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木马】仰望玉佛石塔(外一章)

编辑推荐 【木马】仰望玉佛石塔(外一章)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57.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6发表时间:2014-03-09 10:54:50

仰望玉佛石塔(外一章)
  
   心梦王水
  
   仰望,不只是一种视觉的形态,更是一种心觉的情性。
   ——题记
  
   对于东海蓬莱仙乡的观音山,对于观音山上的玉佛宝塔,我先前一直是以瞻视的姿态阅读的。船入岱衢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观音山上的玉佛石塔。
   观音山临海而挺、拔地而起、很有绵延横亘的雄浑之气。而碧波浩瀚,水天相连,云霞与海涛交融,岛礁如螺缀碧波,富有层次的岱水秀山、衢港大洋又给了观音山灵秀之意。据说观音菩萨得道后,首先就在此山参禅做功,开坛说教;细解圆通佛理经典,演绎完美普渡众生理法。这让观音山更加神秘奇妙;绮丽虚幻的云雾景象是观音驾临的印证。而玉佛石塔就在观音山最高的天灯之峰顶,犹如那新科状元冠上的一簪插花,麒麟头上的那一座麟角,观音大士高擎的那一个净瓶,凌云矗立,惊空出世,指苍穹,接辰星,分外耀眼,别有奇彩,一派神威气势。
   阳光倾洒,蓝天映衬,塔身分外明丽。云雾南来,盘旋山峰,塔在云雾之上升腾,似天庭之宫厥,仙境之伽蓝;云雾上飘。缠绕塔身,石塔半矗山峰,半立云端,该是天上人间或者人间天上。云过雾散,又是阳光灿烂,依然蓝天青山白塔,更显壮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就这么瞻视着玉佛石塔在这自然风光中的变幻与奇丽。每一次的前往,我都是沉浸在这样的瞻视中,沾沾自喜,似乎已经读尽石塔的一切。
   而那一天,从中寺沿石道拾级而上,西方城就在这上面的山弯。在半道上就见一个居士面对西南,双手合十,肃然而立,举头向南,一动不动。近得前来,他已然如故,一派专注入定的神态。直到我进入“西方城”,准备敬佛礼拜时,他才快速进来,给我们指点礼节方式。看他没有剃度,都是一般人的装束,可似乎操理着这个寺庙的活计,大概是这西方城的管理吧。礼毕,他送我们走出西方城门墙,我问道:“师傅,你刚在站在这儿在做祈祷?”
   “哦,那是在仰望石塔,在阅读石塔。”他指了指山顶。那平和清淡的语气,在我却有种惊奇的感觉。于是在我的追问下,他说起他与石塔的故事。
   原来他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泥水师傅。观音山开放,兴修山寺开始,他就接手山上寺院建设。下寺、中寺、上寺、千佛殿、西方城……一个个院落,或经修建而焕然,或作重建而再现,观音山面貌日新月异。1990年,石塔建造的任务又落到了他的肩头。那天在大雄宝殿祈祷,许诺,祈求,他举头凝望高大的如来佛像,忽然似觉一种鸿蒙之气临面恍惚,他黑暗而密封的心在空寂之际,闪动一丝光亮,点燃他的一豆心智……
   “观音云雾”是观音山的一大奇观,那白云幻苍狗,天龙亦八部,变化无常的观音云雾,真个神奇莫测。晴朗的天,忽然滚滚的白云,翻涌着排浪,高举铺升,绽开涟涟激越的浪花,就像汪洋大海,四面波涛如水漫金山。层层云海,连绵数十里,云波滚滚,汪洋无际,隐隐约约露出一点峰峦在云雾之上,如大海中的礁屿,似航行中的舟帆;而有时候,那云雾如同白色的绸带在山腰缠绕,好似众仙女在山间舞动白绸舞,散抛玉兰,喷射水雾,玩耍游乐,盘旋舞跃;有时朵朵莲花云彩在上空盘桓,轻扬飘逸而至山峦;乃是一个熙熙融融的纯白的仙境世界,山蕴仙气,景现仙色……
   一块块本地闻名的“衢紫花”花岗石,运上天灯山顶,凿磨加工,累试成壁,层层砌高。这不是一般的建筑,那是要达到的45米高,层叠成11层的塔身。石塔在升高,那云儿在他和工人们的头顶飘过,在他的眼前流动,轻轻似安抚如慰摩,给他一种轻快,消去他劳作的疲惫。塔在升高,五层六层七层……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俯瞰,碧波浩瀚,水天相连;岛礁如螺缀在碧波,船帆点点生动大海,岱山秀水宛然清幽;衢山岛内,港湾曲折,村岙参差;河如白练,路若绸带;地田披绿,盐场堆雪;山丘起伏,楼宇栉比……海山风光,尽在眼底,尘世浮华,一览无余。视野倍开,胸襟空大。他只感到人世过往纠结,已然消逝孡尽。忽然云雾漫来,他和他的工人升腾在云雾之上,山水楼房、世上浮华,一无所见,只有那云海茫茫,宇空浩渺;云涌雾滚,时驰时烈;似乎天在头上,人在空间,大有飘飘欲飞,欣然若仙之感。此时只觉心境空无,唯塔身为挂念,弃人世之烦念。忽然云飞雾散,又见山海岛景,却有别样的感触。五百多个云天升幻的时日,饱尝了时红时白时青的云雾,采摘过忽聚忽散若走若飞时隐时现的云朵,他如在仙界和人间穿越,不时聆听从上寺传出的诵经之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真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听着这个其貌不扬的居士言说石塔建设的感受,敬佩不禁油然而生,我脱口说道:“师傅,石塔是你人生的建树,你在守护和看望它。”
   居士摇头说道:“石塔不是我所能建造,那是佛力的展示。人生短暂,石塔巍然,何用我来守护?我在仰望石塔……”
   “仰望石塔!”我重复着这几个字。居士庄重地说:“是的,是仰望,那是心的仰望。石塔不只是一座丰碑,更是一部佛经。仰望,才会有心感应。”
   仰望,就这么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我礼拜过石塔逐层供奉玉佛,“玉佛石塔”之名就是因供奉玉佛而来。我欣赏过夜晚从石塔十一层射的光亮,那是希望之光,神圣之光,方圆数百里都可见到这晶亮光彩,在茫茫的海面上为来往的船只引航指向,更给芸芸众生以心理的慰藉和人生的希望……然而,我真的没有更深的仰望。
   那一天,我一路向上,一路仰望。人在山腰,塔立山顶,凌空高耸,气势不凡;人临山顶,塔掩眼目,巍峨雄浑,别有意蕴。仰望石塔,层层向上,高居十一;六角形体挺拔矗立,展示着顶天立地的伟岸,奔放着气冲霄汉的豪迈,以一种出世入世完美揉合的形态,扑入我的心眼。仰望,仰望塔顶,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之感,引我瞩目惊心,凝神屏气,不敢稍动。忽然云雾从脚下涌上来,弥延在石塔的四周,塔升在云雾之上,我也腾身云雾之中,。真似置身在天上宫厥,脚下是云浪雾海,头顶却是朗朗青天,飘动几丝云彩,映衬着石塔独立不群,傲然自在之势。忽而地上的云雾升腾飘散起来,巍然的石塔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显得神秘奇妙。猛然,塔中传出洪浑的钟声。钟声飘扬。仰望石塔,只觉云雾凝固着,只有石塔似青剑舞练,如蛟龙飞天腾升在云彩之间,穿越宇空。我的心随着石塔的穿越,一片肃穆,一片空寂,浮名功利,一丝不留。我虽然没有像上海客人那那样在这一带看到菩萨群像的蜃景,而我心眼却依稀望见塔顶上的云彩中,有菩萨慈祥挥洒的杨枝,清洗着我心中厚积的污垢……终于云雾散了,淡了,清了。清风自徐来,身心倍爽……是石塔的万千气象,动静变幻,撩动我空静的心田,勃生出禅机哲理。仰望石塔,只觉此刻塔影在高耸间伟岸,佛理在心田中舒畅,心中不禁回响起罗大佑的歌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洪浑之声,荡涤心胸,消淡着懵懂的世俗庸见,收获着人生至境的启迪……
   我将更深切地追随造塔居士的仰望,用心去阅读玉佛石塔,去营就透彻洞明的“佛心”……
  
  
   观音山之夜
  
   阴历六月十八,浙江舟山蓬莱仙乡大衢岛上的观音山,呈示出一派节庆般沸腾热闹的景象。
   傍晚,山下的海面水波灰蓝一片,大小泥螺山五指似海狮爬在水中,灰亮间却显得空蒙,没有船没有浪,茫茫无际间影绰着远山。我向着观音山的天灯顶上行。我的身边上上下下满是人。回头下望,那条古老的上山通道十八弯上,溪流涓涓向下,人流涌涌向上;而公路直通的北扫基头,车声轰鸣,人头挤挤;灰色的盘山公路变成了彩色的传送带,滚滚的人流延续向上,没有间歇的断流。这座以观音大士雅号命名的岛山,一改平时静谧肃穆的风貌,成了热闹之地,尘世之市,繁华之都,
   这观音山和普陀山相距34海里。传说观音大士本在此山安身修经,参禅做功。一天大士封天下八十一名山,竟忘了自己立脚之山。于是,观音大士才一脚跳到紫竹林安身,然而大士从未忘此山,每每来此说佛谈经,施恩解难。人们就以大士雅号“观音”为此山名。俗传:只去普陀,不上观音,才行半程。故而人们称观音山为“普陀姐妹”“东海第二佛国”。山上有三座寺院,原建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80年代初重新修建,现在合称广济寺,按寺院地势高低分称上中下寺。
   不知不觉地随人流向上,山顶在即,正站立舒气,恍惚间,东北方山坳就扬起几缕轻纱似的云丝,淡蓝而透明。不一会,云涌来,给松林披上了纱幔。纱幔层层加厚,亭碑模糊了,寺院影绰了。而在你还来不及思想之际,云烟猛地扩展,西南上空,也簇生起白色的团状卷云,似仙人驾雾而来。隐约中,只觉峰在动,林在飘,眼前的玉佛宝塔在升降,我也像是在腾云驾雾一般,自以为从此可摆脱一切羁绊,撇开种种纠缠……看看周围的人们似乎也有着一种摆脱世俗,超升仙境的飘摇……
   蓦然响起寺院的钟声,分不清是从威严的巨石包围的上寺,还是端庄而肃穆的下寺,或是气势雄伟的中寺传来。钟声在雾中震荡,云雾在钟声中交织、变幻。莫非正是这奇妙的云雾交融着钟声渗透出佛道禅理的玄机?
   须臾间,云层翻卷着奔起来,轻轻扬开,如马似羊各自游散,在西峰松顶,便不见了。灰色的背景也淡起来了,明朗起来,于是云散雾消,海山之景又美美地展现在眼前:海天相连,岛礁似碧玉巧缀;衢山岛内,乡岙参差,房舍栉比,路似金带,河若白练,盐田井然,山丘起伏,苍林葱郁。我又实实在在地踏在了地上。最后一缕夕阳把玉佛宝塔和我都映得金碧辉煌。这天灯顶峰的玉佛宝塔高45米,11层,呈六边形,全部用精凿而成的花岗岩块石叠砌建成,塔内供奉千尊玉佛,称千佛塔。我用尽力气,直上最高层。这层内挂一大钟,重达1吨余,我持棍击钟,只闻钟声轰鸣,似乎在山间久久回荡,传向数里之外。我的心似乎也随那钟声升腾,飞翔在这胜山白云之上。于是便分外轻松地下得宝塔。奔向中寺大殿去庄重参拜心中的神圣。
   入暮,我从中寺大殿出来,却见西南一丛丛一簇簇似莲如荷的云霞涌向山顶,夕阳的余辉给云团抹上桔黄的边,那云越聚越多,然后又笼罩了整个峰顶。莫非仙子们赶来庆贺观音大士的寿庆?正作奇想间,那笼罩的云便在山顶盘旋着下沉,一会儿就成了云环,环绕在半山顶。白云载着四十五米高的十一层佛阁石塔,升到了天庭。我便又赶往峰顶,到达时,云雾却又散了。只见四周全是人。
   寺前的通道两旁摆开了各种各样的小铺,汽水啤酒糕饼糖果扇子毛巾香粉各种杂物纪念品西瓜小瓜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小铺前电灯高悬,一盏盏电灯连成一条条光彩熠然的珍珠项链,装点夜色中的观音山。一路上人们摩肩接踵,络绎不断,说唱声欢笑声叫卖声响成一片,这里的繁华的南京路,这里是喧哗的大超市。寺前的大院上黑压压的全是人,站着的坐着的蹲着的躺着的,男的女的老的小的年青的壮熟的或懦弱的,不只是一些三步一拜上来的善男信女,更多的是看热闹赶热闹凑热闹的。难得有这么个好机会,各方相聚,亲疏共处,看山景,看海景,看佛景,看云雾,看人景,抖掉单调寂闷的烦躁,走出现代囿郁的禁锢,给心灵留一点希翼。
   应该说,这个机会是观音大士施予的。观音菩萨出生、出家、成道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大士三个生日。而六月十九之时,正是山下酷暑时节,可山上凉风习习,清凉舒适,人们既来礼敬观音,又可消暑舒怀,还可交会朋友,观赏美景,享受热闹,一举多得,因此逐年形成了六月十八观音山盛景。在所有的菩萨神仙中,最得人心最受人顶礼摩拜的似乎就是观音菩萨,虽然玉皇大帝权力无边,虽然如来佛佛力无穷,但在百姓心中似平最喜欢观音,是因为《西游记》的描绘,还是因为她是中国化了的菩萨或中国的菩萨,还是因为她的功力超凡,让人沉想。细细想那观音的传说:孝顺父母,救助穷人,送子观音,千手观音,救苦救难观音,观音大士是以一种善和美的象征深入人心的。如果说人们信佛,毋宁说人们崇尚观音劝人为善,助人为善,解救苦难的品性。而观音又是以独特的女性的纤纤的秀美端庄的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她那翩翩白衣,婷婷形体,盈盈笑脸,袅袅柳枝,给人以完美与亲切。
   这样一个时光,使不同想法不同追求不同年龄不同好恶的人,没有命令,没有招呼而走到一起来,这实在是一种值得崇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决不是单用迷信可以解析的。观音菩萨的号召力也许正是理性的真善美的神圣力量的展示。人们就为着这样一种美丽守夜等待十九日的来临,等待一种美丽的降临和升腾。
   十八的月亮出得晚。月刚升到半天,东南上空便袭来浓浓的黑色云块,把月亮遮住了,四野一片阴暗。慢慢却见有一缕月光从云层漏下来,像一条银色的路,路上便漾出一旋白色的莲座团云,慢慢地伸下来,而月光又为云团镶着银边。十分的雅致。忽听远处有人喊:“观音驾雾来了!”真的是观音大士没有忘记这处她曾落脚安身,参禅做功的地方,现在降临了!。你看,那云团下伸,倾斜着铺成一条链状的云路,直通上寺,云上影影绰绰,似有人影晃动。真个是天路遥遥今有道,云层丽丽入仙境。我呆呆的看着,不敢乱跑。而山野似乎也静得分外肃穆。只有隐约的经诵声似乎在那云路的衬托中显得特别引人。直至三更,白云慢慢上升,渐渐散开,而那一片遮月的黑云也薄起来,淡起来,拉开了大幕。月儿环着几丝白云,悠悠行在中天。而山野又扬起了缕缕清淡的香火的烟雾。我曾为八六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的观音山的海市蜃楼而惊叹。如今,我却为这禅机莫测的观音云雾而惊奇不已了。这神奇的“观音云雾”也许又是让人们神往观音山的一个因缘吧。
   随夜的深入,山路两旁坐满了年轻人,有的成双搭对,有的三五一群。蜡烛点起来,篝火烧起来,吉他响起来,歌声飞起来。平旷的山地上,收音机放起来,有人跳起了交谊舞,很快涌起新高潮。那快活的欢呼盖过寺院的阵阵钟声,朗朗诵经声。佛说真空无相,要是真有佛,他是决不会计较那繁闹的,倒是为世人的欢欣而自慰。生命在于世俗,幸福在于现时。
   这样看来,说这是人们在迎庆观音的生日,更该说人们在迎接一个新的太阳从观音山对面的大海上喷薄而出。
   听,佛殿早课的钟声敲响了。看,人们正齐集山头,翘首东方。东方的起伏的群山峰顶的天空已经点染了胭脂……
  
  

共 59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散文,前一部分写”天上“:蔚为壮观的观音山和神秘奇妙的玉佛塔,静景犹如广角镜头拍下的宏伟壮观的彩照。动静描写阳光倾泻,云海翻腾,似乎使用摄像机拍下了令人惊叹不已的虚幻景象。居士的介绍和作者登上亲历,从俯瞰和仰望两个视角点来写这壮美的景色,好像是一幅幅工笔画,多彩多姿、绚烂无比。这一部分作者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亦真亦幻的仙山佛塔,也抒发了作者强烈敬仰的感慨。第二部分是写“人间”:人流如潮、虔诚的善男信女登仙山朝拜。六月十八的观音云雾写得精彩至极,观音驾雾到达人间,使群情振奋。蜡烛、篝火、歌舞、音乐展示了“人间”的幸福,钟声、诵经声把人带到那脱离凡尘的意境。最后日出的壮观景象把主题升华。这篇散文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以写景为主,兼有叙述、抒情和议论。字字珠玉、酣畅淋漓、挥洒自如、大气磅礴,的确是一篇极其精美的散文,拜读欣赏,倾情推荐!【编辑:神秘老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神秘老太        2014-03-09 11:13:03
  难得一见的优美散文,作者文学基础非常雄厚坚实,灵活多变地采取了多种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用绚烂的彩笔描绘了雄伟壮观的观音山和神秘奇妙的玉佛塔。动静结合色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最令人信服的是作者用文字语言代替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和画笔的种种功能,展现神州大地一隅的美妙奇景。
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4-03-09 14:46:35
  谢谢神秘老太的辛勤编辑和精采点评。请多多指正。祝神秘老太开心幸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