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怀念江万里

编辑推荐 怀念江万里


作者:毕海平 布衣,43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35发表时间:2014-03-07 21:18:49
摘要:今年暑假,我去鄱阳小住了几天,临别的那天,我特地去“止水”朝圣了江万里江老先生。

今年暑假,我去鄱阳小住了几天,临别的那天,我特地去“止水”朝圣了江万里江老先生。
   江万里,字子远,南宋末年左丞相。是他的一腔爱国热血感染了我。对于江万里,我们这代年轻人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我也希望此次前往能从中学到些东西,同时也希望能让大家加深对他的了解。
   “止水”池,是当年江万里亲自开凿的,位于鄱阳县芝山脚下。打的的时候,我问司机知不知道“止水”在哪里,司机愣住了,一脸的茫然让我的心情不免有些沉重,我万万没有想到作为鄱阳人竟然不知道江万里,这么一位为国鞠躬尽瘁、万死不悔的英雄,他是鄱阳上空的一颗耀眼的星辰,却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在人们的心中淡去,想到这我的心不免有些痛。
   从饶州中学打的到“止水”只需十几分钟,下了车,便看见“芝山公园”四个大字。从大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止水”池。池中的水清如镜,波光粼粼。葳蕤的苍树倒映于水中,诗意般的木桥亭立于池中。这就是当年江万里以身殉国的地方,穿过千年的湖水,我彷佛看到一位满脸沧桑的白发老人正对着我笑,笑得那么沉重,笑得那么无奈。
   “止水”池的岸边有一块石碑,这是后人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而立的石碑,至今还屹立在岸边。
   通往芝山山顶的路是优柔缠绵的曲径,路旁偶有开满白花的树,在风的韵律下不断招摇,低枝横檐,微风拂面,赶走了一身的炎热,所有的景象都如“止水”池中的水一样平静。这里没有市中心的浮躁,有的只是安详。
   拾阶而上,站在芝山顶峰,极目眺望“止水”池,透过稠密的树林,我彷佛看见一位穿越千年时光一个面容憔悴、目光冷峻、铁骨铮铮的老人端详地坐在烟雾氤氲的“止水”亭中,他静静地在那里沉思,心中从未忘记过匡扶南宋抗击元军的决心。我匆匆下得山来,却不见了老人的踪影。我缓缓地走进“止水”亭,坐在老人刚坐过的地方,透过如镜的水,我幻见当年江万里同军民血战元军的惨景,那么悲烈,那么壮观,又那么振人心肺。然而大势已去,江丞相凭一己之力难以改变大局,风烛残年的他携家人投身“止水”,以示对国家的忠贞。
   我不禁从水幻中惊醒,看看天空,早已下起了蒙蒙细雨。若即若离的雨滴落在水面上,滴滴答答的声响,莫非是江万里那若断若续的泪珠,莫非是他对元军侵宋的痛恨,还是对自己未能匡扶大宋的愁闷。
   想到这,我不禁流下了惋惜的泪水,看看手机,已是下午四点多,我看了“止水”池最后一眼,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便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值得我怀念的地方。
   作为赣北文化之一的“止水”池,之所以能够流芳千年,因为这里有一个至忠至孝、刚烈勇敢、视死如归的英雄投身于此。作为鄱阳人要铭记这段历史,作为当代的青年学子更要记住在一千年前有这么一位老人在这里沉睡着。

共 11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至忠至孝、刚烈勇敢、视死如归的英雄江万里,纪念他的石碑还在,但人们已经忘记了“止水”池,这是令人悲哀的事。作者通过“止水”池的今昔对比,展示内心对江万里深挚的敬仰之情,赞赏江万里崇高的精神,并以此告之后人牢记历史与每一位为社会有过贡献的人。用意良苦,给人启迪,欣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4-03-07 23:23:06
  文字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带给人现实的思考,牢记历史中伟大的贡献者,传承中国文明,人人有责,欣赏!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