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屠夫王老五

编辑推荐 屠夫王老五 ——小小说


作者:许明伟 布衣,35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4发表时间:2014-03-12 20:43:39


  
   年前的一次同学聚会,我见到了久别的王老五。四十出头的人,头发花白背稍驼,皮包骨头,芦柴般的精瘦。都说“十个屠夫九个壮”,王老五当了二十多年的屠夫,天天跟肉打交道,怎么还这般精瘦呢?我想,他不是有病,就是被“鬼马”吃瘦了。
   初中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有的继续苦熬寒窗,有的远赴广东淘金,有的勇闯商海赚钱,很少联系,加上当时通信落后,许多同学杳无音信。好在我与王老五是同村,相距不过二三里路,有空或逢年过节,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或多或少从乡亲邻里打听到王老五的一些情况。
   中考落榜后,王老五无心复读了,也许是家庭原因,也许是王老五自知之明,认为自已不是读书的料,知难而退,回到了鸡飞狗跳猪儿跑的小山村。
   王老五住在大山脚下的横石村,正如村名一样,横石村不仅横石连片,地无三尺平,还是出门就爬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接公路的难行村。村里十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口,耕山种树,依靠大山的恩泽,生活还算过得去。王老五的老爸王忠实,是个老实厚道之人,妻子一连生了几个千金,弄得他心急如焚。老王坚决认为,儿子才能承宗接祖延续王家的香火。于是,每月初一、十五,他必烧香奉祖求观音拜菩萨,保佑妻子生个儿子。好不容易,老王四十多岁妻子才生下王老五,可谓老来得子。为此,王忠实大摆满月宴,来客还免收封包呢。王老五的四个姐姐,个个长得如山里野花,娇美妩媚,人见人爱。许多“蜂王”高兴去采却叹息而归:还叫等一等,等到何时呢?后来,知情人透露,老王夫妇怕女儿们出嫁后,人家嫌他家门清静,人丁不旺,劳力不足,王老五难娶亲,所以要女儿们等王老五结婚后,她们才能出嫁。怪不得王老五回家没几天,媒婆就找上门来。
   一方面是王忠实急于想当爷爷,另一方面是几个姐姐年纪不小了,特别是老大老二,阳春三月,芳心激荡,再等,实在难熬。不管王老五愿意与否,喜欢不喜欢,老王自作主张给儿子订了一门亲事,并仓促完婚。新婚之夜,随着客人的离散,王老五也“失踪”了,他跑到邻村与恋人约会,并彻夜不归,让新娘寂守空房,急得老王夫妇和四朵金花团团转,第二天拂晓,他们兵分六路挨村搜寻,将王老五捉拿归家,王老五在家人的监管下,不得不愁进洞房“逆来顺受”了。
   王老五结婚后,几个大姐相继出嫁了,父母因年高体弱,干不了多少重活,家庭的担子自然落到王老五身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弄得他焦头烂额,既无钱本又无特长的王老五为了生活,硬着头皮跟着叔父干起了杀猪的行当。
   屠夫这行业,虽不高档但很实惠,既得钱又得吃,还能解决家里的油水。王老五当上屠夫后,一改过去蹲在村市“守株待兔”等待村民来购的做法。每天天刚亮,他就挑着猪肉挨村串户去卖,一些村民出去做工留个纸条或捎个信,他也秤好猪肉挂在人家的厨房里,真正做到了送肉上门。村里的几个五保户和留守儿童也得到王老五的不少的关照,常常便宜或亏本卖给他们,甚至十天半月还送给他们一斤半秤。许多村民给王老五竖起了拇指。
   随着村村通路以后,王老五买了摩托车驮猪肉进村,这下既轻松又快捷了许多。由于王老五服务周到,足斤够两,且热情大方,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原先两人一天卖不了一头猪,现在他自已一天卖一头,腰包也越来越鼓了。手里有本钱的王老五野心越来越大,他不单劏猪,还做起了土特产生意,每到二八月采摘八角砍剥肉桂时节,王老五便大量收购,远销外地。几年下来,王老五赚了不少,他拆除了土坯瓦房,建起了一栋漂亮的洋楼。
   王老五的名声越来越大,人气也越来越高,乡政府把他树为“暴发标兵”和致富典型;村民、特别是那些五保户和留守儿童更亲热的高喊五哥了。
   后来,村委换届,王老五高票当选村主任,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村官。王老五做梦也想不到自已能当官,更想不到当官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半夜起床劏猪,天亮串村卖肉,白天办公或下村走访、宣传政策、调解纠纷,真正的“三班到”。难怪王老五四十出头,却发白背驼,未老先衰,瘦骨嶙峋了。
  
  
  

共 1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品塑造的主人翁王老五形象鲜明,是山村老农的典型代表,身上有上一代的忠诚朴实,也有这一代的商业意识。同时作品也歌颂了党的开放和致富政策,展现了农村新貌。小说的细节要实,要真,要经得起推敲。如 村里十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口 平均每家十口人家庭的村庄怕是很难找到的,请斟酌。 欣赏佳作。 【微编 王老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老大        2014-03-12 20:53:47
  期盼新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