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天门山览胜(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天门山览胜(散文) ——散文


作者:大山的儿子 布衣,14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47发表时间:2014-03-07 22:25:12
摘要:那是2001年,我的同行三架山乡的朋友,在我这个山里人面前夸口,说他们的天门山咋样咋样好,夏天,应之邀,和单位几位小兄弟去了

那是2001年,我的同行三架山乡的朋友,在我这个山里人面前夸口,说他们的天门山咋样咋样好,夏天,应之邀,和单位几位小兄弟去了。
   邻乡和我同在报道工作岗位上干了十几年的同事升任那个乡的党委书记,见到故友,愣是不让我上山,留下陪他唠嗑。期间他拿出刚起草的天门山旅游开发报告给我看,让我给提提意见,大山,熟视无睹,我哪能看出什么旅游开发由头来?天门山,朦朦胧胧的耳闻,要开发,还怀疑那条路要多么漫长……。
   小兄弟们下山了,他们给我带回了后悔药。他们这次还没到天门山,去了韩家沟,他们说:“那地方山水风景不亚于冰峪沟”“韩家沟,真的很寒,大夏天,那条沟里特别阴凉,啤酒拿到沟里,瓶子外面都要结出露珠儿,听沟里人家说,上山里还能找到冰”。作为我,一个山沟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没有走到这种地方,那儿,十分懊恼和缺憾。
   还好,机会又来了,秋天,有线公司蒋经理邀我们去天门山放松一下。人家说:“去北京不逛长城等于白去,上长白山不到天池等于白去”,我没机会去哪里,有上次临天门而未进的后悔,这次进山,不到山顶,我不会死心。
   那时登天门山,多处还没有路,林间、沟壑旁偶留猎奇者攀爬的痕迹。
   天门,真的宏伟壮观,其实就是跨在两处陡峭山梁上面的一座山峰,从山门外可以望到门里的山峰和蓝天。仰望头顶,晕!给你一个天旋地转,要塌下来的感觉。
   看到天门,这不是最终目标,一行不到十人的队伍,已经去了大半。这伙人,就我是生长在山里,遥望奇石怪松的层层突兀山峰,我成了攀登主峰的力挺者。爬过两道大坎,天门早已趴到脚底下,从山门里回望的山峰,已升到山门的上面。这时,登山人走散,只剩下我、陪我们爬山的东道主单位副经理老董和来自海边的年轻朋友葛子。在一处陡峭的大石壶前,高丈余,被雨季山水打磨的没一丁点棱角,本来是陪我们走的老董打退堂鼓了,那哪成呀,在山半坡老林子中,我们什么也看不到,老董成了累赘,送他下去,我们还能返回吗,我们这一趟不是白走了吗?爬不到山顶我们上来干什么?葛子年轻,抓住一根古藤先爬上去,我托着老董的屁股,葛子在上边拽,又缓出手推他的两只脚,搭成人梯,总于让老董爬过这道坎。
   陡峭的山谷,一会在树棵子里钻,一会在枯叶丛中探路,一会在山岩上、乱石峤子间攀行,往上看,头上面的树,仅挨着蓝天,我们哄着老董“马上就到山顶啦,你看,前头爬过那撮树梢就是”,可是干爬也不到头,其实在陡峭山坳间,根本看不到顶峰。
   葛子着急了,先行爬去。
   我们俩选择的路线还算不错,好到山脊的一段,没遇到难爬的特别陡峭崖壁。来到刀背似的山脊,我有点紧张,葛子没在山顶,喊了几声没有回音,无暇观望高峰中的美景,让老董找块较宽一点的岩石上坐下,我沿着一个突兀的山鼻梁攀去。那山梁,岩石是立着的,像刀尖,那刀锋壁立的砬子尖上,只有几株歪脖松作伴,根部还有烧焦的痕迹,不知是多少年前,这里也上来了森林大火。悬挂着的枝干横向曲折延伸,苍健翠郁,斑驳砺异,摇曳在蓝天上,镶嵌在峭壁里,千姿百态,弄姿纳客,“啊,迎客松”,我想到了那幅国画。“迎客松,松迎客,向我招手,要我过去”。遇到我平生一遇的惊险、刺激,忘记了安全,忘记了一起上来的朋友。我不晕高,不惧险,因为我的原单位的电视发射塔就是矗立在拔地200多米高山尖上,那又20米高的铁塔,往下看,也是百米深渊,就是我在铁塔上面,打下手陪伴电焊工,一块一块角钢焊接上去的。拿出我喜欢爬树的本事,攀着树干往前走。一段丈余上行的山脊,连搭一只整脚的地方都找不到,真的足无立锥之地,这个滋味让我尝试到了,我一只脚插进岩缝,一手抓住尖尖的石头,如尺蠖向前爬了一步,打个停,在找第二个落脚地,这样一点一点的爬上山头,身子倚在一块巨石上。两脚踩在一棵歪脖子古松干上,树在脚下,太美啦,视线好,群山千里,叠嶂竞秀,影像丛生,我飘摇在梦幻万千的国画里。
   稍息才想起不是我自己来的,无心诗行,赶快喊了起来。“我在这”,声音不大,葛子没用大声回应,话很清晰,很近,很近。我们唠了几句,但看不到人,原来他在另一个山头那边,他试图从山梁过来,换了几处,都没有成功,只好原路返回,又从我们走的那个山坳上来。
   山这边,我们庄河境内,群峰林立,简直就是在一幅苍茫的国画里。山后坡另一番景色,举目远望,丘陵逶迤,相间相衬的碧流河上游万福盆地沟域,显得特别宽阔,太平庄、卧龙泉、矿洞沟、万福镇,几个乡镇尽收眼底。
   老董歇息过来,“那是万福?”他向西,指着六七十里外的那片影影忽忽的房屋建筑。
   “嗯,最远处那片房子就是”。山下那些乡镇,是我的邻近乡镇,大都去过,方位都能说出个子午卯酉。万福、305国道,老董在单位出差也常路过那里。
   老董来玩艺啦,“你们俩,回去吧,我从这边下去”。
   “啊”?我吓了一跳,“从这边下?看起来没有咱那边的悬崖峭壁,比较平缓,可那是一片茫茫林海,到有人家处,要有十几里,这么高的山下去,没有道路,鬼知道要经过多少看不出,没人到过的陡峭的地方,走丢了怎么办?都不回去,信息不通,找我们,山下人又不知要闹出多大的景来”。这,我们俩万万不能答应。
   他,站起,手扯到背坡一棵柞树,目光低沉,向下瞅着那密密麻麻的深深林间,树下厚厚一层望不到头的枯树叶子,还一味坚持,说找到人家就打车去万福。
   是呀,我们俩把他架上山来,就看出那两条腿已经不是他自己的啦。“放弃吧,背坡的路,不会比来路强多少,你没走过,一个人根本就走不出去”我吓唬他。
   天色不早,估计两点过啦,山下人还等我们回去吃饭哪。“不行”,抬,我们俩也得把你抬回去,趁他犹豫不决的的时候拽他动身。
   往下走,是原来的路,熟了,又有了经验,顺利的把老董架了下来。出了天门,我还留恋那看不够的山景,那么多还没有来得及顾及的不认识的草木物种,那边的山坡大树上有软枣子,我认识那东西,他们俩头里走,我又去那大树上摘了兜软枣子。回来,大家都在等我,去找我的人还没回来。
   天门山,千仞壁立,万壑凌空,松悬绝顶,云拥山行。穹窿天门,洞含奇峰,林隐古寺,溪伴钟声。邻近的东北小桂林冰峪沟去过,但未及人未到之险处,在天门山我领教了。
   第五次去天门山,宿居,也就是遇到央视名嘴,新闻主播罗京辞世前,游至天门山的那次。那时,我那当上乡党委书记的朋友,任内抱负如愿以偿,旅游开发成功纳客,台阶慢步峰顶,护栏涉足云端。观景可举,但再也找不到那个刺激的感觉,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岁月所致,盖棺定论,认定也是最后一次,挑战险峰,凭留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共 26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总是有太多的美好,绚丽,精彩和韵味和厚重。置身山水之中,我们曾被红尘沾染的心灵,也会变得澄澈明净。山水之美,美在一花一草,美在我们的心与之交融。闲暇之余,兴步游玩,倒也别有一番情趣。作者五次登临天门山于游玩之中有所思,有所悟。文章自然流畅,文笔娴熟稳重,展现了印象中美丽的天门山,以及天门山的独特神韵及登山过程,读来令人心驰神往。问好作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杨柳】。【编辑:青州大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3-07 22:25:49
  天门山的美丽、天门山的气势、天门山的神奇让人难忘,人在景中,心在尘外。感受天门山亦如感受生活。
2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3-07 22:26:47
  问好作者,创作辛苦了!
3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3-07 22:27:14
  感谢赐稿【杨柳】,祝2014佳作纷呈!
回复3 楼        文友:大山的儿子        2014-03-15 21:02:25
  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