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国际谎言

编辑推荐 国际谎言


作者:豪哥 举人,3228.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7发表时间:2014-03-22 10:50:07

2009年12月20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结束后,英国环境大臣爱德·米利班德在英国《卫报》发表署名文章,指责中国企图“劫持”峰会,导致未能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两天后,《卫报》又刊登了马克·莱纳斯的文章,题为《为何我知道中国破坏了哥本哈根协议,因为我就在谈判现场》。文章说,在17日晚的会议上,中国裹挟众多第三世界国家,使得此次谈判失败,并将责任推到美国等富国头上。文章作者还一再强调,会议当晚自己就在现场,目睹了“奥巴马出席会议数小时,他的旁边分别是英国首相布朗和埃塞俄比亚首相塞纳维。”而中国只是“派出了外交部的一个二级官员与奥巴马面向而座。这个行为的暗示很明显并且粗鲁。”
   又过了两天,新华社发表了近万字的报道,从其感性的题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和文章里大段的套话中很难让人意识到,其中有着关键的细节:“17日晚8时,温家宝总理正在出席了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举行的晚宴,从一位外国领导人那里了解到,某国将在宴会后召开小范围领导人会议,商议新的案文。这位领导人手中的与会国家名单上,赫然写着中国。温总理又通过其他渠道得到进一步证实,确有这个会议,但召集方一直未通知中国。于是他决定由何亚非副部长立即赶到‘会场’,对召集方这种别有用心的做法提出强烈不满,表示一定要公开透明,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强加于人,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会议无果而终。”
   如此一个国际社会炒得沸沸扬扬的话题,直到三个月后,温总理才在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在答美国记者问中解释。他的讲话与新华社的报道一致,他还提到:17日晚会议当时奥巴马总统还没有抵达哥本哈根。会议前,中方为了此次谈判能够达成一致做了大量的斡旋。他质问:“为什么不通知中国?至今没有人向我们做任何解释,至今在我的脑子里还是一个谜团。”
   原来如此,某些富国感觉自己失道寡助,于是就避开中国,背地里召开小范围领导人会议,企图强行通过有利于他们但损害地球环境的协议。事情败露后,他们又倒打一耙,把责任推给中国。以大国强国的身份地位,设计这些肮脏的伎俩,过去并不少见,斑斑可数,对于他们来说,结果更重要,可以不择手段。
   谁都知道,如果没有与美国取得共识,英国政府是绝对不会出来唱这个白脸的。那晚奥巴马还没有到达哥本哈根,怎么会坐在中国副外长的对面,受到粗鲁的暗示?《卫报》作为一家全球性的媒体,公然制造奥巴马受到中国羞辱的谎言来激怒西方国民,下作、无耻至极。其实它的那位记者也是弄巧成拙,既然他在奥巴马有无参加会议这个很容易求证的事情上,撒了弥天大谎,那么,他的其他话还有多少可信度呢?一个副外长居然能够“劫持”国家首脑、外长群英荟萃的峰会?你让那些头头脑脑的脸往哪搁?谁在羞辱谁?
   如此不厚道的媒体并非仅有,西方一些著名媒体对温总理的解释持偏执或消极态度,《纽约时报》称:“温总理在说完‘为什么不通知中国?’这句话后电视画面因故障中断”,不予报道下面的内容。但实际上当时根本就没发生故障现象,这只是该报的傲慢回避,鸵鸟钻沙,掩耳盗铃。同样的一个事件,选择不同的角度来看,或者不看,就代表了不同的立场。
   2008年4月,美国新闻媒体CNN在奥运火炬传递到洛杉矶时,攻击中国的贸易顺差,并且谩骂:“他们基本上还是那群过去50年间一直没有什么改变的暴徒和恶棍。”在遭到中国政府和民间的强烈抗议后,他们辩解说针对的不是中国人民,而是政府。中国的政府是不是人民的?这个问题应该由中国人来说,其他任何人说都是阴险的挑拨离间!
   倒是一位美国学者这样劝中国,CNN作为一个小镇的报纸,获得了当今的影响力,靠的就是制造矛盾博取关注,赢取观众,赢得广告率和利润。中国的强烈反应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虽然,CNN在国际社会落下了“做人不要太CNN”的话柄,但是对于把耻辱当做荣耀的小报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宣传企业广告。这是一个毫无神圣可言,粗鲁和不公指责横行的大国世界,中国既不要反应过激,又要积极回应,喊出自己的声音。
   西方媒体的立场,首先是站在自己的影响力一边,因为直接关系自身的生存或者商业利益,其次是受众的口味、倾向,同时兼顾政府的利益,而是非、公正、客观通常会让位于生存竞争。在大是大非面前,媒体老板是不会去当烈士的。
   反观中国在哥本哈根环境峰会后的表现,面对不公待遇,政府反应谨慎、迟缓,过多的以“人或加讪,心无疵兮”(这是温总理在上述答记者问时引用的古语)来自慰。要知道,对诽言谤语的不屑无异于放纵,一个大国政府,也根本不需要像宵小明星那样利用污蔑来炒作。当事情的热度已经降低,再回过头来炒冷饭,先入为主的恶劣影响已经形成,而且公众的关注度已经降低,不一定再有耐心来听你说什么,过时过多的解释也容易让人生疑,这就使补救的效果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积极回应,喊出自己的声音。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立场,但是我们必须掌握揭示真相的权利和途径,更要有主动说话的意识。
   香港资深媒体人闾丘露薇评论说:在那次环境峰会上,“如果当时我们的总理推门而进,对大家说一声‘我可是不请自来’,那会是多么的有气势、有戏剧性,那些不想看到他的人,会是多么的失望啊。”
  
   【附录】
   《为何我知道中国破坏了哥本哈根协议,因为我就在谈判现场》:
   事实是:中国毁掉了谈判,故意羞辱了奥巴马,并且坚持其所提出的糟糕的提议从而使西方国家领导人承担来自舆论的指责。我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呢?因为我当时在谈判房间里目睹了这一切。
   中国的策略很简单:阻碍公开谈判两周,并且保证使关门协议看起来像是西方国家对穷国的背叛。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救援机构,公民社会运动以及环境组织全都上了中国的当,认定谈判的失败是“西方国家拒绝合理公平地承担责任的必然后果”。“富国威胁了发展中国家”。
   下面是周五晚上在24个国家的领导人关门会议上真实经过:奥巴马出席会议数小时,他的旁边分别是英国首相布朗和埃塞俄比亚首相塞纳维。会议由丹麦首相主持,坐在其右边的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议室内算上各国领导,总过只有50-60个人。我被安排到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名下进入会场。
   我在会议中所看到的非常令人震惊。中国总理温家宝本人并没有出席会议,而是派出了外交部的一个二级官员与奥巴马面向而座。这个行为的暗示很明显并且粗鲁。以至于在会议进行中这些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首脑甚至要等待中国代表离席以便给打电话向“上级”请示。
   有一个事实是那些指责奥巴马和其他富国的人所需要了解的:是中国的代表坚持要把工业化国家在2050年之前减排80%的目标从最终的条款中删除的。针对此事,默克尔愤怒的说“为什么连我们都不能提出自己的目标?”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甚至愤怒的拍起了麦克风。巴西代表也指出了中国立场中混乱的逻辑。为什么中国连发达国家单方面减排的提议都不接受呢?现在我知道了:因为中国正确预测到了奥巴马会为哥本哈根协议的谈判失败承担大部分的指责。(节选《卫报》马克·莱纳斯2009年12月20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温家宝总理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纪实》:
   17日晚8时,温家宝总理出席了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举行的晚宴,在这个宴会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位外国领导人无意中向温总理提起,某国将在宴会后召开小范围领导人会议,商议新的案文。这位领导人手中的与会国家名单上,赫然写着中国。这引起了温总理的警觉,既然中国也在其列,为何没有接到通知。他从一些相关国家领导人那里得到进一步证实,确有这个会议,但召集方一直未通知中国,十分蹊跷。
   会议开幕以来,曾发生过个别或少数国家抛出案文,引发各方强烈不满的事件,因为这有悖于公开、透明的原则。温总理感到此事非同小可,立即离席赶回饭店,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奉温总理指示,何亚非副部长立即赶到“会场”,对召集方这种别有用心的做法提出强烈不满,表示一定要公开透明,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强加于人,否则很有可能导致会议无果而终。
   与此同时,各种传闻和谣言纷至沓来:一些发达国家暗中串通,准备加大力度向中国施压;新兴发展中大国竭力阻挠,很可能导致哥本哈根会议失败;发达国家因不满中国不接受“三可”,拒绝向小岛国提供更多资金;发展中国家阵营正在分裂;某某大国打算独自提出案文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节选新华社2009年12月22日)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前半部分与新华社的报道大意一致,后半部分为:
   我想在这里说明,那时奥巴马总统还没有抵达哥本哈根。何亚非副部长到达会议,首先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抗议,并且说“我是不请而来的”。
   为什么不通知中国?至今没有人向我们做任何解释,至今在我的脑子里还是一个谜团。
   你知道,在哥本哈根60个小时,我几乎没有休息。我会见了德、英、日等国的领导人,会见了印度、巴西等国的领导人,会见了77国集团、非盟以及小岛国的代表。我两次会见奥巴马总统,而且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我还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和东道主丹麦首相。中国政府代表团所做的大量工作是有目共睹的。
   在哥本哈根会议遇到困难,许多国家领导人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我坚持同各方斡旋,与各国共同努力,最终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这个成果是来之不易的,也是在涉及各国重大利益问题上可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以后,1月份我就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和丹麦首相,坚定地表示,中国高度评价和支持哥本哈根会议决议的立场。就在最近,我们又致函联合国,表示我们全面支持哥本哈根会议决议的立场,并且申明中国列入支持《哥本哈根协议》的名单国。
   为什么总拿中国做文章?我至今不明白。气候变化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也关系各国的利益,关系世界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共 40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是一篇反驳巧妙的杂文。文章开篇引述了2009年环境峰会上,一个记者诬蔑中国政府的报道,树立了批驳的靶子。在反驳中,作者引述了中国新华社的报道,引述了温家宝总理的答记者问,巧妙地做了批驳。文章结尾部分,指出了中国政府这种回击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作者这篇时事杂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也给我们提供了值得思考的问题。【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3-22 21:47:14
  这就是政治斗争,这就是国际阴谋,如果不进行反击,可能连我们国内也会有人相信那些鬼话。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豪哥        2014-03-23 09:00:26
  尤其是,有些人站在当局的对立面,不计社会成本,不顾公众的根本利益,无所不用其极地刻意鼓噪,无论错与否都要说三道四,否则就无法显出自己高明,其实不过就是炒作自己,哗众取宠。那和御用文人又有何分别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