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香天涯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香】卖粽子的老太太(散文)

编辑推荐 【墨香】卖粽子的老太太(散文)


作者:尔雅的秋风 布衣,39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66发表时间:2014-02-21 16:57:20
摘要:如今品味粽子的概念逐渐在脑海里失去童年那原本动人的色彩,但是每每听见别人提及粽子或者品味粽子时,我仍会想起那个卖粽子的老太太,他用香糯人生为我包裹了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不知道当年乐观硬朗的她,现在还好吗?现在算来,老太太也应该有九十多岁高龄了,我坚信她仍然快乐的生活着、有着子孙满堂的欢笑、拥有幸福安祥的晚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合家团圆,美味的汤圆自然少不了。围坐在餐桌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品味着汤圆,母亲聊到了我小时候喜欢吃的粽子。说起粽子,自然让我和母亲想起了三十多年前那位卖粽子的老太太,她的音容笑貌仍然浮现在我的眼前,就像有些人、有些事因为美丽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在农村,小时候吃粽子,可以说是一个阶段的生活常态,特别是端午前后。打我记忆时起,便经常听到粽子的叫卖声,而我最熟悉的当数那个挎着篮子吆喝着“粽子、大米粽子”的老太太。
   每当听到叫卖声,我总会第一时间飞奔而去,而尾随身后的便是我的母亲了,母亲自然是来付钱的。每周总会有一两天的上午,老太太挎着篮子步行而来,因为我的家紧邻村中大街,声音自然听的贴切。老太太大约有六十岁左右,身材娇小瘦弱,但是身板硬朗,总是穿着蓝布的大襟衣服,衣服很干净,动作干练,特别和善。虽然岁月的年轮已经爬上了她的额头,脸上布满了细密的皱纹,但仍有一双慈祥的眼睛。刚认识她时,由于我的木讷,对她并没有任何称呼,只是弱弱的说一声:“我买一个粽子”,老太太微笑着,一边应答,一边轻轻的将盖在篮子上的蓝毛巾布掀开一个角,毛巾特别干净,就像她的穿着一样朴素而整洁,篮子里面错落有致的摆放着饱满的粽子,那是她的精美作品,粽子散发着一股清香。她很利索的将包扎粽子的细线解开,然后将左手的粽子迅速粘贴到右手里的一块干净的树叶上,再小心翼翼的递给我,我会用双手接过,生怕粽子跑掉似的,格外珍惜。那个年代,吃粽子是农村孩子一件特别向往的事情,不亚于现在到星级酒店或农家乐品味美食。
   时间久了,老太太也便认识了我、记住了我。后来,我按照母亲的引导称呼她为奶奶,老太太很受用。久而久之,老太太总在我家附近做短暂的停留,或许是等待我这个小熟客的出现。
   老太太的粽子都是用芦苇叶包成三角形,我喜欢吃的是里面有红枣的,老太太的粽子货真价实,物有超值,因为,她自己做的第一个粽子,里面总会有一至二颗大红枣,又香又甜,最美味的是在粽子上给均匀的抹上白糖,那是我的最爱,孩子大多是喜欢甜食的。
   听母亲说,老太太的老家在距离我的村庄约有十多公里的苍山县南桥镇鲍庄村,老太太的脚步很轻盈,想必她有着善良的品质、勤劳的双手才能换来每日劳作、坚定前行的信念。等我上小学后,粽子的叫卖声是听不到了,但是盼望粽子的心情还是有的。有时候,我放学回到家,母亲会用一只白瓷碗端出香喷喷的粽子,那叫一个惊喜,原来母亲是将粽子放在屋里的大锅里用温水保温着。现在想来,经过人生的岁月,这位善良的老太太向我们展示着她的宽容、豁达和乐观,她有着人生坚定的脚步、善良的人品和淡定的心态,值得学习,让我感动,也让我惭愧。
   对于粽子的起源原本我是不知道的,只是随着成长才从大人的口中和书籍上学到一些知识。粽子,又称“角黍”、“筒粽”,《风土记》载“仲夏端五,烹鹜角黍”。文中注释:“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端五节,食角黍,也就是吃粽子,这一风俗已相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吃粽子与赛龙舟一样,是我国五月节中重要的节目。这一习俗,是人们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发起的。
   《异苑》一书载:“粽子,屈原姊始作。五月以竹筒贮米,投水祭屈原,后人或以之祭祖先。自此可知,粽子是屈原的姐姐发明的,它的雏形原是普通的“竹筒米饭”而已,前些年我去南方的一些城市,如杭州,还保留着这样传统的形式,难能可贵。现在的棕叶粽子、菰叶粽子、箬叶粽子,都是后世人们逐步改进制成的。
   关于粽子的民间传说,打小我最希望、也最相信的是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母亲跟我讲,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老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现在,想想,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在那个时代,却是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屈原的最好表达方式。
   到了唐宋时代,棕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诗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遏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泰国等国。人们借古色古香的粽子发思古之幽情。粽子,实际上已溶入了中国文化的情趣。我国各地的粽子异彩纷呈,历史上就形成了许多风味独特的品种,且各有名气,如北京的小枣粽子,山东的黄米粽子,上海的猪油夹沙粽子,嘉兴的鲜肉粽,湖州的猪油豆沙粽,陕西的蜂蜜凉粽子,广东的碱水粽、烧鸭粽、椰茸粽,四川的椒盐粽子,都是很有名气的,历来为美食家所称道。
   现在超市里各地各种粽子都有,而且包装有商标,有条形码,还有真空包装的,能存放一个多月。就是普通老百姓家包的粽子,内馅也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了,不仅有蜜枣、大豇豆、核桃仁、白果、莲子,也有猪肉、鸡肉、丸子的,这可能与粽子已成为普通食品有关。
   生活中,我遇到的比较有印象的当数浙江嘉兴粽子,嘉兴粽子是浙江嘉兴汉族传统名点,具有悠久历史。嘉兴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腻、香糯可口、咸甜适中而著称。尤以鲜肉粽最为出名,被誉为“粽子之王”。嘉兴粽子因其滋味鲜美,携带、食用方便而备受广大旅游者厚爱,有“东方快餐”之称,前年已经在临沂市区开了分店,在京沪高速公路郯城服务区亦有经销,让我们可以近距离品味美食。
   对于粽子的形状,我也是有过好奇的。小时候,有一年的端午时节,我和姐姐、哥哥一起包粽子,可惜我做的粽子总不成形,不是漏了米,就是包得奇形怪状。出于一种好奇心,我便问母亲:为什么粽子都要有角,不能做成圆的呢?母亲没有回答,或许作为一名纯朴的农村妇女,她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我的疑惑吧。现在想来,或许这就是社会事物的一种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吧。联想到屈原,或许是寓意有棱有角是屈原的气概,粽叶和米是他的清清白白,而红枣则代表他的爱国之心。
   及至我步入社会,在社会中饱尝人生的磨砺,我才明白了做人或许就犹如这粽子,有棱有角是指做人做事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正是经历了人生的磨砺,才会让人生有棱有角,打磨出属于自己的锋芒与独特,才能成就苦寒中逼催出的沁人香气。当然,有棱有角大抵也是有害处的,如何把握方圆是人生的一种处世之道、做人之本,否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如今品味粽子的概念逐渐在脑海里失去童年那原本动人的色彩,但是每每听见别人提及粽子或者品味粽子时,我仍会想起那个卖粽子的老太太,她用香糯人生为我包裹了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不知道当年乐观硬朗的她,现在还好吗?现在算来,老太太也应该有九十多岁高龄了,我坚信她仍然快乐的生活着,有着子孙满堂的欢笑,拥有幸福安祥的晚年。
   经常行走在城市或乡村的街道,不经意间被:“新鲜粽子,新鲜粽子”的吆喝声吸引驻足。粽子带给我人生的成长,牵扯着曾经那些清香的回忆陡然萦绕心间。
   感恩美好,感恩生活。感谢给予我人生快乐、力量的亲人和朋友们,那些我并不知晓姓名的人们,还有那位卖粽子的老太太。

共 29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温润的笔触,温煦的情怀,一方小小的粽子,牵扯出的,是对童年温暖的回忆……那些善良的、勤劳的、美好的人和事,犹如故乡那甘甜的粽子,每次想起,便感动了也柔软了我们的内心……生活,也因了这些朴素而善良的人们而更加丰盈和质感。小小的粽子,它不仅承载了一段历史和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物,更表达了人们敬仰正义渴慕良善的情怀。作者娴熟的文笔,丰富的历史知识,各种诗词、典故、民间故事信手拈来,围绕粽子大作文章,步步深入,层层拓展,挖掘出其中富含的深意和人生哲理。很有启迪性。结尾再由粽子绾结全篇,首尾照应,提升主题。很好,欣赏,力荐。【责任编辑:云逍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逍遥        2014-02-21 16:58:35
  欣赏秋风新作,问好,顺祝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2-22 11:55:54
   经常行走在城市或乡村的街道,不经意间被:“新鲜粽子,新鲜粽子”的吆喝声,吸引驻足。粽子带给我人生的成长牵扯着曾经那些清香的回忆陡然萦绕心间。 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墨香天涯        2014-02-24 00:52:31
  笔法娴熟,叙事透彻,语言流畅,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推荐共赏!谢谢赐稿墨香,祝创作愉快!顶了!
回复3 楼        文友:尔雅的秋风        2014-06-17 14:58:13
  过奖了,感谢鼓励,请继续关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