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鸣】万里长城第一山——丹东凤凰山(散文)

精品 【春鸣】万里长城第一山——丹东凤凰山(散文)


作者:闫寒 童生,938.8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67发表时间:2014-03-07 22:11:35

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早,我吃过早餐,背上双肩包,带了些水果、面包还有几个根火腿,又带了一个准备接山泉水的空瓶子,从凤凰城火车站附近的宾馆出发,去万里长城第一山——凤凰山。
   一路疾步匆匆,但却没有影响我看热闹。当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巧遇辽东烟叶仓库物流中心开工典典礼,公司大门口两侧的礼仪小姐穿着长长的旗袍,彬彬有礼地站在那里,向前来参加庆典的人们示意欢迎。我行走的线路恰好围着这家公司转了大半个圈儿,走了大约三公里的路程,礼花鞭炮一直伴着我,走着走着,鞭炮声渐渐弱下来,再后来听就不见了。这时在我前进方向左侧,我见一个大院子里堆着一大堆松塔,就走过去看着工人们用机器给松塔脱皮,我拍了几张照片,继续我的行程,估计前边不远就应该是烈士陵园了,不乘车的目的就是要看这个陵园。
   凤城烈士陵园始建于一九七五年,坐落于凤城市凤山街道办事处凤凰山村(凤凰山脚下),占地七一一九平方米,园内建有纪念碑一座,国旗杆一座,看护房一栋,纪念堂一栋,大理石卧墓三百六十盔,花岗岩单体墓四盔,纪念广场一个。园内安葬从抗日战争到二零零六年的烈士三百二十三位,其中有名二百六十七位,无名五十六位,大多是抗美援朝期间在战场受伤后在后方医院牺牲的烈士。著名的烈士有抗日民族英雄苗可秀、东北民众自卫军第二大队大队长王希忱、辽南临时政府第一行政区长官阎生堂、辽东省警卫大队政委包乾、装甲兵副司令员林千、原六十四军一百九十二师师长李振荣。二零零六年,丹东市政府将凤城烈士陵园定为丹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园以来,凤城烈士陵园每年接待参谒群众达五万余人,是我市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零零八年我市将分散在十四个乡镇的散葬烈士墓全部迁入凤城烈士陵园,新建墓穴三百六十盔,向凤城市烈士陵园迁移墓穴三百二十座,将原墓穴全部改成大理石卧碑。
   二零零九年,根据省厅部署,凤城市政府将凤城烈士陵园重建工程列入十大民生工程并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投资二百九十七万元,对凤城烈士陵园进行重建。重建工程有新建陵园大门、纪念广场、国旗杆、墓穴、汉白玉栏杆、步道地面硬化、透空围墙、综合展示墙、排水设施,修缮的工程有纪念碑、纪念堂、看护房等。工程于二零零九年六月开工,整体工程于十月三十日全部竣工。
   我向英灵们深鞠一躬,赶紧继续向凤凰山走去,这时已经中午十一点了,不过前边就是凤凰山景区大门。我在大门拍了几张照片,又走了不远,想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却被门口两个穿满族服装的女孩吸引了过去,,大门的左边的圆柱子上写着:“百载要塞武次龙原古凤凰”,大门右边的圆柱子上写着“千年胜迹汉风清韵今满园”。我高抬腿迈进高高的门槛,先在院子里环顾四处,走进餐厅,餐厅里座无虚席,我站在一边等了片刻,还是没有空座,算了吧,再走一段再说吧。我拍了两张照片继续走,不多时到了凤凰山景区第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间有个八个台阶高的圆形平台,平台正中一根柱子,柱子的顶上雕着金黄色的凤凰,这就是凤凰台吧。丹东凤凰山大门和这具有满族风格的凤凰山旅馆及满园,加上走进大门直映眼帘的凤凰台,着实展示了凤凰山景区的雄姿和满族风情。我拍完照片,找了个地方吃点儿自带的午餐,吃了个苹果,又继续赶路,没多会儿,路边天然名胜的大石棚“直上青云”就先映现在眼前。
   大石棚高约太半、欹嵌前撑,石面朝南,坐地而憩。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云”八个大字,苍犹刚劲,十分醒目 。石棚之上有一青松,枝干舒展意在客,故称为“迎客松”。 石棚前面绿林虚掩,背悬崖遮日,流水潺潺悦耳,鸟儿雾里啼鸣。时若坐在石棚之中,顿觉山风送爽,心旷神怡。我爬上石头的顶端,求了个学生模样的男孩为我记录下这直上青云的感觉,我谢过他,背好包继续爬山,十二点半,我来到了凤凰山景区主大门。
   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属长白山脉,位于凤城市郊,距丹东四十公里,最高峰海拔八百三十六点四米,凤凰山历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山”、“中国历险第一名山”,一九九四年一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AAAA国家级旅游区。凤凰山是以自然景为主,历史文化古迹、边塞田园风光、风情民俗为辅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融泰山之雄伟;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华山之险峻;峨嵋之秀美于一体。素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自然美著称于世。险中藏奇、秀里蕴幽、环望山峦突π拔地而起,入山则峰回路转,五步一处景,十步一重天,展现出“壑岩丹青千尺画,海云仙阁一溪诗”的胜境。凤凰山山城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山城。凤凰山自古有“辽东第一名山”之称,极目远眺,百里山川景色尽收眼底,群山白云,若在脚下,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向东远望,中朝边界的鸭绿江犹如一条白带,飘向天际;据考证,凤凰山奇花玉玲花,东北仅在凤凰山有。
   凤凰山巨崖阔石,青苔如墨,像乌黑的骨头,南北朝时期始称乌骨山。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巡,游览此山时,有“凤凰拜祖”的传说,遂赐此山名为“凤凰山”。后“平辽王”薛仁贵为了威慑各附属国,使其永不背叛大唐,在距凤凰山四十里处的发箭岭,开震天弓,搭穿云箭,对准凤凰山方向震臂一射,神箭穿凤凰山而过,落入鸭绿江中,自此便有“神弓射箭眼,一箭定辽东”之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我仔细阅读凤凰山简介,把景区导游牌拍了下来,用它来作向导。然后,沿路继续,没走多远看到了圣泉,我带的空瓶该盛满水了,我先是走到十多米高度石崖底部,双手接着从上面溅下来的水喝了几口,好凉好爽啊!然后瓶嘴对准溜下来的山泉水,接了满满一大瓶,求游客帮忙留个影,又开始赶路了。东山景区少,有时间再看吧,我大踏步前进,很快就来到了紫阳冠。
   紫阳观是凤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庙宇。居庙宇之首,雄伟壮观,布局严整,独具特色,观院之中有古松四株,挺拔屹立,相衬覆盖庭
   院,更显得殿观肃穆而壮观。从山麓仰望,清晨即迎受曦阳之光照,曦阳初上光线呈现紫色,素有“紫气东来”之说,道教称曦阳为紫阳观,又谓紫阳乃祥瑞之兆,故道观以此为名,这就是紫阳关名字来历。
   紫阳观始建于明弘治初年,原名大安寺,又叫大宁寺,清朝时叫做逍遥寺。明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一五八七年,僧祖能开始重修,至十八年竣工。正殿三楹,配庑六楹,大门一楹。明清之间,日渐凋零。清雍正年间仅有老僧一人主持,当时长安有一龙门派道士郝教明去游到凤凰山,见山势巍峨,气势非凡,林密幽静,适修真养性之佳境,便产生了留山念头。主动和老僧亲近,投其所好,老僧大喜,遂留郝道士同住,老僧归天后,郝道士留寺,一连主持数年。乾隆初年,他回到长安将其徒弟永义招来凤凰山,便将大安寺改为紫阳观,又称三官庙。清道光十三年,紫阳观三名道士化缘集资扩建道观,计正殿三楹,东西配房各五楹,山门一楹,观内供奉:天、地、水三宫。此后百余年香火尚盛,民国年间道士毕维修得完好,日本侵占凤城期间,日本香资和庙产收入,将道观维修得完好,日本侵占凤城期间,日本莲花和尚富高行雄人日本国来凤凰山,曾在紫阳观东厢修真。解放后,紫阳观,正殿扩建为五楹,保持了辽金时期的建筑特点,雕梁画柱,金壁辉煌。东西配房改建为三楹,余地新建四角赞亭式钟鼓楼各一座,新建的山门,比从前大而宽。正殿内供奉天、地、水三宫,两侧靖瑶池金母和八仙,旁有土地和灵官,彩纭画保持明清艺术风格,壁功采取铁线描写,人物栩栩如生。
   一九八零年重修,正殿五楹,东西配房三楹,四角攒尖式钟鼓楼各一座。紫阳观采用琉璃瓦造顶,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梁枋有彩绘装饰,下面是透雕燕尾,各殿殿脊上都有飞龙走兽,梁上贴金。门和门外明柱都是木制的,涂朱红色。庙外四棵古松都有五百多岁。紫阳观是凤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庙宇,包裹三官殿、、三教堂、斗母宫、碧霞宫、纯阳殿。
   纯阳殿位于三官殿右侧。东西两边是道舍各三间,山门,长廊,总建筑面积三百一十四点五八平方米,纯阳殿是仿明清建筑,看它碧瓦朱檐,雕梁画栋,给人以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的感觉。这里边供奉的是八仙之一吕洞宾。吕洞宾,唐末道士,名嵒或名岩,字动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据说唐咸通三年(八六四)六十四岁时进士,及第后被汉钟离度为神仙。
   一九九三年,由省道教协会派孟崇然,全面主持紫阳观道教活动,并于一九九三年六月举行盛大的开光典礼,由此,紫阳观作为道教活动的场所正式对游人开放。由于我平日里不喜欢研究寺庙,草草看了看就从紫阳观出来,在西景区入口附近找了个小旅店,吃了午餐没做休息,和同屋住的游客一起出了旅店,奔西寻找解放纪念塔。
   解放纪念塔是我见过最小的纪念塔,底座都是石头砌成的,下面三次没有台阶,上两次是有台阶的,年轻人都爬到两米多高的塔座上
   拍照留念,我没时间玩那个,如果不抓紧,恐怕爬不完一半的山峰,我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一点四十了,快去斗母宫吧。
   斗母宫又叫八只手,里面供奉的是“圆明道母天尊”,是道教信奉的女神,传说是北斗众星之母。斗母宫建在观胜台上。从这里可以远观烽火台、罗汉峰。斗母宫整体建在一块巨大的石崖上,宫崖一体。斗母峰胜境是凤凰山十景之一。
   斗母宫位居“解放纪念塔”左上二百多步远的“斗母岩”上。宫旁有一巨石,呈片状竖立,南面刻有康德峻的诗:“划开天险,盘亘金甄”北面是陈济清所镶刻古魏书四字“出类拔翠”。宫后有一大圆石,四周铁栏围护,石上长有一株青松,游人可以登岩纵览胜景,故称此岩为“观胜台”。立台环顾,向东侧可视“紫阳观”全貌,远处东山遥迤 ,连亘绵绵。真乃是胜景尽改眼底。若立在“观音阁”上鸟瞰“斗母宫”就更有一番趣味,则是巨石相托,群崖拱围,峰峦相叠,绿树簇拥其间,云雾缭绕,虚无缥缈,幅幅天地会萃山水日月之秀,花卉草木之香,轩亭斋台之丽,人们故称此景为“斗母圣境”。我排了好一会儿,才走到那棵系上很多红布的松树下,求个女孩为我拍张留影,立刻离开了。下午两点五十分,我到达了凤凰洞。
   传说凤凰洞是凤凰栖息的地方,洞深通往大海,洞内还有凤凰蛋。洞外有诗日:“洞此盘古开,伦黛通四海,凤凰两千古,翩翩舞上来。”当年唐太宗探凤凰之洞就在于此。相传唐太宗来到辽东,见凤凰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便在此山安营扎寨。这一日,唐王登山查看地形,只见半山腰有一个洞,洞中金光闪耀,雾气腾腾,令人眼花缭乱,唐王心中纳闷,便率从前去观看,只见这个洞能有一人高,一剑多宽,洞口圆滑,系巨大险石垒成。唐王想令人打探,忽然扑啦——飞出一只凤凰鸟来,唐王道:“原来是凤凰洞”!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洞称为凤凰洞。凤凰洞位处“观音阁”下方的册坳中,洞之下端与观音阁相连,从洞口拾两层梯而下,越走越暗,须秉烛而行。洞内广石厦为室,两壁陡峭,有一段长七十佘米。继行则曲折盘回,时豁时窄,奇形百态,俯仰万状,洞中有洞,奇中有奇,洞中之段,有一石陡立,堵住去路,在石上端有一小洞,难以容身,胖者很难通过,须前拉后推,过洞上行,则几步一折,或盘旋面上,或曲身而下,捕捉迷离,十分有趣。凤凰洞全长二百米,只要身临其洞,就是在盛夏之时也会感到凉风习习,雨季还会听到瀑涌之声,有人赞道:天斫神剜不记年,洞巢厅观异凡尘,窈窕凤凰通幽处,啸傲烟霞六月寒。听说,凡游山的人,大多都要结伴而游凤凰洞,以尝夙愿,可我就是单枪匹马也不能越过这美景不看的,或许我比结伴而行的游客更欣赏这优美、奇特居洞穴之首的天然结构。好景不能是赏出来的,你说对吗?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喝了几口泉水,继续爬山。我是一边爬一边看凤凰山奇特的美景,用十五分钟到达观音阁。当我走上台阶,见大门上着锁,门旁边有一位僧人盘坐在那里,我只能看看简介喽。
   观音阁建在巍峨壮观数百丈高的悬崖峭壁上,大有凌空飞峙之势,此阁始建于明神宗年间,分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面宽三间,大佛立在阁的中央,脚踏殿坛,头顶天花板,给人一种气势磅薄的感觉,这尊大佛的名字叫做千手观音。观世音手中所掌的那只“净水瓶”和那根“杨柳枝”原是普洒佛法的意思,是那个象征的“道具”。后来便成为主人间晴雨的法宝,可谓有求必应,能治百病。下站是韦驮,他是佛教天神,姓韦名琨,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传自唐初,道宣梦此神后,佛教列为护法神。遐迩闻名的观音阁,名扬四海,风景绝佳。凌空栈道站在观音阁望凌空栈道,景区负责人想我介绍:栈道全长约一千一百米,栈道北端于苍龙岭相连,南端于观音阁相通,它削壁架空,藏奇露险,蜿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飞龙,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行走于栈道,抬头苍峰屏峙,低首流水潺潺,在此沐风、听涛、观景,深感大自然的造化,人工的雕琢完美的融为一体,无不叹为巧夺天工。遗憾的是栈道还没有对有人开放,再往山上就该是聚仙台了。

共 1286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跟随作者的文字也神游了一番万里长城第一山的凤凰山。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地理风貌特征的介绍让人长了见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增加了文章的厚重与底蕴,而作者游览经历则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让人读来身心愉悦,顿生羡慕之情。期待这种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生活情趣为一体的游记散文与大家分享。佳作推荐欣赏,感谢赐稿春秋!【编辑:穿裤子的云】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406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潮仙        2014-03-08 09:42:55
  凤凰山被誉为“中国第一历险名山”,那种感觉只有游过才知道。在欣赏着人文的、自然美的同时锻炼了人的耐力和意志。我深深体会到:经过两天的攀爬我可以自信地说:“我还没老!凤凰山,再见!” 欣赏佳作!
2 楼        文友:秋觅        2014-04-05 22:35:33
  复审理由:这是一篇生动的游记,叙述游览万里长城第一山的凤凰山,是很好的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生活情趣为一体的游记散文。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地理风貌特征的介绍让人长了见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增加了文章的厚重与底蕴,而作者游览经历则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让人读来身心愉悦,如亲临其境之感。
秋觅
3 楼        文友:闫寒        2014-04-27 10:09:36
  欢迎潮仙前来做客,我说的感觉真的只有游了才知道,不妨你也试试。
文学,是我的精神食粮;摄影,是我的精神支柱;健康,是精神的保障。
4 楼        文友:闫寒        2014-04-27 10:12:06
  非常感谢秋觅申报复审,很多时候经历了就是收获,真的狠长见识。
文学,是我的精神食粮;摄影,是我的精神支柱;健康,是精神的保障。
5 楼        文友:墨骨        2014-05-22 11:56:02
  我们寝室也有一个丹东凤凰的同学,来这里渐近两年但是无机会领略凤凰山的险要,在您的文字里游了一遍凤凰山,也算无憾了。晚辈翘首拜读了
生命,只为文字而灵动飞扬。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