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半个大学生

编辑推荐 半个大学生


作者:许明伟 布衣,351.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39发表时间:2014-03-31 15:07:21

在我的入党申请书里,在我的个人简历上,在应聘、求职等许多报表的学历栏中,我都是歪歪扭扭的填上“半个大学生”几个字。这不是虚荣,更不值显耀,而是这“荣誉”让我经历了太多的辛酸,流过了不少的血汗,让我此生难忘。
   “大学生”是我们那一代人的追求与梦想,也是父母的殷切与期望。那时,一个乡镇能考上一两个大学生就是很稀奇的事。家中考出一个大学生,不仅光宗耀祖,门庭显赫,而且乡民刮目相看,出入办事别人也礼让三分。更为重要的是,考上大学,等于找到了工作,拿到了铁饭碗,挤身于上层社会,告别了背朝青天面向黄土的农耕生活。
   父亲只有初小文化,他常常感叹文化太少,吃亏太多。据说,他年轻时,当过大队会计,有过转干的机会,可是,因为文化少而落空。母亲从未进过学堂,目不识丁,就连自已的名字也不会认不会写,常常被外人骂作“盲婆”。
   也许是父亲饱尝少文化的苦果,也许是母亲受够没文化的折磨,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他们狠下决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困苦,就是野菜充饥稀粥度日,饿着肚子也要勒紧裤带送我们进学堂。于是,我不满六岁就上学了。
   小学,在边做家务边挣工分边上学的“半工半读”日子里幸运地考上初中,很是骄傲。初中,生活虽然清苦,却深知父母的艰辛,更晓得每个星期五角钱来之不易,不想对不起父母,也不想虚度光阴。于是,虽不敢用“头悬梁针刺股”来折磨自已,却也常常挑灯夜战,分秒必争,志在中师或中专,脱离“农”字。不料,临近中考,一场病痛,前功尽弃,只考进一所普通高中。在那所师资不足,设备落后的乡镇高中里,我的追求、我的梦想仍不放弃。攻苦食俭,孜孜不倦,可惜因方法不当,好高骛远,边读书边创作,梦想成名成家,一步登天,最终学业荒废,创作无果,落得个竹筒打水两头空。
   回到乡下,家徒四壁,几个弟妹正在读书,父母早已被我们弄得焦头烂额,四十多岁,却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瘦得皮包骨头,老态龙钟,未老先衰了。我爱我的父母,爱我的兄弟姐妹,更爱这个贫穷温暖的家!我恨我无能,没有考上大学,不能给父母争光,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
   为了摆脱“农”字,我当上了“伪”教师,每月四十多元也不嫌少。白天上课,讲得喉干口渴;晚上点起煤油灯也上课,弄得头昏眼花;星期六星期日还补课,拼命工作,累得精疲力竭,梦想有朝一日能入编转干。尽管所教毕业班年年名列前茅,还有十多人考上重点中学,年年评优获奖也不少,荣誉证书一大箱。可是,因为没钱,也没脚力,那梦想也永远只能是梦想了。
   为了增长知识,也为了梦圆大学,我参加了广西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每月几十元的代课工资,除了交报考费、课本费和资料费,所剩无几了,别说生活,就是买盐也不够吃。好在父母耕田种地,家里有薯有米,没被饿死。没钱去考试,怎么办?借,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借钱出城,找最便宜的旅社住,吃最便宜的饭菜——填饱肚子即可。甚至,为了节省伙食费,还厚着脸皮串到亲戚朋友家混饭吃。两年下来,跌跌撞撞考取了六科合格证。正在为余下的六科拼搏时,女儿出生了。繁忙的教学工作,繁琐的家庭事务,穷得叮当响的日子,哪里还有心思去看书考试呢?加上看到一些已考取毕业证的,甚至从大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也没找到工作,心便淡了。后来,由于工作的变动,生活的奔波,更没时间,也没心机报考了。这样,我就成了半个大学生。
   如今,我把那六本单科合格证珍藏着,那里有我的奋斗史,有我的辛酸泪,还有一半未圆的大学梦。

共 14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半个大学生也是荣誉!在特殊的年代,食不果腹,科学文化知识还不算普及,一个乡镇要有一两个在学生,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文中,作者携时代的记忆,再现自身艰苦的求学历程,环境的艰辛,社会的变革,大学梦虽然最终没能圆满,但求知的过程即是收获!文字富有浓郁的时代物色,读来给人感触,欣赏,祝福!【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4-03-31 18:25:32
  强烈的求知欲,与艰辛的生活作着抗争!付出的过程即是收获,祝福朋友,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