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粥煮鱼

编辑推荐 粥煮鱼


作者:鲁小鱼 童生,99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60发表时间:2014-02-20 14:36:39

小时候特别爱吃鱼,无论是蒸的、炸的、煎的、煮的都爱吃。母亲不太会做鱼,但奶奶做的鱼却非常棒,奶奶会做小炸鱼、鲜鱼汤和粥煮鱼。在这些当中我最喜欢的是奶奶做的粥煮鱼。
   奶奶用来做菜的鱼不是大鱼,而是被我们称为“窜条子”的“草鱼壳子”,它的脊背是青色的,之所以称他们为窜条子,因为这种鱼喜欢上下乱窜,经常窜出水面来呼吸。在过去,食品还远不及现在这么丰富,贫困的日子也决定了根本没钱买大鱼吃,想吃鱼的话只有靠自己去逮了。好在故乡的村子里小河和鱼塘很多,逮窜条子一点也不费事,但如我般大的孩子倘若想逮到斤把沉大鱼就太难了。在清澈的河水里“窜条子”随处可见,在河流的最窄处下上细拉网,随水而下的“草鱼壳子”就会被网子拉住;或者干脆弄个小篮子,篮子里放块大石头,石头下面放上嚼碎的花生米和面团做成的鱼饵,然后把篮子放到深水处,几分钟后猛然提起,许多贪吃的草鱼来不及逃走就被活捉了;而那些水性好的男孩子则光溜溜的直接钻到水底下用手摸鱼,摸得又快又准,常常令我羡慕不已,只可惜我是个不会游泳的丫头片子,只能站在岸边看着他们捉到鱼时既兴奋又着急。
   新鲜的鱼捉来了,奶奶用小剪刀一个个地摘除内脏、刮去细鳞、洗净后准备入锅了。如果鱼比较多,奶奶就会分成两份,少的一份沾了面糊糊在油锅里炸,直炸得黄酥酥、油脆脆,连刺儿都能吃,这些炸鱼是专门做给她的孙子、孙女们解馋和作为捉鱼的奖赏的,奶奶的五个孙辈孩子每人都得到相同数量的炸鱼、煎饼和蒜薹,孩子们就用煎饼倦了炸鱼和蒜薹当饭吃,特过瘾。有时候奶奶会另外留出一份来,那可不是留给她自己吃的,她一条也舍不得吃,那是用来做一碗美味的鱼汤给患气管炎的爷爷补身子用的,谁也不准喝。奶奶用葱姜炸好锅后把先前炸过的鱼放进去,添上瓢水,出锅前再加上一把芫荽,连盐都不能放,因为爷爷的病忌盐。现在看来,奶奶做的鱼汤不过就是一碗普通的鱼汤,但在当年那扑鼻的香气可没少引出我们的口水来。多的一份用来做粥煮鱼。所谓的粥煮鱼就是在做稀饭的锅里直接加入鲜鱼煮熟即可,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鱼一定要等锅开好后再加鲜鱼,为的是去去鱼的腥味。如果是做糊糊煮鱼,一定要在下面前把鱼先煮熟。做好了的粥煮鱼盛到碗里再加些盐,汤味道鲜美,鱼味道香纯,是难得的美味。长大后才明白,奶奶之所以把大部分用来做粥煮鱼,目的就是为了省油。故乡的很多人家都做这样的粥煮鱼,村子里老五爷一直活到97才没,据说,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吃粥煮鱼。
   奶奶做的粥煮鱼都让孙儿们吃了,所以她没能像老五爷那样长寿。去年,小脚的奶奶像一枚落叶一样轻飘飘地走了,她走过的石板路铺上了柏油,她住过的草房盖起了新楼,她生活过的气息和痕迹一点一点被吞噬和掩盖,留在世上的只有一张偶尔被我翻阅的逐渐褪色的相片而已,而永远留在我心底的是她亲手为我做的粥煮鱼的那一缕缕清香。

共 11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碗香味诱人的粥煮鱼,是历史的痕迹,是奶奶身上的味道,更是奶奶对孙辈慈祥的爱。当新鲜美味的粥煮鱼与奶奶一起成为记忆,那岁月深处积蓄的情感,值得让人感念一生!文字携时代的记忆,展示在物资贫乏的年月,并不贫乏的童年趣味与亲人之间深挚的爱,读来给人感想与回味,欣赏!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4-02-20 23:58:15
  第一次听说粥煮鱼,想来是一方特色食品,让人垂涎!欣赏!期待精彩继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鲁小鱼        2014-02-21 09:56:23
  感谢审核,问好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