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 中国的阶级和阶层,及其它 (杂文)

编辑推荐 【杨柳】 中国的阶级和阶层,及其它 (杂文)


作者:波澜 童生,79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5发表时间:2014-01-03 22:01:18

中国的阶级和阶层,及其它
   一般的社会发展论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几个阶段,不同历史阶段由不同经济关系下的某一阶级掌握政权。
   但这只是西方历史的社会类型分类,中国社会的发展形式却与这一进程大相径庭,欧洲的社会发展理论到了中国,变得完全水土不服,因为中国只有及其短暂的未完全发育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然后就此转向,并没有按照社会的发展方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中国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而掌握中国政权的也不是某一阶级,而是一个个的阶层。
   一中国的阶级和阶层
   阶级是一个和阶层完全不同的概念。
   阶级是人们在社会上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阶级的基础是经济,核心是生产资料,是某一种经济模式下掌握基本生产资料并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集团的总和,并以此为依托,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而阶层是指出身于不同阶级的人,由于某种相同的特征而形成的社会集团,阶层的基础是利益,而核心则是权力,并以权力为依托追求家族和集团私利(注意是私利)的最大化。
   换句话说,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以掌握先进生产力为基础,从而构成一定的社会制度,而阶层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以权力,或者说暴力强权为手段,然后建立一个王朝。阶级以经济的方式来影响政治,而阶层则是以政治的方式来影响经济。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较:
   其一,阶层的膨胀速度很快,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宗族规模的扩大,依靠裙带关系进入到阶层的人会迅速增长,所以权力机构的膨胀似乎是这种阶层统治的社会的必然结果;而阶级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不同社会时期处在阶级上游的相对人数一般都会稳定在一个比较固定的数量级上。
   其二,阶级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集体,允许其他人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统治阶级内部,甚至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会鼓励其他优秀人才进入到阶级内部,从而获取更大的利益;而阶层是封闭的,一个王朝建立之初,由于优胜劣汰的机制——一般是战争,会聚集大量的优势宗族,并会以某种制度来吸收下层的优秀人才,比如举荐制和科举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阶层一旦形成,就会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会本能的拒绝其他人进入到阶层内部来分享权力和利益,最终导致阶层成为权力集团内部的近亲繁殖,“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豪门”就是说的这样一种情况。
   其三,阶级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所以会谋求建立相对比较公平的环境,建立相对公平(当然不是绝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的规则,来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即使在封建社会,西欧许多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也可以拥有与国王一样的政治权力,而在阶级之上,一般都有一个大家都不能凌驾的法律制度;而以阶层的为权力机构的王朝,必然会拒绝一切形式监督与分权,因为任何的监督和规则都会影响到阶层内部的利益,其结果是,能使阶层保持活力的优胜劣汰完全丧失。
   其四,阶级成立国家来维护其经济利益,所以一个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往往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而官僚阶层最关心的是自己政权的安全和稳定,因为阶层的利益,全部来自于权力,来自于政权,所以每当一个权力集团掌握了政权之后,都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杀戮,在集团内部进行权力的清洗,而其执政过程中,又常以维护百姓利益的名义,或强权暴力,或舆论宣传,来维护其权力的安全,任何对集团统治的威胁都会被强力清除。所以一个阶层统治的开始,生产会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恢复,但过去这个时期之后,往往会渐趋衰败,社会进步渐渐停滞,官僚集团最终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阻碍而被清除,再由另一个阶层来掌权。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阶级建立的国家,社会结构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人们根据经济地位分别处在不同的位置,而政治结构是平面的,任何社会成员都有可能获得社会资源,所以一旦建立,会保持一段时间内的稳定;而阶层建立的王朝,社会结构有点类似于一个沙漏的形状,上部是统治阶层,下部是百姓,中间有一条细细的通道——看看以前的高考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就知道这条通道狭窄的程度了,这个通道窄到只有最优秀且坚韧的下层百姓,才能由此进入上层的地步,——这个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对子女要就都极严格,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使自己的家族拥有社会地位——但即使如此,这个通道也会渐渐封闭,直到最后,上下完全隔绝。当下层完全没有途径进入到上层,而上层又膨胀腐败到使社会失去平衡的时候,上下就会倒置而至于颠覆,王朝战争重新开始,新的王朝重新建立。中国几千年,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兴,衰,亡。
   中国几千年的所谓封建社会,就是这样的一种阶层统治方式,进入官僚阶层的,就可以成为地主阶级,进不了官僚阶层的,即使是地主,地位财产也没有保障。几千年的朝代更迭,只不过是不同阶层间的武装斗争罢了。
   我们并不能否认王朝的历史贡献,这种以阶层来建立王朝的统治方式,其好处是,能在王朝建立初期迅速聚集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将生产资料——中国各王朝时期的土地和民国时期的工厂等——重新分配整合,从而实现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国几千年领先世界文明,跟这个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后面来比较中国和外国历史的差别。)
   但是这种以利益集团而非阶级来建立王朝的政治制度,从产生之初,便有着先天的缺陷。
   我们可以再做一个比方,中国的这种政治制度,有点像一个同心圆,核心是皇帝,然后往外依次是皇亲国戚、大臣及其宗族、地方官和其宗族。各级权力的大小,和其与核心的距离成等比关系,越近与核心,权力和利益越大。不仅仅是中央,各级地方官吏也会逐渐形成这样的一个管理格局。
   这样的一种政治体制,各级官员只需要向上负责,因为权力和利益的获得,都是源自上级,虽然大家都坚持声称是为民做主,但这样的权力来自于上级的制度,根本不可能是对下层百姓负责的。
   而这种阶层,或者说家族构建的王朝统治制度,必然导致以国家名义对私人财产的侵犯,中国历代王朝建立之初,都会宣布对生产资料的重新占有,并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新的分配,所以中国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过对私人财产和利益的保护,大概就是这样的原因了。而这样的社会制度,也导致各阶层对于自己的财产没有安全感,从而拼命的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宗族制从而诞生。一旦社会动荡开始,必定是各地的小政权割据,直到有一个强势的阶层统一全国。
   如果不打破这样的社会制度,不论换什么样的阶层来统治,只怕都难以打破轮回的宿命。
   二独特的中国史
   我们以对比的方式来评价下中国史。
   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个短暂的奴隶社会,就早早的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封建社会并没有经过充分的发育,就被秦朝打断了,然后便进入了一个宗族阶层统治的王朝时期。
   西方的奴隶社会更多的是存在于古代埃及、希腊和巴比伦这样的国家,当时奴隶的产生和地中海沿岸独特的地形密切相关。地中海部落种族众多,部族之间战争频繁,战争产生了大量奴隶,而当时地中海周边国家的建筑,多以石头为主,这样的建筑必须大量的人力才能办到,所以才会产生比较典型的奴隶社会。
   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却完全不像欧洲和非洲。在很早的时候,炎帝黄帝的部落即告合并,并且发动了一场针对蚩尤部族的战争,这次合并和后来的战争,极大的减少了中原地区的部族数量。同时,由因为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基础是畜牧业,而中国较早的进入了农耕时期,也使中国的奴隶社会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而中国古代建筑的土木结构,也不需要大量奴隶存在。所以可以说,中国幸运的度过了这个很血腥的时代。
   夏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奴隶社会,虽然资料较少,但当时没有出现大量的奴隶,这一点是大致推定的。夏和商更像是一种城邦联合的体制,其实已经接近于西方封建社会的初期,或者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时期假定为所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一个时期。(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封建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其实中国历史中,奴隶始终都存在,但是数量一直都不多,所以,我们不能以是不是存在奴隶来作为判定一个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的依据。
   西周开始,中国其实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社会制度是以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经过各个的历史阶段,美国历史上没有封建社会,就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能够使美国超越这样一个阶段历史,所以不必为了证明某个历史观的正确性,或者证明历史进程的正确性而削足适履地改变历史的真相。
   所谓“封建”,即所谓“封邦建国”的意思,即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亲戚或功臣,使之在各该区域内建立邦国。相传黄帝之时就已经开始了分封建国,至周制度始备。《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孔颖达注疏:“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史记?三王世家》记载:“昔五帝异制,周爵五等,春秋三等,皆因时而序尊卑。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君主将土地分给各领主支配和管理,领主可以继续向下分封,各级都向上级负责,这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制度。
   周王朝国家构造比较松散,各领主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他们除了进宫和追随周天子打仗之外,对自己的领地和官吏有完全的处置权,而且各诸侯国下面有更小的诸侯国,各诸侯国分别对上层领主负责,而且周天子对于自己的权势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热衷,所以才会出现春秋五霸这样的时期。同时,周王朝似乎也是一个比较民主的王朝,国民对于君主竟然有处决权。《国语?周语》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大意是说,周厉王因为限制言论自由——虽然比起他的很多后来者其实大大不如——而被国民流放到彘(一个以养猪闻名的地方)养老,国民可以流放天子,大概也算得上是史无前例了。
   此时的西周的社会制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与西欧封建社会别无二致。
   这种制度的最大后果是:小国林立。如果历史就此发展下去的话,中国大概会和欧洲一样,分裂为数十个国家。
   秦朝的统一改变了这一局面。
   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立郡县,国家不再是分封建国,而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制度。这种制度大致可以表述为,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利,占有全部的社会生产资料,各级官吏被皇帝任命,仅对皇帝负责。我们可以做一个比喻,这种政治结构像一个同心圆,最核心的是皇帝,然后向外依次是皇族、外戚、大臣及其宗族,各级官吏由其与核心权力的关系远近分享不同的权力和利益。秦国时期确立的晋升制度保证了这种体系下官吏的新陈代谢和帝国的活力,加上文字、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使得整个国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也许我们需要感谢秦始皇,正是他确立了大中国的概念,避免了中华的分裂,使得中国在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如果不是他的继任者胡亥昏庸贪暴,我们不敢想象中国的历史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
   然而权力是一个实在太大的诱惑,皇帝的绝对权威让人觊觎,宗族的巨大利益使人眼红,以至于不论是贵族世胄的项羽,还是布衣走卒的陈涉,都希望自己进入这个同心圆,甚至成为这个同心圆的核心。但绝对的权力也意味着绝对的腐败,管理如此一个庞大的帝国,却寄希望于一个个自幼锦衣玉食,生活在宦官宫女群中的纨绔子弟,其结果只能是一个个巨大的灾难。
   我们不能忽视当时的科技水平对政治的影响,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要在保证不分裂的前提下对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进行有效的管理,其难度可想而知,分封式的宗族式管理,也许是当时条件下可以采取的最好方式。所以汉朝建立之后,部分恢复了分封制,但此时的分封,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分封,尤其是景帝平七国之乱后,虽行封王侯建邦国之制,但集权于中央。这种分封,已经不再是基于功勋,而是血缘关系。毕竟在一个不靠法制与监督的体制中,血缘关系相对是要可靠一些的。
   其后的统治者,一边批判暴秦,一边毫不客气的将秦始皇和汉朝创立的制度继承了下来。
   需要注意,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地主阶级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拥有权力,而是官僚集团凭借权力而占有生产资料,国家的统治阶级变成了一个个利益阶层。中国社会就此脱离了历史的轨道,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家天下”的政治结构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即使是积弱的宋帝国时期,中国的经济科技也是摇摇于世界的。

共 1374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由分析阶级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入手,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阶级状况,以及由此造成了朝代更替的原因。由本质看现象,分析了各种社会表现形式即上层建筑统治的利弊。中外对比,突出了中国政治结构的特点。然后深入分析了指导封建王朝统治的指导思想——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特点,总结了各自的弊端。阐明了中国历史,任何一个王朝的繁荣强盛,都不是因为儒家思想,而是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最后兼谈其他,采用对比,具体分析了三权分立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形式以及强大的政治作用。文中渗透着作者的愿望,希望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消除社会腐败的根源,使社会制度彰显公平正义,使国家更加强大。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法,喻证法,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各阶级、阶层以及由此构成的社会政治形式的特点及利弊,最后分析了三权分立在中国历史上的表现形式及其强大的社会作用。分析详细具体,论据充分,论证方法得当,理论基础深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政论文。推荐欣赏!【编辑:线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线线        2014-01-03 22:05:44
  问好作者,敬佩作者深厚的政治理论造诣,拜读学习!
地平线,每天都是新的起点……
2 楼        文友:线线        2014-01-03 22:07:49
  这篇杂文,让我受益匪浅,学习到很多知识,特别是中国古代的三权分立的表现形式,表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智慧。
地平线,每天都是新的起点……
3 楼        文友:线线        2014-01-03 22:09:15
  理论基础深厚,概念明确,深入浅出,分析详细,令人耳目一新。感动!
地平线,每天都是新的起点……
4 楼        文友:线线        2014-01-03 22:11:29
  由于本人对编辑杂文类不太适应,编辑不到位的地方,请作者联系我,及时修正!谢谢作者!
地平线,每天都是新的起点……
回复4 楼        文友:波澜        2014-01-04 08:26:37
  您点评的太好了,谢谢!祝冬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