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文字的魅力(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文字的魅力(杂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835.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8发表时间:2014-01-26 10:24:31
摘要:我永远陶醉在这样优美的文字中

“你是文学爱好者吗?”
   “不是,我是文字爱好者。”
   初古,苍颉造字,而“天雨粟、鬼夜哭。”感天动地泣鬼神。
   有感受,就要说,说出来是语言,写出来是汉字。文字是书写出来的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表达。从思想到语言再到文字,“京口瓜洲一水间, 可怜还隔数重山”,文字也就虚了起来。西方哲学家怀疑过语言达意的可能性,更何况是写出语言的文字,用庄子的话说,如果思想是脚,语言就是鞋,那么文字也就是“履之痕”了。况且,汉字的模糊性歧义性是严重的,比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再比如“这辆车没有锁”,“一次性交易”,你怎读?
   “人类的语言文字可以有两种极端的发展,一端是发展成为‘诗’,另一端就是发展为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务求精密准确,以分明的条目来阻绝任何暧昧性。所以现在国际法、公约等通用的语文是法文,因为法文在辞类的界定上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语言。而中国语文则是最不精确的、最模糊的,但它非常美,美常常是不准确,准确往往不美,所以不会有人说《六法全书》很美,却很多人认同《诗经》很美。”(蒋勋《孤独六讲》)
   这不要紧,毕竟我们有了可以描述我们情感的东西。虽,可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不要紧,毕竟,我们中国的文人是曾活在朦胧的诗的意境里。
   我永远陶醉在这样优美的文字中: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光云影,空阔高远,这分明是一幅画。郦道元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这分明是一种心情。李白写《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你说是画呢,还是心情?寓情于景,寓景于情!读到辛弃疾的“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哀,莫过于心死,你还能有什么话想对人说?
   读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色如水,已经浸了我们的心。那个夜很静,静得我们通过他的文字看见了那时的明月,顿时,你燥热的心是否凉了下来?
   如挥洒的写意,如水墨的留白,似与不似之间,给了你无穷的遐想,譬如陶渊明的《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可供你玩味长久。
   前日,读到一篇文引用的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记述过冒辟疆和陈圆圆一段擦肩而过的缘份。说他初见陈圆圆时,“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衣椒茧,时背顾,湘裙,真如孤莺之在烟雾。”当时陈圆圆穿着一套浅黄色的裙子,如暮霭中孤单的黄莺,惹人怜爱......一个触手可及其香可闻的美人,活脱脱在你的面前渐行渐远......
   汉字的趣味,还在于懵懂。懵懵懂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比如“意思”就有些意思,老舍的《茶馆》,吴祥子:“那点意思!” 宋恩子:“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也省事!” 王利发:“那点意思得多少呢?”吴祥子“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好多事情是自然而然的,我们的思想不逮,我们的语言更不逮,有时我们尴尬得只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和庄子一样,天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他也怀疑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他的思想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那就是“沉默”:“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刘德华写《从不知》,他从不知如何解释“什么是爱情”,他比喻说“生命是一朵花,爱情是花蜜。”他继续写道:其实对我来说,爱上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当别人问你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基于人情世故,基于礼貌才为这个问题附上注脚,我会说上一千个理由去交待。“也许所有的爱情都应该像这首歌(《从不知》)一样;只能意会,而没有解释。”其实,他已经解释得很好很好了。
   孔子不去说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两千年前的一个萧瑟的秋天,他老人家站在河岸上望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只说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千古一叹哦!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汉文字的魅力,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中。
   2014-01-24

共 18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很谦虚,开篇即称自己仅是文字的爱好者,而非文学爱好者。岂不知他提出的论点“文字是书写出来的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却恰恰用这一篇“思维的表达——文字的魅力”引经据典,透彻睿智,分明就是文学爱好者。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无法写出这么一篇文章的。这么说来,我认为作者既是文字爱好者,也是文学爱好者。赞!【小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芹        2014-01-26 10:25:28
  向作者学习中国的文字!祝春节快乐!
一个游离在枯燥与浪漫之间的行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