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楚风湘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湘韵】村槐记忆 外一章(散文)

精品 【湘韵】村槐记忆 外一章(散文)


作者:龙在江湖 秀才,1172.8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91发表时间:2014-03-18 15:14:15

村槐记忆
  
   我故乡的村头,有一颗苍虬蓊郁的槐树。每当回忆起它,总是幸福而甜蜜,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在我离乡的这些年,走过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自然也很多,但极少有可以同故乡的槐树媲美的。无论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或奔忙于各地,凡触得一个“槐”字,那思乡之情似乎更加难以抑制,一刹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村槐掩映的场院,曾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每到清明时节,我与同院邻居的槐花姐就缠着舅公缚秋千。舅公姓陈,本不是我的亲舅公,只是大人们告诉说,依着辈分该叫舅公。那时也就四十多岁,由于从小是个孤儿,长大了也没能娶上媳妇,一个人独居,政府把他纳入“五保户”享受范围。只要我们求他,他总是笑呵呵的,寻出细而牢实的麻绳,领我们到槐树下。他先把麻绳挽成一团儿,奔住一头;再侧着身子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大数枝;最后,打了结,绑上一截短木棍儿,就可以荡飞了。槐花姐上秋千比我熟练多了,她在荡飞的秋千上还能做几个“杂技”动作哩!可我上秋千时,开始还有点胆怯,舅公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张着那满口黄牙,哼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地,我可以一曲一伸,胆子也变大了,荡得老高,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黄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双欢乐的眼睛。我低头看见站立在秋千下的舅公,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了?他两手总是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温暖的怀里吗?
   尔后,在熏风细雨里,嫩黄的叶片便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花,米粒似地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得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熏之意里了。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除我和槐花姐外,还有小伙伴们都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嬉戏,捉迷藏,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然后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摞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舅公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望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自从我到六十多里外的镇里念中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笔墨,我还不得不在星期天和大人一起,学着在山野里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不了多少钱,甚至是极廉价的,但它给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啊!村槐啊,开的花儿那么香,可结的果实却很苦涩。舅公说,槐果不仅可以入药,还能酿酒呢!这才使我少了几分疑虑。
   中学毕业那年暑假,槐花姐被一家京剧团录用去了,我利用假期,随乡里乐队的艺人学会了拉二胡,便夜夜守在场院,把心中的欢乐和凄凉诉说给花木凋残的村槐。记不清在一个什么“驱邪”的古老节令里,我又孩童似的折来村槐上的枯枝,和乡亲们在场院里点起一堆大火。我也学着样儿,从火上跳过去,以示免灾少难。然后按乡俗,在火堆里将包谷和馒头烤得亮黄焦脆,一边香甜地啃着,一边拉二胡,还唱上一小段小曲。我看见舅公和乡亲们的脸上多了些笑意,那种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念的表露,衬着被火光映红的村槐……
   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二十多年之后了。我伫立在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舅公因为肺癌已经去世,而从小便受他宠爱的我没能看他最后一眼,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枝似在抖动了。我记得舅公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岁月?听舅公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久远了,可惜不能向舅公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般浓烈。抬头望去,村槐又苍老了许多,它那露出地面的虬劲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它正是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年年度度把花和果无私奉献给人间的义举!由此,我想到了舅公那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恒久与力量。
   我如此思念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村槐,也一定知道我的思念,也在想念着游子呢,尤其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候。
  
   春耕
   故乡的春天如此多情。在乡间,所到之处都是春的踪迹。红的花,绿的叶,轻快的流水,活泼的燕子,放学的孩童,倚门的老人,一幅幅温馨烂漫的春景图毫无遮掩地呈现在你眼前,大方而自然。
   春是早来了,可今年的春耕,却因为春雨的姗姗来迟而变得有些焦虑。春雨贵如油,是的,没有春雨的滋润,春耕便无从谈起。
   前段时间和朋友去野外踏青,看见一位在田里劳作的农人,他说,花生是种下了,可是没有春雨的滋养,还没发芽!有的地方,土地干旱得不能下种。“天旱着呢!”我心里第一次因听见农人无奈之言而沉重,充满了对潮湿缠绵的春雨的渴望。
   盼着,盼着,终于,一连几天的雨,缠缠绵绵地下起来了。虽然,在城里,春雨把那些用马赛克、仿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房子弄得泪迹斑斑;虽然,在城里,想要“小楼一夜听春雨”,听出“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意境,纯属奢侈的幻想,但我对于这场春雨的来临,却是异常欣喜。我想,春耕,农人渴望的轰轰烈烈的春耕应该可以揭开帷幕了。
   周末,相约三五知己,踏上了野外的路。我是打心底想好好饱览一场久违了的春耕场面的。因为于自己,已有很多年没有见过那样的场面了。时间在指尖流逝,仿佛一眨眼的功夫,那个遍地绿意、春水荡漾的田野便展现在我们眼前。春雨,这个顽皮可爱的精灵,真的把一个热闹的春耕催来了。
   在记忆中,春耕时节,儿童嬉闹是田野里一道明媚的风景线。放学归来的路上,经过尚未插秧的水田,三三两两扔掉鞋子,挽起裤管便下田嬉戏,捉泥鳅,抓黄鳝,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向对方夸耀“战绩”,不服气的时候,会往同伴身上泼水,扔泥巴,跑着,笑着,闹着,追着,打着……等到薄暮归家,父母发现头发和身上的泥巴时,免不了要训一顿。可是,你不能否认,少年时代的天真顽劣,都饱含着美丽的诗,不是吗?
   这是怎样的一个春耕!又是怎样的一幅热闹、生机盎然的景象!稻田上面的那一片旱地,已被一双双勤劳的手修正得顺顺溜溜,全播上了花生,花生苗绿油油的小脑袋齐刷刷向外探着,一派憨厚可人的样子。像是为了不错过这个大好的春的聚会,一大群蝴蝶飞来了,蜜蜂也赶来了,它们到了果蔬基地,到了农家院子,到了稻田的秧苗地里,看农人正在把那绿得油亮的秧苗扶正,看农人给那矮小的辣椒苗施肥,也看那妩媚的玉米俊俏的腰姿,看那初长成的小秧苗好奇地窥探这个世界。
   稻田的一边是耙田机来回不停地奔忙,那震耳欲聋的轰鸣,硬是把一个春耕场面吵得沸沸扬扬。蝴蝶蜜蜂带着满腔的热情,围在驾驶员身边,久久不肯离开。一边是已播下的秧苗正呼呼冒着绿意,不用多久,它们就会让朴实的农民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安抚到每一块稻田宽阔的怀抱里。新鲜的空气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醉人心田。
   我们看着农人的忙碌,听着机器的轰鸣,感受着这春天田野特有的蓬勃生命力,内心兴奋如潮,忍不住也想加入到这热闹的春耕队伍中。有朋友先挽起裤脚跃跃欲试,要帮农人给小辣椒苗施肥,农人爽快答应。当我们像一个个虔诚的小学生那样,跟在农人后面,学着他们的动作小心翼翼给辣椒苗施肥时,农人的脸灿烂如花。哦,记忆中的春耕,在这惬意的氛围中,仿佛又回来了。那时的春耕,也是这样的呼蜂引蝶,也是这样的热闹漫天,生机盎然。还是小孩子的我们,不也是这样跟在父母身后,学着他们的样子,慢慢完成春耕工作的每一道工序?
   回忆是如此的甜蜜温馨,我们边劳作,边畅谈过去,浑然不觉时间流逝。当夕阳亲吻西山,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这个美好的春耕,醉人的春耕,已经以它的热热闹闹,生机盎然,沉甸甸地印在了我们心上。我想:有了春耕的辛勤付出,秋收满怀就不是幻想。

共 32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村槐,说的是国槐,它是一种木质坚硬、花朵不会盛绽、在北方农村也经常可以看到的普通的树。即便是普通的树,也会因了家乡的土,因了家乡的人而在作者记忆中、生命里深深生根,摇一树清风给热恋家园、怀念故人的村里娃。槐花姐的清秀可爱、舅公的质朴慈善以及清苦味的米粒槐花和深扎泥土的老槐根都通过作者的文字娓娓道来,思乡爱乡之情跃然纸上。我们仿佛看到了槐荫下荡着秋千的一老两小,嗅到了淡清沁脾的槐花香味……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热闹红火的春耕图,这次不仅是憧憬回到童年田野,而是真正和三五好友一起挽起裤脚步入田中和农人一起劳作。在劳作中回忆过去,是对今日拥有的知足,是对明天更美生活的期盼。没有春耕辛勤哪来秋收满怀?脚踏实地才是最重要的。两篇乡土气息浓郁的散文都是献给春天的贺礼,让我们在春意盎然时再一次感受清风拂面,感谢龙在江湖赐稿!【编辑:水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319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眉        2014-03-18 17:27:47
  好文才!不矫揉造作,流畅灵动,学习了!问好龙在江湖!
回复1 楼        文友:龙在江湖        2014-03-18 20:23:20
  谢谢精彩编按!握手!
2 楼        文友:龙江涛声依旧        2014-03-18 17:56:06
  很美的叙事散文,有乡村的气息!欣赏!
回复2 楼        文友:龙在江湖        2014-03-18 20:24:00
  谢谢老师鼓励!春祺!远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