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报君黄金台上意(杂文)

编辑推荐 【杨柳】报君黄金台上意(杂文)


作者:香篝水沉销 秀才,1541.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1发表时间:2014-01-12 11:45:44
摘要:谈知恩图报的侠士给我的感慨

一、刺衣报仇念豫让
   春秋时期,智伯被赵襄子杀死之后,其家臣豫让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他潜入赵家,怀揣匕首藏于厕所之内。赵襄子发现后,感念他的忠诚,就将他放了。后来豫让藏于桥下行刺,再次被捉。赵襄子问:“智伯已经死了,你为何非要为他报仇呢?”豫让说:“因为他把我当国士看待,所以我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豫让自知杀不了赵襄子,就请求赵襄子把自己的衣服赐给他,让他击衣报仇。赵襄子赞赏他的侠义,就把衣服给了他。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刺衣,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挥剑自杀。那天,赵国有志之士都为他哭泣。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为报知遇之恩奋其智能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呢?像姜子牙报答周文王,诸葛亮报答刘备,伍子胥报答阖闾,樊於期、荆轲报答太子丹,剧辛、乐毅报答燕昭王,侯赢、朱亥报答信陵君......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说:“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道:“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些忠诚之士,侠义之人即使死了,也会千古流芳。李白在《侠客行》中盛赞:“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为什么人们如此看重知遇之恩呢?因为有志之士太多,而得遇明主者太少。在人海茫茫中寻到一个能赏识自己的人实在太难了。韩信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却得不到项羽的重用,投奔刘邦之后幸遇萧何。如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又如何有淮阴侯的一世功名。如果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后人也就不知道有个诸葛亮。但是,又有多少人有此幸运呢?因此孟浩然在“红颜弃轩冕”之后,只能选择“白首卧松云”。王勃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蹿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李白更是无奈地哀叹:“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古之知遇之恩难觅,今之世风又如何呢?在很多领导那儿,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在位时门庭若市,下台后门可罗雀,对上对下没有恩情,只有交易。即使是他一手提拔的人,也无需感念他的“恩德”。更不要说结草衔环予以报答了。
   思古抚今,在我感叹豫让的刺衣报仇时,也不得不感叹智伯的礼贤下士!而“士为知己者死”的故事也许只能成为历史的美谈了!
   二、风萧萧兮易水寒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每当想起这首诗,我就不能不怀念那位战国时期我们山东的侠义英雄荆轲。
   战国那个强暴横行的动乱年代,正义得不到伸张,善良遭到欺凌。在没有法律来惩恶扬善的时候,人们渴望英雄好汉来除暴安良。侠客也就应运而生了。荆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本是齐国人,从齐入卫,人称庆卿。后来到燕国,燕人称为荆卿。他武功高强,又善于结交侠义之人。燕太子丹曾在秦国做人质,受尽凌辱,后逃归燕国,决心报仇。但国力太小,硬打只是以卵击石。于是采取暗杀秦王的计划。刺客的最佳人选非荆轲莫属。因此,太子丹以上宾之礼待之。作为一国之太子,对一个平民百姓这么好,能不让人感动吗?尽管太子有自己的想法,但荆轲依然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当太子提出自己的计划时,荆轲欣然同意。“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不过,荆轲有两个要求:一是燕督亢地区的地图;二是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接近秦王。可是对太子来说,地图好办,人头难借。因为他怎能忍心将有功于燕的好友樊於期杀害呢?荆轲见太子为难,亲自面见樊於期,以实情告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深明大义的樊於期竟欣然拔剑自刎了。这种为铲除邪恶视死如归的精神真令我辈羞惭!
   一切准备妥当,英雄就要上路了。太子率燕国群英白衣白马送行,其场面悲壮,令人泪下。但大家情绪激昂,怒发冲冠。来到易水河畔,太子摆宴饯行。群英列于四座,大家默然无语。这时,高渐离拿出自己最喜爱的乐器——筑。为知心朋友再击最后一次。宋意见状,起身高歌。歌声与乐声混合在一起,其声音之悲壮让易水荡起了寒波。在座之人无不泪流满面。而荆轲却更加义愤填膺。尽管他知道,这一去无论成败都难免一死。但他为报知遇之恩,为除暴安良,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等英雄今日还常见吗?我们常看到,客车上歹徒欺凌妇女,在座之人视而不见;公众场所,有人恃强凌弱,围观之人无人问津;坏人当街逃窜,众人纷纷让道......路上不平多,拔刀相助少。而古之英雄更让人追思无穷!
   荆轲此去并未成功。他将匕首藏于图中献于秦王。图穷匕见,他持刀刺秦王。秦王大惊,起身绕柱而逃。荆轲猛追。后秦王拔剑砍掉荆轲的手臂。荆轲倒在地上,又把匕首向秦王掷去。未中,荆轲遂被杀。英雄虽然一去不返,但他的精神却千古流芳。“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我们又怎能以成败论英雄呢?功成名就的不一定值得赞赏!功败垂成的不一定不让人敬佩!
   晋朝归隐诗人陶渊明深为荆轲所折服。他写了一首咏史叙事诗——《咏荆轲》来讴歌他。诗中描写了荆轲刺秦王的整个过程。最后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来表达对已逝英雄的敬仰。千百年来,他的精神不知激励了多少志士仁人!
   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法律越来越健全了。但邪恶势力依然存在。荆轲的精神依然要弘扬。因此,我常常想起他的事迹;常常吟诵易水送别的诗句: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共 21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豫让刺衣,荆轲刺秦,是史上流传的两篇佳话,说的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大概 就是阁下所以的忠义吧。其实古人重情重义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如关羽对于齐备的中心。这些事例无不反应出当时人们对于好友的酬报,可以不惜性命,可以肝胆相照,可以生死与共。这些生死不渝的情感,也就成为人们可歌可泣的典范。换了现在社会, 这些事情会存在吗?现在的领导者,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是不会有什么知情重义的友人的,有的只是狼狈为奸的利益关系 。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退化?作者的笔触深刻而尖锐,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美文共赏,推荐阅读。【编辑:清风阁主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清风阁主人        2014-01-12 11:47:10
  朋友的作品含义深刻,谈古论今,联系社会现象,很好!
2 楼        文友:清风阁主人        2014-01-12 11:48:00
  冬季寒冷,注意保暖。问好作者!
3 楼        文友:清风阁主人        2014-01-12 11:48:45
  愿作者创作快乐,多多赐稿杨柳!
4 楼        文友:香篝水沉销        2014-01-12 13:14:01
  谢谢清风阁主人的精彩赏评!祝你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