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不去的家乡

精品 回不去的家乡


作者:茶语清心 秀才,233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07发表时间:2014-02-06 17:26:51

是我幻听了吗,我怎么好像听到了家乡的哭泣!
   ——题记
  
   这还是我的家乡吗?
   记忆中的家乡可不是这样子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山沟沟,我的家就在那山沟沟的口子上。山沟沟两侧都是山,连绵起伏,若从高空俯瞰,形同喇叭状。我家门前是一条河,河对岸是一片河滩,河滩后面也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山上植物以楠竹居多,大的直径可达一尺四五;其次是杉树,笔直粗壮是建房架屋的栋梁之才。此外还有难以数计的各种乔木灌木,品种之多令人咋舌,其中不乏野生果树,像柿子树,杨梅树,栗树,榆钱树,这些都曾经是我们这些毛孩子探险的动力。这些四季常青的植物使得家乡可称得上是一片绿海。可以说,若站在我家门前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往前看是山,往后看是山,往东看是山,往西看还是山,但若因此认为,我的家乡群山环抱,如同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那你可又错了。
   原因就是门前的那条河。
   河面很宽,河水很深,河道曲折。河水自上游奔腾而来,又往下游汹涌而去,而我家乡那段则相对平缓。我小的时候,河道比现在的公路还热闹,大货轮,大客船,大竹排,小木筏,大渡船,小渔船川流不息。河边的路可不甚宽,狭窄处大概就一两米,大都依山而开。岸边大都生长着芦苇、细竹或者像桑树一样的灌木和草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描写的意境大概就是源自我们那里的灵感吧。若在那秋天的清晨,你打开大门,一股自河上扑面而来的水气令会你不由自主闭上眼睛吸一口气,然后美美的徐徐吐出,所谓心旷神怡大概就是这感觉。你若走到路边,环视四周,河面上升腾起层层白色烟雾,就像天仙舞动白色的裙裾;此时对岸已被烟雾隐去,暂时退入幕后再也看不见。偶尔烟雾散开,可见河那边淡黑的低矮的房子,青黛的绵延的群山,而当烟雾四合便又什么都不见,便有种恍若梦境的感觉。水随山转,路随水走。令你无论站在那里,眼前都是一幅绝美的山水写意画,我曾经把我拍的山峡照片和我家乡的照片比对,发现若以秀丽来看,家乡的还稍胜一筹呢。
   我的家乡因山而秀,因河而美。本是群山环绕,偏有大河把我们引向山外。小时候经常会想,河的尽头会是什么样子,又会有怎样的天地呢。于是发誓总有一天要走出群山,看那山外的世界,河尽头的天空。
   我的家在一条狭长的古老街道上。街道两旁的房子是对称修建的,挨挨挤挤,几乎都是连在一起,有砖房,有木板房。街道中间略高、两边略低,是由青石板铺成的弧形路。这种设计免除了在家门前重新开设水沟的麻烦。房屋前面的台阶通常都很窄,最多一米宽的样子,也大都是青石板铺成。这里几乎家家都开着店铺,经营各种各样的货物,有杂货店、剃头店、铁匠铺、肉铺、豆腐坊、饮食店、裁缝店,没有所谓的集市日,天天都是,算是本乡的经济中心吧。农闲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经常齐聚老街,非常热闹。那时我们那被称为“口岸上”,我家门前就是大码头,在那还不通车完全靠水上运输的时代,我们那真算得上是一块宝地,小伙子找对象的话有得挑的,而那被我们称之为“乡间”的真正山里姑娘若能嫁到这里来,也会被人羡慕得很呢。
   我爷爷奶奶便经营着一家杂货铺。基本都是吃货和一些日常用品,好像那时有所谓南货北货之说,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我爷爷奶奶开的店铺到底该归入哪一类,所以就只叫它杂货铺吧。除了经营这些东西,他们还收竹尾、竹枝、矿木等山里货。爷爷奶奶被人“老板”“老板娘”的喊着,记忆中好像他们有很多干儿干女,总有人叫他们“亲娘”“亲爷”的。家里总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那些人虽然都来自不同地方,但大多是熟客,一点都不生分的。我们也被那些前来买东西的,喝几盅酒的人宠着,心里便难免有些优越感。那时人们的经济来源好像极简单,家家户户都养着猪,有的还养着鸡鸭鹅之类,数量不多,猪不过一两头,鸡鸭鹅也不过七八只。每到岁末,把他们宰了就可过个热闹年。总之,那时我的家乡是非常热闹的。
   小时候,一到冬天似乎总是非常的冷,这时候我们总会在大厅堂里放上一只废旧大铁锅,放上木柴烧起旺火,晚上坐在火旁,火把房子照得亮堂堂的,每个人的脸也是红通通的,其间少不了要说说笑笑,讲些有趣的故事。我家有一邻居大叔,是个瞎子,两条手臂也都只剩一半,据说是年轻时打渔被炸断了手炸瞎了眼。人很高大,以前应该还很帅吧,但因为残疾的关系,他没有妻子,终身未娶,幸有家人照顾,倒也衣食无忧。白天,他几乎总是呆在我家,就像是我家的铁板陪客。他很会讲故事,什么《封神演义》、《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瓦岗寨》、《杨家将》,都讲的有声有色。因为有他,我家的生意似乎也特别好。那些干活累了的人们通常是一边喝酒,一边听他“讲古”,当然大家最终都不会忘记也分点下酒小食给他,直接放进他嘴里。每当这时他便会更眉飞色舞地讲,记忆中似乎他总是那么乐观,声音总是那么爽朗,完全没感觉他是一个可怜的残疾人。
   距我家不远,河的下游,有几户人家房子依山而建,临河而居,大概是房前道路太窄的关系,便在房前搭建了一个连体的吊脚楼。吊脚楼临河那边有木栏杆,至少有一米多高吧。栏杆边摆放了桌子凳子,吊脚楼就像是路边亭,人们经过时总要歇上一时半刻。人多时可以坐成一桌,好客的主人每当这时会奉上自家烧制的茶水,人们于是也乐得把这里当茶亭,海侃神聊一番,然后各自散去。我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那里,若刚好碰到他们说些本地新闻,我就会装着和别的孩子玩闹,而竖起耳朵听他们说些家长里短,或者是某人的风流韵事。记忆中好像有一年轻媳妇,因丈夫在船上工作,常年在外,结果与当地另一个男人好上了,这事被传得沸沸扬扬,加之那男的也不遮掩,所以丑行很快败露。后来那婆婆将此事告诉自家儿子,母子二人合作,将那年轻媳妇羞辱了一通。因那女子有一条长辫子,我亲眼见她丈夫揪着她的辫子,把她倒拖在地,那婆婆则从茅房里弄来了小便,用粪勺盛了浇头而下淋了个通湿。那男的则被喊到家里当着全村人的面做了保证,此后二人再也不敢胡来了。当然类似这样的事并不多,所以印象就特别深刻。
   总而言之,我记忆中的家乡,是山清水秀,热热闹闹的。
   可如今呢?原本清澈蜿蜒的河流,由于下游不远处修建了一家水电站,现在几乎变成一潭死水了,连河的称呼都没有了,近年来新修的地方志以及配发的地图上都把它叫做湖了。我非常郁闷,叫了那么多年的河,如今却要改口叫湖!路倒是比以前变宽了,但河水距路面却近了,近得让人担心只要稍微涨点水,便会漫上路面,淹了房屋,以前十几年难涨一次大水,现在动辄水漫金山,我家的老房子便遭受过好多次浸水经历,那些老家具都已不成样子了。而且由于陆上交通的普及,如今河里已经几乎看不到船只了,除了捞河沙的船,大概已找不出别的船了。
   而且后来由于撤区并乡,我的家乡被并入了相邻的一个乡。乡政府撤了,房子空了,地方也冷了,连中学也撤并了,现在读初中都至少要到几十里外的地方读住校。以前的老街也益发地老了,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让人看了免不了心生怜惜之意。如今在距老街不远处,人们又建了新房,修了公路。大概因为以前的老街太狭窄,撤区并乡后开的集市便转到了新街。说是新街,其实不成街,大家建房都随心所欲,朝向各异,高矮不同的。当然,这大抵是因为山沟沟里本来可用空间就不大,根本腾挪不开,只好地尽其用,那还能顾上其他。所以看起来非但不大气,反而显得老土,不伦不类的。
   自从二十年前离开家乡后,我很少回去。家里其他人也陆续搬出,如今只有姐姐一家还守在那里。有时谈起家乡的事情,姐姐会叹息,说村里稍微有点用的人,头脑活络的人基本都出去了。有的到外地打工去了,把孩子老人留在家里;有的干脆在城里买了房子再也不回来了,相比以前,真的可算是十室九空了。留下来的人家,好些小伙子快成“老伙子”了,都还找不着对象,一个个把他们的娘都给急老了,所以被逼无奈也只好跟着往外走。现在村里哪还有年轻人呢,都出去了,姐姐说。有天和姐姐往山里转上一圈时,发现原来的梯田都基本荒芜了,那些曾经灌溉用的沟渠也是杂草丛生没人打理了。山上的竹子也似乎变了品种,再也看不到以前极为常见的粗大的竹子了。而到了冬天,那些竹林会被挖冬笋的人翻个底朝天,姐姐说,现在已经很难挖到大个的冬笋了。姐夫以前是个屠夫,凭着一把刀也把一家经济搞得很活络。他现在也还卖肉,但据说一个月也就只卖得出五百来斤肉,言下之意是卖肉的多了,吃肉的人却少了,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姐姐说起这些时,表情有些黯然,恨恨地说:“走吧,都走吧,这里我一个人来守!”
   可没了愿意守护的人,家乡还能算家乡吗,看着那些依然低矮而且更显老旧的房子,我的鼻子有些发酸。
   青山仍在起伏,绿水依旧逶迤。

共 34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曾经,家乡很美,山青水秀,朴实无华,一如人的情感,本真自然。现在,家乡由于被开发,被合并,被荒弃,各种自然资源被占用,环境被污染,青山颓败,河变成湖,一汪死水,看得人心疼。文中,作者通过家乡的变化,来感受心中被触痛的乡情,意蕴丰富,给人感思,再度引发人对环保的重视,并起着一定的警醒作用,欣赏,推荐!【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207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4-02-06 18:28:55
  乡村的老家,败落了,少时的记忆,却那么清晰。相比之下,乡情是不可触摸的痛,给人感思!欣赏朋友的文字,新年好!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鲁小鱼        2014-02-07 08:37:14
  家乡变得不敢认,不能接受是活生生的现实!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