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回乡偶遇(散文)

精品 【心音】回乡偶遇(散文)


作者:傅冬 秀才,1186.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11发表时间:2014-02-21 10:28:11
摘要:这是我2012年回家乡时的遭遇和所见所闻。

看南京天气预报,八月份将进入高温阶段,最高温度可达37°C.。长时间吹空调,我是有惨痛的教训的。我和老伴决定回老家住一段时间,息夏避暑。四年前我们带着孙子回来,电扇的最低一档隔着蚊帐也只需吹一小时就安然入睡了;白天在客厅里吊扇开最小档就很舒服。一个夏天大人小孩平安,真是好不惬意!
   我们带着这个老概念和美好的愿望,回到了我们故乡的老宅。
  
   (一)
   我们稍事整理和休息以后,第二天,老伴出门访友,我打开了电脑,开始了两年前就启动的长篇小说续作工程。
   我舞动着不是很笨拙但是也不很灵捷的手指,敲打着键盘,发出轻轻的哒哒声。故事的曲折,八年前悲壮的失败,使我的心情起伏不平,难以平息。
   这个时候,突然在窗外传来了我熟悉而又响亮的喊声。
   十年以前我就听到了这些喊声,十年以后的今天,这些喊声依旧,人也还是那些人。
   那一声声、一阵阵听似轻松有力实际却是无奈的喊声,穿过窗户,飘到了我的耳际,钻进了我的脑海,震撼着我的心灵。
   “酒瓶纸骨卖呀,旧书废报纸卖呀……”早晨第一个灌进我耳朵的就是我已经听过千百遍的一个女人的喊声。那悠悠的叫喊,不急不慢。十几年来声声依旧,但是她已经不再是少妇,已有了几条皱纹偷偷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和嘴边。那声音听起来却没有显得苍老,还是在悠悠中带着清脆,也许是因为十几年来那曲不离口的缘故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的嗓子大概也是如此了。然而说她的声音不变,那也不全是真的。下午她第二次或第三次经过我的窗口,我看到她不再精神抖擞;那声音听来也不再那么响亮悦耳,在低沉中透出掩饰不住的疲劳。
   那第二个第三个……叫喊的女人,往往紧跟她的后面,走过我门前的那条道。她们和她一样,高声向我们诉说着同一个词儿,却唱着不同的调儿。有的像敲架子鼓那样短促清脆,有的像拉二胡似地悠长。有时候会听到她们几个人同时在远处和近处唱着同一支歌,哦,那是女声的多重唱啊。
   她们手里推着一辆“除了铃不响处处都响”的旧自行车;车上有一条不粗不细但是很结实的绳子;几个淘汰下来的装米的口袋;身边有十几元钱。外加一张嘴和两条腿,这就是她们的全部家当。我难得看到一次她们满载而归,往往只看见一两个废纸箱或者一小捆旧报纸孤零零地趴在自行车后面的架子上,很多时候推着空自行车在有气无力地叫喊。指望这个伸手抓不到一根草的行当来养家活口还不如乞讨,但是十几年来她们一直没有嫌弃和抛掉这个微利而又艰苦的行当。在这个财富如万丈瀑布般落差的社会里,她们是处于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之一。她们曾经是工人,工厂私有化之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资本家老板愿意要她们,使她们流落街头,无奈地成为叫喊的一族。
   和她们一起在街头合唱朗诵的,还有一帮男人。他们虽然和她们一样地奔波辛苦,景况却比她们要好得多。他们要么有好的门路,要么有一技之长。他们收购的废旧家用电器,要么转手出售(就不是微利了),要么自己修复再出售,获利就会更好些。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专门修理家用电器。这部分人虽然没有什么理论水平,但手艺高超,业务娴熟,知识广博,一般家用电器的故障,几乎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所以,他们获利颇丰,养家活口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们绝不是中产阶级,充其量只是小康而已。收入是很有限的也是不稳定的。他们的家当实际上也不值几文。那些搞修理的,有一套简单的仪器设备和工具,那也是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来的。
   随着那第一个女人叫喊刚过,他们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喊了过来。他们的声音洪亮而粗犷,不如那些女人叫唤悦耳动听。然而他们的声音传的很远,听到他们那“修煤气灶!修电饭煲!修微波炉!清洗油烟机!”的声音在远处呜咽,由远及近,声音越来越大,不久,轰然而至,来到我的窗前。之后,叫声又渐渐远去,直至消失。他们都是一些中年男人,声音的中气很足,十几年了仍然铿锵有力,一点也没有衰老。其中一个音域广、音色好,也许是没有机遇,或者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天赋,终于可惜了一副好嗓子。如果他成为一个歌唱演员甚或歌唱家,就不会在街头重复地唱那一小节根本就不成为歌曲的歌子。
   十几年了,这些男女你来我往,你方唱罢我登场。我每天都听着他们那仅仅只有一小段的戏文。十几年前,这些声音曾驱动着我的笔尖,写下了一些文字;这一回,当我又一次被他们感染的时候,这些声音和他们的形象就进入了我的指尖,流进了我的电脑。
  
   (二)
   这次回来,几乎每天都能见到常之荣。
   二十多年前,在谈到常之荣的时候,有的人说他是个“怪才”。
   那时他是我麾下被人们戏称为“八大金刚”的人物之首,是有名的技术尖子,我最器重的一个“金刚”。他是靠自学成才的,我对他的指点和帮助并不多。他归我统辖,我自然会提携和重用他,形成了实际上的师徒关系。我退休以后,为儿女奔波打工,和他的关系就冷落了。
   这次,我们第一次又见面的时候,互相寒暄,谈到以往的岁月,都不胜感慨。这时我才知道,一个才50多岁的他,竟然要靠低保和朋友的接济过着勉强温饱的生活。他的妻子虽然没有离婚却离开了他,女儿也堵气不理他。所以,他又过着不是鳏夫的鳏夫生活。
   这一切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只有一个字:懒。他的懒在附近和他的技术一样也是出了名的。这懒和技术拔尖本身是一对矛盾,居然集于他一身,所以就难怪有人说他是个怪才了。
   关于这一点,我老早就知道了。本地有句俗话叫“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是电工”,他是修理工,修理工也吊儿郎当的,很少有不懒的。虽然我也很不高兴,但是我还是原谅了他,因为大家都懒嘛,他也懒,不奇怪。但是他懒的也实在太离奇了,有时候我也忍不住,说他比树懒还要懒。更有人说,他比一个故事里讲的饿死了的那个懒婆娘好不了多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生产线上有一批不具备正规学历的技术骨干要提升为技术员。别人都在翻箱倒柜找书觅资料查记录,准备写技术和工作总结;死死盯着几个工程师,向他们请教,准备应付未来的口试。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忙的不亦乐乎。因为他们知道将来的那个小红本对他们的名誉和前途意味着什么,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唯独他稳坐钓鱼台,纹丝不动。我急了,找到他。“我不要那东西!”他懒懒地却皱着眉头大声地对我说。我气得差点搧了他的耳光,但是我还是忍住了。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考试拿证会下岗的威胁……能说的好话和狠话我都说了,能采用的手段我都用上了,最后他勉强答应去准备。在我逼命似地催促下,屎被逼到了肛门,他才在最后一天把总结交上来。所列的内容都不错(现在想来那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惜只是流水账,不是文章。我连夜把它重新组织成文,第二天,我几乎是拿着刀子逼着他重抄了一遍。我怕他基础理论欠缺,罗列了一大堆可能考到的东西叫他准备。最后,谢天谢地,考试终于通过了。
   待到这一帮人升助理工程师(还是初级,对他们来说是最高可能的职称了)的时候,我几乎是在求他了:论文和工作总结我给你写好,你把它抄一遍就行了。他还是用那句“我不要那东西”愤怒地拒绝了,态度坚决而且还很有理由:上次那个本子有什么用?一分钱工资也没有给我加!想想上次我那番苦口婆心,再看看这次那坚决的态度,终于心灰意冷,不再强求,带着我的遗憾放弃了。
   设备出了问题工人喊他,他却像泰山般的坐在那里不动。厂长一气,把他调去当印字工。他倒很高兴,一点也不气馁。每天规定的任务,他半天就完成了,又快又好,没有哪一个印字工有他出色的。做完以后,他双手托着额头,在那里休息。我惊叹地看着他印字,心里却很不是味道。唉,常之荣啊常之荣,你如此的聪明能干,可你为什么不求上进,你真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啊。我不死心,也实在惜才,又求厂长把他调回修理组,并保证由我来带着他。在一段时间里,他一度表现的很不错,我很高兴(现在想来那时他可能很痛苦)。他只要到现场,就没有查不出来的故障。
   后来,厂长下令装一台高压测试仪,指明要常之荣动手,由我指导。我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下给我的任务,为了能按时完成不落空,我决定亲自操刀,他当副手。因为我知道,那是绝对不能指望他的。结果是,从领料到部件制造,整机安装,都是我动手。他在一旁不时地提出意见,实际上是在指点。由于电压太高(可达两万伏特),测试夹具又不可能太小,结果位移电流(电容性电流)太大,严重影响了微电流的测量精度。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长期未能解决。这次,我把道理和现状,给他讲了一遍,希望他能想出解决的办法。第二天,他就对我说,我们把夹具屏蔽起来,让位移电流走另外一条路,不让它走电流表。我一下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又惭愧得无地自容。一个搞仪表多年的高级工程师,理论有一箩筐,经验可谓丰富,却不如一个懒惰的技术员。这是怎么回事啊?我真的不行了吗?“名家是最落后的”,“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后来者居上”……这些都可以作为理由。但是,我只能认为常之荣是个天才。
   解决了这个难题,测量精度大大提高了。我向厂长汇报,向其他工程师和工人们宣布,解决这个难题的是常之荣,不是我傅冬。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有史以来,我从不剽窃他人的成果,更不会把别人的桃子抢到我的篮子里。我认为那是一种耻辱,更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这是我做人的原则,至死不变。在电子公司,这方面我也是有口皆碑的。
   电子公司被出卖以后,他在新老板那里没做多久就回来了。是被辞退了还是自己不干了,不得而知。总之,他变成了下岗工人。以后,有人介绍他去打工他都拒绝去。开始,他还可以啃老。他的父亲是个离休干部,工资很高,衣食尚能维持。父亲死了以后,他就成了凄惨的低保户了。
   人们都谴责他太懒。他申辩说,你们不知道,我的头脑有病啊。但是人们都不相信,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儿,都认为他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的一个漂亮的借口。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我曾为此和他谈过几次,他说他的头总是昏沉沉的。我当时也不以为然,也认为是一个借口。但是,我没有说穿,我原谅了他,直到现在。
   既然他如此出奇的懒,他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当然不是天上掉给他的,也绝不是他头脑里固有的。
   当我的指尖在敲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在和颈椎病做斗争。头昏沉沉的,心情很恶劣,我真的什么也不想做,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但是我的思维还是很正常的,指尖还是和以前一样很听话,没有乱弹。只是,我非常痛苦。因此我想到,常之荣一定是在痛苦中看书学习,在痛苦中思考问题,只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不为人知罢了。现在我终于相信,他的知识和技术,是以忍受着痛苦做代价的。因为我现在才知道,当大脑昏沉沉的时候,做事情是个什么样的滋味。
   头脑昏痛使我在电脑前拨弄手指尚且痛苦,如果要我去打工,再要我像以前那样奔波劳碌,操这心操那心,百万年薪我也不去。
   于是我理解了,常之荣为什么放着几千元的“高薪”不干,宁愿吃低保;我也明白了两次晋升他都说“不要那东西”,因为他不堪忍受“那东西”可能给他带来的痛苦;所以,他不要,因为对他无用。
   以前我原谅他,是因为惜才;现在我原谅他,是因为我相信他。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绝不会因为贪懒而丢弃自己宝贵的知识财富,过着被人斥骂而又凄惨的生活。
  
   (三)
   在小区的一个角落里,我偶然遇到了罗来凯。
   在电子公司,他实在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虽然他和厂长在部队里曾经是战友。他貌不惊人,才不过人,但是有时却会语出惊人。
   我们走在往日的厂房边,边走边谈。我谈到了八年前的那场浩劫,从此我们失去了主人的地位,失业下岗。罗来凯无一技之长,也是最惨的一个。到现在还住在大城市里连狗都不愿意驻的房子里,等待着政府和富得流油的房产商恩赐给他一套“安置房”。
   正义的气,愤怒的火,悲伤的怨,兄弟的情,一起涌上我的心头。我忍耐不住,大声骂着那个黑心的老板和助纣为虐的县太爷以及他的走狗们。
   “傅工你说错了,”罗来凯先是微笑,很快就严肃地说,“真正的老板不是原来那个姓裘的,是××局的罗局长啊。你说的那几个县太爷吗,当年的老板只是给了他们一点羹,吃完了一个个都夹着尾巴走了。”
   他说的一点也不错。当年我就曾听说那个姓裘的只不过是台前的跳梁小丑,真正唱主角的镇台老板在幕后呢,是某局的一个局长。那时我不相信,认为是谣诼。共产党再腐败,堂堂的国家干部怎么能允许当资本家啊?再说了,几个月的维权斗争,他怎么连个影子都未见?
   “呵呵,傅工你现在相信了吧。”他还是那个表情。“他现在走到台前了,猎人早已收弓,狐狸不怕了。不过,”他幽默地笑了笑,“他还藏着尾巴呢,哪个婊子不想立牌坊承认自己是婊子啊。”

共 1033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首先从文章中得知作者是一个电气类的技术专家,现已过耳顺之年,并长期从事着文学创作,在此深表敬意。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讲述了回到阔别十余载(从文中判定)的故乡,时间不动声色地流逝着,通过记忆里的时光隧道,从“那些人”的现在,再回到“那些人”的过去,真实记录了许多小人物的悲情遭遇,以及某些人在历史进行中必有结果,让回忆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折射出一个时代地变迁。文章也通过在医院的所感所闻,表述了当下时代的特性,如逐渐失去的中华传统孝德,以及作为一个知识份子,对视为中华瑰宝的中医技术被不断遗弃而深感叹息,诸如之类,不一一归述。文章行文流畅,文笔老道,随处可见颇有质感和表述策略的语句(此处不再一一举例),相信有心的读者定能感受到。问好作者,欣赏阅读,精品推荐!【编辑:小乙】【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223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傅冬        2014-02-21 13:12:35
  谢谢小乙编辑,谢谢小乙精彩的编者按语,你写的很好。你辛苦了!向你致以亲切的问候!
2 楼        文友:宇蓝        2014-02-23 08:26:42
  既然是散文,为何发在了情感小说里。
3 楼        文友:冰梅        2014-02-23 16:09:27
  恭喜傅冬老师佳作加精。谢谢小乙的精彩编者按。问好两位,你们都是心音的骄傲。
自幼酷爱文学,笑看世间百态,广交天下朋友,共谱华丽辞章!
4 楼        文友:傅冬        2014-02-23 16:36:52
  谢谢冰梅社长的推荐,不胜感激。最近身体欠佳,心情不好,原计划的写作都没能进行。待身体复原当全力完成之。
5 楼        文友:石寸雨        2014-03-03 20:31:07
  很感动,不但欣赏您的文笔,更佩服您的写作精神,祝老师健康长寿,快乐度过晚年。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6 楼        文友:傅冬        2014-03-03 21:34:29
  谢谢石寸雨文友的厚赞和祝福。我虽然壮心未随时光去,然而身躯衰老力不支,无可奈何。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