抹遐思。她不只是一个融入自然的形象,她是一部历史档案,不用碑说,明日月、载史实。
   日月潭,不是我心中想象的那个日月潭,我总觉得是那么平淡的,那个把小时的游潭行程,竟遇到三处刻上日月潭三个字的石头,立在显眼处,人头多高,既没有特殊雕工,又非自然形成的,好像就是从石场拉来幢在那里。随便立几块石头,就招揽那么多人抢着留影,这无非就是证实一下游客自己来过这里的纪念而已。为不虚此行,我还是要在平淡中收寻我想要的,亭台爬得再高些,幽径转得再深些,疏林寻觅得再远些,台湾的三月,如同我们的初夏,淋沁满头汗水,也没什么称心的发现,有点沮丧。快倒游船回返的时间啦,每次我们都成了导游操心等候的对象,一脸扫兴,抄近路下急忙往山下跑。“哇,竹子,密密匝匝的那么大的一墩,那么多棵挤在一起,数也数不过来,放倒足能拉一牛车”,“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古诗人李涉诗写的就是如此呀。这墩竹子,远看似一片,实为一穴,我的眼睛亮了,放大了两个眼球也没装下。有言世上有竹数百种,这么高大粗壮,切穴居的,莫说脚踏实地,即使在影像里、照片里我也是第一次注意过。那里没有游人,我非要拽着老婆去竹林下照相,我说:“旅游,我从不青睐那些魁伟的高楼大厦庙堂殿宇,不愿欣赏有钱就能造得出美丽,但一遇到那些自己从没见到的物种,立马就挪不动腿了,不留点念想,总觉得缺点什么”。“这么大的一墩,抬头都望不到天,站在下面像个小蚂蚁,哪能拍得下呢”?还好我一退再退,终于找到合适的位子和距离,拍出这墩竹子的全图来,人小点无所谓,倒可以作为竹子的反衬,凭显她的恢廓雄姿来。
   古之咏竹,“赞其竹挺拔清秀、疏密有致、刚劲而富有韧性的形象,同时被赋予幽雅、脱俗、坚贞、谦虚、刚强、坚韧、无私奉献等品质”,足已弥补我之竹子寡闻。日月潭的竹子,令我另有体会,联想到上小学学过的那课书,一根筷子和一扎筷子的故事。木秀于林风吹之,一棵再高大的竹子,纤身窈窕,弱不禁风,组成这个群体就是一堵墙。日月潭看到的竹子,一穴占据一个山头,一穴填满一片山沟,在茂密的山林中,占据独有的空间,彰显团队的力量,生命力,生存能力,形成一方水土霸主物种,这倒是我最欣赏的。
   其实,热带海洋气候,即养育那些植物的团队,也赋予万物的旺盛生机,从苔藓到巨树,从宽长数米的阔叶到细如牛毛的针茎,每一个物种都有她在这优越环境中生长的空间。在林涛涌动的树海里,在独霸一方的树种间,荆灌如织,在诺大的榕树下,花草丛生,和谐相依,立体生存在这个空间里,这让我更关注中午在就餐饭店外面拍到的一张照片,一排不知名的粗大的光滑树干上,各开一束娇艳的蝴蝶兰,有白色、粉色、红色,林荫里,那么养眼,开始我还以为是在树干上挂着花盆,拍下来后才发现,原来那花裸露的根缠绕在外,寄生在光滑的树干上面,同身着花裙的素女,为大树躯干平添一景美丽,她们相处的如此和谐。
   竹林那么高大,身下也庇护着那么多大大小小的花草,有言“竹之十德”不为过也。游日月潭,我最大的庆幸,就是第一次零距离看到竹子,走进竹林中间。
  

共 23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来到了台湾著名的景点日月潭,由于长期对日月潭向往,心中早就对它心仪不已,想象出她是个美丽无比的地方,觉得她充满诗情画意。但来到眼前一看,和自己想象中的景色差距甚远,和国内的一些有山有水的著名景点如出一辙,心中难免有点失望。但台湾的自然环境还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即使人造景点,恰到好处的假,给人以遐想,日月谭虽然平淡但眼前的竹子,让作者眼前一亮,拟补了作者竹子寡闻。看到了真实的竹子,而且庄伟雄为,高高耸立,令人震撼,游日月潭,最大的收获就是作者第一次零距离看到竹子,走进竹林中间。散文抒发了作者游台湾日月潭的真实感受,心随景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荐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1-03 20:47:45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1-03 20:48:46
  在新年伊始,随着作者的笔墨游览了祖国的宝岛台湾,不胜荣幸!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14-01-03 20:49:25
  祝作者创作丰收,佳作不断,江山红火1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