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清明节里“清明会”(散文)

精品 【雅韵】清明节里“清明会”(散文)


作者:山中树 秀才,236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11发表时间:2014-04-13 10:48:10
摘要:“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也是桃红柳绿,杏李争白、绿草茵茵、暖风拂面的好时光,正是郊游踏青、放松心情的好美好时期。无论是春日暖阳还是细雨绵绵,这个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人们眼里都别有一翻韵味和情调。

【雅韵】清明节里“清明会”(散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也是桃红柳绿、杏李争白、绿草茵茵、暖风拂面的好时光,正是郊游踏青、放松心情的美好时期。无论是春日暖阳还是细雨绵绵,这个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人们眼里都别有一番韵味和情调。
   清明,又是一个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的隆重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醇厚的文化底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一首《清明》诗,借春雨、杏花、行人表达了人们对祖先、对逝去的亲人无限哀思的心情。从古到今,清明上坟祭祖在农村就流行着“清明会”的习俗。
   1
   在我们老家,清明节给老祖宗扫墓(川南俗称为上坟)有点规矩和讲究。家乡办清明会,上坟(扫墓)的历史可追溯从“江西填湖广”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时期,从本族家谱上也至少有300多年历史,尽管很多人情事故弃繁就简或被时髦的“洋节”西化,但清明上坟扫墓的人们仍铭记于心,清明祭祀先祖或故去的亲人是清明永恒不变的主题,代代相传,逝者已矣,来者追思。清明节燃一炷清香,献一束鲜花,去追求那些永恒的怀念,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传承的是一颗感恩的心,缅怀的是先辈们曾经的蹉跎岁月和坎坷人生。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扫墓祭祀,既是对先人的缅怀纪念,也是对自然的一种亲近。所以,清明时节,既有祭奠哀悼的悲酸泪,又有亲近原野的欢笑声。国家将清明定为法定假日,清明又成了人们踏青游春,放飞心情的节日。
   每到清明前后十天,总有大车小车的人们在路上赶。往乡下走、往墓地去,带着一颗踏青感的心行走乡村,去了却一份对故人祭拜和怀念。上坟的乡风民俗、陈年旧礼、叩拜作揖仍是前人兴后人跟,在这个充满着追思、遐想、哀愁的季节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境。尤其是在外漂泊、心怀乡愁、思念故乡与亲人的游子们,在这春寒乍暖,柳枝摇曳吐新绿,燕子呢喃回归的季节,他们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淡淡的乡愁,寄托自己对已知和未知的情怀。
   在六七十年代人们生活窘迫时期,饥不择食的人们能吃饱肚子就是最大的福气。记得在老家,有很多乡村旧事都会沾上一个“吃”字。那会儿乡村里勤劳的人们总是闲不住,清明时节槐花开,人们虽然缺衣少食,总会变着法子让餐桌上充裕一点,小孩过生日叫“吃粑”,叫清明粑;老年人做生请客,在摆酒席开宴前也要端上几大碗清明粑、爆米花、炒米糖和饼干糕点。
   清明粑制作过程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即:用少量大米、糯米磨浆,大米七分,糯米三分,在磨浆前摘回几竹篮新鲜的蒿蒿草(也称粑粑草)、槐花和;采回的粑粑草去除花蕾用其鲜嫩茎和叶,摘一寸余长,清洗净后在开水锅里煮五至十分钟,捞起冷却后切碎备用;槐花用开水沸煮,过滤其花瓣杂质,取其温水浸泡大米和糯米十余小时,再上石磨磨成米浆,用白布口袋栓在石磨嘴,米浆流入布袋内,过滤完多余水份(通常是头一天磨浆);做清明粑时,将切碎的粑粑草与雪白的米浆淀粉搅搅拌揉搓合二为一。清明粑可成三种口味,糖的、盐的和有馅的,那个年代生活紧张,多半人家买不起白糖,就在米粑团里加上糖精,做成一清二白圆圆的清明粑,放在竹蒸笼里用柴火猛蒸一小时余,香喷喷的清明粑就上了餐桌。
   贫寒人家若没有大米或糯米,就用玉米,将生石灰水化水澄清,用水把干玉米粒在锅内煮胀后去壳、清洗淘净,再用石磨磨成浆,其制作流程与大米“清明粑”同工异曲,只是主材不同而已。时过境迁,岁月如梭,童少时嘴馋的我们守在厨房里眼巴巴地望着“清明粑”出笼,抓上一两个就跑出去给同伴分享,这时大人们总是大骂:“小仙人些,祖先都还没祭,让你们先破了规矩!”
   因为那时糖果饼干很精贵,还得凭逢年过节供应的“百号票”购买,更没有面包蛋糕之类,乡村的女人们便动手做当地的特色糕点米粑来招待亲朋好友。久之,“吃清明粑”就成了上坟用的祭品之一,也是上半年过生日、请客或播种插秧餐桌上的代名词。老人过世抬棺叫“吃膀砣子”。老年人过世,需要请亲戚邻朋抬棺,为了犒劳出力的人,每人分一大碗肉,而且是大块的肥膘腿子肉或腰方肉。于是,老人过世抬棺就被隐晦地称作“吃膀砣子”、“打牙祭”、“开大荤”。过清明节,也被叫作“办清明会”。究其原因,是因为清明扫墓后要好生吃上一餐“油荤”,故大家在上坟扫墓时的谈笑声中也时常调侃:上坟是名气,踏春赏春意;祭祖如神在,香蜡纸灰烬;礼数无大小,叩头先作揖;逝者叹福气,活人打牙祭;年年都相聚,故曰清明会。
   2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抛粮播种,茄子豇豆”。在这个阳光明媚、雨水丰润、万物复苏、山花烂漫的好时节,预示着农村百姓正是春耕播种的良辰佳节,因此,有着“春播一粒粟,秋获万颗金”的说法。
   “清明会”有两种形式,按规摸分为“大清明会”和“小清明会”。大清明会,由同一祖宗传承下来的本族姓氏及同一祖宗,并与族谱上有记载的大家族人员;以我们家族为例,从族谱上查证就是历史上明末清初大量移民,即湖广填四川,立足南溪后延续到第三代先祖,于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返回湖北麻城县天柱乡(现已无法查证此地),参加孝感乡大清明会祭祖扫墓,手抄了祖籍江西和湖北族谱带回四川,同时又从天柱乡分水桥(现无此地名)带一亲房侄儿,再度乘船顺长江而上到南溪落脚,同年做小生意来到戎州城金沙江以南的南岸坝找到安身之地,随后又从南溪迁移戎州(现宜宾)定居,于是这辈先祖又重新修订族谱(宜宾族谱)世代相传。文革时期“破四旧”,仅有的五本族谱几乎全被收缴全化为灰烬,幸好叔房一长辈东藏西埋才躲过了那场劫难,但是那本族谱早已破损不堪,很多字迹模糊缺损无法辨认。
   清明会就从那时起,参加的人员也固定为宜宾城市及周边乡镇同族同宗这一支系的本族后裔(指男丁),南溪、江安同宗主流和另一房(侄房)随后又有部分移居至宜宾县和屏山、高县、均连等地,则不再参加本族清明会,那些本族同宗的人也不在宜宾族谱之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家族大清会受当时政治封锁和生活的艰辛,一度停止了十余年未办大清明会。到改革开放后,族人长辈们历经多年周折才找到那本四川宜宾族谱,在1986年开始寻找本族人追根溯源,于是只有通过清明会来确认是否同宗,从此,清明会又重新起步开始。
   记忆中,文革前的大清明会,因为只有男的才有资格去吃,女的是不能去参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倡导俭朴节约。清明会要办但不能铺张浪费,因为家族人多势众,一家去一个最少都要摆七八十余桌才坐得下,有时就限定那三辈分的人参加,也要坐满四十桌以上;二是人多了。老祖宗那片墓地也站不下这多人,更重要的是安全和政治影响。那个时候我们还小,然而却是长辈、叔伯哥哥们最得意的时候,他们吃得油腻腻、醉醺醺的回来,从和包袋里掏出几颗花生或爆米花之类的茶点,就算是对我无限的照顾,那个时候是我最恨自己怎么不快点长大,也去开大荤、打牙祭、开眼界。
   我曾经见过最隆重的祭祖仪式,但不是我们家族,是现在全国人口姓氏排在第七那族人,但在我们老家可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望族。那是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那种场面让我们一直深深地印在童年的大脑里,也明白了什么是大清明会和小清明会。
   村里小学校背面有一座大山,山的左边是大河,对面是万亩稻田。稻田背后是圆圆的小山坡一个连着一个,山坡上是桑蚕林和大片大片的茶叶林。右面是村子里最大的水厍,水库背面那个大山坡呈凹形,是生产队集体经济果林。大片的桃子、李子、柑橘、苹果间隔种在这片山上。在这片坡上地有一座某姓氏的祖坟,圆锥形,长约十余米,宽约六米,全部用青石块砌成,墓碑又宽又高,墓石雕龙画凤,坟头气势磅礴,虽然周围没有树木笼罩,但总觉得阴森可怕,我们从不敢到那种地方去偷吃桃木李果。清明节的时候,该姓氏庄门前来祭祖,可谓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祭祖的队伍有如长龙,敲锣打鼓,炮声震天,唢呐齐鸣,祭品百样,宰好的全猪全羊要几个人抬着的,围观的人群站满了山坡。行过祭拜礼后便开始扫墓、焚香、烧纸钱、放鞭炮。一时间,满山遍野,烟雾缭绕,接着由两位长者宣读祭文,场面庄严而肃穆,然后是几位道士出场做道场。虽然我当时领略不到其中的意义,却对这隆重的祭祀仪式肃然起敬。特别是最后撒糖果、花生、香烟之类的,足足有半箩筐,喜得我们这些小屁孩争先恐后地去抢。这样撒糖果花生仪式以前只在接新娘的时候才有的,我想应该也是寓意样子样孙的美好意愿吧?在那个年代,能这样风光办清明会,是要冒很大政治风险的。后听大人们讲,那族人的一名后生,当时是地区行政公署的专员,专门给公社书记和革委会主任打了招呼,不然那个年代的政治风波恐怕谁也吃不了兜着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家纷纷提倡文明祭扫,象那样隆重的“清明会”已不多见。长辈们依然领着在家的孝子贤孙为祖先扫墓,但相对以前简约了许多,尽量的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一束山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身在异乡的游子也在网上遥寄对逝去亲人的一份哀思,中华民族这一敬祖、祭祖的传统习俗将永远传承。
   3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小时候听大人讲,我们村子每年都要到老祖坟山那边去“办大清明会”。在大集体时,会在生产队或同堂的那户家里挑一头肥猪和两袋米,由几个壮劳力换班抬到一个叫大堂沟的桐子林村子里去。这个村子与我们相距20多里路,据说我们村子本族姓氏就是从那个村子分出来的,老祖宗坟山也就在那荒郊野岭的大山里。
   “大清明会”,据父亲在世时讲少则四五百人,多时参加的人约有七百余人,一般桌数锁定在八十桌以内,因为家族在当地是望族,且在全国姓氏人中也是名列前茅,占国内人口姓氏总数的百分之七点四一(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官方公布数据)仅次于李姓。办大清明会,家族倡导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弘扬“真善美、孝为先、敬老爱幼、团结邻里、勤劳致富、爱心帮扶、爱国爱家、耀祖遗风”,同时家族族长、会长、分会长都有诫训本族狂妄自大、好吃懒做、不孝长辈之人的职责和义务。
   大清明会,家族没规定每个家庭必须参加,取决自愿去或不去,但每家只能去一人,限量人员,而且全部来自城市周边的四个乡镇和市区内的本族,去前要在各片区分会长处先登记,否则没有资格“吃膀砣子肉”、“打牙祭”、“开大荤”。当然每人要交份子钱,大清明会的份子钱由七十年代以前的两三元钱涨到了近两年的四十元,主要用于购买餐桌上的吃喝菜饭等,很少一部分用于上坟购买香蜡纸炮及祭品。
   扫墓时间一般定在清明节第二天,因清明节前各个小家族上自家祖坟(小清明会),去的人先扫墓,也就是给老祖坟培培土,除除杂木,看看碑文石刻,了解本族人的来龙去脉;当然还要由清明理事会的长辈们在老祖宗墓前念一番祭文,向参加人员介绍那些坟墓经历的风风雨雨,缅怀时都按流行礼仪三鞠躬,烧纸钱、插纸标。长辈们说,老祖宗的坟墓在大四清和小四清,再到文化大革命都躲过了“破四旧”、“平坟拆棺”和“盗贼”,是畏惧大家族人多的威慑,加之祖坟山四周住的都是本族人。
   扫完墓,大伙便忙乎开中午聚餐的事了。虽说头一天便开始杀猪、购置餐饮所需和备办酒席,到了这天,有人上灶作菜、有人淘米洗琬,有人洗菜或搬桌子板凳……当然,最忙的要数大堂沟村的女人们。她们就像迎接远嫁的女儿回娘家一样来款待我们其它乡镇、市区或近郊去扫墓的人。大堂沟村本族就有近100户,“办清明”除了肉与米,其他菜都是村子里的女人们种的。当然,为了表示感谢,杀猪后我们村子会挑一刀最好的肉送给占用厨房的人家,其他没做完的油、肉、米等,全部留给他们村子。所以她们也乐得做这件事,男男女女一齐动手买东买西、搬桌子顺板凳、生火煮饭办酒席。
   小时候,我们很期待着长大,期待长大了可以去参加清明会,多半是因为想看热闹和饱口福。可当我慢慢长大了,却没有了这样的氛围。因为路途远,我们这房人在附近辟了一片山做祖坟山,过世的人就近葬了。每年清明,都是办小清明会,老祖坟山只由村子里十几名长辈和大清明会的理事去参加扫墓,与那个村子的人们一道插几支清明花、放几串鞭炮。“大清明会”的事也就中断了近二十年。

共 614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清明,是一个祭祀祖先、缅怀先烈的隆重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醇厚的文化底蕴。在散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本地“办清明会”的风俗。“办清明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清明会有其规模,有“大清明会”和“小清明会”之分。大清明会有着隆重的祭祖仪式,有着严格的祭奠规矩和传统宗族文化内涵。小清明会规模要小很多,但是祭奠意义和承办方式基本相同。作者细数童年所见的清明会盛况,由小时候只简单地知道吃“清明粑”,到后来逐渐对这一民俗的深刻认识,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先人的祭奠方式的演变,反映了家乡人们对祭拜文化的极力推崇和对先人的深刻缅念之情!作品有着朴实的民族地方特色,具有划时代意义。佳作,倾情推荐!祝好作者!【编辑:树阴凉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14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树阴凉儿        2014-04-13 11:00:05
  作品详细记录了当地清明盛大的祭奠仪式,如实表现了家乡人们对祭拜文化的极力推崇和对先人的深刻缅怀之情。意义深远!佳作,祝老师写作快乐,精彩继续!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