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杨柳】“加工资”的忧虑(随笔)

编辑推荐 【杨柳】“加工资”的忧虑(随笔)


作者:南屏晚钟 布衣,36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87发表时间:2014-03-20 12:37:00
摘要:从两会代表提议:发行“千元”大钞,而理想到的故事

妻子从外面买菜回来,顺便在报亭买了一份《江南都市报》。
   我接过菜,转身去厨房洗。妻子坐在电脑桌前,潜心研读3月4日报上披露的《企业退休养老金人均月增……》
   片刻,妻子举着报纸,喜滋滋地来对我说:“要加工资了……”话还没有说完——
   我冷冷地回答:“管他呢,加就加呗!……我无所谓,反正是政府的事……我也就是一日三餐……”
   妻子见我这个样子,便转身走开了。
   我啊,真有点像杭州人嘴里说的:“簏儿”——不知趣!
   其实,我上午刚刚看了网络上的消息:两会期间,人大、政协委员建议发行“千元大钞”。
   怕妻子不开心,我赶紧过去向她解释:
   我对“加工资”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要发行千元大钞了!
   ——现在你去菜市场买菜,用百元钞票——买一只猪蹄,一把大蒜、白菜,几根葱,就没了。……以后,你也许要拿千元大钞去菜市场买菜了。同样,买一只猪蹄、一把大蒜、白菜,几根葱!——不用找(零)了!
   妻子说:那你去愁吧!
   咳,我这不是杞人忧天呐!
   不过,我也经历过一些事,说出来让大家笑笑:
   60年前,我还是幼儿,住在杭州上仓桥剪刀巷。关在家里玩,经常可以听到——腰门外做小生意的叫卖声:
   “芦谷胖——一百块!”
   “芦谷胖——一百块!”这是卖爆玉米花的老头儿来了,杭州人把玉米(亦称:包芦、包谷)叫作“芦谷(音:loge)”
   爆玉米花——不是一分钱一包吗?怎么卖一百块?怎么卖的?有多少呢?
   噢,小贩用一张小学生用的作业本纸张,包上三、四十粒爆玉米花,扎成一个尖角的小纸包而已。要卖一百块!
   原来,解放前夕,国民政府经济崩溃,物价飞张。为了挽回残局,中央银行大量发行金圆券。所以,爆玉米花卖一百块一包。解放了,人民政府发行了人民币。人民币一元,兑换金圆券一万元。人民币1分钱,就等于旧币的一百块……。
   而小贩吆喝习惯了,于是就有“芦谷胖——一百块!”这样很有特色的叫卖声。
   不知道,N年以后。新出炉的爆玉米花会不会卖“一百块/一包”?
   但,据说,肯德基的爆玉米花,早已经是卖10块钱一包了!
   40年前的春天,中美关系解冻了。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了破冰之旅,前来访问中国大陆。尼克松走访了北京、杭州、上海三地。
   这时候,我在杭州。那时的天气,也像今天一样的阴冷。杭州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关门闭户。街上冷冷清清,倒春寒风,刮得路边法国梧桐树上的残叶,簌簌发抖……
   老尼,游完西湖,感慨道:“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
   ——也许,这是好事的人凭空编出来的故事。
   高鼻子的老尼,来到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有着说不出的新鲜感。
   他在杭州街边,看见一个老头,把黄灿灿的玉米粒,放进一个圆通通的铁罐罐里。
   十分好奇——就像孙悟空看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样,只听见——“嘭!”的一声炮响。老头儿,从里面倒出来了好多开了花的果子!
   老尼问身边的翻译:“这是什么宝贝?”翻译,连比带划,半天也翻译不了,只得告诉总统先生:这是中国发明的粮食膨化机!
   尼克松先生竖起大拇指,十分感叹——“中国,了不起!”
   尼总统,回到美国。越想越觉得——神奇!中国有7亿多人口,粮食怎么够吃?——原来他们发明了“粮食膨化机”!于是,他暗中让哈兰·山德士上校派人,从中国买来一台粮食膨化机,仿照中国的老头儿,生产了大量的爆玉米花。中国本土的“芦谷胖”一分钱/一包,结果,被美国肯德基一倒腾——爆玉米花要卖到10元/1包……
   确实,中国十分的了不起。当年,中国政府非常自豪地宣告:中国政府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还有一个故事,说:尼克松总统不了解中国的国情,问陪同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中国有多少钱?……
   周总理,皱了皱他的两道剑眉,心想:怎么?老尼,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
   总理马上(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回答:中国有“十八元八角八分”。——这是当时一整套人民币的面值。
   当然,这是人们杜撰的问题——尼克松先生该不会那么弱智吧……
   新中国成立四十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面值,只是“十八元八角八分”。
   八十年代,我经常出差。腰里捏着成卷的“大团结”:十元币。确实是有一些不方便。后来出了百元大钞,外出旅行,就方便多了。
   但是,“水涨船高”——花钱的格调也涨了。过去,十元钱能办到的事、能买到的东西。后来,百元大钞也解决不了!
   “十八元八角八分”的时代早已过去了,眼看着:“一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的时代经历了二十多年,也即将结束了。
   现在,听说要出千元大钞了。时代将进入“一千八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
   不知道,这个时代能统领多少年?会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还会出现:一万八千……
   小时候,在杭州的街头,看民间艺人表演:“小热昏”——卖梨膏糖。
   “小热昏”用杭州话,“吧咂”着嘴,说出来的顺口溜:
   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活到“八十八”,早上爬起“八点钟”,走过一顶“八仙桥”,吃了一碗“八宝饭”,钞票付出“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看看,看看——当年“小热昏”把“八厘八毫八”都精确计算出来了,不肯舍去。
   若是在五、六十年代,听说要出“千元大钞”的消息,一定会觉得是“天方夜谭”。或者,还以为——英格兰的电影《百万英镑》,在中国市场上重演呢!
   时代在变迁……英格兰皇家的百万英镑大钞,会不会在中国市场上出现、流通呢?
   我啊,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呵!
  
  
  

共 2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是啊!时代在变迁,经济市场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我们的工资是比过去拿“三十三”“五十五”高得多,但我们的收入增加却赶不上物价的猛涨。六十年代七毛钱一斤的猪肉,现在要十多块钱一斤,这增加了多少倍啊!所以涨工资并不是工薪阶层的乐事。物价稳定才是硬道理!文章直面当今社会现实。说出了好多人的心里话!赏读推荐。【编辑:虚无缥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虚无缥缈        2014-03-20 12:37:40
  是啊!时代在变迁,经济市场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我们的工资是比过去拿“三十三”“五十五”高得多,但我们的收入增加却赶不上物价的猛涨。六十年代七毛钱一斤的猪肉,现在要十多块钱一斤,这增加了多少倍啊!所以涨工资并不是工薪阶层的乐事。物价稳定才是硬道理!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回复1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0 14:55:38
  谢谢编辑老师!
2 楼        文友:虚无缥缈        2014-03-20 12:38:16
  文章直面当今社会现实。说出了好多人的心里话!值得思考!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回复2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1 14:37:49
  201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案:发行千元大钞。确实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3 楼        文友:虚无缥缈        2014-03-20 12:38:42
  问好作者,创作辛苦了!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回复3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0 16:02:49
  应该说:老师辛苦了!
4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0 14:54:40
  我这篇杂文是在2012年3月5日写的。
   内容摘要:从两会代表提议:发行“千元”大钞,而联想到的故事......
   在网上发表时,有笔误——错将“联想”变“理想”
5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1 08:56:12
  我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调侃“货币”的变化,普通人的收入增长和物价上涨的平衡关系。
   我文中编排了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不相连贯的,所以我在每一个故事之间,都空了一行。以便读者读到空行时,停顿,回味一下。
   现在,老师在编辑发表的时候,把我原稿中的空行给取消了。我有一点遗憾。
6 楼        文友:潮仙        2014-03-21 08:59:41
  若是在五、六十年代,听说要出“千元大钞”的消息,一定会觉得是“天方夜谭”。或者,还以为——英格兰的电影《百万英镑》,在中国市场上重演呢!欣赏问好!
回复6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1 17:36:28
  谢谢文友的点评!
7 楼        文友:南屏晚钟        2014-03-21 09:33:06
  本文共分六个段落:
   一、从文章开头——说出来让大家笑笑:
   二、60年前——肯德基的爆玉米花,早已经是卖10块钱一包了!
   三、40年前——中国政府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四、还有一个故事——还会出现:一万八千……
   五、小时候,在杭州的街头——不肯舍去。
   六、若是在五、六十年代——到文章结束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