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建国前活跃陵县的地方武装

精品 建国前活跃陵县的地方武装


作者:1121672144 探花,12581.1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68发表时间:2014-03-17 19:46:11

陵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历史悠久,名称屡经变易,区域多次变迁。远在夏、商、周时代,属鬲氏国。西汉初年(前260),置安德县,县治在今陵县城。明洪武十三年(1380),称陵县。
   历史上,活跃在陵县的民间武装很多,主要的有义和拳、红枪会、黄沙会、皈一道等。这些武装大都是农民出身,身份复杂组织混乱,亦匪亦道横行乡里,造成了当地社会的动荡局面,有时也做一些令老百姓大快人心的好事,功非是过自有后人评说。
  
   义和拳
   义和拳就是文明全国的义和团的前身,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群众组织,是八卦教的一个小支派。八卦教的前身是白莲教,也叫白莲社。白莲社混合有佛教、明教、弥勒教等教义,是一个秘密的宗教组织。据《德县志》(民国二十四年本)记载:“嘉庆八年,白莲教遍及德县境内。”嘉庆十二年,除白莲教外,还有天理教、八卦教的活动,这引起了官府的惊恐,因而进行镇压,教徒多遭拘捕,但是白莲教的活动仍是此起彼伏。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爆发。从1896年起,德州一带朱红灯(泗水人)领导的义和拳兴起。据《陵县志》(民国二十四年本)记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秘密义和拳和拳组织,设坛吞符,耍刀舞枪,到处皆是,甚至妇女也拖真神附体,如醉如痴,名为“红灯照”。
   义和团的成分极为复杂,既有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贩和运输工人等下层人民,也有部分官军、富绅甚至王公贵族,后期也混杂进了不少流氓无赖,“上自王公卿相,下至娼优隶卒,几乎无人不团”使得义和团的组织极为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打击敌人。
   据吴家店当年参加过“红灯照’的杨彩头说,当时“红灯照”大小杨家店都有,是义和团的妇女组织。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全县大部分村庄都有义和团的活动。
   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坛”,也叫拳场。几个或者几十个坛之上设总坛口。立坛时要请老师铺坛,坛场设在祠堂、寺院、会馆等地,它是义和团议事和练武的地方,内摆香案,由大师兄主持。入坛者先由大师兄授以符咒,谓之“领香”。领香回家演习十余日,再去验看,谓之“试刀”。试刀十天后,再去验看,谓之“试枪”。三次后,即为正式成员,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焚香礼拜,误以为得到“佛祖”的保佑,可以“金钟罩身,刀枪不入”。
   义和团的编制是:十人为一班,为首的叫十长;十班为一大队,为首的叫百长。百长至少领百人,多至数百人。按编制单位制定各种形、色的旗帜。班是三角形小黄旗(或红旗);大队是方形的大黄旗或红旗,中间墨书“合”字;一个县是大黄旗或大红旗,锯齿形白牙边,上书黑字“义和团扶清灭洋”,义和团有三条严格纪律:不准奸淫妇女;不准抢夺财物;不准扰乱百姓,犯者立杀。如有战斗,团众自备干粮,作战勇敢。他们的口号是:“大师兄砍洋头,二师兄杀官兽,打倒洋和官,百姓有盼头”。他们的揭帖(传单)乩语是:“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神出洞,仙下凡,扶助人间把拳玩”、“兵法易,助学拳,赶走鬼子不费难。”他们反对帝国主义宗教活动的乩语是:“奉劝天,乃霸天,不敬神,忘祖先”、“天下奉教多,不把情理说”。当时一遇到敌情,号令一出,千人立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德县薛庄(今属于陵县)薛登奎等人在本村设立拳场,得到群众拥护,支持入坛者甚多。很快坛口遍布周围各村。后来,大刘庄、小刘庄、小庄的拳场与薛庄合并,设在薛庄庄北一里许的甘露寺里,聚众达五六百人。北到边临镇,西至德州城西三里庄、屠屯、滩头、坟台等村的拳场均推薛登奎为尊,并经常来往。薛登奎与其弟薛登春被推为首领,薛登奎称大师兄,薛登春称二师兄,马兆临为大帅,薛福厚、薛富波为大将。薛登奎亲笔写了“天灵大旗,五虎羣羊”八个大字,绣在团旗上。
   义和团最痛恨洋人,尤其是对披着宗教外衣侵略中国,为害乡里的外国传教士。因此,薛登奎率团众不断烧教堂,捕杀教徒。当时薛庄的“二财迷”等三户不法基督教徒和小西装毛庄的教徒都被杀,薛登奎的妹夫因信仰基督教,也同样被杀。薛登奎领导的义和团活动,引起了中外势力的注意,山东巡抚袁世凯命总兵孙金彪督所属清兵三营分驻德州,并设城防局于永庆寺,以防范镇压义和团。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末,德州城西三里庄义和团团丁刘太三人来薛庄,路经德州南关时,被清军左子营扣押。七月初一薛登奎和刘谋亲赴德州要人,为防不测,同时派马兆临率义和团一百八十余人,集结于药王庙待命。官府不但不放人,反而派总兵孙金彪率兵来药王庙包剿义和团。义和团奋起迎战,马兆临一马当先,团众随后蜂拥而上,在柴市节、南关一带展开激战,清兵死伤二百余,帮带张玉山被杀,总兵孙金彪隐藏于三官庙内才得以活命,随后义和团将刘太三人从狱中救出,获胜而归。
   同年八月初九,原陵县义和团首领庞滩率众围攻刘家寨教堂,薛登奎率义和团前去支援,西起屠屯、滩头,东到商河谢家、胡家,北至河北吴桥县的义和团纷纷前去参战。山东巡抚袁世凯闻报,立派倪嗣冲、孟恩远率马步兵五百余,会同商河知县李兆兰、临邑县的知县刘思成、陵县知县吴明兆率各县官兵将义和团营地九圣堂庙团团围住,并悬赏缉捕义和团首领。义和团在突围时伤亡惨重,余部各归本土,首领庞滩和薛登奎先后被杀,从此,陵县义和团被镇压下去了。
  
   皈一道
   皈一道大约于清代末年由平原县传入陵县,入道俗称在乩会。滋镇和东王官庄均建有皈一殿,盛极一时。
   王官村皈一道首陈希会,道号悟真,开始在平原县赵家洼皈一殿学道,1920年前后到处讲道、化缘、筹集资金,在王官修建皈一殿,该殿有前、中、后三殿。前殿有合围明柱八根,靠山柱八根,鼓形柱石,台高一米,殿基以条石砌成。殿中塑神像,高约三米,罩以玻璃;中殿除雕梁画栋外,塑有二龙戏珠,悬于二梁之间。后殿三间,只有明柱四根,配有东西屋,西北角有偏后殿三间。正殿有三合院四处,道友和办道人员百余。1937年前后,香火正盛,有东北各省和附近诸县倾家而来的信徒。其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四:一是陈希会向韩复榘的母亲化缘,韩母除布施外,赠以“万道皈一”的匾额一方,悬于前殿,成为资本;二是陈希会善武功,扬言身轻如燕,窜房越墙,如走平地,使人误为神助;三室开设粥场,在冬春青黄不接之际,散粥济贫,以笼络人心;四是组织人员编写“善书”广为散发,每年的春秋两季赶庙会宣传,蛊惑人心。
   皈一道与其它道会不同有三:一是信徒不会经,每天在神像前磕响头,前额上磕有紫泡;二是信徒修道,以逐日减少饮食,坐待气绝,曰:“飞升归天”,三是信徒吃素,而主道者不戒荤。陈希会的骗术,村人皆知。王官庄无一人信此教,陈死,仅剩殿宇。1945年至1952年,该殿曾为德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驻地,1958年于该殿址建立陵县第四中学。
   滋镇皈一殿,位于滋镇西南三里许,1912年前后由月河村王殿文主持修建,共建大殿、房舍三十余间,初有二十余人常住殿内,极盛时,常驻六十余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三月三,七月十五有香火会。抗日真正爆发后,道首王殿文逃走,道徒自谋生路。殿址先后改为八路军后勤医院,国营裕民油厂,现为棉厂。
  
   红枪会
   1916年,军阀割据,土匪四起,官匪勾结,为害百姓。人民为了自卫,组织了以九宫道为信仰的红枪会。陵县袁桥桥东王张屯村张老五倡导了“九宫道”,组织联庄会,很多村庄设有九宫道的坛场,推张老五为大师兄,袁家桥范振钰为二师兄。“九宫道”的宗旨是保家防匪,联络信号是击鼓敲锣。战斗时,先拜坛、喝符,呐喊冲杀,不畏刀枪,曾与股匪以及林道尹所部发生多次战斗,1926年9月,被张宗昌派兵镇压。
   民国十三年(1924),土匪张栋臣占据穆庄,时常外出抢掠,红枪会多次回击。原德县执事林介钰暗中资助张栋臣,并在张栋臣败逃时派兵接住德州。是年秋,国民革命二军岳维峻部攻占德州,林介钰逃跑,不久他在张栋臣的帮助下,又收复了德州,官升德临道道尹,从此,他对土匪武装更加器重。白集一带匪首“黑大个子”率匪独霸一方,林便与之勾结,在林的支持下,该匪公然打起了“天下第一团”的旗号,声称“天下第一团”,“人人都该钱,只许爷不要,不许你不要”。他给林介钰送金银财物,换取枪支弹药,因此,当地群众对林介钰恨之入骨,决定给以打击。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农历八月初四清晨,林介钰带一营兵来到袁桥,派人把红枪会“佛堂”的大鼓砸碎,又捆绑了二师兄范振钰等五人。大师兄张老五闻讯立即擂鼓聚众,向林介钰部发起进攻,张老五手持铡刀,把林的炮手拦腰劈为两段,百余官兵被歼。林介钰仅率少数残兵突围逃跑。范振钰率众追到边临镇,捉住了林介钰,正想处决他,该镇红枪会头目之一土绅刘文元抱住范振钰,替林求情,这是林也磕头求饶,并表示不再冒犯红枪会。
   林介钰逃回德州,立即命令袁桥、边临镇一带里、乡长和王张屯的刘希令、边临镇的刘文元等乡绅,险三天交出张老五的人头,否则把这些村庄夷为平地。刘希令便利用侄子刘宏勋与张老五的朋友关系,诱杀了张老五,林介钰将其头颅悬挂于城门示众,同时,林还向山东督军张宗昌告急,张宗昌派了徐源泉和贺文良两支队伍进攻红枪会。
   农历九月二十日,徐部进攻袁桥,先把部队埋伏在四周,然后冒充红枪会击鼓集合,当各村群众纷纷前往时,中途遭到了伏击,群众被打乱,徐部从簸萁刘到边临镇,一路烧杀,仅袁桥一村就被烧毁房屋480间。
   范振钰为了挽回败局,连夜赶到菜园、付家庙、小苏庄、马庄一带组织红枪会,列阵以待。九月二十一日,同马庄附近的贺文良部展开激战,红枪会众徒喊着“刀枪不入”的口号,个个奋勇向前,贺部利用马队,迂回冲击,诱使红枪会东奔西挡,待他们疲惫不堪时,官兵反扑,逢人便杀,见房就烧。东西二线共有36个村子,五千多间房屋被烧,大火蔓延数日,被杀数百人,仅菜园一村就死了36人。村民赵凤珍前额生一肉瘤,官兵说他是加入红枪会磕头磕的疙瘩,被扒心祭灵。红枪会反对林道尹的斗争在血腥镇压下被扼杀了。
  
   黄沙会
   黄沙会始于1935年,在防匪防盗守望相助的基础上产生的。由西尹庄尹德成尹德俊发起。日军侵入陵县后,兵匪横行民不聊生,黄沙会遂迅速发展起来,设有常备武装,所需费用由村民摊派。信徒称弟子,供奉洪钧老祖,村设佛堂,设掌坛、镇坛各一人,分管设坛保场和求神附体事宜。晚间跪拜后,佩带内有护身符的红兜肚,手持枪刀绕村巡逻。至1940年极盛期,县西部各村都有黄沙会会员。胡庄崔振东,有祖传拳术,两个女儿也有跨马舞刀的本领,成了周围各村的首领。1940年秋,崔率黄沙会千余人,持枪刀抗长梯,分两路向德县县城(今德州)柴氏、东门进军,攻打日伪军。崔氏父女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日伪军仓皇逃入火车站,后调集桑园等处的日伪军,进行反扑,黄沙会死伤多人,崔振东阵亡,黄沙会活动进入了低潮。

共 44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收集历史资料,撰写了这篇历史杂文,具有史料意义,作为当地的地方志也是一种补充。而且运用杂文手法,展开历史加以叙述,值得关注。拜读,谢谢赐稿。【编辑:欣雨文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318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4-03-17 19:54:16
  近代史上这类集团或各种黑白两道的秘密结社,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在地方有着很大的影响,历史渊源和目的也不尽相同,加以取舍,分清真假,是收集整理地方志的任务。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2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3-18 21:43:16
  多谢前辈精彩编辑,遥握。
3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4-03-19 08:33:14
  特来拜望,致谢朋友,感谢您对天涯的支持和厚爱……
馨语馨愿
回复3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3-19 12:17:02
  多谢赏雅。
4 楼        文友:雪伶珊        2014-03-19 10:05:22
  描写细腻,对地方志也是一种补充。欣赏问好!
艳不求名陌上花。
回复4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3-19 12:17:34
  多谢赏雅,遥握。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