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奶奶就是一部书(散文)

精品 【杨柳】奶奶就是一部书(散文)


作者:虚无缥缈 秀才,1720.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38发表时间:2014-02-17 20:05:39
摘要:奶奶留给我们的,没有金银财宝,没有祖传绝技,只有珍贵无比的一部书。这部书里工工整整地书写着一个大大地“人”字。它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她写的这部书一个字也没有。其实,奶奶是个文盲,甚至于连自己的姓名“竹陈氏”三个字都不认识。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个年头了,每当看到九十高龄的爷爷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样子,我就会想起奶奶。我常常想,要不是一场大病要了奶奶的命,也许她现在还耳聪目明,毫不含糊哩!
   我的奶奶,不是作家、不是诗人,但她却很会写书,她留给我们的是一部经典之作!
   奶奶写成的一部书,是一部自传体的皇皇巨著,用了整整七十三年的光阴。
   这部书里描述:生逢乱世、饱受饥寒折磨、尝尽人生艰辛的奶奶,刚满20岁的那一年,就被爹娘(我的太姥爷和太姥姥)急急忙忙地打发出嫁,为的是家里能少一张吃饭的嘴。
   奶奶来到婆家,不但要侍奉公婆,还养育着四子一女。在那漫长的艰难岁月,特别是半个世纪前的“三年困难时期”,一家老少都能挺过来,除了依靠我爷爷微薄的工资,更有赖于奶奶的顽强支撑和勉力操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奶奶两眼一睁就手脚不停:因为家里人多劳力少,没柴烧,奶奶早早起来就去野外拾柴草,那时候,人们普遍的很穷,野地里连一棵粗壮的蒿子都难得见到。说是拾柴,其实就是铲掉扎在地里很结实的巴根,一点一点地铲掉还得捶打干净,然后才能晒干当柴烧。奶奶拾柴的样子我还依稀记得。
   她常常身背篮子去很远的地方。在一条条窄窄的小埂上像骑马一样跨在上面,从小埂的一头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身后便有了一堆一堆的巴根草。那娴熟的动作,那有节奏的拍打声,在奶奶看来,也许不是在经历繁重的劳动,而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享受一样。满满地一大篮巴根草,对于弱小的奶奶来说,简直就像一座小山,但最终还是被奶奶一步一步艰难地挪了回来。回来后还得赶做一家人的早饭,那呱嗒呱嗒地破风箱声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见证了那时我们家的贫穷。奶奶常常烧完一顿饭,都会被烟熏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忙完了一天的事,晚上还有做不完的针线活。
   奶奶心灵手巧。纺线、织布自不必说,养蚕取丝也是奶奶的拿手好活。春天一到,奶奶就把上年收到的蚕种拿出来,那蚕种一般是吸附在一张厚厚地包装纸上,像一个个黑色的小点点。奶奶把这些附有蚕种的厚纸揣在怀里,以取体温。蚕种从出库之日起,约11天左右自然孵化成蚕蚁。
   蚕蚁出壳后约40分钟即有食欲,这时就要开始喂养了。将准备好的新鲜的嫩桑叶用刀切成小块放入蚕盒中,蚕蚁会自动爬到桑叶上进食。蚕从孵化出壳到上山结茧一般要经过27天左右(分为5龄)。一至三龄蚕宜选用较嫩的桑叶喂养,四五龄蚕可用普通桑叶。
   蚕适合于在温度范围为22-29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其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7摄氏度左右。一条蚕一生所吃的桑叶在25克左右。但在实际喂养过程中,会有些桑叶浪费掉,这样需要的桑叶就会多一些。这些,我们可帮奶奶解决,因为我们上学的途中恰好经过一片桑树林,每天放学回家,我们随便从树上采摘一些桑叶就足够小蚕第二天吃的了。
   蚕经过五龄后就要停止吃桑叶,开始寻找合适的地方吐丝结茧(也叫上山结茧)。奶奶一般使用稻草扎成的草山或松树枝条作为蚕山。养蚕很有讲究,一般不能把“蚕粪”叫“蚕屎”而叫做“蚕沙”。除沙也很讲究,稍不注意,就会将一部分伏桑夷蚕随着蚕沙一起倒掉。
   手工抽丝也有讲究,奶奶会在地锅里烧上一锅开水,待水凉到70度左右,就把事先从蚕山上取下的茧放在温水里浸泡。然后用手轻轻搓一下,会有一团稍微乱一点的丝团出现,抓住这团乱丝往外拉一拉,等到出现一根丝的时候,蚕丝就是顺直来了,这样,你就可以一点一点往外抽丝了,也可以几根丝并在一起拉。把拉出的丝缠绕在一个线棒上,再用纺车摇一摇加上劲就成了闪亮透明的丝线。奶奶常常把这些丝线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给我们绣花鞋,做花帽。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能穿上花鞋戴上花帽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此外,奶奶半夜去推水车浇自留地,起五更推碾子推磨等等,都是家常便饭。真不知道那几寸长的小裹脚到底在磨道里走过多少的路程。有好几次,奶奶把饭做熟,孩子们围着桌子狼吞虎咽,她却累得先要倒在炕上喘息一阵才行。
   奶奶作为长媳,常受公婆夸奖,说她孝顺,通情达理;作为大嫂,奶奶深受小叔和妯娌们的尊敬和爱戴,说她明智,大度,拿得起放得下。奶奶的四房儿媳,职业不同,性格各异,却个个孝敬公婆。有人讨教时,奶奶说:要让媳妇好,婆婆得当好。我有两条:明理,真心。明理,就是说话办事合情合理,在财物方面一碗水端平,不偏心,不藏奸,叫人家在理上服你。真心,就是和媳妇交真心,像闺女一样真亲真热。
   我爷爷工作在外时,管教子女多是奶奶的事。常听奶奶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她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尺子,言传身教,引导儿女孙辈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她说,光宗耀祖不一定大富大贵,要紧的是走正道,一辈子问心无愧。绝不允许胡作非为,给祖宗挣骂名。奶奶的口头禅是:“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夫打妻不羞”可见奶奶对于那些三纲五常都熟记于心了。
   奶奶生性要强,极重信誉和尊严。她常说,人有脸树有皮,活要活得有模有样。早年间有一次,叔叔因为摘了队里的香瓜被看瓜的捉住狠狠地打了一顿。奶奶知道后,不仅不护短,而且也狠狠地把叔叔训了一通。告诉他:“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咱也不拿。”在奶奶看来,吃一个瓜事小,养成偷偷摸摸地毛病可就是大事了。
   奶奶很勤劳,对子孙后代她的付出无法计量。条件再差,奶奶也要尽力把孩子们收拾得像模像样。孩子的穿戴无力求新求好,但总要保持整齐、干净,绝不像别人家那样,让孩子衣裳破着窟窿,露着棉花。我们很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给我们梳头洗脸,她告诉我们:女孩子家,“包个好脚遮三分丑,梳个好头照半截身”虽然我们不裹脚了,但至少我们懂得,无论穿着好坏,头发的打理和鞋子的搭配对于全身的着装都很重要。奶奶性格坚忍,刚强,又像菩萨一样,善良,慈悲。贫穷时,她穷得有骨气,从不对人低三下四;同时,又乐于帮助更穷的人。家境改观之后,她更是怜贫惜弱,容不得恃强凌弱和见利忘义。
   许多人老来记忆力都不同程度地衰退,但奶奶的记忆力却一直好得令人惊叹。乡邻们有什么道理不明白或陈年老事记不清了,习惯于向奶奶请教,大半个村子里,谁家孩子什么时候过生日,自己的父母都不一定记得,但奶奶却都一个个记在心里。村里有些闹家务纠纷的也请她评析、调解。人们打心眼里喜欢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寿星,说看她的精神头能活过百岁。
   但奶奶没活到百岁。七十三岁那年冬天,无情的肝癌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漫天飘雪的那个早晨,奶奶下葬了。一堆黄土把奶奶隔在了另一个世界,任我们哭天抢地,再也唤不醒我至亲至爱的奶奶。
   奶奶留给我们的,没有金银财宝,没有祖传绝技,只有珍贵无比的一部书。这部书里工工整整地书写着一个大大地“人”字。它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她写的这部书一个字也没有。其实,奶奶是个文盲,甚至于连自己的姓名“竹陈氏”三个字都不认识。

共 27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奶奶生逢乱世、饱受饥寒折磨、尝尽人生艰辛。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她养育了四子一女,半个世纪前的“三年困难时期”,全靠奶奶顽强支撑和勉力操持。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作为长媳她明智大度,深受小叔和妯娌们的尊敬和爱戴。爷爷在外工作,她引导儿女孙辈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奶奶生性要强,极重信誉和尊严。在她有生的73年里,她怜贫惜弱,容不得恃强凌弱和见利忘义。奶奶是个文盲,但她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问好作者!推荐欣赏!【编辑:平凡的世界】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22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凡的世界        2014-02-17 20:06:41
  问好作者!写作快乐!天天快乐!
2 楼        文友:平凡的世界        2014-02-17 20:07:24
  奶奶生逢乱世、饱受饥寒折磨、尝尽人生艰辛。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她养育了四子一女,半个世纪前的“三年困难时期”,全靠奶奶顽强支撑和勉力操持。
3 楼        文友:平凡的世界        2014-02-17 20:08:01
  在她有生的73年里,她怜贫惜弱,容不得恃强凌弱和见利忘义。奶奶是个文盲,但她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
4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4-02-21 02:34:16
  作者以深情的笔墨回忆着奶奶的一生,勤俭持家、拾柴养蚕,通情达理、教子有方;一辈子不求富贵,而是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留给儿孙们一笔富贵的精神财富。文章风格质朴,叙事简明,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传神,让人对可敬的老人家心生敬意。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虚无缥缈        2014-02-21 02:36:20
  谢谢三天的来访留评!奶奶虽然离开我们二十个年头了,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她的一言一行将影响着我的一生。
5 楼        文友:青青湖边草        2014-02-21 17:23:27
  奶奶是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可敬可爱,留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尽的思念。奶奶天堂安息!我和您的写作风格很像,我去年也写了一篇我的奶奶,敬请赏析 。我以为与您的这篇有异曲同工之妙。
青青湖边草
回复5 楼        文友:虚无缥缈        2014-03-03 15:25:46
  谢谢朋友精心阅读并留评!有时间我一定去拜读您的大作!
6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03 14:51:56
  看到飘渺如泣如诉的文字,读着奶奶这本大书,我情难自禁地想起了自己的奶奶。老人家用一生写了一部经典,值得我们晚辈一读再读啊。文字朴实流畅,真挚动人,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颇有归有光之风。拜读了!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回复6 楼        文友:虚无缥缈        2014-03-03 15:29:02
  谢谢朋友垂赏并留评!只是发自内心对奶奶的思念,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奶奶的音容笑貌永远镌刻在我的心里。
7 楼        文友:一朵午荷        2014-03-03 15:39:43
  真感情即好文章,情之所至,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悱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我也写过一篇《当时只道是寻常啊——祭大母文》,所以深有同感!情在梦境缥缈间,谁道别后即虚无?刚才误写了缥缈君的名字,虽音同义同,仍有一丝不安,勿怪!
在安静中学会坚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