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故乡情怀童年梦(随笔)

精品 【江南】故乡情怀童年梦(随笔)


作者:寻心 布衣,25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4发表时间:2014-01-26 19:26:18
摘要:本文主要叙写家乡的一些人文文化,和家乡演变的传说。有几分神话,也有几分真实。是我童年梦呓里最美丽的记忆!

每当追溯那已经逝去的童年,我都想起那许多美丽的期盼、梦想与求索的历程。在生命的旅程里,那些辛酸、委屈、幽怨与悲切至今仍铭刻在心,令人难以忘怀。
   童年——是一段梦的旅程。在一个僻静而边远的小山村——地美(原名叫地尾,土改时改为地美),就是曾经驻留着我童年的喜怒哀乐的一片土地,也驻留着我童年时期最为珍贵的人生印记。在这里,童年时期就像是烙在了脑海深处,成了我抹不去的记忆。
   地美这个村庄并不算大,百来户人家,却有着悠远流长的历史传承。它四周环山,一条小河沿山脚徐徐而来,绕着村庄迂回一圈之后,便带着我的梦想和期盼恋恋不舍的向东而流。
   也就是这一片土地,历经过九大姓氏的兴衰,有着上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据说,最早期是廖、李、林。续由姜、汤(据说,大际板姓汤的是系这一脉的后裔)、范在此居住。至于他们的后裔是迁徙、还是自灭?就不得而知了。
   及至现在,只剩下现任三姓氏吴、罗、杨,现杨家几乎没有了。起初罗家最旺,曾有出千户,还流传着没钱没米找上雪之说。上雪乃罗氏家族成员。现整个市面地皮有近三分之二是罗氏家族的。这倒是个事实。吴、罗兴衰还流传着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
   据说,罗家很勤快,天天清晨早早就起来风谷子。吴家有个十多岁的孩子,名叫吴姜汝,生性懒惰,智慧聪颖。每天都起床的很迟,于是他母亲骂道:“孩子,人家罗家都风了几挑谷子了,你还在睡懒觉,也该起来了。”起初,他便不理会。只管睡他的懒觉,次数i多了,就不耐烦了。说:“风谷子,风谷子,以后连谷壳都没有风。”传说他十四岁便立志学地理(迷信上的看风水学问),学成后跟在吴锡阳(据说活动在五虎寨一带的土匪头子)靡下,首先就对罗家风水下手。罗家祖坟位于夏阳往地美进口往溪边村方向拐弯的路上(原本这里是条小路。现由吴,朱两户盖房入住,祖坟被毁。我儿时尚在,是七十年代初被毁)。祖房位于祖坟下部相距五六十米处,正是小河迂回的中心部,风水先生称之为:饭甑型(饭甑:农村蒸饭的用具,祖房位置正是现在的鸿光超市,文革期间被供销社征用,尔后,供销社转卖给私人盖起了现在的鸿光超市)。吴姜汝对此风水,垂涎三尺,立志捣毁。于是,组织人手在祖房与祖坟间挖掘渠道,切断风水龙脉,因此,留下一段美丽的神话传奇故事。
   故事中说,吴姜汝带着人马奋力挖掘,晚上收工回家。第二天再去时,却莫名其妙的又恢复了原状。天天如此,吴姜汝不服,便搭棚住在那里守护,观察看个端倪,几天过去便未发现什么,总是趁他瞌睡时依旧恢复成原状。正当吴姜汝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天夜里,一个老头正途经吴姜汝帐篷,吴姜汝恰好出来小解,便碰了个正着,于是,老头指着吴姜汝的鼻尖说:“姜汝啊姜汝,你这个贼,你有千人挑,我有万人填,只怕你金铜盆牙层层。”就因这老头(是土地公显灵)的这一句,吴姜汝立刻悟道了这其中的玄机,第二天,吴姜汝取来龙锯(六七十年代前用来锯木头的双人锯子),对准龙脉七寸埋下,杀狗祭祀,狗血泼在龙锯和龙脉上,第二天,山脉变成了岩石,风水也就破了。吴姜汝还不甘心,继续组织人马挖掘一条水渠切断龙脉,还在侧面,风水下游建一座臼米的水碓,目的是让水碓的臼米的敲击声,吵的龙身不得安宁。这个故事固然是迷信的传说,也正因为这一迷信传说,给地美披上了一层迷离的面纱。
   吴姜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为人一生,心术不正,四处害人,于是又留下另外一个传奇的故事。
   吴姜汝一天出游,因一生为恶甚多,上苍已不容他。吴姜汝坐在船上专心攻读风水学问,忽听空中叫道:“吴姜汝,江里有一条好大的鱼。”吴姜汝毫无反映,继续专心看书。过了一些时辰,忽又听到空中叫道:“吴姜汝,你看,对面一家风水多旺!”吴姜汝立刻兴奋起来:“那里?那里?”正待姜汝将头伸出船外,关公一刀斩下,姜汝身首分离,但仍抱着船尾行程十八浬。享年十八岁。人生是多么的微妙,故事是多么的深沉。虽是一迷信式传说,却又孕育着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呢?
   有着曾经的历史缘故,也留下了当今乡村生活的一些不同习俗。如,端午节,正确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而处于明溪县夏阳乡周边一带的小乡村,或小姓氏,都是过农历五月初四。这一历史迹象,就是吴錫阳等匪徒四处抢掠造成的。至今,依然延续着。
   地美、地处三明、沙县、明溪交界处。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四面环山,到处都是苍天大树,绿意染遍了整个村庄。我们罗家祖坟侧下游有一颗庞大无比的柿子树,就像一把擎天大伞,遮天蔽日,我们常嬉戏于树下。到冬天,那累累果实足有几担。是我们果腹与消遣的好去处。红豆杉也是很庞大,在对面居民的后山上,与柿子树遥遥相望。有好几棵呢。当红豆杉的果实成熟时,那幅风景,真是令人陶醉,满树红、青、黄像小灯笼似的倒挂满树枝,那份情景涌动着生命的热流,感悟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也为我们那个贫困的时期提供果腹的美味。
   地美——在我童年时期的记忆里,四周山头,杉木林立,竞相挺拔,如同受阅的军队,矗立山头。守护着这一片山水。劲松高高探出头颅,总要高人一等,四处眺望,就像似森林里的哨兵,在打探外来的信息。翠竹,虽不是满山遍野,可聚集处也绿遍整个山头。繁华热闹的氛围,风吹过,一片沙沙作响。满山遍野,随处可见各种柯木、楠木、樟树、黄杞树等等。
   春天的来临,绿意繁华了山头,也染透了整个乡村,鲜花箸拥着季节的娇容。沿河两岸,也被绿的信息吵醒,投影在水流里的绿波荡起绿色的涟漪。鱼儿成群结队在悠闲得感受这绿的春天。沿河流水,清澈透明,自然界赐予的甲鱼、乌龟、胡子鱼、石斑鱼等等,随处可见。当我奶奶杀一只鸡,或一只鸭时,各种鱼儿便排成梯队形,那份壮观,让人感叹,让人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界的默契!我奶奶常用谷筛和鸡肠或鸭肠,便可捉到大碗头的鱼,改善我们的伙食。
   时过境迁,留在我童年时眼眸里的那份景观,确实无处找寻。虽然周边也能看到绿意,可那是完全不同的情景呀!那一棵棵参天大树呢?那漫山遍野的杉木丛林呢?还有那鱼群?现在倒映在我眼眸里的是,周边是一些翠绿的小灌木,和弱不经风的小杉木、小松木、和一些参差不齐的小杂木。村集由原来的杉木瓦房变成水泥钢筋的小洋房。沿河两岸已不再有绿色的点缀,而是水泥浇注的岸堤。原来的村头村尾那条杉木桥不见了,变成水泥钢筋浇注的大桥。这人为的改观,世事的变迁,以及科学的飞腾发展。我真有点悲喜交加!悲的是,自然界生态的完全破坏,自然界恩赐的大景观已无处搜寻!喜的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喜气、欢乐、幸福、那份生机勃勃的人文景观!如果,我们人类聪明些,眼观远些,思想科学点。把二者兼得,那该有多好啊!
   地美——这个不显眼的小山村,在悠远的历史摇篮里,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传承文化,如宋朝杨文广剿匪攻打红血坑(该山名也是因此次战役而得名),吴家有一人全力协助杨文广。林志群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驻扎在李公村,地美有许多人,便成为他的通讯员,为中国解放事业做出不朽的贡献。民间故事也甚多。等条件成熟,资料搜全,便与读者一一分享这一文化。
   啊,地美!我的故乡!你用博大的胸怀宽容我们的无知,我在你温柔的怀抱里度过了童年最美好的时光。你的那份美丽永远驻留在我的心坎,成为永远抹不去的思恋!
  

共 29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地美,是一个僻静而边远的小山村,是作者的故乡,哪里也有作者童年里梦的旅程;地美,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的地方,四周环山,小河徐来,更有那乡音乡情暖在心间;地美,有动人的传说,精彩的传奇。时过境迁,留在童年里的美好也许已经不同,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但社会在变化,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会丢失一些过去的东西,这是没有办法的。但美丽不容更改,记忆也无法抹去。文章的结尾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的祝愿,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吧。也许,不久的将来,人文景观也将与时代俱进,二者兼得的美好明天我们一定会一起分享。欣赏,推荐阅读。——责编:哪里天涯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128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01-26 19:31:08
  问好寻心,非常美丽的地方啊,我都想去了哈。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寻心        2014-01-27 00:01:20
  欢迎哪里天涯老师前来做客!学生这里美酒佳肴恭候!
回复1 楼        文友:寻心        2014-01-27 00:01:26
  欢迎哪里天涯老师前来做客!学生这里美酒佳肴恭候!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4-01-26 19:31:46
  地美,人美,情更美!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寻心        2014-01-26 23:15:13
  感谢那里天涯老师的点评、欣赏!
3 楼        文友:江南飞絮        2014-01-26 22:12:23
  问好寻心。在你的妙笔里再次感受到故乡的山清水秀,情感真挚美好,欣赏了。
回复3 楼        文友:寻心        2014-01-27 00:05:00
  感谢江南飞絮文友的美评!这里美酒茶水恭候!
4 楼        文友:江南飞絮        2014-01-27 13:06:12
  地美,水美,酒更美,自酿米酒用碗干,小女没有酒量不敢去哦,谢谢寻心文友!
回复4 楼        文友:寻心        2014-01-29 00:39:19
  看来你对我家乡文化挺了解的,想必也是近在咫尺了?若不嫌扰,可否传送QQ?
回复4 楼        文友:寻心        2014-01-29 00:39:31
  看来你对我家乡文化挺了解的,想必也是近在咫尺了?若不嫌扰,可否传送QQ?
5 楼        文友:江南飞絮        2014-01-29 20:48:07
  谢谢寻心,只要知道我们都是故乡人,都在江南就行了,我喜欢清静,几个Q友也只是老朋友哦,不好意思。
6 楼        文友:孤烟        2014-05-31 16:30:54
  在浏览网页时看到笔者所写文章,我认为笔者有误,吴姜汝是一名当地出名的玄学者,其一生耕作传家,何存心术不正,至于破坏罗家风水传说,我听到的版本是因吴姜汝与罗家叫罗拔仔此人约斗风水学而引发的后果,所以笔者如此写法有辱前辈,请了解相关传说予以更正。
回复6 楼        文友:寻心        2014-06-30 11:31:24
  问候孤烟,学生执笔志务实,不管古往今来,只用心于收集民间故事、人物、事迹,融入文化底蕴。而不丧失民间久远,而失没!至于我笔下的吴姜汝,并非我个人所捏撰,而是民间传说。故而,我没有辱没前辈之嫌。吴姜汝,据民间传说,幼小就有对罗家敌意的萌芽,于是,立志勤学风水、地理玄机澳理。后投奔吴锡阳,因为,吴锡阳带着匪徒在端午节这一天在乡邻四处抢掠,至今,还留下小村、小姓过初四。大村、吴家过初五的历史遗风。前辈,也有是非、好坏、曲直之分。至于罗拔子,据民间传说,他并不谙熟,风水、地理之玄学之澳。他只是一个甩赖泼皮,抗逆官差,有点武学之道。历史遗风,岂能无事生非!如有谬传误传,提供史实可考,自当变更其说。但务必尊重历史依据!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