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流年】乡村书:冬之卷(土地征文·组诗)

精品 【流年】乡村书:冬之卷(土地征文·组诗)


作者:里西湖的王维 布衣,130.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18发表时间:2014-02-24 20:49:19

【流年】乡村书:冬之卷(土地征文·组诗) 【冬天】
   一
   冬天有呜咽之风。
   冬天有哀静之霜。
   冬天有送葬之雪。
   二
   冬天有老村、老店、老树
   老屋。老路。老塘、老风、
   老月、老牛、老犁、老田
   老者自老,一老俱老
   三
   冬日有雀噪
   在无落之木,在无实之野
   在无涯之路,在无梦之乡。
   四
   冬天有落日一丸。
   早晨有新鲜之落日一丸,黄昏有
   陈旧之落日一丸。
   五
   冬天之荒原下有无底的鼠洞。
   无底的鼠洞里分岔也无穷
   冬天之鼠洞里有鼠目寸光之人
   聚敛他见不得光的财富
   六
   冬日之江水凝滞不动。
   冬日之江水是寿终正寝的乡村大地的临终之嘱:
   “你不必尽力追逐,因为你无时不刻身处流逝中”
   七
   冬天是一部寒气透骨的悲剧之结尾: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八
   冬天。雪地上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脚印
   还有梦中的青鸟停留的爪迹
   都在顷刻间化了,化了
   九
   冬天有一堆反刍的干牛粪
   反刍的干牛粪里有一粒不死的草籽
   冬天有一粒卑微的草籽顽强的钻出地面来报三春晖
  
   【雪】
   一
   早晨盖住了黄昏。黄昏
   盖住了早晨,眼睛盖住了眉毛
   鸡爪子盖住了牛蹄印
   二
   大雪天,年幼的两兄弟
   在没有菜蔬的大菜园里滚雪球
   雪球越滚越大,越滚越慢
   三
   雪粒子滴拨滴拨地打在瓦片上
   盐一样的雪粒子滴拨滴拨地
   弹进厨房被烟熏黑了的窗档
   四
   后半夜,百来斤的毛猪被豺狼
   拖走了。到处是火把!火把!火把!
   獠牙似的冰柱挂满了茅草房。
   五
   一只白色的大鸟
   歇落在桑树林里
   雪后的桑树林,
   藏着一个闪闪发光的瞄准器
   六
   一家人在堂前搓黄草绳。
   老人在搓,孩子在搓,小狗在搓,
   黄草绳自己也在搓。
   大门外,十万支旋转的鹅毛
   七
   粉白的田野,房屋,大路
   漆黑的小河。漆黑的桥埠头,漆黑的炊烟,
   漆黑的窟窿、脚印、车辙
   八
   破落的村小,全科教师杨天民的办公桌上
   堆起两刀如厚厚雪层般的语文作业本
   红墨水瓶旁边的一点水渍里单腿立着手搭凉棚的孙武空
   九
   在大雪中,
   迎亲的队伍吹着喇叭走过,
   在大雪中,在面粉的大雪中我看见
   年来了……
  
   【酒】
   一
   贪嘴的孩子在酒缸前吃了七八提米酒
   一把泡了热茶的提梁壶在灶间等他
   后面还有一段很长的田绳路在水田边等他
   二
   米酒甜嘞!老太婆在灶底角抹了抹眼泪水。
   一个猪头,一副大肠,一桶猪血,过大年了
   三
   一颗螺蛳,过两碗酒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孤老头
   从早上契起一直契到点心更
   四
   烧酒喝得火烧火燎,村里的一个老酒鬼
   爬到江里去,见了水龙王
   五
   “老酒瓶漏了,老酒瓶漏了”
   酒糟鼻跟在买酒回来的小人的身后喊。倒空的酒瓶
   用来盛眼泪水。二两
   六
   老丈人把烫热的老酒分倒在三只碗里
   把三只碗里的老酒倒的一样平
   三连襟一起端起酒碗
   三只敬酒的酒碗和一只老酒碗轻轻一碰……
   七
   “儿子,等俄咽气的辰光,记得再给俄灌一口
   黄泉路上独自个,身上没点酒气,我怕小鬼寻不着”
   八
   “这缸米酒,再不吃光要酸掉了
   明早叫关兴哥给城里的大姨父拎两壶去吧!”
   “吃不光么?我倒掉咿!”
   九
   今年,烧酒师傅怎么还没来呢?
   今年,今年是何年?
  
   【麻雀】
   一
   麻雀的眼睛,像黑黑的小豆子
   麻雀的羽毛,像房顶上灰灰的瓦
   麻雀的脚,很像农夫的赤脚
   麻雀的唧喳,很像某个小地方的方言
   二
   麻雀不识字,麻雀没有文化
   麻雀短视,只看见眼前的虫子
   麻雀没有大爱,麻雀只爱麻雀
   三
   一只麻雀捱不过漫长的冬天
   一群麻雀才可以凝聚起必要的温暖
   一群麻雀才可以找到艰难生存的口粮
   四
   有很多麻雀的屋檐是热闹的屋檐
   有很多麻雀的电线是有情味的电线
   有很多麻雀的树是欢蹦乱跳的树叶们的家
   五
   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把许多家长里短,芝麻绿豆的小事
   都抖搂出来,高兴的啄一啄,尝一尝。
   六
   很多的麻雀飞起来
   很多的日子沉下去
   很多的麻雀落下去
   很多的炊烟升起来
   七
   很多的麻雀飞走后
   很多屋檐,很多树,很多电线
   都空空荡荡
   八
   麻雀见到麻雀总是欢喜的
   老乡见到老乡却往往只有落泪
   九
   田草青青。
   一只跳跳啄啄的麻雀
   已尝遍那矮矮的野坟头。
  
   【桑树】
   一
   桑树的身子结满黑色的疤瘤
   是疼痛的疤瘤,是悲伤的疤瘤
   是希望的疤瘤,是梦想的疤瘤,
   桑树的疤瘤是不死的疤瘤
   二
   结满疤瘤的桑树,黑压压的挤满低矮的天空
   如浮出黑夜的记忆在燃烧,如结群而居的先民在舞蹈
   三
   小小的村庄是从桑树的疤瘤上抽出的一枝新绿
   消逝的村庄是时间的枝杈上结出的一只新的疤瘤
   四
   桑树的新长成的疤瘤,披上晶莹洁白的雪盖头
   骑上一匹青色的马驹,去远嫁开满桃花的春天
   五
   新的一日。早晨。
   太阳从翠色撩人的桑树巅上升起
   旧的一日。黄昏。
   夕阳从萧索的老桑树的怀抱间滚落
   六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时间像蚕吃鲜嫩的桑叶一样
   吃掉了所有乡村少女的俏丽容颜。
   七
   掉在地上的桑果,来年长成了一棵小桑树
   而从前生我养我的村庄,已是一棵指示黄泉的枯桑
   八
   很久很久以前,沧海变成了桑田
   又过去了若干年,桑田变成了商店……
   九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有桑梓的地方,那里还有浪子的父老
   有桑梓的地方,那里还是浪子的故乡
  
   【木头】
   一
   木头浸在河中。螺蛳沿上木头
   青蛙跳上木头,蜻蜓停上木头
   水草隐藏了木头,冰雪覆盖了木头。
   二
   木头浸在河中。
   木头不腐,木头仍是木头,在时光的流水里
   木头,你童年的木头浸在河中。
   三
   老夫老妻拉大锯
   父子拉大锯
   兄妹拉大锯
   看起来总有不同。
   四
   被虫蛀的木头好过被斧斤相中的木头
   梦想做家具的木头好过梦想做栋梁的木头
   笨木头,傻木头,呆木头
   五
   电线木头,浸了一层黑漆漆的桐油
   被闪电劈裂的电线木头
   砧板木头,刀痕起伏的木头
   黄梅天蜒蚰在上面散步的砧板木头
   六
   木头男人生的木头儿子
   传宗接代的小木头
   七
   弹过墨线的木头,被刨子刨过、
   被锯子锯过、被凿子凿过、最终
   媾和成一件结实耐用的家具
   八
   烂木头,好木头。锄柄木头,木头椽子、
   木楼梯、木柱脚,旧房梁,
   后来都成了烧火的木头
   九
   多年以后,我们忘记了老木匠
   多年以后,老木匠也忘记了木头
  
   【土灶】
   一
   土灶的前面是锅台,
   土灶的后面是烧火间。
   土灶的左面是熏黑了的木窗
   土灶的右面是一口盖着平盖子的大水缸
   二
   土灶有上下两张嘴巴。
   上面的火膛是吃燃烧的柴草的嘴巴
   下面的灰洞是吃冷却的柴草灰的嘴巴
   三
   被烟火熏黑了的烧火间
   靠墙堆着扎好的稻草结,毛豆结,油菜梗。
   还有一堆细柴,几段粗柴……
   四
   铁火叉有两个灵巧的指头。
   吹火筒用小风的方言同火苗说话
   小小的竹椅在小小的烧火间里
   端详了一辈子的火光。
   五
   灶壁上方的灶龛是一个挖空的长方形
   里面放了一只粗瓷大盐罐、一只玻璃糖罐
   一叠小茶盅,一只米香炉,三五支香。两截陈年的蜡烛头
   六
   烟囱是一个嵌入墙体的长方形
   你看不见的部分直直的通上屋顶
   烟囱是蹲在地上的房子的仰面朝天的鼻头
   七
   老的土灶上常常是看不见人的
   烟气从泥糊的开裂了的锅边四周往外冒
   热气从木锅盖边沿的缝隙往外冒
   烟气,热气、饭食的香气从厨房里直往外冒
   八
   从灶台到烧火间不过四五步
   四五步可以绕着走完的土灶
   是乡下女人一生最关紧要,最显忙碌
   最为朴素,也最摇曳多姿的四五步
   九
   土灶是房子中的房子
   住过土灶的饭蔬叫土菜
   住过土灶的柴草叫炊烟
   住过土灶的锅底灰叫前尘往事
  
   【铜囱】
   一
   再冷一点,手脚就要冻僵了;再冷一点
   浪子就靠近寒冬里的故乡的了;再冷一点
   故乡就是那一只盖上布满烟孔,肚内置满火炭,
   敞开怀抱拥抱你,用她全无保留的爱来暖热你心肺的铜囱。
   二
   烟气呛人的铜囱总教人落泪
   火烫的铜囱却常常给你一记灼痛
   泪,是怀乡的老泪
   痛,是暖人的旧痛
   三
   一家生满了冻疮的脚,贴满了铜囱的上面和周边
   一家生满了冻疮的脚,被铜囱捂暖,被铜囱捂痒
   四
   怕冷的乡下女人离开了烧火间
   把一只比大碗大的小铜囱放在灰旧的围身布褴下。
   怕冷的乡下女人,像只勾头缩脑的老麻雀
   五
   做针线活的老太太
   缝几针,就放下针线活
   把一双僵冷的手摊放在摩挲的锃亮的铜囱上
   六
   入夜。一家人早早的上了床
   添了木炭的铜囱
   盖子上晾了两张半湿不干的尿布
   七
   腊月里一排拉嫁妆的车子
   在一部拉了两三只木箱子的车顶上
   搁着一只贴了大红囍字的铜囱
   八
   铜囱是乡下人用不熄的火炭养在心房里的太阳
   铜囱是偏僻的乡村养在浪子心中的永久的一片暖。
   九
   沉入暮光里的故乡越发的冷了
   物非物,人非昨。蓦然惊觉
   梦里乡村已是一只被岁月扫进灰尘旮旯,
   没有丝毫热气的冷冰冰的铜囱。
  
   【鱼】
   一
   潮退了,在江滩上搁浅的小鲅鱼
   竟是落难的龙王……
   打鱼人哪,背着满满的鱼篓回来了
   二
   一条大鲤鱼,
   和一个八九岁的娃娃比高
   隔过三间草舍,
   阿华鞑子的女人要生了
   三
   一群鲳条儿,在桥埠下争抢一截鸡肚肠
   一只黑壳虾,漫步在长满青苔的木桩
   四
   一枝开蓝花的水葫芦悠悠地漂过扳网
   炊烟袅袅升起,浮尘徐徐落地
   五
   在寡妇水性的眼睛里下网
   在寡妇水性的腰肢上下网
   在黑咕隆咚的寡妇家的眠床上下网
   白花花的鱼啊
   六
   小弟兄办结婚酒
   猫翘胡一大早就在老坎磐头钓了十八光脊花鲈
   七
   廊檐下晾着一排青鱼干
   门槛上趴着一只半死不活的猫
   八
   老龙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抽干
   腊月里,老老少少在潭底的污泥里拣鱼
   九
   要过年了,母亲提着竹篮去分鱼的承包户家拎回来
   二光鲢爿头,一光包头鱼
   有鱼,有鱼,年年有余……
  
   【年糕】
   一
   大米的骨头
   摊在竹匾上的腊月的骨头
   还有养在水缸里的年的骨头
   二
   在大雪中,看见一个
   热气腾腾的大木锤
   在大雪中,看见一个少年流汗的肋骨
   三
   大娘舅眼疾手快
   在大木锤下抢出一饽糖精年糕
   塞给屁股后面的小外甥
   四
   手冷,刀钝.年糕硬。
   力气小的女人勉强切了几片,
   就大声喊眠床上的男人:“快点爬起,来拉年糕”。
   五
   白糖蘸年糕,青菜炒年糕,
   番薯年糕粥,猪油拌年糕,油炸年糕
   还有煨年糕
   六
   砰的一声响,铁老鼠的肚子里
   倒出来一堆香喷喷的年糕胖
   七
   年糕想去见见世面
   年糕走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
   年糕走笔挺、洋气的柏油马路,
   年糕——进城了!
   八
   进了城的年糕,不讲方言,讲普通话
   悄悄的甩掉了土气,默默的、顽强的打拼。
   韧劲十足,健行不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高处。
   忘记了村里的小芳,忘记了糯米梗米
   九
   年糕,年糕,年年高
   年糕,年糕,血压高了
   血脂已高……
  
   【锅巴】
   一
   最平宁、安暖的村庄的傍晚
   家家户户的锅巴飘出香味的时候
   甚至,看那房顶的瓦面也像是一片片香香的锅巴
   甚至看铺展在瓦面上的星天也是一张脆脆的锅巴
   甚至,爱吃锅巴的孩子从未长大
   二
   一个幼年的孩子,他最爱做的事是给外婆“听”饭,

共 11252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生活在南方的我,很少能见到冬天的雪景。很难想象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乡村进入冬天,小时候跟小伙伴们也曾去抓麻雀,冬天麻雀没有吃的,只要有点诱饵,作一个陷阱,运气好能抓到许多。冬天的乡村景象,结束了一年的劳累,田野空旷,各种喜事也适合在冬天,乡村结婚的日子往往也会选在冬天,那时候总跟小伙伴们去拦着新人,索要喜庆。冬天的乡村,河水冰冷,缓缓流向远方。远方还有未回家的人,冬天到了,远方的人也该回来过年了吧。冬天,也是喝酒的季节,有事没事总要喝点热酒暖身。空气中弥漫着幸福团圆的味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乡村书:冬之卷》描绘了一幅冬日乡村宁静美丽的景象,冬天的乡村,喜事不断,既有对这一年的总结,又有对来年的希冀。《乡村书系列》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展现了乡村宏大美丽的景象。四组长卷组合起来就是一本厚重的乡村书,是本文的作者——一位年近不惑的乡村人献给乡村乳母的挽歌,是一位对乡村有着极其深厚的游子唱响的生命赞歌,诗歌留给读者广大的想象空间,读诗,读书,读乡村,这是人们最牵挂的地方。感谢赐稿流年,问安作者。【编辑:紫枫】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225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枫        2014-02-24 20:53:53
  出生在农村的我却不会干何人农活,甚至都不识五谷了,不知道那些工具是干嘛用的,读了老师的乡村诗,发现自己对乡村的感情是那么的深,想起小时候跟着大人下田,跟着小伙伴玩耍的日子。时间都去哪了,那些日子一去不回了。
回复1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4 20:54:35
  破墙上的一盆小葱,
   小葱上的一座村庄,多美好
   夕阳流水上——
  
  
   老驳船,
   从来只爱这一方宁静的乐土
   芦苇荡
   从来不多饮别处伤悲的风
   夕阳流水上——
  
  
   破墙上的一盆小葱
   等苍茫来到,村庄
   霜冻的少女在青青的葱尖上舞蹈
   夕阳流水上——
  
   此处分行有误!
回复1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4 21:03:36
  感谢紫枫编辑。我想,每一季总要编上二小时吧。四季就是八小时,整整一个工作日。您辛苦了!按语也写的朴实,真挚。
   感谢纷飞的雪老师,给予的关心理解支持,感谢流年的好……
2 楼        文友:紫枫        2014-02-24 21:21:15
  很惭愧,我只是编按了三季,第一季《春之卷》是我们的才女伊儿编的。读老师的诗,学到很多,不明之处,多多指教。且这些都是我们份内之事,谢谢老师的理解。
回复2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4 21:30:00
  我们大概差二十岁。呵呵。。你说的对,乡村已经远了,现在的我们已经忘了五谷长什么样。实际上,在写乡村书以前,我也以为,我也已把自己的乡村忘掉了,回想童年时的乡村,恍如隔世
3 楼        文友:紫枫        2014-02-24 21:35:49
  年龄不是问题 哈哈 乡村是每个人的牵挂
4 楼        文友:子归        2014-02-25 14:39:53
  拜读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5 18:39:43
  不好意思。刚才给您难堪了,对不起。不是针对您。实在忍不住
5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4-02-25 15:48:3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6 楼        文友:银杏树        2014-02-25 18:43:12
  呵呵,谁的故乡不沉沦啊!喜欢这一组乡情、乡恋诗歌,画面感很强,而每一节都有一种哲理与情感。'三连襟一起端起酒碗/三只敬酒的酒碗和一只老酒碗轻轻一踫',读到这,逝去的老父亲蹦跳到我眼前啊!欣赏学习,问好作者!
回复6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5 20:49:45
  恩。我们是同是恋乡怀乡的老乡啊。
7 楼        文友:一米月光        2014-02-25 20:30:14
  哈,你太牛了,太牛了,太牛了!你的诗歌那么那么的有特色哈!
回复7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5 20:48:13
  您好,初来江山,不懂礼数,还望多多指教!
8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14-02-25 21:10:08
  为您的长诗《乡村书·春夏秋冬》四卷配了插图。不知是否合乎您的心意?
   今天下午,一边为这四组诗找图片,一边细细地阅读了您的诗。我想说,这个年代,不乏写诗的人,却少有既懂诗又会写诗的人。在我有限的阅读里,许先生算一个。
   雪不懂诗,但欣赏您说,诗歌是犁,犁开灵魂的田。
   更欣赏您说:诗是信,发自人间。
   有幸在这个初春,走进您的乡村世界,我知道,那里曾是您的天堂。
   感谢您将这一组《乡村书》赐予流年。
   祝福安顺。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8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6 08:20:39
  感受流年的温煦之风,之水!插图很美。感谢!
回复8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3-12 08:42:59
  谢谢流年,谢谢雪社。
  
   冬之卷有两处小的改动。请雪社帮助改一下。
  
   土狗(附诗部分)
  
  
  
   一条野狗
  
   在公路边的草丛里东嗅西嗅
  
   正如你看到的,
  
   末了,它又抬起一条后腿
  
   象完成某种古老的宣示仪式一样
  
   再次留下属于它自己的强烈的尿味
  
   然后它就扬长而去
  
  
  
   这是来自乡间的一只土狗
  
   这是一只丧家的土狗写给乡村大地的挽歌
  
  
   雪篇:第八节 孙武(悟)空,武为悟
  
  
  
  
   谢谢!
9 楼        文友:筱青        2014-02-25 21:18:14
  真的喜欢这别具一格诗卷!
“一片青山一片翠,自秉柔枝云霄醉。”风中,雨中,春夏,秋冬,我在唱.....
回复9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5 21:56:35
  谢谢您。
回复9 楼        文友:里西湖的王维        2014-02-26 08:19:18
  感受流年的温煦之风,之水!插图很美。感谢!
10 楼        文友:肖潇        2014-02-26 07:55:50
  边,雅韵因你而荣!预祝恢宏长卷征文夺冠!
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世界,并用文字作衬。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