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连环寓比揭示官场污秽(随笔)

精品 【江南】连环寓比揭示官场污秽(随笔)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357.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9发表时间:2014-04-08 16:38:40

《拙言》乃是李拙子“心有所感,辄欲假笔,以鸣其不平”而成的文字,文章把自己的思想“或寓于禽兽草木,或寓于神怪梦幻,或寓于盗贼乞丐,或寓于里妪村农……”。寄意于他物,而实则所言那是另一事物。与此可见,那些文章就有两个层次的旨意,文章外在的旨意是文章谈及的事物,而那类旨意,则是文章隐喻或寓含的意义。当然李先生的文章那两层应该还是名大的比较明了的。
   这里我们先来读读李先生把“生平思虑”寓于“盗贼”之上的文字,感受一下他的“思虑”的旨意。
  
   一
   我们先来看一下《商与盗之问答》:
   有富有资产之盗,为盗于某富商之家,而为商所执,商怒之曰:“人穷则为盗,而汝竟富而为盗?”盗曰:“富亦安得不为盗?贪多务得为人情之常。盗之不能因富而休盗,犹商之不能因富而废商也。”商曰:“然则,汝盍舍盗而为商乎?以盗求富,夫何如以商求富?”盗曰:“否,否,不然,杀人放火非义所许,盗之所为诚不无可议,然商亦岂能胜于盗者?商之外观虽美,然试窥其隐微,则其心思之阴险,计谋之凶狠,手段之恶辣,视盗殆无愧色。则即谓商即是盗可耳。耳宁有优劣之可分乎?”商曰:“凡人只能论其外观,若就隐微而言,则虽纡青拖紫之大人、诵诗读书之君子,其人格亦未必较盗为高,而岂独吾商人之有可疵议哉?”盗曰:“然则盗之人格固不可谓卑无,高论也。”商曰:“盗亦有道,夫复何言?”乃宥而释之。
   很显然,作者借盗之口,指出了商贾的本质其实比盗还不如,“商之外观虽美,然试窥其隐微,则其心思之阴险,计谋之凶狠,手段之恶辣,视(比较)盗殆无愧色。”商贾跟盗相比没有比盗好一点。然后得出“商即是盗”的结论。是那个抓获盗的商贾最后认同道德说法而释放了那个盗。《拙言》里面,有篇《商法》,就揭露商人的造假广告,欺骗民众。一篇《某富商之鄙吝》,指出商人贪得无厌,都是一种佐证。商盗同污。而这一段文字其实更有进一步的内在意思,那就是由商贾之口说出的那一些话:“若就隐微而言,则虽纡青拖紫之大人、诵诗读书之君子,其人格亦未必较盗为高”这里其实他的矛头就指向了“纡青拖紫之大人、诵诗读书之君子”,也就是官府官员。虽然对于商人,自然那些奸诈之事,自然多有批判,但是很清楚,李先生的矛头所指还是官场。他的一篇《中国人之商才》说得最清楚不过了。
   《中国人之商才》是通过“或”(有个人)和“精于商学之某君”就“欧人称吾华人之商才为世界第一”之论展开对话议论,那个“精于商学之某君”发表了很尖锐的论说,论述两个“华人商才特色之证”,而实质则直指中国官场现状。他说“汝试观世上文明诸国,有身为堂堂公仆而有发财之私心,而以其官为商者乎?惟我中国,则无论文官武官大官小官,莫不视宦途为贸易之场,亦权位做聚敛之符。时而巧取则诡诈多端,时而豪夺则忌惮毫无。置天理良心于不问,朘民脂民膏以自肥。溪壑本属难填,诛求亦复何厌,用或等泥沙,取必近锱铢。”那些缙绅官员“迨一旦事权入手,则尽弃其平日所持之议论,而壹是总以商贾之法行之,损人以益己,假公以济私;有利必营,无弊不作。甚至若慈善事业之尊贵,教育款项之重要,亦视为生财之道。而或多方侵蚀,几令人防不胜防;或任意取攫,且胆敢恃其所恃。此种鼠窃狗偷之技,为他国上等人之所不优为,而为吾国上等人之所最擅长。”由于有这样两个特色,中国的商才就是因为官员的那种捞钱之能。故而称为世界之第一。这里一种讽刺之言,一种厌恶之情,就在语言之间隐含。说的是商贾,批的是官员。这就是他的“寓”法和“寓”的本意。
  
   二
   盗与商,互相印证,而商又寓证着官。而上面那个商贾在回答盗的话时,由自身而联系到那些“纡青拖紫之大人”。这样盗与官其实已经有了关联。但李先生对盗与官的关系有着进一步的深入展开,在《拙言》这本集子中,更有直接寓比的。其中《盗之心目中之官》《盗言》可做代表。
   《盗之心目中之官》说的是某省一个剧盗被抓了,那个盗状貌奇伟,而且精于技击。官喜欢他,授他千总之职。过了三日,那个盗忽然不见。后来派兵追寻,在开往盗跖之乡的船上被招回来。问他逃走原因,那倒说出原因,那官员听了,三天之后也弃官而去。那个盗说了什么原因,竟使那个官员也弃官离开呢?我们来听听盗说的原因:
   “吾家为盗,至予(我)已三世矣。予少时羡翎顶之荣,意欲做官,吾父知之而勃然怒曰:‘官可做乎?人所最要者为良心。人之一生至少须保持良心一半,而做官则非尽弃其良心不可。尔如果做官,则无论尔之道德立即堕落,尔之结果,必不良好。即尔祖若父百余年来所修之行、所立之名亦将因此而大受损污。尔纵不为自身计,尔独(难道)不为尔祖若父地乎?’予闻是语,不啻冷水质浇背,尔做官之念于是乎绝。”
   从这段言白,指出了为官,就会丧失良心,而为盗的还保持一半良心。官场之凶狠,残忍,比那些为盗者还要厉害一倍。这就是官场的现状的揭露,也是官场黑暗的原因。因为为观者丧失了良心,所以官场就黑暗无边。连盗贼也羞于去为。怎不令人惊讶惊心,怎不催人警觉惊醒。
   而《盗言》也将到了官府抓到了老少两个盗,老者回答了官员关于盗的获利,道的生死,官差与盗的勾结等情况。关变判为“大辟”(杀头),老者默认。而年轻的盗勃然而言,但到了官与盗的行为表现现状。下面摘录盗所说的某些文句:
   “今之所谓缉捕之吏,无论日则呼噜喝雉,夜则问花寻柳,应酬征逐,几无暇晷。复何心念及捕务。而且彼等或畏盗如虎,或联盗作奸,或居盗为奇。容盗乃其志,治盗非所喜。即使盗在目前,亦将视若无睹,非有万不得已之故。自必无施手段之理。即有时于无意中,而盗竟被捕矣,而奉以金银,挽以情面,则化重为轻,化轻为微,化微为无种种消除之方,亦自无一不可办到。此所以为盗而被捕者百无一,为盗而被杀者千无一,该死乃其偶而不死乃其常也。”
   这一段文字,点出了为盗者不会被捕或被杀的原因,乃是官差役吏的不负责任,乃至联盗作奸。这正是官场腐败黑暗的一个具体的表现,以盗之口来揭露,更见得真实可信。而才乃是官场基层的腐败。
   再听听那一个年轻的盗贼的话吧:“盗诚不能称为好人,然官亦宁得谓为好人?官之威仪非不堂皇,议论非不正大。然试一考其行,则虽吾绿林中人将闻而色变。盖盗亦有道,亦有所谓不忍不敢不屑不堪之心,而官则于权利所在,皆可悍然为之而绝无所动于其中,其颜面之厚,心思之狠,志趣之卑,手段之酷,举世几莫与伦比。”
   而那个老盗接着也说了一段文字:“盖以今日人心之狡诈,宦途之险巇。苟欲置身仕籍,出而与群丑相角逐,自必持有狼之残、蛇之毒、狐之媚、蜮之险,乃始克有胜利而无失败。若仅挟寻常权谋智力以应用,则微特不能与人竞争,而且必有厕足无地之虞。故官之所作所为之丧尽一切良心,并非好为已甚,实以鉴于四周形势不得不施其靡所不至靡所不至之伎俩,以与世奋斗。此乃境位使然,为彼所无可如何之事。犹盗之不能不杀人也。”
   这段文字不但揭示了为官的险恶手段,卑下手法,肮脏心理,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官场这个环境,才造成了这样的污秽情态,只有“自必持有狼之残、蛇之毒、狐之媚、蜮之险,乃始克有胜利而无失败”,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成为别人的填脚。把这种境遇与盗贼在万不得已时杀人得情景相寓比。而在寓比之间,我们看到官场更为黑暗更为残忍阴险,是黑色的染缸,一旦进入官场,那些人就必然会陷入这种残忍的阴险境地,作出比盗贼更丧失良心的种种事来。
  
   三
   《拙言》核心是“寓劝戒之旨”,具有“于世道人心,不无裨益”的作用。劝戒之意是在批判现实之中实现的。最关系着国泰民安的现实就是官场。所以他的批判的最最主要的自然就指向了现实的官场。把批判官场的黑暗,批判官员的腐败作为一个重心,如《官之忠恕》《官幸地方多事》《官路做人情》等等数篇可以说基本上采用直接批判,而更多的采用“寓”的手法,并且结合“比”,“寓”中有“比”,“比”中含“寓”来进行讽刺性的批判,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官”为核心的“寓比”连环体:商寓比官,盗寓比官,丐寓比官、犬寓比官……从而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为官的某个不良现状,合起来就全面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官员的堕落腐败。
   以“犬”寓比“官”,我在品读之三有所论及,“商”寓“官”上面已经有了论说,而“乞丐”寓比“官”,也是《拙言》的一个重点。如《丐与官》《恶丐之与蛇》《丐之言》《奇丐》等篇,把官之行与乞丐行为的实质相寓比。孙和军先生的《乞亦有节丐亦有道》对此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李拙子借丐与官的粉墨登场,讽喻的是当时包括丐与官两个阶层在内的所有国民心理的劣根性。丐文化和官文化一样,共同成为当时社会中各种不良行为、违规越轨行为的助动剂,各种庸俗恶劣思想的兴奋剂,各种颓废消极精神的致幻剂。”从官与丐的单一对应的寓比,提升到了社会的整体劣性的寓比,很有见地。
   所以,阅读《拙言》,体会以“官”为核心的连环式“寓比”,应该是整体把握《拙言》重心的一个入手。这种寓比既有整体的内涵,又有不同的视角,比如,以乞寓比官,侧重在揭示官的品行低劣,情操低下,心理低卑;而以商寓比官,侧重在寓比官的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见钱眼开;而以盗寓比官,侧重在揭示官的残忍阴险,丧事人性;以犬寓比官,突出了官的知法犯法,枉法徇情,不能主持公正……通过这样不同角度的寓比,从而形成主旨的整体意义,完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启迪和警示。这应该是《拙言》解读的一个重要思路。
   当然,李拙子并不是对官员一概否认,虽然重在揭示官场黑暗腐败。但是对于官员,并不是全盘否定,如果有好的方面,他便也专门行文加以肯定,如《目无势利之官》就写了一个这样一个官员。一个打了贫贱的邻人的而被邻人回打的富人,愤而去告官。那个关官就说:你打了他,他打了你,那就一笔对消吧。那个富人说:没有对消之理,因为我是富人他是贫人,“世间只有富贵可侮贫贱,安有贫贱而可侮富贵者”。那官员批驳了那富人的势利论。作者最后曰“于是而知,官之中固非无好人也。”这是作者肯定的一种方法。而更多的是作者再文中人物的言说时,加以评注,而表述自己的全面之见。比如《中国人之商才》中,“精于商学之某君”说到“至于缙绅先生,既有高人之名,应有过人之实,而于金钱关系自必能严守道义,而无敢或逾。此在各国殆无不然。而惟我中国,则缙绅先生之贪鄙,视市侩且有甚焉。”这段文字中。在“此在各国殆无不然”后面,加注了“恐未必然”,在“甚焉”后面加注“缙绅先生岂无意廉洁自守者乎,斯言亦未免太甚矣”。这样使作者自己要表述的思想观点更加辩证。这种加注的方法很好。既有事情的原委和批判的力度,同事也能够做到全面辩证。所以作者讽刺批驳的并不是对某个人,而是整个的腐败黑暗的官场。在《中国人之商才》里,就指出:“居恒对其家人亲友非不以贪欲为戒,以廉洁自矢。迨一旦事权入手,则尽弃其平日所持之议论,而壹是总以商贾之法行之,损人以益己,假公以济私;有利必营,无弊不作。”原先平常生活的的时候,这些告诫他们的家人亲戚要戒除贪欲,并且自己发誓要廉洁。可是一旦当了官,就把平时所说的话丢开了,总是用商贾的方法来捞钱,损人利己,假公济私,为了捞钱,什么坏事都会做。一个清廉的人一旦进入官场这个大染缸,就马上贪欲横溢,成了一个无弊不作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官场的腐败贪婪的腐蚀性和传染性。
  

共 45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读书随笔从总的方面概括了李拙子《拙言》采用连环“寓比”的方法,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贪婪和无恶不作,以及官场的腐蚀性和传染性。很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许多所谓衣冠楚楚的官员,比之奸商、盗贼对社会民众的危害更烈,品行更差、更贪婪无耻;比之丐人格更低下,比之狗对人的伤害更为持久。李先生的观点和论说可谓针针见血,箭箭中的,矛头指向无可遁形。推荐阅读,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祝安好!【编辑 枫林晚】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411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林晚        2014-04-08 16:42:23
  问好心梦,这组读书随笔篇篇精彩,带给人们许多思考,很有现实意义,非常感谢!
枫林晚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14-04-08 17:46:26
  谢谢枫林晚。你得精心编辑 精采按语给文章增色。谢你的鼓励支持。祝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