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宦海浮沉感沧桑

精品 宦海浮沉感沧桑 ——名著赏析


作者:世外仙姝 秀才,2928.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86发表时间:2014-02-24 23:45:06
摘要:《红楼梦》人物之 贾雨村

宦海浮沉感沧桑 经典名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写道:因曾经历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又云:本书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之语,亦非伤时骂世之旨。仔细阅读全书之后发觉,这几句话很有故意标榜,为自已解脱干系之意,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疑。明明借题发挥时时处处都在揭露批判时政,却说毫不干涉时事。既然“此书大旨谈情”,而又将“真事隐去”,则小说中满纸才子佳人、女怨男痴、风花雪月都是“假语敷衍”。原著作者真正目的就是借贾雨村宦海浮沉的经历,表达对当时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制度的强烈愤懑和猛烈抨击。堪称中国十七世纪社会的“官场现形记”。
   贾雨村不是小说的男主人公,但在小说中绝对是不可以忽略的重要人物。原著开篇和结尾,都是由贾雨村来起始和归结。而且与书中主要人物都有密切关系:曾经是甄宝玉和林黛玉的启蒙老师(文中称西宾,即聘请的家庭教师);通过赶考前困居葫芦庙结识了乡绅甄士隐;通过鹾政史林如海举荐认识和贾政,而且和贾赦贾赦私交过密,和贾宝玉也时常交流(尽管贾宝玉不欣赏他);通过“判断葫芦案”成全了薛蟠,又结识了经营节度使王子腾。
   出于原著作者艺术手笔的高超,小说中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大都由他人之口讲出,比如庞大的贾氏家族由冷子兴演说出来;贾府内眷的日常生活由贾琏的小厮兴儿说出来;江南甄家四次接驾盛典由老仆人赵嬷嬷讲出来等等。对于贾雨村,曹雪芹一反常态,除了“勒索石呆子古扇案”由丫鬟平儿说出之外。几乎都是作者亲笔续写。贾雨村起起伏伏的官场经历,虽然散落在小说各个章回中不太显眼的地方,但是如果细心提炼出来,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原著作者对贾雨村本人也是客观描写,基本没有加什么褒贬评论,一直真实地行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让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作者构思的高妙之处,也彰显贾雨村这个人物在原著中的重要性。
   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雨村是他的别号,胡州人氏。家道没落,只剩孤身一人,计划进京赶考,求取功名,重整家业。于是便有了一生宠辱跌宕的官宦生涯。贾雨村一出场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身材魁伟,仪表堂堂;才华出众,高度自信;挥洒自如,不拘小节。
   进京赶考时窘于没有盘缠,贾雨村借居在葫芦庙,靠卖字营生,却不卑不亢,到近邻乡绅甄士隐家闲坐,偶遇甄家有客来访,被甄士隐撂在一边自去招待客人,并不介意,自便翻弄书籍解闷。还意外博得甄家丫鬟多看了几眼。对于甄士隐慷慨相助,也只不过略谢一语,仍不介意,依然吃酒谈笑。临行并没有当面饯别。此时的贾雨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耿介书生。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发展和整体推移,贾雨村大起大落官职上的升迁和罢免,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自从那年中秋节甄士隐赠送银两衣物给贾雨村,次日便起身赴京赶考,一举高中,官任知府。但不到一年就被上司寻了个空隙,参奏一本:生性狡猾,且姑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本府同僚无不喜悦。此时的贾雨村心中虽然十分惭愧,面上却没有一点怨色,仍然谈笑自若。交代了公事,安置了家眷,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名胜古迹。
   这一天旅行到维扬地界时,托人引荐到了林如海家做西宾,成为林黛玉的老师。不到一年光景,林黛玉母亲病故,黛玉悲伤过重,触犯旧疾,不能读书。贾雨村闲居无聊,便外出浏览郊野风光,在村野酒家饮酒时,偶遇当日同时被参革职的同僚,告知他都中准奏起复旧员的消息。雨村喜出望外,连忙回到住处,寻邸报查证属实,便托林如海转向都中去托请贾政寻求帮助。恰好林如海要送黛玉进京依附她外祖母生活,便修荐书一封,请雨村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的船一同进京。贾政竭力在内中协理,轻易谋了个候缺,择机上任。所谓“夤缘复旧职”了。复职过程中,贾雨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不惜放下读书人的斯文,硬拉关系牵强附会地寻找门路以达到目的。“夤缘\\\\\\\\\\\\\\\'二字即是攀附权要以求升进的意思。既展现贾雨村的才干,也揭示官场的种种不正之风——龙颜大怒革职的官员,通过各种人际关系,“轻轻就谋了个复职空缺”;十年寒窗苦读考取的功名,一本参奏立即革职。一个权贵简单一协调,轻易就复了原职。免官复职易如反掌。官场黑暗可见一斑。
   接下来贾雨村补授了应天府,上任伊始就受理了薛蟠为挣买丫头打死冯公子一案(第四回)。正在雨村要发签缉拿凶手时,旁边一位衙役暗示他不可。于是退堂,细听衙役讲解官场“护身符”之事。经历了一次波折的贾雨村也学会了看风使舵,明哲保身起来。胡乱判案,草草了结。以“扶乩”算命,多许银两等不合理方式营私舞弊,替薛家结案。然后马上写书信告慰贾政与王子腾。因担心留下后患,便“过河拆桥”远远地打发了为他出过力的衙役。至此,雨村又多了四大家族中的一座靠山——王子腾。王子腾累上保本,贾雨村又候补京缺,随回家乡赴丧后返回贾府的林黛玉一同进京(十六回)。在兴隆街置了房舍,后来伺机补授了大司马,即兵部尚书,掌管内廷全部政务,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五十三回)。不久又因故被连降三级。(七十二回)。此时的贾雨村历经风雨坎坷,已经摸熟了官场的潜在规则,奸猾狡诈,擅长寻路钻营了,不知又使用了何等手段马上又要高升了。正如冯紫英所说——人事的枯荣,仕途的得失,终数难定。直至贾府衰落被抄家时,贾雨村鸣锣喝道乘轿经过贾府门前,一定是又升官了。到最后雨村又犯了婪索的案子,已经审明定罪。幸遇大赦,被贬为平民。境遇回到了进京赶考之前一样,不一样的只是比当年更多地感受到了世事沧桑。
   归纳了贾雨村极富传奇色彩的仕途经历,令人心生感慨,从最初贫苦书生,幻想走上仕途施展抱负、转变命运,到最后从云端跌落,贬为平民,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积极主动地闯进官场围城,又被动地适应官场潜在规则,最后终于被抛出官场围城之外。有他自己人性上的因素,也有原著作者所揭露的统治阶级的诱因。纵观历史,文臣武将大都竭力效忠君王,以“文死谏、武死战”为荣耀。文臣尽忠当选明朝张居正,鞠躬尽瘁,耗费毕生精力辅佐万历皇帝,到头来过大于功,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武将首选南宋岳飞,拼死沙场精忠报国,却落得屈死风波亭的下场。小说中的贾雨村和张居正、岳飞没有什么可比处。这两个人的悲剧根源来自统治阶级,而贾雨村的悲惨结局则完全是咎由自取。
   解析贾雨村这个人物,很自然地联想到自然界中的一种动物——狼。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中,狼一直没有被淘汰,自有它独特的生存本领。机智、凶狠、残暴、狡黠,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但团队作战,更势不可挡,猎物一般都是比自身体魄强大的动物。即使觅不到食物,忍饥受饿也要顽强地寻找机会。贾雨村正是具备狼的这些天性:失意时寻找生机,借水行舟;得意时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好也罢,歹也罢,像狼永远是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样,贾雨村也是仕途道路上永不止步的跋涉者。
   其实小说在前几个章回中对贾雨村的结局早有暗示:《好了歌》里——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莽长。大都指他而言。幻境曲子收尾部分第一句便是——为官的家业凋零。他也是其中之一;还有在破庙看见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如此深奥的禅机,可惜当年不谙世事的他,没有去参悟罢了。
   综上所述,小说《红楼梦》在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难分辨的梦幻中,真实地刻画了贾雨村这个宦海浮沉的人物形象。贾雨村形如一根纲线,贯穿小说的始终。曹雪芹借贾雨村坎坷的仕途经历,达到指奸责佞、贬恶诛邪、伤时骂世的目的。大大小小的贾雨村一类的官宦,都是封建王朝肌体上难以医治的痈疮,腐朽官僚统治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溃烂边缘。
   读《红楼梦》,让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古典作品的卓越的艺术性的同时,体感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原因,体感历史的沧桑。
   读《红楼梦》,也让我们感悟人生,反身自省。
  
   2014.2.22 于红楼胭脂阁
  
  

共 32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作者的解读,使人们看到,贾雨村,这个人物,在红楼中,出场的次数不多,但他的出场,似乎都是故事的转折,几乎一些决定相关命运式样的事件,都有他的影子。虽是几点笔墨点出了他的悲欢离合,却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社会的兴衰,是红楼中另一个线的辅助。本篇凸现了作者对红楼的研究功底,语言流畅,情节自然,主题突出。推荐读者朋友赏读。【编辑:桐疏枝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301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桐疏枝寒        2014-02-24 23:48:42
  欣赏一篇独到的精美赏析佳作,问候朋友,遥祝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世外仙姝        2014-02-25 09:52:44
  编辑老师辛苦了。请茶。
回复1 楼        文友:世外仙姝        2014-02-25 09:56:45
  喜欢枝寒老师精美按语。学习了。已是子夜时分,您还在工作,请多保重。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2-25 00:33:37
  “读《红楼梦》,让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古典作品的卓越的艺术性的同时,体感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原因,体感历史的沧桑。”
   精彩剖析、文笔优美、自然流畅、颇多文学见解。欣赏,问好仙妹,祝写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世外仙姝        2014-02-25 10:00:00
  看见晓文真高兴,你的支持鼓励是我学习的动力。都零点了还不休息,真是个夜猫子啊。以后早点休息,熬夜不利于美容的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