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笔尖】云下的日子(散文外两篇)

精品 【笔尖】云下的日子(散文外两篇)


作者:凌寒落花 白丁,6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71发表时间:2014-02-26 10:20:00

云下的日子
   常常,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他不愿意在孤岛上虚度一生,认为米诺斯虽然可以从水路封住他的去路,但在空中却无法阻挡。于是,他开始收集整理大大小小的羽毛,把羽毛用麻线在中间捆住,在末端用腊封牢。最后,把羽毛微微弯曲,看起来完全像鸟翼一样。代达罗斯把翅膀缚在身上,他像鸟一样飞了起来,轻轻地升上云天。
   有翅膀,总归要胜过无翅膀。
   曾经,也渴望自己是一只鸟,不必像鹰在云中翻飞,也不必像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做一只雀吧,你看,雀在薄薄的熹微中上下飞翔,累了,栖息在电线上,远远望去像跃动的五线谱。无论静止,也无论飞翔,不止姿势优美,也不止自由,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天接近,俯瞰世间。后来,知晓只是一只没有翅膀的小小鸟,想要飞,怎么也飞不高;再后来,偶然读到“家鸭为鹜,不能飞翔”,心下戚然。于是,退一万步,做一只蝶或是蛾吧,至少有羽翼,谁知,这也竟是奢望。
   光阴,是没有悲欢,爱恨,成败的,是人心赋予了它尖锐与柔软,喧嚣与安详。只是,当现实被一次次侵蚀,一次次切割,一次次风化,连心也不会疼痛,无关痛痒,只有支离破碎,只剩麻木。
   他说,小桥,流水,园林,刺绣,悠悠的小巷,长长的青石路,软软的评弹,这些是你所喜爱的。于是,我看他微信中的图片。他说,随时欢迎。
   她说,西湖断桥雷峰塔,苏堤白堤钱塘江,处处有情,处处有爱,只愿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她说,春天,木棉花开,亮丽了整个深圳。舒婷在《致橡树》中说,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来吧,感受一下!
   我在想老友这些话的时候,母亲在屋内张罗午饭,父亲在屋外认真做煤球,而我正坐于一片阳光里,满身、满心都是那么的暖。一些过往,跌进秋和冬的缝隙,被一场暖阳覆盖,转身,不知还有没有春天。我只微笑,微笑,再一次微笑。
   自婆婆去后,我也习惯烧香,渡一切苦,得大自在。却是不敢许愿的。所有的愿望,皆因贪念,怕许下即便不能实现,也是罪恶深重。太多时候,我们总抱怨自己没鞋穿,却没发现,其实有人没有脚……想想,能活着,便是福气了,总该好好珍惜。
   生活着,每天把自己整理得纤尘不染,然后,用一副微笑的面孔去从容的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追求着,向着一些遥不可及的目标,为了给自己一个生存的理由。就这样活着,自己也不懂得自己,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有时,就会有一种茫然的、厌倦的感觉。
   无意中,我说一直希望看到一棵树,伫立在空旷的原野,远离成片成片的森林,独自站立,或苍老、或孤独、或虬枝错综,但枝桠必是伸向空中。
   那日,雨后,黄昏。他载我去了高神山。一坨一坨的红云,渲染天边,有暮鸦低鸣,倦鸟归巢。夕阳,渐渐隐去,我看到了一棵树,暗淡的背景里,那棵树,彰显,凹凸,浮雕一样,像一张逆光的照片,唯美,清凉,没有一丝烟火气息,周遭的山岗,田野,石头,兀自静默,唯有风,像一个行吟着的诗人,掠过树干,掠过旷野,掠过泥土,留下一行行蹩脚的诗句。突然,我就眼眶湿润了。它,一定也有过如日中天的华盖,繁花似锦的葱郁,而今,它老到沧桑,依旧傲然挺立,依旧肃穆安静。它,一定不会知道,它虽只是风景,却装饰了我的梦。梦里,四季常青。
   后来,他陪我去藏山,在狭长幽暗的过道里,我看到了那个“藏”字。其时,有光穿过,温柔的,淡淡的,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我心头微微一颤,脚像生了根,不肯移动。天空是蔚蓝的,我却不再眷恋,我看到比它更深沉的,黑与蓝的过渡——深蓝,那是神奇力量的色彩,深邃,却不暗淡。
   后来,我们又走过许多地方。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闪着褐色的光芒,有淡淡的朴素的香。远处,农人像一株谷物守在田头,守候他的田地,他的庄稼。我希望自己也是一株稻谷,长在田地里。看到满山坡的羊,我说像长在山坡上可以移动的石头,他笑了。“扑棱棱”山鸡飞过,我们停下来,屏息,四处环顾,寻找……
   后来,途经一个施工的工地,就在那暖洋洋的阳光下,一群民工,穿着破烂的衣服,就那么随随便便的,面对蓝天躺在沙堆上,睡着的和没睡着的,那单纯的笑容绝对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明亮而璀璨。
   突然间被那种快乐所感染。
   他们活着,他们没有刻意的装扮自己;他们爱着,他们却不懂怎么诠释爱情;他们满足着,因为他们没有奢望生活过多的给予;他们很简单,他们不用在人前掩饰什么。
   也许他们连幸福是什么都不知道,然而他们快乐着。
   其实,不要去刻意追求什么,不要向生命去索取什么。简单,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一切事物一旦过去就会失去了它本身的美好。所以,要适可而止,要学会把握。“淡淡”一词,是多么平静,多么美好。它代表着拥有,而又不贪恋。就像清晨的雾一样,过于浓重就会影响交通,影响人们出行,甚至还会造成交通事故,带来伤害。而薄薄的一层雾,就让人感觉置身于仙境一般,给人带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美好和享受。
   秋,已经很浓了。
   秋的气味清凉,空气中有萧瑟的气氛,没有了过分的表白,是安好沉寂的。淡然柔韧,可以医治自己。所有的的繁华已去,即使留在原地,也只是一个人的一场戏,随着光阴过去吧,做一个安静的女子,捧着自己的心,简单,却是倾情。良善,而且温暖。
   现世安稳,再不贪图。
   云下的日子,踏实,幸福,自由。
   自然,妙不可言。
  
   日子
   日子,无非是时间一点一点的叠加,也无非是光阴一寸一寸的流失。方寸之间,得失在心。日子,是嘈嘈杂杂的生活,也是细细碎碎的俗事。而我就在其中走着,过着,岁月苍老,念想不变。
   年年岁岁里,有些日子不动声色,依然光鲜,在暗处提醒我,不容我懈怠,不容我退让,不容我辜负。
   我们终究是有缘的。不只血缘,还有冥冥中的注定。天地鸿蒙,乾坤悠悠。岁星,也不过十二年循环一次。您的阴历,我的阳历要日月运转多少个十二年,才能碰撞,相合,相融。
   “母亲”这个称谓源于何处,流传多久,我没有考证,没有查证,但我知道,“母”者“牧”也!“母”不只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辛苦孕育,不只是人性本能的哺乳,还包含有天地无私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奉献、责任、义务,“亲”的繁体字中写做“親”,就是指亲人要相见,母子之间朝夕相处谓之“親”。后来称呼母亲为“娘”,良女为娘,换言之从字面来看,“娘”是善良的女人。
   我知道这样的解释有些一厢情愿了,但内在里固执地认同了它。
   回老家,有些迫不及待。
   母亲和父亲在厨房里忙碌着。
   我说,应该吃面条的,怎么包饺子了?
   母亲说,面条什么时候都能吃,正好你们兄妹都在,你们平时忙,顾不上包饺子。
   父亲也打岔说,就是就是,我准备几个菜,红火红火。
   我以为我很坚强,可是眼泪泄露了我的悲伤。我把他们赶出厨房,笑着说,今天我掌勺,让您们品尝一下我的手艺。其实,我的厨艺能高到那里去,不过是希望一菜一蔬里有我点滴的情感,是要您们唇齿间留有淡淡的,经久不散的香味,可供回味,可供记忆,可供笑谈间的自豪与骄傲,可供默然相对时的温馨与甜蜜。
   这个特殊的日子,我甘心被烟熏,情愿被火燎,为您,也为我!
   原以为,生命不过是独角戏,我方唱罢,他方登场。事实上,我是女儿,我是妻子,我是母亲,我不止一个角色,在繁弦管急,紧锣密鼓的俗事中,我不该错过每一个戏份。
   看着一家人围坐一起,你敬我让,推杯换盏,不知名的疼痛,隐隐袭来。原以为,我爱着的是外面的世界,却不料,我心心念的是天涯共此时。
   老屋,破败不堪。每次回去,我都要独自在老院子里停留,从不大的窗户窥视,一桌一椅一柜一炕皆蒙上厚厚的灰尘,过去熟悉的事与物像是一抹苍老绿在光阴里若隐若现。坐老旧的门前,我想起儿时的时光,清淡与朴素。
   记忆里,母亲总是睡得最晚,起得最早。清晨,母亲到厨房捅开炭火准备早饭,火箸的声音很大,一下一下的,常常破了我梦,我醒来的时候,就能看到窗玻璃上的冰凌花,我便叫母亲:“娘啊,快来看呐,快来看呐,玻璃上开出花朵了。”
   母亲便跑进来,一股寒气也带了进来。母亲仿若也是第一次看到这“花朵”,惊喜地说:“真好看,真好看。”那个时候,我便感觉我的世界里开遍了美丽的红红绿绿的花朵儿。
   我起床,看娘洗土豆,烧土灶煮土豆。一会儿,娘便把土豆掺和了麦糠子,玉米面之类的一起端到猪圈里喂那两只黑猪和白猪了。我的那只大黄狗总跟在后面左摇尾巴,右摇尾巴的,我便也弄些这食喂它。
   所以,那些日子虽贫穷,却快乐无比。日子淡了,渐渐淡了去,但那样的清晨,我记忆无比清晰。
   日日月月,年年岁岁,永恒不变。
   母亲要去田间劳作,我也要去,母亲却不让,并说淋雨是要生病的,太阳暴晒是会头晕的。可是,可是您不怕吗?母情何人解?我有了自己的家,可母亲仍在世俗的忙碌中奔波。人生之舟载我到现在,我想为母亲低吟,可是语言凄美,人更忧苦。母亲,就让我再次窥视您的华发,好不好?
   我要揽住落日彩霞,揽住寒月明辉,散在发梢、衣角,兜得满满而归,让您也感受我满心的欢喜。
   康乃馨,蛋糕,拍照,一样都不能少。
   初冬的阳光,很明媚,温和地落在客厅里。
   有些日子,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一起
   早年,要等到11月中旬才会供暖。今年,月初就供暖了,比晚年早半个月。这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没有预见,唯有遇见。生活就是这样,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惊喜,也许悲伤。半夜听到水声喧哗,他笑着说有气了。是啊!终于,胳膊可以随意裸露,腿也可以舒展,不必蜷缩,像刺猬一般,自己给自己温暖。
   她们说我是冷色调的人,不易接近,或许吧。没有争辩,笑着摇摇头,懂得自然懂,不懂不解释。可是,眼里分明湿湿的。习惯,挺直脊背,抬头,看着天空,定定的。微眯着双眼,让阳光直射我的瞳孔,暖暖的,有七彩的光闪烁。
   女娲造人。人,卑微如泥,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经过揉搓打造煅烧淬火,才成形成型成器。我们本不是一个模子雕刻的模样。其实,所谓的相守,所谓的相遇,不过是佛祖拈在指尖的花,不小心掉落了一瓣,于是,世间种种的相守或是相遇,便有了宿命的美好以及既定的哀伤。与世间,我们仅是借一段光阴,行走而已,会繁华喧天,岁月悠长,也会足音跫然,渐行渐远。
   还没有觉着冷,冬天就到了。寒冷,也不曾造访,万物却在一夜间凋敝。
   立冬时节,家乡人喜用黄米面做糕。
   收割回家的黍子,晾干,晒透,用藤板拍打、脱壳。三人一群,五人一伙,聚在一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此起彼落,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若配合的好,就是一首和谐的乐曲,拍打起来,很卖力,也很愉悦;若配合的不好,就成了嘈杂之音,不堪入耳,人心也似乎懒散,无精打采。脱壳后,用簸箕端到扇车上。操作扇车一般要三个人,一人站在扇车上朝下缓缓倒黍子,一人坐在扇车旁匀速摇动手柄,一人在扇车下用扫帚将黍子与壳分开。这样的工作要选择风向,如果顺风,壳与黍子自动分离,黄米留在下面,壳因为轻飘,落在稍远的地方;如果逆风,结果可想而知。当然也要讲究配合。
   脱壳后的黍子,颜色淡黄,俗称黄米,比小米稍大,也比小米滑溜,捧一把,来不及合拢,黄米便从指缝“哗啦啦”溜走。婆婆经常念叨,玻璃上种黍子——滑(活)籽儿,意思是指耍滑头的人,精明的人。
   黄米,磨成的面粉就是黄米面,常用来做糕,有豆沙糕与菜糕之分。用黄米面做出来的糕,一般人是不会做的,一般也只在重大节日才会有,贵如贡品,比如嫁娶,比如生日庆典等。
   这一天,母亲通常也要做糕。烧开水上蒸笼,一层黄米面,洒一点水,再一层黄米面,再洒一点水,以此类推。蒸的间隙,还要翻动,直到把面蒸熟。熟透的面,顺势倒入瓷盆内,趁热开始揉面,揉到彼此融合,没有生面疙瘩。儿时,看着母亲做这一切,我会问手烫不烫?母亲说没事。我伸出手往盆里探,母亲腾出手,轻轻阻拦,“听话,一边玩去,小心烫”。我疑惑地看着母亲,母亲的脸上有汗水淌下,是真的汗水,还是热气所致?我竟是不谙的,到底没有深究。现在想来,感慨在心,为自己的愚顽,与少不经事。
   每次,为了家人的口味,母亲都要做豆沙糕,菜糕。每一粒豆子精挑细选,都要用铁锅熬熟,蒙好,再用铲子一次次抿烂,再放一些去核的枣泥,红糖,均匀调和,这样的豆沙甜丝丝,软乎乎,入口滑腻。菜糕,一般把土豆丝,萝卜丝在油锅里炒熟,调料必不可少,有炒麻子最好了,又脆,又香。
   以往,母亲做好,父亲会来小城,送到儿女家。今年,父亲打电话让回家拿。父亲耳背,我高声说知道了,父亲才在听不清的呐呐自语中挂掉电话。放下电话,我痴坐失神。酸,让我措手不及。
   那天,吃糕。我咬一口,依然甜丝丝,然没有了软乎乎,感觉豆沙粒粒在口,有些神伤,母亲老了,到底抿不动了。再咬一口,竟然吃出了别样的味道,细看,里面夹杂了核桃仁,花生仁,心底油然生出鹅黄和翠绿般的惊喜,继而,迅即,深深埋下头,慢慢咀嚼,慢慢吞咽,却如鲠在喉。
   如果能日日相守,心心念着,陪父母说话,听父母唠叨,让父母依恋,也是一种幸福。可是,我却义无反顾地走远。走出父母的视线,走不出父母长长的牵挂。唯一,聊以慰藉的,是父母在,父母健在。
   生命的前身,生命的延续,是血缘在维系,连结,相守。
   只要父母在,我便无恙。只要父母健在,我就心安。
   只要父母在,整个世界,就在。只要父母健在,故土就在,根便在。
   朝暮晨昏中,惊觉自己的发丝儿如风中秋叶,飘飘洒洒。每天早上看镜子都吃惊:我居然还有头发!捻起一根根落发,落拓诗人一般,吟哦“袅袅兮秋风,萧萧兮木叶下”,黯然喟叹:秋风兮劲吹,我已无烦恼三千。
   若无烦恼三千,果真如此,甚好。
   从此,岁月共悠长!
  
   2013年11月5日
  

共 55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拜读此文象乘上高铁看风景,又象置身青山绿水之中,聆听那涓涓清泉流水潺潺:木棉花开,亮丽了整个深圳,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小桥,流水,园林,刺绣,悠悠的小巷,长长的青石路,软软的评弹,扑棱棱”飞过的山鸡,微信中的图片......无处不在生机勃勃的春天迷人的气息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形象。我希望自己也是一株稻谷,长在田地里。看到满山坡的羊,我说像长在山坡上可以移动的石头......随着岁月的流失,身份的一次次转换,人生象一篇文章此起彼落,抑扬顿挫,生命的前身,生命的延续,是血缘在维系,连结,相守。欣赏美文,推荐共赏。感谢赐稿笔尖,期待精彩继续。【编辑:你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217003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4-02-26 10:22:32
  欣赏美文,期待精彩继续。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2-27 10:03:20
  朝暮晨昏中,惊觉自己的发丝儿如风中秋叶,飘飘洒洒。每天早上看镜子都吃惊:我居然还有头发!捻起一根根落发,落拓诗人一般,吟哦“袅袅兮秋风,萧萧兮木叶下”,黯然喟叹:秋风兮劲吹,我已无烦恼三千。欣赏佳作!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