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间★散文』也谈学前教育

编辑推荐 『指间★散文』也谈学前教育


作者:飘雪了无痕 秀才,1071.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50发表时间:2009-03-30 15:30:34

近一段时间,加入了一个名为“亲子早期教育”的QQ群,里面多是正处于育儿期的年轻父母们。他们在群中对于育儿方面相互交流、学习着,有的专门开设了育儿博客,把育儿的成长过程、育儿经验、学习心得等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并经常性地上传孩子的照片,如此长期保存下去,将是今后给儿女们最大的财富。其中有很多的年轻父母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创设好的育儿氛围,为了儿女前途和命运从早入手,读了很多育儿方面的书籍,这让我由衷地感到钦佩,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成功成人那浓浓地期待和渴望,也可以看出而今这一代父母有着很高的修养和素质。但是,书籍毕竟是指上谈兵,只是从大的方面来进行指导,各异的家庭情况,又会生出许多在特定情况下不可预见的事情,所以书面上的东西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弄得初为父母者心力憔悴、手忙脚乱。同时还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比如对老一辈的指点不加理会,认为有违育儿原则,其实不然,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式的育儿方式同样有着书面上无可替代的价值。现提出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一、你真正理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了吗?
  
   总的来说,整个育儿过程是以爱的意识和形式出现,但爱的内涵不仅仅在于形式,更为重要是结果。学前教育是指婴儿出生至升入小学前(一般指0--5周岁)这一个时期,在此期间父母的关爱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再恰当不过了,相信多数家长朋友也能够接受。本身来讲,幼儿从出生到有所认知,他们所关注的对象和所爱的对象首先是自己的家人,并且他们的爱是单纯的。从家人那里,他们不仅能够得到物质帮助,而且能够得到更多的爱,这对他的自我发展是必要的。对儿童来讲,父母是可尊敬的人。父母的嘴唇就好比一口喷泉,儿童从那里汲取着他必须学会的那些词汇,并作为他的一种指导。对于儿童来说,父母的话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先得到的神奇刺激。父母用自己的言行向儿童展示了人是如何行动的,儿童是通过模仿父母而开始他自己的生活,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有时几乎可以使他们完全神迷。这表明父母的言行具有着强烈的暗示力量。儿童对父母是那么的敏感,以致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儿童的生活和行动,而儿童的个性也随之产生。由此可见,父母的言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真正要取决于父母的言行了。因此,父母首先要清醒的认识自己,言行要有一定的准则,要在育儿过程中改掉以往的一些不良习惯,要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指正,同时要学会倾听孩子对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这里要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蹲下身子学会和孩子交流,不要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言行,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需要有一颗童心,这就是蹲下来的真正含义。切勿以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要学会解释。另外,尽可能地防止在孩子面前显现家庭矛盾,大吵大闹甚至拳脚相加更不要让孩子看到,因为一旦这样,家庭暴力的概念可能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阴影,很多少年犯罪事实和家庭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二、你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言行的?
  
   上面已经简单提到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孩子在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知识以外,还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外界的事物的刺激使他们相当敏感,他们以高度的热情去观察那些东西,有时会付诸以行动,而这些东西往往是成年人所忽视的。这时就要看家长们怎么做了,要学会询问和认真的倾听。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样不但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对孩子的思维和创造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举几则身边的例子。
  
   例一,有一次,我表弟带着四岁的小侄女买了几本小人书回到家里,表弟看电视,小侄女则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好久不见出来。表弟好奇走了进去,未料到的是,小侄女正在用剪刀费力地剪着小人书,表弟当场就急了,未加思考就批评了几句,小侄女哭了,并满脸不服气的样子。同样是教育工作者的表弟才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才又柔声问道:“这么好的小人书,干什么非要剪坏它呢?”孩子这才分辨:“小女孩穿上裙子特别漂亮,我为什么不能给小人书穿上花裙子呢?”表弟一愣,百思不得其解:“那剪了它就能穿上裙子吗?”孩子又说道:“给小人书剪出花边,不就等于给它穿上花裙子了吗?”就这么短短的两句话,让表弟不禁汗颜,是啊,多么有创意啊!孩子有着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于是表弟主动承认了错误,和孩子一起给小人书做起了裙子。
  
   例二,某晚,朋友带着孩子在我家吃饭。我们大人们自然边喝酒边聊天,孩子则跑进书房找我女儿要画笔和纸。画好了拿给朋友看,我们聊着正带劲,朋友不耐烦了,看也没看,一挥手:“没看到大人在说话吗?一边玩去。”孩子噘着小嘴走开了,不大会儿,又跑回来,手里还拿着他画的画闹着要回家找妈妈,朋友连哄带吓也无济于事。看到这里,我感觉可能是刚才朋友的举动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我说:“来,让叔叔看看你画的画。”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孩子停止了哭闹,把画递给了我,“嗯,真不错,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小人还有小动物,这么多种颜色,告诉我,你画的什么啊?他们在干什么啊?”,小家伙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的画,就是一个小故事:“太阳出来了,妈妈带着我去公园玩,那里有很多小朋友,还有一条小河,里面有小鸭子在游泳……我玩的可高兴了。”虽然没我说的这么流畅,可这毕竟是孩子的想法,就像是画家对于一幅画的构思,同时这也表明孩子是有一定思想的,从大处讲,这就是孩子一篇很好的作文。我接着鼓励:“真不错,再去画一幅吧!”孩子高兴的跑去了,画一幅解释给我们听一次,一晚上都没再闹。同时,我告诉我的朋友,什么时候也不要无视孩子的存在,他们有述说的欲望,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朋友不好意思地说:“怪不得在家也不跟我玩,总是找他妈妈,教育孩子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你如何理解对孩子惩罚的问题?
  
   我不主张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但一直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个人看法,现在看来这似乎不太合乎社会的发展),你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交流一下,很多小时候的一次体罚会给我们带来终生的记忆。一次正确的体罚可以使人一生受益,但一次错误的体罚,会使人记恨一生,这也可能做是一件好事,使其会辩证的看问题。因此我感觉只是如何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对于重复犯下错误,应该给予合理的惩罚,当然这不只限于体罚。也举几例来说明。
  
   例一,我小时候的事。原因我忘记了,只记得在和姐姐争论时,骂了姐姐一句,正好被妈妈听到,上来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从那以后,知道骂人是不可原谅的,再也不敢骂人了。这可以用谈话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但一个耳光可能比说教更见效。
  
   例二,同事的一个孩子,知道钱能换东西的时候,总是在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拿钱去买东西,当然孩子心中尚没有偷的概念。同事发现后,屡次教育未果,要么不承认,要么说下次改了。无奈之下,密切注视,抓个正着,二话没说,先照着屁股暴打一顿,然后上升到偷的问题又教育了一番。而后总是把少许零钱放到比较显眼的位置,但是再也没有出现原来的问题。
  
   体罚的问题可能偏激一些,家长朋友不防试着换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偷”钱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对于他们来讲比较困难的家务,让孩子理解钱是父母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让其体会它的来之不易,从而改掉恶习。
  
   三、你心中是否有“养成教育”的概念?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指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里面包含内容太多,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从卫生习惯到行为,从思想意识到社会交往都要从小做起,家长不防心中都做一个较为清晰的计划。一种不良习惯一旦形成,改正过来会非常困难,所以现在的教育论一直在提倡“养成教育”。你可以从身边做起,多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孩子挑食吗?我的孩子攀比吗?我的孩子自信吗?我的孩子是否能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我的孩子喜欢读书吗?我的孩子最喜欢做什么?然后你再想想为什么孩子会这样,我以后要怎么去做。
  
   四、你是否困惑“我的孩子何时入园”?
  
   从我观察来看,很多家长的确存在这样的困惑。何时入园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我们一般主张孩子三岁入园。过早不一定就是好事,可能造成孩子对家庭的一种感情缺失,这真的要给孩子形成家庭浓浓亲情爱的前提下再入园。哪怕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对于隔辈亲(我们常认为是溺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多加强沟通即可,其实有些方面老一辈比年轻父母更懂得如何育儿,心思会更周密一些。
  
   还有的家长还困惑于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办,这不必多虑,我下属有九处幼儿园,特别是刚入园的儿童,多数会常常哭闹,或者让家长陪同,这你大可放心。孩子哭闹是正常现象,其实就像我们出了校门刚入社会是一样,心中总会有些忐忑和不安。这个时期,家长要咬咬牙,把心放下,一走了之,只要孩子和一两个小朋友熟了后就没有问题了。我也常见我们的幼儿老师抱着孩子哄来哄去的,只要孩子看不到家长用不了多长时间自然就会好起来。有时候老师可能有意识的放任一下孩子,让他们哭会儿闹会儿这也很正常,在这种无人关注的情况下,老师再去做工作可能会更好一些,老师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做好的。但是家长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和老师做好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以便于在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对症下药。二是要真正了解学前教育的方向和原则,主要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思维、创造力和潜能为主,以讲故事、古诗、童谣、唱歌、游戏、绘画、舞蹈、折剪等为体现形式,不提倡过多书本知识的灌输,比如学前三年对数学教学的目标只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这对于很多家长是不能理解的。而有些私立幼儿园打着像珠心算、双语教学等过多的知识形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是不科学的,只能是一味迎合某些家长的口味而忽视学生年龄体征。比如珠心算和小学所学的加、减、乘、除根本就是两码事,一旦掌握了珠心算,到了小学一开始学习加减法“凑十法”就非常的困难,令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痛。三是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要向孩子“学习”在校所学的知识,让孩子学会重复或者叫温习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家长要给孩子以必要的鼓励,给孩子一个上进心,因为每个人都是需要表扬的。
  
   总之,以上所言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各位家长要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孩子的个体差异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我们都会有一个健康、快乐、可爱的宝宝,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共 42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第一点,作为人父母自己则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改掉不良习惯,以爱牵引他们走向成长的道路;第二第三点,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行,孩子需要的是大人能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来关注自己,奖罚要分明方法要用对;第四点,对孩子何时入园,和老师做好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少灌输书本知识多体现。本文作者就现下各家庭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依个人看法做了一个总体的表述,提醒各家长对孩子要多注意,多关注,并做好表率工作。第二点举例当中有些白话。浅见莫怪!【编辑:陈已妃】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已妃        2009-03-30 15:31:53
  依校长的话,作为家长各位可得注意这几点了。
   感谢校长!
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将忘记写下。
2 楼        文友:陈已妃        2009-03-30 15:50:42
  针对现下父母关心的学前教育问题,作者以身为父母作了个详细概括,注意并学习。具有社会和思想性,推荐!
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将忘记写下。
3 楼        文友:纤纤丝雨        2009-03-30 15:56:46
  写得不错,对现代孕妇妈妈还是5岁以下的孩子,都有一个指导作用,说得也非常全面。
人生大起大落,不如平平淡淡!
4 楼        文友:无酒不欢        2009-03-30 17:37:56
  还没有孩子,不过学习了。祝福飘雪!
身形无居,怅生死茫茫;简爱为命,寻灵魂上者。
5 楼        文友:蓝雨轩156        2009-03-31 09:20:41
  涉及的很全面,可见作者其实一直很用心,是不是???
想念,无法言语。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