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推理与求证

精品 推理与求证


作者:豪哥 举人,3228.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9发表时间:2014-02-28 19:36:11

学理科的人都知道,最初的数学定理,物理定律、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等等,都是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求证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到后来积累了诸多的这些物理、化学变化规律,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无需实验,而是运用数理方法就能推算、推理出新的定理、定律、公式、元素、方程式来了。重要的是这些推理、推算出来的自然规律,必须回到实验中去检验、求证无误后,才能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去。
   例如,根据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推测,在第88号这个位置,应该有一种金属在地球上存在,并且名字都起好了,叫镭,但是就是在自然界发现不了这个第88号金属,直到居里夫妇历经10多年在实验室里弄出来镭的单质体,这才验证了元素周期表的推测,而居里夫人也因此被誉为“镭的母亲”。所以说,连门捷列夫这样制作出元素周期表这样惊世骇俗的“藏宝图”的大科学家,都不能在没有看到真家伙的情况下,仅凭表上的排列就宣言镭的存在,还得仰仗居里夫人的求证,才敢完善元素周期表的实物定位!这里还且不说这张元素周期表已经成功预测出了十几种地球上的元素。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不管你是多大的腕儿,不管你的方法多么地与众不同,不管你的过往业绩有多辉煌,拿真家伙来!不然的话,免谈!(央视主持崔志刚语)
   这就是胡适提出的:大胆推理,小心求证。而推理万万不能代替求证。
   当然,受时代物质条件、科技水平的限制,有些推理、推算出来的自然规律还无法求证其有何实际用途,比如《数论》这种属于纯数学的论题,当初推算出来时并不知道其实际用处,后来有些运用到计算机的算法当中了,其余的目前仍无实用价值,像“哥德巴赫猜想”。还有一些目前还不具备实验条件,比如爱因斯坦断言物质位移的速度达到或超过光速(每秒30万千米)时,该物质的时间将停滞或倒流。另有一些如历史疑案,像过眼云烟,要找到新的证据,来还原事实非常之难,人们只得把各种推理结果搁置一旁,谁也不敢断言哪种是历史真实,比如:史前文明。(自远古以来一直争论不休,而又未能求证的一个著名论题就是:世上到底有无鬼魂、神灵?呵呵。)
   再比如,一个点沿直线移动后的轨迹是一条线,线上任一点的位置以一个数字表示,这是一维(度)空间;直线平移后的轨迹是一个平面,面上任一点的位置以两个数字表示,这是二维(度)空间;平面移动后的轨迹是一个立体空间,空间内任一点的位置以三个数字表示,这是三维(度)空间。依次推测,自然界中是否还应该有四维空间呢?它是什么样子的?三维空间是建立在直线、平面基础上的,理论上讲四维空间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这一维度,但它是否实际存在,以目前的水平还不能充分证实,不能实实在在地摆在你面前。
   四维空间只是一种尚存在于理论层面的抽象数学模型,有人却乘公众不了解之隙,提出了2012年四维空间造成地球毁灭性灾难的说法。既然目前的水平无法求证,那么他是如何求证的呢?古人推算出来的?(一个省事的求证,太有才啦)古代比现代发达吗?史前文明?史前文明本身又是一种推论,以推论求证推论,无异于在沙滩之上构筑大厦,这样推理不攻自破。这种地球毁灭的话题用于科幻或者商业、娱乐目的尚可,用于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就有悖于道德、法律了。
   前些年国内外议论纷纷的一个食品安全的话题——氢化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当中潜藏危害的问题,就是老外经过严谨求证得到的:一个健康的志愿者在实验人员的观察下,连续几十天只吃麦当劳的快餐食品,检测结果是血脂大幅增加,肝脏出现中毒症状,体重骤增5.5千克。这证实了专业人员对氢化油的危害性的推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报道)。
   随着氢化油威胁人体健康的事实真相被发现,现在不少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对氢化油封杀、叫停、限制。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监管的规定,因为我国还没有完成对氢化油现状的评估,在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撑下(还没有大量出现明显的受害者之前?),是否出台管理措施还为时尚早。最近央视记者的调查发现,中国仍在大规模、无限制地使用氢化油。在我们的食谱中,几乎随处可见用氢化油加工过的食品。而它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求证之路真的很艰难啊!不是难在它是“正在发生的历史疑案”,而是难在它涉及“到底应该侵害谁的利益谈及食品安全给人造成的?”这个两难的选择上。
   西方人比较鼓励求证。曾经看过一篇外国论文《论茶叶与性欲的关系》。作者针对这一论题开展实验。整个过程科学、严谨,有真实的实验检测设备和实验人员、志愿受测人员,有详实的数据对照结果支撑,最终得到结论:饮茶与性欲无关。这个论证固然荒唐、无聊,居然也发表了,却很能说明一些思维方式和社会导向问题。西方“愚人节”中谎言盛行,有许多谎言编造得颇有水准,却没有对社会产生多大不良影响,这就是求证而不盲从的习惯。反倒是国内一些著名刊物热心转载类似“西红柿嫁接牛肉基因,成为蛋白质和VC含量最高的蔬菜”,这类“西方最新科研成果”,无端被老外幽了一默。第二天国外都辟谣了,国内只好揣着尴尬,不是三缄其口就是轻描淡写。
   国人似乎多愿意劳心推理,求证则经常属于“莫须有”的——不需要有(赵本山:这个可以有。小沈阳:这个真没有),因为推理似乎很站得住脚,结论很明显嘛!一个少儿电视频道推荐了一个健康的“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先不要叠被子,而应该把被子翻过来晾一晾潮气,到临出门上学前再叠起来,这样才有益健康(没提否则会怎样)。这个“好习惯”的益处是否经过考证呢?没有这种习惯的人有多少明显受害了呢?我们的被子都是过一定时候拆洗一次的,这么多世纪以来,尚未发现有人因起床后立即叠被子而损害健康。早晨时光如金,哪一家人能为出门前特地留下叠被子的时间?所以,这个“好习惯”是培养孩子们偷懒不叠被子的坏习惯的借口。
   所以,东、西方对待求证态度截然不同。再举一个例子,人们一直有一个共识:菠菜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吃菠菜可以补铁。然而国外研究人员通过化验发现,菠菜当中的含铁量比其他蔬菜高得微乎其微,不足以作为补铁的“唯一指定蔬菜”。于是,我们又有一个新的说法:中国的菠菜比外国的含铁量高,因为我们的土壤含铁量高,可是一直没有人提供化验数据。那么含铁量高的土壤种出的其他作物是否也比国外的含铁量高呢?既然国人都已经普遍补铁了,那我们那些补铁的药品为什么还卖得那么火呢?要补到铁钉从全身脱颖而出吗?
   多年前,有一份地方科普杂志刊登了一篇作者A的文章,建议苹果应该连皮吃,因为皮中微量元素钾的含量高于果肉。接着,有作者B著文反驳:果皮含有残留农药,应该削皮。然后又有作者C指出:现在使用的农药大多残留较少,吃前用盐水浸泡半个小时即可解毒。而作者D却说盐水解毒不科学,削皮吃才能保证安全……许多作者纷纷加入推论,各抒己见,一时间这份不太有名的杂志着实出了一把风头,但是最终读者们依然云里雾里,无所适从。
   后来,杂志社的一个颇有科学修养的编辑发现,这些“科普保健”文章都只是推论,没有令人信服的实验结果作为论据,疑惑之中仔细考察,所有来稿和稿费都是通过同一个邮局收发的。前去调查终于了解真相,原来这些关于苹果是否削皮的争论文章,全部都是出于一人之手,以不同的笔名投稿的。这是一个急着圆作家梦的“文学青年”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试想这种耍小聪明走捷径的人会去用心求证吗?
   人们太渴望一夜成名、一夕暴富了。那些不认真求证商品品质就为其广告代言,最终惹来官司的明星们,不就是一朝名利双收的吗?只要能够引人注目,管他美名恶名。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谁不愿意当养尊处优的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求证者往往受制于推理者,谁还愿意费力不讨好呢?政府官员靠“拍脑门”决策,最终以公众税赋负担昂贵“学费”的事件,发生得还少吗?公众人物往往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代表和示范。
   不负责任,不付代价,利益均沾,这是从古至今普遍存在的猪八戒、懒羊羊心态。听信忽悠,懒于求证,又贪便宜的心理则使骗子们大行其道,那些小伎俩没什么科技含量却频频得手。天津人说:大梨(吹牛的人)赚财迷。

共 32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洋洋洒洒的文笔阐述一个道理,无论何事都要求证,不能凭一面之词。作者首先从高端科学讲解求证的严谨,没有求证的理论不能称其学术,正如作者所列举的实例,充分说明了论证的必要。作者又用娴熟的文笔阐述食品安全的求证对人身体的重要,看似无用的求证,让更多人走出误区。从孩子教育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一个侧面阐述没有求证的理论没有科学道理,没有推理求证的一些广告只是暴富了部分人。欣赏作者的博学,举一反三的实例渲染一个立意高远的主题,值得一读的佳作!【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301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4-02-28 19:38:22
  欣赏作者锐利的文笔,每一个实例都是对主题的诠释,好文当赞!
回复1 楼        文友:豪哥        2014-03-01 09:18:34
  谢谢阳媚老师的妙评和鼓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