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殷墟走笔(散文外一篇)

精品 【流年】殷墟走笔(散文外一篇)


作者:张国太 秀才,1139.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64发表时间:2014-01-05 22:32:55

【殷墟走笔】
   尽管我从来就不认为,天气、心情或行动之间会有神秘的联系。但是,当我们到达殷墟时,天空开始飘起如丝的细雨,轻柔得令人难以察觉,仿若半天前刚刚见识过的柳絮一般。因为它的过于轻飘,拨弄得心也好象无处安放,有些空落落的。那么,这样的天气,来参观这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是否会更加熨贴了?
   通俗的开篇似乎应该是这样: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洹河两岸。我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如果我想摆脱传统的羁绊,我就应该故意板起脸孔说这样的话:在这一刻,我仿佛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三千年以前的古人,用青铜器、甲骨文、陶瓷、玉器,向后人讲述着他们曾经的故事。这些曾多少次出现在书本上,闪过诱人的、神秘的光芒的文字,当以实物呈现在面前,我被震撼了。注视这些年代久远的东西,似乎我们能感受到来自祖先的气息。而周遭寂静,河水轻流,细雨无声,时间仿佛凝滞,甚至倒退到了商代。
   但这样的叙述,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我只愿老老实实记下自己的感受。当我的双脚踏上这片土地时,因为虔诚和敬畏,我骤然放轻了自己的脚步。我知道,我脚下所踩的,已历经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每一撮泥土里,每一片草地下,都有可能掩藏着不同年代的祖先的骨头,也可能包裹着不同朝代的城墙夯土。历史注定会以某种方式,揭开它的真相。殷墟因为一片龟壳,泄露了其隐藏地底数千年的秘密,也让苦苦追寻历史蛛丝马迹的人们找到了有力的佐证。
   司母戊大方鼎,这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名词,以实物呈现在面前时,我竟然冷静得奇怪。我的目光,却在其他的青铜器上逡巡、停留,那些或拙朴、或灵动、或高挑、或矮小的青铜器皿,极大地震撼了我。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一场宫廷盛宴,觥筹交错,器乐和鸣,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皿,普通得便如今日的碗筷,在他们的手里传递着;但是,我马上谴责起自己,我竟然忽略了劳动人民,是的,他们创造了这些器皿,却被斩断了使用的权利,只配使用最粗劣、最低级的器物。一边是堂皇的宫殿里的盛宴,高官贵族士绅狂饮高呼。一边是低矮的茅草屋里,匠人挥汗如雨,精雕细琢。这样的想象,在我参观殷墟时,不时在脑海里闪现。
   那片牛的肩胛骨,如今成了某种标志。那么,骨头的主人、那一头历史上的牛,是多么幸运啊。我知道,我这种想法很容易惹人哂笑。但没办法,我在那一片片龟壳、一块块骨头前徘徊时,我因为读不懂上面的刻痕,而神思恍惚起来。当然,那些文字,昭示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也印证了华夏古老的文明。我开始赞叹古人的智慧,不同的是,这次赞叹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现实意义,因为这些赞叹不再只是空中浮云,无处着落。当我的眼光触摸这些远古的文字时,我知道我们为找到文字的源头而暗自兴奋不已。
   几千年的时间就这样被神奇地压缩了,历史的昨天赫然在眼前。博物馆的陈列柜里,那精美的玉器被射灯照射得光彩夺目,雕刻的线条流畅,造型别致,彰显了匠心和技艺。我一次次地产生错觉,要么历史在这片土地上停滞,要么我们穿越时空来到商代,才有幸目睹这一切。如果不是那跟泥土已经浑然融为一体的木车马的提醒,我会一直让这种错觉持续,从而享受一种晕然的感觉。
   风吹过殷墟四周的树林,发出亘古不变的声响,而那条静静流淌的洹河,几千年了,已经悄悄改变了一些轨迹,还是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流向?它会帮助人们记住,水稻拔节的声音,野地鲜花的香味,宫廷生活的奢靡,和劳苦大众的苦不堪言吗?还是该去问问妇好将军吧!当产生这样的念头时,另一个更大疑问盘桓在我的脑海:这位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她的爱情,在吗?是否已经被一次又一次的征伐和恶战,挤得无处寄托了?可惜,我们总习惯把思绪投放在她的赫赫战功上,完完全全地忽略掉她的情感。
   顺着人工修造的甬道,我们自一个景点移步另一个景点。我得承认自己历史知识的浅薄,当这些积淀丰厚的历史遗迹如浪潮汹涌,似画卷铺展,我一时都找不到方向。可是,当我背对殷墟即将离它而去时,一种独特的形象在脑中突兀地立了起来,那便是在殷墟遗址里随处可见的人类骨头和动物遗骸。尽管,那只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祭祀方式,却仍然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而此刻,一个特别的头盖骨非常清晰地爬出回忆,那是一个被确认为年轻士兵的头颅,一个箭头刺穿头盖骨,并永久地卡在那里。那一定是致命的箭伤。他是不幸的,就那么意外丧身在战场。可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许是幸运的,不断引起几千年后的人们的唏嘘不已。如今的我们,几千年以后,能如这位无名的士兵一样,也引发人们幸与不幸的思索吗?
  
   【我眼里的周庄】
   起先,是讨厌那些嘈杂的声音的。这让我产生某种错觉,我来到了千篇一律的风景区。也的确,仿佛一个闺中少女,突然被人一把拉到众人面前,她有些忸怩。于是我有了两种选择,是要歌吟周庄的美,还是表达对沿途可见的摊铺的厌烦,和对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讲话声给予排斥。那两位妇人临水涤衣的情景,不经意撞入眼里,听不真切的拨水声,柔柔的流水,就那么坚忍地把尘嚣荡去,一幅江南水墨画卷由此展开,那么,幽静的感觉便从心底悄然浮起。
   我说周庄是聪颖的,尽管她很不情愿地被人拉出来,但她婉约地站立着,不受世俗声音所扰,淡淡笑着,缓缓地摇曳在水网里。你看那拱桥下顾自生长的野草,那默默敞开的阁楼的窗扉,那轻轻拍打埠头青石的流水,一种自数百年前便有了的寂静和舒缓徐徐洇开。身着素底青花的村妇,用木橹搅碎水中的太阳,咿呀声疏远了岸上的人群。然而,村妇偶尔哼起的江南小调,冲破了寂寞,飘上了周庄的上空。
   水那么神奇,它先把岸边的景色收入怀中,然后释放,颜色便被它滤去一层浮华,并被它自负地蒙上朦胧缥缈的面纱。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否定周庄的色彩,我只是惊诧于同一事物,当它投影于水面,它便有了个相似的倒影,而颜色绝不相同。比如那座桥,真实的和虚幻的,合成一个圆。那时,我在脑里想象,如果是在烟雨迷蒙时看它,那么我是否会一时难以分辨,到底谁是谁的倒影?但这一次,我无法印证。
   我来的时候,太阳斜照着,照着黛瓦粉墙和红灯笼。太阳造成的阴影和流水拨弄的倒影,使得眼前的景物,都有些飘摇虚幻起来。虽然我错过了传说中油菜花的金黄,但我并不遗憾,我见识了最简单的黑白两色,所造就的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而偶尔的盏盏红色灯笼,它们的点缀,显得如此有冲击力。有时,简单的营构,便是化繁就简的魄力,便是化平淡为神奇的魔力。在周庄,我以为它的色彩并不丰富,墙是白的,瓦是黛青的,水是绿的,门窗是近黑的。可细细观察,那些颜色似有层次递进,由薄而厚,由淡而浓,便产生了繁杂的色彩来。
   然而,我还是在心中郁闷,一拨又一拨的来人,踏碎了她的清梦。我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之一,而暗自羞惭。当我投目于绿波,我知道它收藏了很多声响。那或长或短的石板路,隐藏了许许多多的脚印。我走过一条修长的巷道,蓦然如置身于时光隧道,从此时走入周庄的过去,似乎拐过那个弯,我便要遇上一位轻移莲步、浅笑嫣然的少女,她手摇团扇,长裙曳地,那是我追寻的梦中情人吗?我便快步往前,转过那个弯角,我看到了前面的人群,没有少女,没有恋情,没有聊斋般的奇遇,一种可笑和荒唐的自嘲,自心底升起。被遮蔽的阳光重新照在我的头上,同样照在周庄的粉墙黛瓦上,照在游人头上。我回头看那巷道,才发觉刚刚转过来的拐角挡住了视线,这似乎代表了某种含混不清的意味。
   我知道,我不能这么苛求。我决心调整心思,把视线聚焦在被千万人传诵的流水和石桥上。水,就那样地无处不在,甚至,它曲里拐弯地流进大户人家的后园。会有一条花船载着美丽的人儿,自广阔的湖面驶来,经过周庄水网的主干道,泊在这户人家的后花园,然后,顶着盖头的新嫁妇,从此开始她在这里侍花弄草的生涯,偶尔对着窗扉外的假山,抚琴寓情,琴声把水面上的一对鸳鸯捆在一起。可为什么,不会有一位女孩,斜倚栏杆,痴痴傻想,心思随那一弯细细流水,流出后花园。便在某个夜深,轻解缆绳,乘舟会她的情郎去?我知道,这纯粹只是我的胡思乱想,跟概念中的周庄毫不相干。但幽静的花园,落地的木窗,以及无处不在的流水,就这样给了我想象的空间。何况,在那条巷道上,一位古装女子对着镜头,搔首弄姿,一下子把时光压缩。我得承认,我用相机偷拍下她的背影,用来印证我心中的猜想。
   便要说起与水如影随形的桥来。这里,形态各异的桥,有时看起来只是摆设和衬托。在这边岸上喊一声,那边的厅堂里便有了回应。可桥在那远处,不必舍近求远,何不跳上泊在这边的小船,一摇一晃就到了对岸?而桥便不需要了?不,有了桥的点缀,那翘首的墙头,那向水而开的或圆或方或六角或扇形的窗,便有了一些呼应,影像从此生动起来。
   我希望,在夕阳西下的时节,在桥旁的那块空地上,摆一张小方桌,温一壶酒,邀二三朋友,对流水轻酌。远处,开始有若有若无的琴声弹响,也开始有似隐似现的捣衣声敲响。然后,我醉意醺然。抬头是朗朗的白昼,很快我将告别,我必然要错过周庄的清晨和黄昏,还有夜晚。

共 36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颖别致、思绪纷飞的两篇游记。殷墟,历史遗址,周庄,水墨水城。众所周知,商代晚期灿烂的殷墟文明,创造了历史上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中国历史最早、长期稳定的都城——殷墟,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被尊为“汉字之祖”的殷墟甲骨文,世界出土青铜器之冠——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殷墟走笔】在一个细雨如丝的日子,“我”走近了殷墟。我的思绪越过了历史,越过了司母戊大方鼎,聚焦在青铜器上,逡巡、停留、遐思,脑海里幻化出一场豪华盛宴,觥筹交错,器乐和鸣;旋即又叠幻出一副低矮的茅草屋里,匠人挥汗如雨,精雕细琢的画面……我在那一片片龟壳、一块块骨头前,以我的眼光触摸这些远古的文字,并为自己找到文字的源头而暗自兴奋不已。当移步换景的我站在殷墟遗址里随处可见的人类骨头和动物遗骸前,在一个箭头刺穿头盖骨的年轻士兵的头颅前,随思绪驰骋,我更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历史,以前所未有的丰盈震撼着我。【我眼里的周庄】聪颖的周庄,在作者另类的目光审视下,呈现出黑白两色造就的摄人心魄的意境。且跟着作者简约的文字出发,瞧一瞧我眼里的周庄——色彩不丰,却有着层次递进的繁杂韵致;绿波,收藏了声响,那或长或短的石板路,隐藏了脚印;在那条巷道上,在后花园里,曼妙的女子与故事,与水一脉相连;与水如影随形的桥,则是点缀,因了桥,那翘首的墙头,那向水而开的或圆或方或六角或扇形的窗,便有了一些呼应,影像从此生动起来。妙不可言的水城,带给读者诗意的情场,唯有沉醉。作者有一双慧眼,长于抒情,素洁的文字背后,藏有一颗易感多情的心,美好的情愫萦回在历史中,在飘摇的思绪中。推荐共赏。【编辑:芦汀宿雁】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106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14-01-05 22:34:49
  历史注定会以某种方式,揭开它的真相。殷墟因为一片龟壳,泄露了其隐藏地底数千年的秘密,也让苦苦追寻历史蛛丝马迹的人们找到了有力的佐证。
   最为欣赏这短话。问好国太,祝福马年文琪笔丰,再创佳绩!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1-06 09:09:4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