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探访一个村落

编辑推荐 探访一个村落


作者:远山的呼唤 童生,80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5发表时间:2014-01-20 22:49:43
摘要:下雨天,留客天。雨就是这么多情,这一下就没个停。望着房檐上流下的一排排雨帘,仿佛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有人说喜欢雨天的人必定是个情感丰富的人。看来今天这场多情的雨真把我们这群多情的骑行队留下啦。

今天决定骑车探访一个小村落——京口村。
   望着阴霾的天气,我心里直嘀咕,但愿老天保佑不下雨。可老天还是不作美,当我们骑至蒋坑时,竞哗啦啦下起雨来。大家在路旁的一饭店避雨,东没一句西没一句地闲聊着。半小时过后,老天似乎没有停雨的意思。不得已,队员们有的披着雨衣继续上路,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干脆冒雨前进。欧莎文和明月无痕由于没带雨衣暂时原地不动。也许老天有意在考验我们,行进间雨越下越大。横扫而过的风夹着雨水打湿了队员们的衣服,我的眼镜也变得模糊不清。雨水开始顺着帽檐钻进脖子,冷冰冰,着实难受。但队员们依旧充满活力,而那些尤其喜欢在雨中骑行的更是激动不已。疾驰而过的车辆溅起的白花花的巨大水花,也不失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公路旁的小河河水爆满,混沌一片,与周边的绿色植被形成强烈反差。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雨中骑行别有一番情趣。
   来到坂面桥头加油站,队员们停下休息。有几个衣服被雨水打湿的上街道买新衣服去,热心肠的彪哥一口气就买了七件雨衣分发给大家,而且还冒雨骑着摩托给还在饭店避雨的两名队员送雨衣。此举让在场的人们感动。
   此时的雨已变得瓢泼。京口村书记打电话给我了解情况,同时建议我们骑至京口吃完午饭休息后回城。加上我已有此想法,于是当场作出决定放弃骑行京口至芹洋的这一路段。
   休整完毕的骑行队伍继续前进,几分钟过后便进入京口村地界。我对这一路上的环境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从这儿开始一直到京口村以及在京口小学校的周边有着说不完的童年故事。眼前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仿佛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那个充满乐趣的童年。就是在公路旁的这条小河里,我们一群顽皮的孩子学会了游泳,掌握捕捞鱼虾的技术,懂得用一种特殊的草毒鱼,还有从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捉泥鳅和黄膳的本领,至于河里的河螺更是触手可得。每次下到河里都会有不小的收获,更为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快乐。遗憾的是,如今这里的环境已大不如从前,河面变窄,河床变浅,河水流量更是小的可怜,到处都能看到大块大块裸露的石头。河里的水生物几乎无处可寻,连小鱼小虾也难得一见。而河岸和道路两旁再也看不到昔日高大挺拔的树木了。真是没想到,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却给自然界造成了如此巨大的破坏,而这一破坏反过来也给人类本身带来重创。
   时间在回忆中悄然流逝,不觉间就到了村部所在地。说到京口,不由得让人想起900多年前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那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但此京口非彼京口,它离坂面乡镇府所在地约5公里,是一个具有2600多人口的行政大村,周边散落着五六个自然村。我老家台子便是其中之一。它虽没有王安诗笔下的那个京口出名,但在尤溪县境内也是小有名气。因为大土匪头目卢兴班的小舅子林德芳地主就在此地建造一座在当时看来十分豪华的大宅院(现今是村部办公地点)。走进这座大院(现存不到四分之一),依稀能感受到昔日的那种气势和气派。整座大院建筑风格颇具特色,成四方形,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布局十分合理。外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地基是用坚固的大青石块打造,在打造好的地基上面又用大青石块垒切成高大石墙,再在石墙上面用三合土筑墙。外围墙体用石灰粉刷,房顶用青瓦铺盖,四周围房檐两头设计成龙形,身体成弧线腾空而起。大门也是用青石块建造,厚实而坚固。院子内部结构设计十分考究:地面也是用长条形或四方形大青块铺设而成。里面分布着数座小院,小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通,连通处的大门全是由大青石块建造。每个小院内设有厅堂和天井,而且在天井下方的中央处挖有水井。主体部分分为两层,房间和走廊用陈年杉木建造。墙体上挖洞造窗,采光和通风十分良好,整座大院冬暖夏凉。紧靠大院旁还建有炮楼,炮楼高出大院许多米。这座炮楼在抵抗外来骚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多年前已被拆除。
   在村书记与队员们闲聊间,我站在走廊,向外望去,村部附近的一条溪涧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沐浴在雨中的她显得更外精神和亮丽,溪水饱涨,两岸及周边全是满眼的绿,雨中的绿绿得透亮,绿得鲜活。这里曾经是我与孩提小伙伴们在村部小学校读书时的快乐摇蓝。清澈的溪水能照见人影,水下的小鱼小虾随处可见。这里也是我们洗漱、戏水的地方。儿时的爽朗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许多美好的的故事也在这里演绎着。岁月久远,小溪依旧;沧海桑田,记忆犹新;世事变迁,情怀不变。
   队员们的打趣声把我拉回到现实。这当儿最忙碌的恐怕要数雨姐和银河牧星啦,这里按按快门,那里抢抢镜头。一座现存不大的二层小楼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永远有拍不完的主题。也许今天收获最大的非他们莫属了。
   热情好客的村书记给我们备下午饭,几荤几素,外加两个汤,不算丰盛,但队员们吃的可口。倾刻间,一大木桶的米饭就被“洗劫一空”,不得已,做饭的阿姨再上一盆米粉。其实每次骑行都这样,没办法,谁让咱们个个是“饿鬼”呐。
   饭后队员们与村书记等几个村干部就着走廊为背景合影留念。
   下雨天,留客天。雨就是这么多情,这一下就没个停。望着房檐上流下的一排排雨帘,仿佛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有人说喜欢雨天的人必定是个情感丰富的人。看来今天这场多情的雨真把我们这群多情的骑行队留下啦。
   其实一个人不管远行到何处,云游到何方,心对家的依恋是无法割舍的。这不,许多队员开始纷纷提议冒雨返城呐。于是谢过村书记,我们告别了这座小村落,踏上归程的路。
   我想,今天的雨中骑行一定会让队员们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和体验吧。

共 22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骑车探访一个村落,需要时间和勇气,以及探寻的心情。文中,作者将去京口村的详细情景娓娓道来,一路上的雨中行驶,体会不曾有过的乐趣,感受独特的美景与心境,而村书记的热情与善良、朴实与真诚,也打动着队员们的心。文章语言顺畅,景中含情,情中颇富意趣,别具一格,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4-01-20 22:51:19
  体验雨中骑行,把身心交付于大自然,放松了心情,获得快乐,令人生羡,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1 楼        文友:远山的呼唤        2014-01-21 10:58:51
  感谢编辑老师的审阅点评和推荐,远山感动着,送去冬日最温暖的祝福和问候!祝快乐吉祥!
回复1 楼        文友:远山的呼唤        2014-01-21 10:58:55
  感谢编辑老师的审阅点评和推荐,远山感动着,送去冬日最温暖的祝福和问候!祝快乐吉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