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湖梦好,难赋深情

编辑推荐 西湖梦好,难赋深情


作者:半城烟沙 布衣,13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9发表时间:2014-03-09 16:14:40
摘要:西湖水悠悠,青山情绵绵~~

西湖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绵绵细雨,山色空蒙,青黛含翠。三月的西湖,宛如人间仙境,朦胧的湖面上,一叶扁舟飘荡着,似乎很悠然。舟上传来悠悠的琴音,奏的是这湖光山色,带着几分悠闲。
   奏琴的,是个俊郎。身着素装,手扶木琴,一副悠闲的样子。他是贾家公子——贾复。
   苏堤上,一群人呼唤着,“公子,回去吧,公子,回去吧……”可琴声依旧悠扬,他不动声色。小舟荡到断桥,没了雪,这里少了一分韵味。
   桥上,一女子玉立着,看到这小舟,顿时欣喜,她在这等候多时了。
   “公子,请随我回去吧。”
   小舟停了下来,公子回道:“西湖,能有几个三月,为什么要回去,随我游这西湖吧。”
   “公子,老爷有令,公子已游玩多日,今日必随我回去。”
   “若我不回呢?”
   “公子请看——”远处,升起浓烟,那是他的楼阁,此时已燃烧起来,琴声戛然而止,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浓烟,大火燃到了心间。
   “究竟要把我逼到什么时候!”
   “公子,老爷一心希望公子能好好读书,考得状元,光宗耀祖,继承贾家大业,有何不好?”
   “为什么你也像他们那样,难道你也不了解我吗?”
   她不语。
   “我们回去吧。”他说。
   她随在他身后,并非因为主仆关系,她是怕,他看到她的泪水。
   她怎么会不了解他呢?
   贾府
   十年前,她的父亲离开了人世,她和母亲来到贾家做仆人。
   当时,贾复和她年纪一样大,第一天他们便结识,她天生聪颖,贾老爷同意,她和贾复一起读书,并监督他的学习。可他对官权和名利并不感兴趣,清政府的腐败,名门对百姓的压迫,使他厌透了这世俗。
   他只愿得一叶扁舟,一处楼阁,永远地隐在西湖,不问世俗。可贾家如此庞大的家业还等着他去继承,怎么能避世呢?因此事,他和贾老爷矛盾渐渐加深。这些事,林香颇为了解,她在心中暗暗地支持贾公子,她肯定他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气。
   但是,她不可以让他那样做,她是贾家的仆人,她的使命是陪同贾公子学习,帮他学业有成。于是,她于次次不忍中,坏了他隐居的机会。
   “老爷,公子回来了”。门童叹道。
   “畜生,你还知道回来。”
   他不语。
   “来人啊,给我打。”
   他不语,但从他的眼中,透出一股怒气,仿佛要充满这世界,用星星之火点燃,照亮这黑暗,两个拿着刑鞭的壮丁,来到他面前,林香没想到,老爷真要打他,便苦苦哀求,“老爷,公子不读书全是我的罪过,是我没教导好公子,要罚就罚我吧。”
   鞭子已打下去,鞭鞭打下去,打碎了她的心。
   听雨阁
   他被软禁在了听雨阁。
   夜晚,她为他上药。纤纤细手,让他感觉不到疼痛。从小生活贾家里,享受着和贾复一样的待遇,她具备了千金的气质。恰逢雨夜,淅淅沥沥的雨,在这听雨阁,变成悠悠的乐音。
   他看着她,目不转睛地,心不转意地。她感到很尴尬,只看着伤口,可她发现无论怎样无法躲避那眼神,因为他在用心看着她。他抓住她的手,她本能地收缩,却被他牢牢地抓着。
   “与我携老,好吗?”他说。
   她用力扯开他的手,玉似的脸变得通红,她满心羞涩,羞涩中又带着一分惊慌,“公子,我只是贾家的仆人,只是公子的陪读,只希望公子有朝一日能考中状元,光宗耀祖,而您是贾家的公子,我怎么能配得上您呢,小女不敢高攀,况且公子正值读书的大好年华,不应谈儿女情长。”
   他想要说出什么,却又被她打断:“公子若无他事,我就先回去了”
   她走出听雨阁,雨依旧淅沥着。
   她想回头,却又不肯。她深深明白,自己只是贾家的仆人,陪读是她的职责,永远不能高攀。
   紫禁城
   时光平静地流过,林香照旧陪读,贾复照旧心不在嫣地读书。只是,从听雨阁离开后,林香多了一份对他的矜持。
   贾复至弱冠,贾老爷决定让他参加科举。林香自幼好学,是远近文明的才女,她很希望能随贾复去科举,贾复一向善解人意,他派人帮林香男扮女装,随自己是去考。
   林香中了举人,贾复却落榜。
   他没为落榜而失望,他也从未想过要高中。相反,他为林香而高兴,并设法让她参加殿试。
   光绪二十二年,紫禁城举行殿试。
   女扮男装的林香镇定地在保和殿内,答着御定试题。可毕竟,皇帝是受过高端教育的人,从笔法中看出她是女儿身。
   触犯了大清法令,她被关进牢狱。
   天牢
   林香女子殿试案被召告天下。
   贾复得到消息后,心急如焚。他迅速赶往京城,他以重金买通御官,去牢狱见林香。
   两人失声痛苦。林香昔日对贾复的矜持,此时已荡然无存。
   “香儿,是我害了你,不该让你来殿试。”
   “林香此生有幸,深得公子厚爱,今日,死亦无悔。”
   “不,我一定会把你救出去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紧紧执着她的手,她也没有再扯回,感受着他的温暖,祛除这天牢的严寒。
   他从狱官那里得知,可以救他的,只有御赐状元。他知道该怎么做。
   回到杭州,他没有再去西湖。焚了自己的小舟,在听雨阁苦读。春去夏来,夏归秋至,冬天也在苦读中度过了,他没有一日松懈,因为他知道,这是救林香的唯一方法。
   光绪二十四年,他决定去京城参加科举会试。
   京城
   正值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
   国家战败,国土沦陷,他很希望能为此处一臂之力。他深知,上书危险极大,若上书失败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就是考得状元,救林香出狱,怎能让自己葬身京城,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中。
   他来牢狱看望林香。狱里的折磨让她变得憔悴,但她那气质丝毫未减。贾复心疼地握着她的手,看着林香憔悴的脸,他不忍把上书的事告诉她,可她看出了他的心思。
   “公子难道有心事?”
   “知我者,林香也。今日国难当头,我与众学子欲上书皇上,但我还要救你……”
   “不,公子不要管我,国家正处在紧急的关头,公子怎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而救我呢?公子,去吧,林香死而无憾。”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
   1898年9月21日,光绪帝被囚禁,变法失败。
   贾复被关入天牢,和林香关在了一起。
   菜市口
   七日后,贾复被判处死刑。这七天,是他生命最后的七天,也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七天,他们一起回忆了这些年在一起的时光,谁都没有流泪,只是牵着手,牵了七日七夜。
   第七天,他被带出监狱,临别,他看了林香最后一眼,“此生能执子之手,与子共生,死而无憾。”没有过多深情的话语,他离开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西逃。狱官打开监狱,放走了林香和其他犯人。林香和其他犯人一起西逃,路上遇到一块巨石,她站了上去,东望京城,望那里的七日时光,她没有再前行,而是撞在了石头上,鲜血染红了巨石。
   这块石头叫做望京石,后来,慈禧太后站在上面东望京城。

共 27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府的宝玉是一个怎样慈悲心肠没有身份地位观念不考取功名的执拗人物。这篇作品中的贾复身上多多少少有着贾宝玉的性情,看到林香第一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贾宝玉身边的袭人,但读到最后的时候又觉得林香与晴雯又有几分相似。在那个封建社会,男女尊卑身份有别又有战乱,他们艰难地挂念,他们以独特的方式相守。作品与历史有关,采用几个断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通篇没有一句浪漫而动人的词汇,可并不表明他们之间没有深刻的爱情。作品语言精练唯美,坚贞的爱情叫人唏嘘,佳作,推荐赏阅!【编辑:温柔小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温柔小娴        2014-03-09 16:18:45
  很独特的结构,语言唯美,佳作,推荐赏阅。问好作者,感谢支持江山文学网。
一个热爱文字而不靠文字过活又不甘平凡的伪小资,一个不断在文字中寻找自我完善自我的80后母亲。喜清宁,崇尚简单。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