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华文部落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华文】旧店镇的传说(传奇小说)

编辑推荐 【华文】旧店镇的传说(传奇小说)


作者:春风拂柳丝 秀才,100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86发表时间:2014-01-07 11:54:30
摘要:作为土生土长的旧店人,很为旧店的飞速发展所骄傲,很为旧店的传说而自豪,搜集的这些传说虽然不太真实,虽然道听途说无从考究,但是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在茶余饭后愉悦身心,精神一振。如果你看了以后,感到快乐的话,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因为你的快乐就是我的满足。

【华文】旧店镇的传说(传奇小说) 五辈子树的传说
  
   旧店镇九里夼村,有棵大树,树龄660余年。树干胸围5.6米,高24米,六大主枝匀称展开,树冠平圆宽大,就像一把遮阳伞竖立村中央,遮天蔽日。多少年来,九里夼人把它奉为“神树”,送它个有趣的名字叫“五辈子树”。
   要说这棵树,还真有许多神奇的传说。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朝廷推行了震动全国的大移民,川北洮河沿岸,土肥水美,人口密集,自然成了人口迁出的重点地区。河岸边有个村子周家堡,周家堡有户周姓人家,父母早亡,兄弟三个过日子,老二鸿儒已婚,老大、老三还打光棍。官府张出移民榜,周氏兄弟榜上有名。家业好处置,几件家具送给亲戚朋友,带上吃饭的碗筷就可上路。就要踏上离乡之途,三兄弟来到族长爷爷门上拜别。
   老族长依依不舍,眼里含着泪花,凄凄地说:“娃儿们,去吧,何处黄土不养人,只要吃苦肯干,就有好日子伴着你。”说完,从案桌下拿出一个油纸包裹的物件,两手抖抖地递给近旁的老二,说这是从祖坟老树旁挖出的神树,根上还带着祖宗的土,带上它就带去了祖宗的福佑,保佑你们适应当地水土,扎根立业。后来,一家人餐风露宿,辗转来到平度,老大去了小沽河东的院上入籍,老三去了莱州的朱流立户,老二腿脚不便、婆娘有孕在身不便忍受颠簸之苦,留在旧店镇东北的九里夼。
   九里夼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一片平地,一条小河从平地两侧潺潺流过。老二看好这地,决定在此安家立村。安顿好简单行李,第一件事就是把传家树栽下。端详来端详去,来到平地南边一个土塚旁。这里土层深厚,离河又近,建起村庄,抬眼就望见祖树,再合适不过了。
   说来也神,这树栽下去,很快就欢欢实实地成长起来,不几年就撑起丈余方圆一片天。对周家而言,这树更是全家的保护神。因刚到胶东,不熟当地农时,周家就按神树引导,耕种穿戴。当树发出红红树叶,他们就脱去棉衣,开始一年的耕种;当树叶衰老变红,就换上棉衣,备好粮草,迎接严寒的冬天。靠着神树指引,周家很快在九里夼扎下根,繁衍生息,子孙兴旺。五六十年的光景,九里夼已是近百户人家的村子。
   有一天,正是周家五世孙出生过八日的日子,周老爷子手拄拐杖。颤颤巍巍来到村南祖树下,默默感念神树恩德。这时,山路上过来一位头戴礼帽的陌生人,那人手里拿着张纸,绕着大树,东瞅瞅,西望望,一连转了好几个圈,嘴里不住念叨:“就是这树,就是这树了。”
   陌生人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周老爷,开口询问:“这是您老人家的树?”周老爷满脸笑容,雪白胡子抖动,自豪地点头答应。
   又问卖不卖,周老爷连连摇头,陌生人说可以出大价钱,老人不住地摆手。
   细细叙说,才知道这人是南方一大户人家的管家,专为寻访神树而来。他家主人有天在后花园赏景,偶见水缸里有棵树的影子,形状奇特好看,可又不是周围树的倒影,一连几天不退,主人觉得神奇,就请画师画成图像,派人四处打听,扬言不惜代价得到这棵树。
   周老爷述说这树来历,说这是周家祖传之树,与周家唇齿相关,多少钱也不卖。管家细细察看,这树长在一座大坟之上,不宜挪移,况且已经开花发芽,过了挪树的季节,只好打消了买树的念头,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祭品,虔心祭奠了一番之后,悻悻离开了。打这以后,“五辈子树”正式在乡里传播开来。
   因为这树神奇,村民早已养成爱护树木的风气,大人孩子没个去碰它,掉下的树枝人们都要仔细拣起来放到一边。这树成了与九里夼村共命运的标志。听说在抗日战争时期,鬼子在掖县小庙后建据点,派人到九里夼砍树,有个伪军挥动大刀向大树砍去,只听“碰”的一声,大刀就如同砍到了石头上,树也只削下了一层树皮,那伪军两臂被震得发麻,痛得呲牙咧嘴。鬼子小队长到近前一看,刀口处流出了鲜红的树汁,就像人受伤了流出了血。又见伪军跪在树下,直打哆嗦这,惊骇之下,连忙停止砍树,在村里随意砍了几棵杨树完事。消息传出,这树更是神乎其乎了,谁也不敢再打这树的坏主意了。因此,大树得以历经六百年长盛不衰,目前仍长势良好。
   现在,五辈子树已经成了旧店镇著名的旅游名片,大凡来旧店的游客,总要经过十里地的山路颠簸,到此观赏。这不最近青岛市鲲鹏足球俱乐部的60多人到旧店小学进行联谊活动,临走在学校领导的提示下,他们车队十几辆大客轿车,浩浩荡荡地开赴五辈子树下合影留念。
  
   媳妇洞的传说
   旧店镇九山后村东一公里处有一座双峰高山,人称两目山。两目山高耸入云,相遥对峙。东面的山峰,人们称东两目;西面的山峰,人们称为西两目。就在东两目山西坡海拔300米处有一个长10余米的山洞,叫媳妇洞,又称寡妇洞。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洞里住着两个丰韵多姿、双辫过膝、貌若天仙的女子,她们以挖野菜、吃野果为生,出没于两目山上,偶尔也下山到周边村里看看戏什么的。
   话说一年春天,九山后村两隋姓兄弟到两目山挖野菜,恰遇两女子。因倾慕女子的美貌,俩兄弟就动了心计,主动与女子套近乎,拉起了家常。俩女子说,她们是从四川长阡岭来的,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四川当地,她俩于同月同日嫁给了开油坊的俩兄弟,但结婚不久,俩兄弟因食物中毒同日身亡。当地人都说她俩是“丧门神”,把女婿给克死了,于是被赶了出来。无奈,俩姐妹来到此山洞居住,并誓死不嫁。说完,就进入山洞。隋姓兄弟紧随其后,但在洞内怎么也找不到她俩的踪影。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一个初夏的晚上,俩姐妹到两目山后的旧店镇方家村看戏。她俩的芳容深深吸引了方家村方某等十几个小伙。于是,小伙们顾不上看戏,一门心思只想在俩女子身上找点乐。不时地打情骂俏进行挑逗,还轻佻地动手动脚。俩女子一看不好,拔腿就跑,方某一把抓住一女子的辫子,不料,辫子被抓下来了,女子却顷刻不见了。方某再看手中的辫子,竟然是一棵“参”苗子。后来,人们都说俩姐妹原来是两棵“人参精”。
   现在的媳妇洞仍然很神秘,因为地理位置高,不易攀爬,所以很少有人到此一游,这也正是媳妇洞的魅力所在。到冰石涧旅游的游客不要忘记顺便欣赏此景。
  
   门铃铛的传说
  
   以前,平度东北山旧店镇一带的农家大门上都要挂一个铃铛,就是穷人家,在一只栅栏门上,也要挂一个。一推门,铃铛就响,很是悦耳。那么,大门上为什么挂铃铛呢?传说是因为八千岁的儿子王华。
   据说,八千岁的娘娘怀王华怀了十二个月,生下时却是一个肉球球。八千岁觉得是个不祥之物,因为别人怀孩子怀胎十月,他娘娘却怀了十二个月;别人生的不是男就是女,他娘娘却生了一个肉球球,便命下人将肉球球抛到河里,淹死算了。谁知这肉球球进了河,不是顺水下流,而是逆水上走,被一个打鱼的给网住了。
   这打鱼的已好多天没打着鱼了,不想今天一网下去,就沉甸甸的,心里狂喜,不知网了多少条鱼哩!不料捞上来一看,却是一个肉球球。左看右看,不知是啥东西,奇怪地抱回家,他媳妇轻轻一拍,透了一条缝,露出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这一下,两口子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多年无儿无女,今日竟捞了一个大胖小子!千宝贝、万宝贝的一口口喂养,起名王华。
   王华长到三岁了,还不开口说话,也不叫爹娘。他娘为了让儿子叫一声“娘”,特意去集上买了一个烧饼,对王华说:“儿啊,只要你叫一声娘,娘就给你烧饼吃。”王华为了能吃到烧饼,就叫了一声“娘”,老婆婆高兴极了,谁知,没几天,老婆婆就死了。
   王华长到七岁了,还从没叫一声“爹”,老汉为了让儿子叫一声“爹”,去麻糖铺买了一个麻糖,对儿子说:“儿啊,只要你叫一声爹,爹就给你麻糖吃。”王华叫了一声“爹”,结果没几日,老汉也死了。
   人们这才知道,王华不是寻常之人,命太硬,三岁叫亲娘死,七岁叫爹爹亡,从此,谁也不敢让他叫了。王华才七岁,怎么生活啊?只能要饭吃了。王华每到一家,人们都怕他叫,就在门上安一铃铛,王华去谁家,只要一碰铃铛,人们就知道王华来了,就给他盛饭吃。这样渐渐流传下来,就家家在大门上安铃铛了。
  

共 32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辈子树》绿化是生命的延续,有绿色然后才有了生命。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个公民的应该做的事,就象作者笔下这棵五辈子树,如果没有人们的神乎其神之说,这棵树也许就一命呜乎了,幸好有如此传说,才能幸存下来,如此神奇之树,真令人向往,这篇文章文字干净,简洁,叙事清楚,通俗易懂。 《媳妇洞的传说》看过许多关于人参之传说,象仙子一样的人参,让人难以捉摸,现实生活是否真有如此的人参,那就不而得知了,但传说总归是传说。短小的文字,叙述似乎让人探不尽究竟,如果稍加情节或融入些情景,写成小说,也许会更引人入神,曲折动人。 《门铃铛的传说》如此有趣的传说,让人看得不尽人意,看完后似乎是嘎然而止。春风是故事家,期待你给我们讲更多有趣的故事。欣赏问好!【编辑:围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风拂柳丝        2014-01-07 12:30:46
  传说,是最早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由神话演变而来但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故事。传说毕竟是传说,有一定的虚构和杜撰性,但是美丽的传说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欣悦,所以听了老人们的口口相传后,随笔寄春风,胡乱想象其意境,不当之处,不足为怪,权当没看见,切勿细追究,谢谢!
妙语连珠叹古今, 笔耕不辍寻开心。 生活有趣诗意浓, 花开花落度晚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