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玉女经(散文)

精品 【心音】玉女经(散文) ——皂角树人


作者:傅冬 秀才,11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346发表时间:2014-01-09 11:45:21
摘要:这是一个关于我的女儿在我们身边成长的一段故事。

(一)
   一九七0年的冬天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自那以后,直到现在,再没有那么寒冷过。一月份又是这一年中最寒冷的一个月,一月廿七日凌晨一时卅分,我的第一个孩子健梅出世了。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时我还在成都工作,为了迎接我的第一个孩子的诞生,我提前在1969年底就请假回来了,回到了我的家乡江苏省阜宁县。那时我们的家还在农村。产前的一周,我带着妻子去县城的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我们是乘坐宝应至阜宁的轮船去的。那天,轮船与往常不一样,不是在后面拖一条大木船,而是前面顶着一个水泥船。大概是为了破冰,所以,行动缓慢。我还以为这不是客轮,怀疑客轮今天不来了,本来就悬着的心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轮船今天要是不来了,那可怎么办啊。
   随着“呜——”的一声长鸣,轮船开始向码头驶来,我那紧缩的心才又松了下来。
   船舱里没有正规座位,只有十几条狭长的木板凳。里面没有什么乘客,舱里一点也不比外面暖和。大概是因为船体是钢筋水泥,导热性比木板好,把船舱内仅有的一点点暖气全传到冰水里去了。刚进来还好一点,后来越来越冷,我开始瑟瑟发抖,牙齿也开始打架,还不时地打着寒噤。我担心地看了看我的妻子——未来孩子的妈妈,她却很镇静、安详。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为了孩子和孩子的妈妈,再冷也也要坚持住。我快做爸爸了,寒冷算得了什么!奇怪,我这么想时,居然立时不觉得冷了,牙齿也能和睦相处了。也许刚才那一阵发抖不全是因为寒冷,还有心情紧张的缘故吧!
   所幸的是,检查的结果是胎位正常。医生让我们一周后再去检查。
   然而一周以后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去县城了,因为通往县城的射阳河已结了一层更厚更坚的冰,轮船已断航,那摇橹的民船就更不用说了。乘汽车要步行十多公里才有汽车站,而且车辆极少。
   尽管如此,一周后的一月廿六日,我还是催妻子再到县城检查。然而她说,既然胎位正常,就不去了,就在家里生吧。我思想斗争了好一会,面对着射阳河十几公分厚的坚冰,我也只能望河兴叹。我们步行去车站也必须渡过射阳河,而渡口已封冻,摆渡也几乎是不可能了。没有办法,只好依着她,就让她在家里生吧。
   也就在这一天下午,妻子开始阵痛了。这时想去县城也来不及了,而且还很危险,因为路上要十几个小时,太难走了!于是我最后决定就在家里生了。
   我们很快就请来了接生婆。此时我又喜又忧,喜的是我就要当爸爸了,35岁才得子,怎么能不高兴呢!忧的是家里条件实在太差,在家里生孩子实在太危险了!然而事到如今,已经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了。
   天很快就黑了,不知不觉中到了晚上八点。在等待中我安慰自己:我的孩子很快就要出世了。但是在过了不是很难熬的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不见她出来,我们开始着急了。这以后,有一段时间妻子曾经阵痛加剧,我以为孩子快要出来了,于是依照接生婆的指令,妻子坐到临盆的位置,我则坐在她的后面抵着,好让她有个依靠,也算是一个安慰。
   然而她并没有出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呆在门口,就是没有动静,接生婆摸到了她的头。
   这时,我高兴的劲头已全然没有了,有的全是焦虑。我想到要去阜宁,然而,用船摇到县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何况已冰封了河道。即使畅通也得要六个小时,根本来不及了。
   没有办法,听天由命吧!一会儿接生婆说,小孩头上可能有一个大瘤,有肉圆子那么大,我一听几乎没有被吓晕过去。好一阵子,我才平静下来:有瘤就有瘤吧,生下来再说,顾不得这些了。我心里虽然火烧火燎地急,但我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还强打精神但却有气无力地妻子说:不要着急,不要害怕。事实上,她一直也没有“着急”,只是不停地用力,企图把孩子挤出来,但接生婆提醒她说,暂时不要用力,否则到了临产就没有力气了。——也许有点道理,但什么时候“临产”呢?就这么拖下去吗?妻子怎么受得了啊!
   就这样令人揪心地沉静了好几个小时,这期间接生婆束手无策,什么作为也没有。而此时我也已魂不附体,除了无力地、重复地安慰妻子外,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那些安慰的话其实也是对我自己说的。可惜我从来不相信有上帝,否则此刻我祈祷上帝保佑也许会得到真正的安慰。然而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知道眼前的事实是严酷的。茅屋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只有木柴和稻草燃烧的吱吱声。天太冷了,不得不生火取暖,否则我们都得冻死。我的岳母——未来孩子的外婆,在不时地添加草料或木屑到火堆里。从下午直到现在,从表面上看来,外婆一直很镇静,那安慰的话,她只说了一两句,而且也只说了一次,但她内心的焦虑在脸上暴露无遗。她时而凝神专注地望着自己的女儿,时而又将目光移注于我,那神色分明是在问我:该怎么办?而妻子则坐在我的前面一动不动,也不说一句话,我也看不到她的表情。接生婆则两眼死盯着火堆,一声不吭,好像是僵在了那里。就这样,空气好像凝固了,令人窒息。
   孩子啊,你怎么还不出来,是不是嫌我们太穷啊!此时的我啊——欲哭无泪,也不能哭啊!
   大约到了夜晚十一时半或十二时(这是现在的估计,那时哪里还有心思去看钟啊),不知是我还是岳母,提出把本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乡村医生请来(之所以拖到现在才请,是因为他不是妇科医生,而且我认定妻子能够顺利生下孩子。此时去请他来也实在是情不得已,也不抱多大希望)。这位医生一来就说,产妇年龄大了,又是第一胎,难产是不奇怪的。此外,他再也没有说什么。现在想起来,那确实是难产,如果是现在,早就剖腹产了。医生说过这话之后,就给我妻子打了一针,他也没有说打的是什么针。此时,我已麻木,根本也想不到去问医生打的是什么,也不抱多大希望。我已堕落为一个无知的愚民,只对时间和命运抱有希望,指望就这么下去孩子就会出生,母子都会平安。
   这一针打过不久,小家伙又开始活跃了。然而我们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妻子事后告诉我的。我当时仍然只是呆呆地坐在她的后面,像个木头人一样。直到听到接生婆说了声“好了,出来了!”我才猛然一惊,也猛然一喜,她终于出来了!随着她的坠地,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到了地上。不久发出了第一声啼哭,宣告她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我这个穷苦不堪的知识分子家庭。
   她的出生地是她二舅家的厨房(我和妻子结婚后根本没有房子,因为实在太穷。我们临时寄居在她二舅家的厨房里),这间小茅屋一直是她妈妈和外婆住的,结婚前就是如此,结婚后也没有变。茅屋面积不到10平方米,泥墙,草顶,早已破烂不堪。结婚那一年,我曾用泥土把墙抹了一下,好了一点,但草顶我却无法修理,也不会修理,早已千疮百孔。这样的房子不说太小,实在也不是人住的地方,随时有倒塌的可能。用现在的话说,是危险到了极点的危房。为了迎接她的出生,我们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临时搭了一个挡风屏,剩下的一小块地方就成“产房”了。这个挡风屏是用一张已经半旧的芦苇席子搭起来的,用打草包的架子作支撑。之所以要搭一个挡风屏,因为那屋子的门实在不能算作是门:仅有一个简单的框架,一条条木板用钉子钉在这框架上,就成了所谓的门。就是这样的门还是借人家的,我当时穷得连一扇门也买不起!
   现在想起来,远不能用后怕这两个字来描述当时的情境。在我写这段文字时,我的心始终还是揪着的,真是不堪回首啊!一想起这事,我就自责,而且永远不能饶恕我自己。我怎么也无法用贫困作为理由为自己开脱责任。试想,如果那位乡村医生打了一针以后孩子还不出来,或者虽然生出来了却产生其他致残、致命的事故,那将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无法抢救。我将会眼睁睁地看着大人小孩丧命而束手无策。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后果!每想到这一点,我的心就震颤,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是那样,我这一生不知会怎样凄惨,也许我根本活不到今天了。幸好,她和她的妈妈都很争气,挺过来了。用她妈妈的话说,这就是命大。
   她出世后的几个小时,挣脱险境的欣慰和得子的兴奋,使我完全忘记了后怕。顿时我精神大振,立刻忙了起来。具体忙了些什么我都忘了,因为比之那一段险况,忙碌毕竟远不是刻骨铭心的事。现在想起来,大概就是忙些吃的(无非是馓子之类,没有什么其他好吃的东西),整理那个根本不能称之为床的床铺。再有,就是收拾这个所谓产房的残局,她的外婆和我一起忙着。此时,外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她一坠地,接生婆并没有立刻把她抱起来,而说什么初生儿体内有火,让她冻一冻好。接生婆把她妈妈肚里的胎盘取出来之后,才把她抱起来洗澡。洗过澡抱进她妈妈的怀里时,我听到她那并不大的颤抖的哭声,看到她哆嗦的身体(接生婆的这个举动真是荒唐透顶!),只可怜她的妈妈此时也已冻得周身冰凉,没有一丝暖气。我把被子理好并掀起,让她妈妈抱着她进被窝。就在此时,我看见她妈妈神情平淡,没有我那种得子的喜悦,她看上去很虚弱,像大病初愈,连微笑的力气都没有了。我连一个暖水壶也买不起,暖水瓶也没有想到事先准备好,被窝里冰凉啊。我当时真是心痛如刀割,我怎么这么无能、这么穷啊!竟使我的妻子和第一个孩子如此遭罪;我又怎么那么糊涂,让接生婆把一个赤条条的初生儿,毫无抵抗力的她,放在冰凉的泥地上!此时离天亮只有三、四个小时,待到天亮时,被窝里才有了一点点暖气。
   这以后,我的艰苦工作就是给她洗尿布和给她妈妈做吃的。这两项工作都是要用水的,那时,农村还没有煤气、电,仅有的一点柴草连煮饭都不够,哪里还能用来烧热水啊!我只能用冷水来洗东西。那个冬天真冷,双手伸入冷水里真是刺骨的痛啊。每天早晨,我要用大木榔头奋力砸开那十几公分厚的坚冰,打开一个豁口,然后再从冰窟窿里打出水来洗尿布。先用刷子刷一遍,然后再在水里漂洗一遍。最苦的还是洗菜、洗肉(只有很少的肉),不能像洗尿布那样洗得快,洗菜必须慢慢洗,手也必须全部下水,否则洗不干净。那冰水长时间的浸泡让我双手冻得发麻,如针刺入骨髓。呼啸的北风,刮在脸上如刀绞。每天这项工作做完之后,我都是周身冰凉。她出世后没几天,春节就到了,照例又是要忙的。她妈妈自然是不能做事的,因为身体太虚弱了。我和孩子的大舅妈、二舅妈以及孩子的外婆一道忙着蒸馒头、煎肉圆(这是我们家乡过春节最重要的两项工作,馒头和肉圆也是春节主要的“上等食物”),忙得我真够呛。但由于我已当了爸爸,所以忙的也很高兴。
   前前后后这么一折腾,我终于病倒了。当时不知是什么病(现在想来可能是一种重感冒),那症状就像是疟疾,每天下午二时开始发冷,然后不久又开始发热。脑子糊里糊涂,说睡也没有睡着;说醒着也不像是醒着;说做梦,但又不像是梦;大脑不由自主地想着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请来赤脚医生也说不清是什么病,当然也就不会用药,事实上那里也没有什么有效的药。我想,打摆子只有秋天才发病,哪有冬天发病的呢?没有办法,就那么撑着,连着三、四天以后,症状减轻,渐渐地就好了。想来我也算命大,39度的高烧就那么挺过去了。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们一家还真的应了这话。病愈之后,我将那弹丸之地整理了一下,但无论怎么整理,地方也只有那么一点点大,总是好不了多少的。待她妈妈满月之后,我不得不回成都了。这时我才又猛然想到,我们是分居两地呀!何时才能团聚?我不由得惆怅起来。这个阶段,我的第一个女儿大部分时间在睡觉,我看她睡得很熟,很少哭闹。夜间或晚上有时醒来,她的妈妈就叫我去看看她。那时没有电灯,我们移动着煤油灯,她的眼睛也随着煤油灯而转动,这让我们非常高兴,不由得都笑了起来。此时,她的妈妈身体也硬朗了一些,开始下地做一些事情了(在农村,当时妇女生孩子仅有一个月的产假,这是惯例。而当时城市是56天,现在则是半年)。不过,尿布还是我洗,因为我不忍心过早地让她妈妈的手进入刺骨的冰水里。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夜里,我和她妈妈轮流带着她睡觉,因为她在我们的怀里时,我们是不能睡着的。因为一旦我们睡着了,就有可能使她着凉或者遭受其他伤害。我们是在被窝里把她从这一头递到那一头的。因为天太冷,我们的房子又太破,实在不能在被子外面把她递来递去的,哪怕时间很短也不行。
   然而我要走了,要暂时离开我的女儿,心中不免难受。后来,她妈妈建议她们母女二人和我一道去南京,把第一个孙女带给爷爷和奶奶看看。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坐着轮船(那时阜宁至南京没有直达汽车,若坐汽车需要转车两次,车费又太贵),辗转三次,长达三天,才到了南京。一路上,和在家里一样,我们轮流抱着她,轮流睡觉。其实那根本不叫睡觉,仅仅在座位上打打瞌睡而已。因为那时的轮船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躺下来睡觉,这一路的辛苦自不待言。到南京不几天,我必须回成都了,因为假期已超过很多了。那时正是“文革”中期,按毛主席指示,要复课闹革命了,我不能不回去了。

共 59847 字 12 页 首页1234...12
转到
【编者按】傅冬老师的这篇散文洋洋洒洒五万余字,通看一遍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由此看出作者在编撰此篇散文时不光是耗时长久,更主要的是倾注了满腔的父爱和心血。原本起伏跌宕的经历被作者淡定的笔触显得有些平淡,对于习惯现代都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讲,或许会以为寡淡无味。编者作为60年代初出生的人,对作者的长女出生成长经历感同身受——那不避风雨的陋室,医疗的条件的粗陋,不便的交通,紧缺的物资供应,让作者的长女健梅从来到这个世界起就要接受一次次的死的考验与天择的筛选。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不吝篇幅加以赘述,不是作者有意自述其育女之苦,而是还原生活的本色。作者在当时又算是国家干部和尖端技术人才,收入相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不菲的。但是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作者在工作事业与家庭间辗转奔波,父女之情在这种艰辛的生活犹显珍贵——孩子的咿咿学语,蹒跚学步,都会是父亲在艰难生活的甜蜜的幸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者的长女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慢慢成长,耳闻目染地接受着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明事理,重亲情,有担待。突出的学习成绩,飞跃的进步,卓越的工作都是对艰难困苦最好的馈赠,也是对作者呕心沥血养育最好的报答。作者的这篇散文对于今天许多父亲借口挣钱为孩子从而只生不养的父亲不能不说是一种善意的劝诫,对于孩子有生就得养,无所谓条件优劣而加以区别,艰难中也可以培育栋梁材,寒冬里腊梅才能怒放生命灿烂。只有担待的父母有担待的养育才能培育出有担待的子女,作者的一生告诉我们这个简单朴实的道理,这是本篇散文的灵魂。对于单独子女乐享“丁克”之悠闲而不乐意抚养新的单独孩子的社会倾向也是一种很好的鞭挞。全篇散文浸满了盈盈的父爱。对于作者这腔深情编者深有同感,也曾经著有拙文《写给女儿》:当我题上《写给女儿》标题时,时间显示为0:48。不知咋的,今年,你父亲特别显老。总感觉心力不济,睡眠三、四个小时后,就难以入眠。女儿已大了。尽管你做得很好,但为父时时牵挂着你。牵挂你能否在塞上江南健康、愉快学习;牵挂你能否勇敢踏入社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牵挂、嘱咐似乎都是那样苍白!为父就把你在我脑海中的记忆,简易叙述,填补你因年幼而致的记忆空白吧。我想,女儿一定会喜欢。我和你妈在恋爱时,就憧憬着——我们会生育一个漂亮、健壮的小子,谱写我们生命快乐的乐章!你有生命迹象(胎动)时,我就判定你是一个女孩。但是,我还是奢望判定是错的。你妈身怀六甲时,胎毒使她改变姑娘时的柔美。微挺着肚子,斜靠在藤椅上又哭又闹地冲我发脾气。你生下的那天,我记忆犹新——你妈去县里中师进修考试回来,又不知咋的,哭哭啼啼吵着要回龙塘学校去,被我强力制止。在我们学校单间宿舍里,我克制地任由她吵闹。我必须顾及她肚里的你啊。大概过了一小时多吧,你妈开始喊肚子痛,我想一定要早产了。我俩知道离预产期会有两个月。定是那汽车颠簸所致。我抚着你妈到了区医院,在现在的派出所的乱石头房子里。你妈佝着身子,呻吟着乱转了一个多小时。护士避开我对你妈说,这样的早产儿,最好不拣。我俩说,那不!由于你小,一露头就侧着身产下了。我捧在手上,好干净的一个女孩!眨眨眼,啼哭一两声就入睡了。你妈因产后大出血,医生又找不到出血点,一直躺在手术台上。她扭头对我说,去把幺儿抱过来,她一个人在那边屋里,怕。我把你放在手术台的右侧。你妈流了好多血,那揩血的手纸倒了七次。你妈的凝血机制差,宫颈口一小口就血流不止。你七个月了,我们一家在老家过年。一家人开玩笑,拿称来,看麦儿有好几斤。一把小称钩裹你的小毯,一过称。哈哈——七斤二两!那时你妈带你在龙塘教书。一到星期五,就开始啼哭,一直哭到第二天中午就不哭了。那是因为我下午放学后要上龙塘,一家三口要团聚。你妈天天都在给你织毛衣,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走路了,我一上龙塘,你戴着小白兔毛线帽子,系着有“小宝宝”的围裙,张开两只小手,叫一声爸爸,就扑向我的怀里。你妈去县进修校学习时,我在中学边上课边带你。那时你虽然才牙牙学语,就很明白爸爸的意思——爸爸上午有课时,我说,幺儿,爸爸上课,你睡觉觉啊。你会懂事地点点头。下课回来看你,你多是香香地睡着!有几次,你没睡,躺在床上,睁着一双灵灵的眼睛望着天花板,连被子都未打开。下午,我上课,你会在沙坑边用小手抓沙石玩,直到下课铃响,才跑过来吊着爸爸的脖子。有一天,下雨,我在教室守着学生上自习,扭头一看,你从屋里出来了,站在通道口,痴痴地望着那哗哗的大雨。那一瞬间,爸爸流泪了!爸爸累了,躺在床上睡着了。当电视剧《渴望》主题曲一响,你就使劲地摇我醒——爸爸,爸爸,脱望,脱望。你把“渴”念作“脱”。你让我尝到了作父亲的甜头。 我从未给你买过玩具。但是,屋里的(除火、电外)都是你的玩具。有次,我总也找不到钥匙,把门锁换了。过了几个月,扔烂温水瓶时,才发现钥匙被你丢进去了。你一岁零八个月就进的幼儿园。第一天,我守了一节课,下课上厕所,你就推我回家,说,你要上课。我当时甭提有多高心了!你一定不记得,那次,你怕药苦,发着烧,硬不吃药。爸爸劈头将那碗糖水泼了你一身。要你独自去医院打针,你哭哭啼啼的还是把针打了。女儿啊!别怪爸爸心很,人有时就得狠狠心,挺挺就过了。你也别怪爸爸把你送到遥远、寒冷的北方。你叫麦子啊。麦子最适宜在北方成长。在收到北方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前夜,爸爸梦见在岩西中心校的老礼堂,飞入一条银光闪闪的雌龙,口含一赭黄的鳄鱼。第二天,在中学的中国地图瓷砖画前,见甘肃如龙,宁夏如鱼。你命中该到塞上明珠银川求学,何悔之有?爸爸经常在思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现在,我明白了。我就是我,我也不是我。我是先辈的延续。你是我的延续,你是我出发而迈出的第一步。本篇散文以QQ日志形式发表在空间日志栏里,配以腾格尔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较有震撼力。但与作者的本篇散文中的情怀实乃“小巫见大巫”。一篇充满怀旧的现实主义的散文。极力推荐!【编辑:皂角树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11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皂角树人        2014-01-09 11:50:46
  一篇感人至深的醒世散文,在“单独”生育的社会背景下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如画江山演绎生命的起伏跌宕
2 楼        文友:冰梅        2014-01-09 12:09:03
  感谢傅冬老师致稿心音,祝老师家庭幸福安康!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3 楼        文友:傅冬        2014-01-09 16:42:33
  深深地感谢树人朋友辛苦的编辑,这么长的文章,看一遍都不容易,何况还要审查、修改和纠错!
   要说情怀的叙述,树人朋友说反了,我那洋洋数万字远远比不上你的几百字写的好啊!
4 楼        文友:傅冬        2014-01-09 16:46:27
  谢谢冰梅社长的祝福。投稿是应该的,只要身体还好,我还会再投稿的。
5 楼        文友:傅冬        2014-01-09 16:50:57
  谢谢树人朋友为我的文章定题,你是一个很善解人意的人,不愧为优秀编辑!
6 楼        文友:冰梅        2014-01-09 19:43:12
  感谢傅冬老师的散文,亲情感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特别感谢树人的辛苦编辑,道一声:辛苦了。这么长的编者按可见付出多大的心血,和散文珠联璧合,相映成辉。感谢两位,问好两位。祝福你们,你们都是心音的骄傲。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7 楼        文友:傅冬        2014-01-10 10:28:44
  谢谢冰梅社长的再次点评!谢谢你的尽力推荐!我非常高兴和感激!
8 楼        文友:傅冬        2014-01-10 10:33:17
  为我的文章加精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养育子女经验的肯定,谢谢江山的编辑们!
9 楼        文友:石寸雨        2014-01-23 12:54:42
  老师您好,欣赏文章的同时,是对您深深的敬意!能把孩子们的出生如此细密精彩地记下来,实实不容易,您的写作精神,对文学的追求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攀登文学的座右铭。
   春节又到了,提前给您拜年问好,祝您们全家幸福团圆,祝你们老夫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永远健康硬朗!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10 楼        文友:傅冬        2014-01-23 15:01:53
  谢谢石寸雨文友的点评和鼓励!谢谢你的祝福!你的写作精神才真正值得我学习,你很是了不起!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