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张老汉的一亩半田地(土地征文·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张老汉的一亩半田地(土地征文·散文) ——土地


作者:晓文 举人,5614.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697发表时间:2014-01-10 11:56:12

【流年】张老汉的一亩半田地(土地征文·散文) 庄户村是坐落于小城三环以里的一个村子。村庄不大,只有一百多户人家。村子小,离城里又近,所以村里的田地不多。后来,国家颁发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那一年庄户村每个村民无论老少都分到半亩地。余下的几十亩土地,用于个人承包。那一年张老汉五十出头,家里三口人,老两口和一个十五岁的儿子,一家人共分到一亩半的田地。张老汉是种田的好手,把这一亩半地侍弄得土肥苗壮。夏收麦子,秋收玉米。张老汉还专门分出一分地用来种黄豆。每一年粮食收成都不错。田地虽不多,但都属良田,再加上张老汉是种庄稼的好把式,一年到头,粮食总有剩余。张老汉和老伴就把剩余的粮食屯在家里的粮囤里,等到天暖,阳光好时还要拿出来晾晒。
   除了侍弄一亩半良田,用来供应米面,张老汉还要靠卖豆腐用以贴补家用。豆腐是张老汉亲手磨制的,黄豆是自己田里种的,个个金黄饱满。张老汉仍旧采用最原始的做豆腐方法,用卤水来点,做出的豆腐原汁原味,鲜嫩,口感好,很受村民喜欢。张老汉卖豆腐很少用秤,有的时候秤盘根本就不带。豆腐也主要卖给村里人,每天下午五点,张老汉都会推着一推车豆腐在老伴的目送下走出家门。张老汉不用吆喝,村民都会这个点钟出来买豆腐。每个人都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两元零钞。张老汉麻利地用锃亮的铲子铲下一块方方正正的还散着热气的鲜嫩豆腐,小心翼翼地放在食品袋里,然后还要再套上一个食品袋,最后用手托着送到买主手里,“李大嫂,多少就这块了。少了咱明儿再补啊。”李大娘笑呵呵地接过豆腐,“他张叔,你卖给咱们的豆腐,从来就只会多不会少,我们心里有数。”张老汉憨憨地笑着。
   张老汉家的日子算不上富裕,村人也劝张老汉,玉米少种点,多种些黄豆,可以多做些豆腐。张老汉十几年每天固定就做一盘豆腐,如果多做,销路应该不成问题的。毕竟他做的豆腐在相邻的村子也有口碑。张老汉却固执地坚持每天只做一盘豆腐,大多时间还都是用于田里的劳作。张老汉私下里对老伴说:“咱们这一亩半田地,我是真稀罕,每天在地里弄弄苗,拔拔草,比喝二两小酒都幸福,咱不求大富大贵,只想你健健康康,儿子到岁数娶个媳妇。”老伴总是心疼地说,“我身体不好,地里的活也帮不了啥,就你一个人累着,儿子更是连地边都不沾,真苦了你了。”说完老伴就抹起了眼泪。“你哭啥,土地三十年不变,咱们的生活就有保证。将来儿子结了婚,生个一男半女,你的任务可就重了,得好好地看孩子,咱儿子没跳出龙门,孙子可得要有出息,到那时你才累呢。”一句话说得老伴转涕为笑。
   张老汉六十岁那年,儿子早已经初中毕业在城里打工了。转眼间孩子的婚事就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尽管张老汉一家在村人的印象里都很朴实善良,儿子长得也是高高帅帅,可家境的一般还是让村里的姑娘望而却步。眼看着跟儿子同龄的小伙子都一个个成家,张老汉和老伴心里急坏了。终于有人来提媒了,张老汉夫妻俩是好茶好点心地伺候着。提媒的是村里的李二姑,一个很能说的女人,已经为很多年轻人牵线做媒。提的姑娘是几十里外的她表兄家的邻居的女儿。张老汉老两口乐坏了,小山沟里的姑娘都会过日子,尽管女孩比自己的儿子大了两岁,老两口还是千恩万谢地答应下来。择了一个好日子,李二姑直接把姑娘领到张老汉家,相人顺便看看家。姑娘高高的个子,脸上很多雀斑,比较羞涩,不大敢抬头,张老汉的儿子看了姑娘扭头要走,被张老汉拽住了。的确,这姑娘跟自己儿子比模样是差了些,张老汉心里承认。可“俊”也不能当饭吃啊,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这姑娘这么壮的身板,将来不论是下地还是家里的活都应该是个好手。张老汉心里倒是对这个姑娘有好感。
   儿子在张老汉两口的劝说下,考虑到自己和家庭的因素,应下了这门婚事。姑娘对小伙是第一眼就喜欢,彩礼也没多要,零二年的冬天,一个飘着雪花的日子,姑娘嫁了过来。这个家算是完整了。
   儿子结婚第二年,小孙女降生了。张老汉老两口可喜欢了。每天脸上都带着笑,张老汉下起地来更来劲了。孩子断奶后,媳妇便跟着儿子一起做起了小买卖。买了一台二手的农用车,夫妻俩做起了贩菜的生意。做这个买卖特别辛苦,每天差不多还在凌晨就要起床,去外地拉来一车时令的蔬菜,然后在本城的菜市场批发,赚的就是辛苦钱。张老汉也心疼孩子,可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易,儿子和媳妇肯吃苦对他来说也是个安慰。他和老伴做好后盾,照顾家,照顾孙女,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虽辛苦中也满是幸福。
   孙女四岁那年,一向身体就不好的老伴离世了,张老汉一下子老了许多。逝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张老汉常常眼里噙着泪下地干活。一年后,小孙子出生了,张老汉终于缓过来,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小孙子满地跑了,张老汉下地常常带着他来地里玩耍,淘气的孩子偶尔会抓起一把土,撇在爷爷身上,张老汉却一点不怒,空了还要陪孙子玩上一会。
   小孙子两周岁那年,村民纷纷在自己的土地里栽上了树苗,什么核桃面,板栗苗,国槐……仿佛一夜之间,庄户村的土地变成了农林。看着道边被清理出已经返青的麦苗,张老汉的心疼了很久。“张大叔,种小麦要浇水施肥,收割,这都要花钱,麦子产量再高,去除这些支出,所剩不多。种树苗,不用刻意照顾,两三年就可以出手,相比种麦子收入可多的去了。剩下的时间还可以去打工,张大叔您还可以多做一盘豆腐,何乐而不为啊!”村支书好言好语地对张老汉说。张老汉仿佛没有听见村支书的话,拿起一坨麦苗,“白瞎了,好好的庄稼就这样白瞎了。”说完自顾走了。“倔老头”村支书望着张老汉的背影摇着头。
   “爸,等这茬庄稼收了,就别再种了。”晚上,饭桌上,儿子小心翼翼地说对张老汉说。“为啥?”张老汉放下手里的筷子。“爸,种玉米,种小麦,一年到头挣不了俩钱。现在形势正好,西北需要大量树苗植树造林,这是好机遇啊。这可比种小麦挣得多。”儿子耐心地分析。“不种粮食,我们吃啥?”张老汉低声说。“买米买面吃。”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可都不种粮食,你去哪买?”张老汉提高了声音。“爸,怎么会没处买?您就别杞人忧天了。明年我决定种树苗。”放下这句话儿子甩手而去。“一亩半地,只有半亩地是你的,土地三十年不变,你媳妇孩子都没分到田地,想种树苗在你自己的半亩地上种。”张老汉也来了气,放下了狠话。
   秋天收了玉米之后,张老汉想要种小麦。这之前,儿子和媳妇已经跟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说了很多。张老汉心里也承认种树苗要比种庄稼来钱,可心里割舍不下这份对庄稼的感情啊,种了树苗,他还能干啥?所以,任凭小夫妻俩怎样劝说,倔老汉就是没有答应。这天,张老汉拿出玉米种,化肥,蹬着三轮车来到地里,播种机早已在地里等着他。儿媳妇也跟着来到地里。
   “老张大哥,我这播种机闲置一年了,真是闲得慌,今天终于可以派上用场。大哥,我今天要义务为你播种。就为你这份对土地的坚守。”播种机的主人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哩。”张老汉的笑容在阳光下绽放。
   “爹,今天你要是坚持种小麦,我和海头(张老汉的儿子)就离婚,我说到做到。”儿媳妇站在播种机前,一字一顿地说,脸上是一种豁出去的表情。
   张老汉看着媳妇,看看头上的天空,又看看脚下的土地。“罢罢罢,不种,你们种树吧。”老人含着泪把种子化肥装上三轮车,向家的方向走去,阳光里张老汉的影子有些踉跄。
   地里种上了板栗苗,张老汉的日子闲了下来,头发却更白了。每天清晨,张老汉照旧早起,来到那一亩半分地,目光拉得悠长,地里的板栗树长得很壮实,用不了一年,就可以结果了。张老汉闲不住,树下的一棵小草,树上的一片黄叶,张老汉都要细心地摘去。实在没事做,就拿把果树剪子修建栗子树上多余的枝杈,他还是把大把时间都放在地里,只是手里的活越来越少,张老汉的话也越来越少。
   零七年,庄户村,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村里炸开:由于村委的积极引进,市政府准备在庄户村村南建立工业区。村民的田地大多集中在村南,那是一片平整的土地,一直跟这个小村子相依相伴,养育着一辈又一辈的村民。自从田地上种上树苗之后,村里的闲人就越来越多,茶余饭后,很多村民不是打麻将就是聚在村委会门前闲聊。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一散播,村委会门前堆满了人,人们的表情也是非常复杂。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大多是年轻人,土地被征用建成工业区,可以拿到一笔租赁费;发愁的是那些犹如张老汉一般挚爱着土地上了年岁的老人。只是,不管你欢喜还是忧愁,也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建设工业区的明文规定已经下发到庄户村,土地征用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
   村民们忙起来了,每家都要清点自己地里的树苗,土地征用合同里写着为期十年的合约。土地局,公安局将协助土地征用部门的工作,核实各家土地上各种作物的真实情况,根据相关政策估算出十年内各家土地上的收入数额,政府将一次性付清。
   两个月后,这项艰苦的工作宣告终结。各家各户也都领到了政府在工商银行为村民存入的银行卡。拿到这笔钱就意味着村民与自家土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了,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自家土地上已经很壮实的一棵棵树移走,运气好的可以再卖掉,当然价钱肯定是高不了,跟最初购进时几乎没多少差距。运气不好的,只能砍掉用来当柴烧。张老汉看着自家田地上那些胳膊腕粗的栗子树一棵棵被锯倒,禁不住老泪纵横,当初不种庄稼了,这些长在自己侍弄十多年的田地上的树,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安慰一种念想,可现在念想被锯掉了,田地被租赁了,张老汉的心彻底空了。
   张老汉依旧习惯早起,习惯去村南那片土地上去看看,那里已经建成气派的工业区,中间是一条非常宽阔的马路,两边是整齐的楼房。张老汉的目光所及再没有那么悠长,再也看不到自己熟悉的那片田地。

共 38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热爱土地的老汉,在改革开放的时代,看着自己一生相依相伴的土地被孩子不顾自己的反对种上了树苗,接着由于城市的发展,被征用建设工业园区,无奈的张老汉,每天的目光,再也看不见自己熟悉的那片田地,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的工业区,宽阔笔直的马路,两边是整齐划一的楼房。张老汉心酸了,目光暗淡,无所事事,身体每况日下。这就是每天几乎都在中国土地上上演的情景。而今天的年轻人,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喜欢种地,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种地等于贫穷。所以获得一定的补助款欣喜若狂,并未考虑到今后怎么办。散文揭示了当今存在的这一严酷现象,土地正在逐步流失。文字以张老汉为线索,娓娓道来城市及郊区农民的一些深刻变化,给人警醒,发人深思。文章语言质朴,张老汉这一农民现象塑造得很成功。描写细腻深情,非常接地气,富有生活味,值得一品,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4-01-10 11:58:55
  一个心情复杂的农民老汉,代表着很大一部分当今农民……
   令人深思的作品!
   祝贺叶子佳作频现!
回复1 楼        文友:晓文        2014-01-13 13:20:02
  谢谢刀哥的鼓励,遥祝快乐!
2 楼        文友:静如画        2014-01-10 12:38:59
  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当前局势,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
   比如,文中的张老汉,他深爱着这片土地,却奈何随着时光流逝,政策改变,那土地由粮食改种了树苗,又由树苗变成了工业区。
   当人们喜忧参半时,张老汉就是那忧的人,因为他深爱着这片土地。
   文章不长,却让人明白了土地对于人类的意义!
   叶子,加油!
回复2 楼        文友:晓文        2014-01-13 13:20:53
  谢谢如画的精彩评论。抱抱画儿,流年一起快乐!
3 楼        文友:缘在8731        2014-01-12 21:45:09
  叶子文章写的没得说,写出了老汉对土地一的片眷恋之情,他把全部的情全部的爱倾注在了这么肥沃的土地上,土地也回报了他更多的收获。
   当今的时代,单单凭种这一亩半的承包地,想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说句实话,能给全家提供口粮就不错了。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对土地再热爱,再不舍,也难改变这样的现实,一亩地大豆一般也就产二百到二百五十公斤,一公斤五元钱,这才一千多元,就算这一亩半分地全都种上大豆,一年不算投入,也只能卖一千五到两千元,都不够一般家庭一个月的开销,农村城镇化,土地集约化也是大势所趋,不舍也得舍。
回复3 楼        文友:晓文        2014-01-13 13:21:57
  缘姐,你来,叶子很感动,眼睛湿了!啥也不说了,抱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