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那些钤盖在历史深处的红色印章(散文)

精品 【春秋】那些钤盖在历史深处的红色印章(散文)


作者:穿裤子的云 布衣,21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26发表时间:2014-03-22 10:21:21

我承认自己在书画鉴赏方面简直就是个门外汉,全然不懂品评这类艺术要领所在,甚至连最基本的理论修养我也是一无所知。然而往日里总爱拔笔弄墨临帖古圣佳迹,尤其喜好结体妍丽、笔法遒劲、神采飘逸的小楷字帖。前几日闲逛书店,花费十元大钱购得赵孟頫所书小楷《高上大洞玉经》墨迹一本。我想关于赵孟頫稍有知识的人都会对其有所了解,如果要谈及元代书画发展历史,他便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领军人物,故在此也无需浪费笔墨繁复赘述了。
   一连几日,一得空闲便拿出这本法帖,倾心欣赏、仔细临摹。终因功力不济,模仿相差甚远,感叹唏嘘之余,心神之气竟莫名移情于钤盖满卷的印章之上。
   现珍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这卷赵孟頫小楷书法代表之作的《高上大洞玉经》,全卷宽29.7厘米,长457厘米,其上所盖印章就多达近百枚。尽管印章的使用会为作品的整体神韵的提升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如若印章的使用不得法反而会弄巧成拙,从而破坏整幅作品的艺术效果。就我所了解的书法作品钤盖印章的规则而言,一般情况下书法作品之上常用的印章也就不外乎盖在作品右上角的“引首章”,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的“拦边章”,盖在作品边角的“压角章”,盖在条幅作品中间的“拦腰章”,提款署名用的“姓名章”。如果都要用齐的话一幅作品也就不过四五枚印章而已。缘何赵孟頫这幅书法作品上竟盖了这么多枚印章?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但凡那些历经时代变迁经诸多人士品鉴收藏的传世绝品之上皆是如此盖满印章,自然这些印章多为后来收藏者所盖。我想这些印章的价值不仅仅是主人身份的明证,更多的应该是背后所封藏的那些陈年往事。
   由于篆刻字体多有变形处理,不易辨认。如果单就某一作品之上的印章进行研究,短期内还真是难以看出个眉目来。如果把赵孟頫的这幅《高上大洞玉经》的图片与那些传世佳作的图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便会有很大突破。名画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韩潢的《五牛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等,法书名帖如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冯承素本)、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怀素的《论书帖》等。
   比较之后便会发现这些传世珍品其上印章绝大多数都是相同的。经过多日来对赵孟頫这幅《高上大洞玉经》作品上印章的辨识、学习、研究,现在大部分印章已经弄明白所刻为何内容。
   这幅作品这诸多印章大致可判定为三人所按。
   作为这幅书法作品的书写者赵孟頫的印章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在作品右上角一枚内容为“赵”字的篆体方形阳文印章,右下角一枚内容为“大雅”的篆体矩形阳文印章,作品左下方也就是在结尾题款处赵孟頫书下方一枚内容为“赵孟頫印”的篆体方形阳文印,此印下方还有一枚内容为“天水郡图书印”的篆体矩形阳文印。(查阅赵孟頫其它作品结尾都有此印,故可推断此印为赵孟頫或其后人所有。)初步可以断定这四枚印章为赵孟頫所按,其所在位置也比较符合创作者钤按印章的规则。
   另一类印章为大清乾隆皇帝所按,从作品最右侧算起,第一枚为“乾清宫鉴藏宝”,第二枚为“神”,第三枚为“品”,第四枚为“秘殿珠林”,第五枚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皇帝对古玩字画的品鉴与收藏我想在此也不必细说了,单来解释一下这五枚印章的含义吧:乾清宫是古代帝王处理政事批阅奏折的地方,乾隆在此自然也会品鉴一些流入宫廷的绝世珍宝,“神”“品”两枚印章是放在一起使用的,我想如果乾隆遇到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就会按上“神品”二章,以表明其艺术价值,“秘殿珠林”是乾隆皇帝命大臣把宫廷收集的书画临摹结集的数目名,这卷《高上大洞玉经》可能就归集此目录。而这方“乾隆御览之宝”的椭圆型印章,在不少传世佳作上都可以见到,估计但凡乾隆御览过的作品都会盖上此章。
   这幅作品其余六七十枚印章皆为一人所按,又是何人如此疯狂的使用印章,几乎到了见空就按的地步?况且这种情况绝非个例,如上文所举书画作品皆是如此。稍加辨认便会明白此人名叫项元汴,此人还真不是一般之人。
   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明代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法书名画、古玩彝鼎,鉴别精到,过眼即识真赝,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据说凡他收集来的字画都会在其卷末空白处写上自己当时收购此作品的经历、心得以及收购的价格,然后盖上自己的印章。而他所收藏的书画不少为后世绝品,其中王羲之的书迹就八件,而现在为学术界公认的王羲之作品全世界也不过二十余副,这样的作品拥有其中一件就足以傲视天下了,像这样的宝贝今天拍卖价格动辄就上千万甚至过亿。当然项元汴在收集这些字画时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其中就为王羲之的一件真迹开价2000两白银,这个数目在当时可以买到数百亩良田。面对这得之不易的书画,项元汴自然会视为珍宝,在作品之上如此高密度地钤盖印章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了。当时人还以此讥讽项元汴说他犹如花高价聘来美人,然后又苦费心思给美人脸上刺满字。
   项元汴倾其一生心血收藏书画,其收藏数量之多,当时之人无人能及。在其死后50多年,嘉兴城遭遇清兵战火,项元汴倾几代家产、毕生精力经营的藏书馆也毁于一旦,那些稀世珍宝不少毁坏遗失,其中一部分被清兵千夫长汪六水掠去,后来流入清廷内府。
   在对项元汴简单介绍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高上大洞真经》上他的印章,介于其数目繁多,无法一一描述,故分类介绍。
   其姓名、号章,全卷约有40枚如“墨林”、“项元汴印”、“退密”、“项叔子”、“子京”、“煮茶亭长”、“元汴之印”“项氏子京”、“项氏之汴”、“子京父印”、“墨林山人”、“墨林生”、“西楚子孙”、“桃里”、“墨林砚癖”、“天籁阁”、“蘧庐”、“若水轩”等等。
   其鉴赏章,全卷约有数十枚如“子京所藏”、“墨林秘玩”、“项元汴氏审定真迹”、“项墨林鉴赏章”、“平生真赏”、“子京珍秘”、“项子京家珍藏”、“项墨林鉴赏法书名画”等等。
   其闲趣章,全卷近十枚如“神”“奇”阴阳文二章、“有何不可”、“酉”、“桃花源里人家”、“神游心赏”、“寄傲”、“从吾所好”等等。
   其祈福章,全卷约有两三枚如“子孙世昌”、“宫保世家”等等。
   印章所刻之字往往代表其主人的品位及人生最求,下面就印面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简单阐释以丰富这位收藏达人项元汴的形象。
   据载项元汴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然而一生不愿步入仕途做官,从其印章“墨林居士”、“墨林山人”、“惠泉山樵”、“桃花源里人家”、“神游心赏”、“寄傲”、“有何不可”、“从吾所好”等,便可看出其向往山水自然,不为世俗所羁绊。项元汴自认为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后裔,故刻有“西楚子孙”以表明其血脉。曾获得铁琴一架其上刻有“天籁”故为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天籁阁”,我们今天见到的不少传世之作上面都盖有“天籁阁”的印章,皆为项元汴所收藏过。
   另外赵孟頫的这幅小楷精华之作《高上大洞玉经》在流转的过程中由于保护措施有限难免会发生一些破损之处后来的收藏者便会对其剪裁重新装裱,这样便导致不少印章被覆盖或磨损不清,再加上个人能力有限目前仍然对个别印章上的文字不能正确识辨,故也无法判断这幅作品还有没有被其他藏家所收藏过。
   文化收藏的鼎盛是与历史时期的政治昌明、社会稳定紧密联系的,同样文化收藏的厄运也是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结伴而来的,一次次的大集中,而后就是一次次的大破坏,文物收藏也就是在这样的反复集中和破坏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现在通过《高上大洞玉经》所存留下来的印章,结合历史变迁的实际,我们可以大致推出这卷传世佳作的诞生和流传过程:大德九年,由52岁的赵孟頫所书,后来可能经由赵孟頫后人之手被明朝著名的收藏家项元汴所收购,项元汴以其收藏习惯在上几乎盖满了自己的印章,临终又遗传给自己某个儿子,在顺治二年,清兵入关南下,嘉兴城破,项家所经营的“天籁阁”毁于战火。清兵千夫长汪六水趁机抢劫项家珍藏的古玩字画,以后这些名贵字画传入清廷内府,其中包括《高上大洞玉经》在内的名作被乾隆皇帝御览并盖上印章加以妥善保存。至于其现在为何会收藏在天津博物馆?我是这样认为的:随着清朝政府的腐败衰落,列强通过战争抢夺,这期间不少名贵字画被毁坏或传出国外,特别是到了清朝末年,末代皇帝溥仪将大内所藏书画珍品夹带出宫,有的被盗卖海外,有的散落民间,也有的从此就如泥牛入海、销声匿迹了。或许正是在这期间《高上大洞玉经》真迹流落到了天津,或者如《富春山居图》一样国民党在将其运往台湾时,路途中转之际留在了天津。
   今天我们能够有幸一睹这些传世佳作的真容或在此基础上复制出更多摹本供普通民众观赏学习,那些倾其一生精力收藏与传承之士功不可没。这些作品现今之所以价值连城,除了稀少珍贵之外,更多的是它们凝聚了时间的厚重,见证了时代变迁的沧桑。而这一枚枚红色的印章便是这些见证的凝结,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增添着作品的神韵,更是封藏住了那些容易流失的时光,以及历史深处的那些人和事。

共 36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此文,无论你是不是书法爱好者,都会被作者“另辟蹊径”的创作立意折服。关于“墨迹真品”的鉴赏,每一件传世绝品的收藏与传承过程,历尽岁月沧桑,“而这一枚枚红色的印章便是这些见证的凝结”。作者通过那一枚枚印章,展开历史的画卷,讲述了为“真迹真容”增添神韵的印章的典故,“绿叶”尚且如此精妙,更何况绿叶所配“红花”呢?推荐欣赏。【编辑:三微花】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323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三微花        2014-03-22 10:22:48
  学习了,长了见识!!!
三微花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3-23 10:30:35
  这一枚枚红色的印章便是这些见证的凝结,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增添着作品的神韵,更是封藏住了那些容易流失的时光,以及历史深处的那些人和事。 欣赏问好!
3 楼        文友:川河老僧        2014-03-23 22:52:20
  读这样的文字很享受
   增知识,长见识
   收藏了
   问好
读写文字 见贤思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