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塔寺村中眠战神(散文)

编辑推荐 【山水】塔寺村中眠战神(散文) ——探访蚩尤墓


作者:然野 进士,940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7发表时间:2014-04-16 08:56:29

【山水】塔寺村中眠战神(散文) 巍巍太行横亘南北,东河北、西山西,南探中原北接大漠;浩浩燕山蜿蜒东西,南华北、北草原,西起洋河东联大海。这两座大山雄浑伟岸,翘峰问苍穹,藏着讲不清的故事,这两座大山峰峦起伏,深谷叩大地,隐着道不完的神秘。
   太行与燕山在这个地方交汇握手了。
   它们在这里吝啬的勾勒出一小块盆地,四周大山障目,中间一水长流,太行见证了这里发生的曾经,燕山在躯体上刻上了历史的印痕。在北京东灵山西侧有一条冀属的S241省道,过了一个叫虸蚄口的村子向南不远,道路东侧有一条不起眼的峡谷。行在其中,蓝天变窄了,白云一闪而过,燕山峭丽的主峰时隐时现。峡谷中遍布着山石垒砌的堤坝,堤坝填充着山间的瘠土,顺着地势望去,层层堤坝扶摇直上天际,石坝展现出一个干拉拉的石头世界。山脚、山坡、沟壑遍是山桃杏树,稍事几天,这条峡谷将呈现出桃花红杏花白的天籁美景。
   不走到峡谷的尽头看不见这个小村庄。村儿很小,蜷缩在一个向阳的小山坳半坡上。进村的坡路很陡,上坡后是一个几十平米大的空场,柴禾垛、散放的羊、无缰的骡马、趴卧的狗、还有土埂边儿晒太阳的村民,让本来不大的空场显得有些拥挤。真正意义上的小村还在一个Z 字形石头坡上,这里一间房,再旋上一个Z 形坡又出现两间房。稍微平展一点的地方是一座‘三清观,’占有三四间西房,后边一个小院,对着院门是一座影壁墙,上面画着黑白太极图,四角有‘道法自然’四个大字。
   石头房、石头墙、石头路,这家的房顶不及那家的地面高,两米直路、三米陡坡、五米回旋,又一个Z 字形。村里最好的房子是村口那家有塑钢门窗的人家,看起来就像两个世界的产物。经打听,这个小村叫塔寺村,拢共只有五六十口人。顺着三清观向上,两棵扎苒的古松映入眼帘。这古松形状奇特,颇具仙风道骨,冠盖成荫飒飒有声。松树下有块石碑,盘龙其上神秘无字,石碑下方又一块石碑,上刻‘南蚩尤墓’四字描红隶书。
   端详墓碑,心情被瞬间点燃,悠悠华夏史,代代出英杰,却原来远古一代战神蚩尤大帝在此安卧。向着对面的西山坡望去,一棵更加苍劲的古松矗立在那里,枯枝挺拔新绿耀目,即古朴深幽又充满活力。与树相邻处有一座塔,阳光其色之上,山峰衬其之美,蓝天白云之下,一股沉稳磅礴的大气扑面而来。恰时一村民徐步而来,信口说道:“凡到此之人必有缘分,我们塔寺村的来历就源于这座塔,这塔已经七百多年了,是纪念当年的守墓人而建,我们这个村都是守墓人的后代,这里安葬的就是我们的先祖蚩尤。”他说的中肯坚定,眼睛里泛着骄傲:“我们的祖先蚩尤很会打仗,要不是黄帝炎帝合兵,蚩尤不会战败。”真得是寥寥数语追根溯源,一代战神呼之欲出。
   凝立石碑下,驻足听松涛,历史的画卷在脑海里依稀展现。
   司马迁《史记》中明确的记载了黄帝与炎帝间的‘阪泉之战,’黄炎帝与蚩尤间的‘涿鹿大战,’而这块征战的土地就在蚩尤墓附近。追溯四千六百多年前,这块盆地草丰水美、野兽众多、适合人居,黄帝族群是这里的第一个开拓驻在者。西部的炎帝族,首先向这里‘入侵,’被黄帝打败,此后合为炎黄族。再后,东部的蚩尤族来犯,传说那时的蚩尤族已经学会了冶炼技艺,兵器远胜于黄帝族,惨烈的战争延续了几年,要不是炎黄合兵、神仙相助还真得打不过蚩尤。最后,战争以蚩尤的失败而告终,相传蚩尤战死身首异处,躯体被族人埋葬在多处。塔寺村就是掩埋蚩尤躯体的主坟,南蚩尤墓可见一斑。
   当然,传说很多,有的说蚩尤未死,是部下换衣冒名替死,他带着剩余族群到了南方,成了少数民族首领,如今少数民族供奉蚩尤为祖先也是佐证。在塔寺村附近,有蚩尤寨,有来源于蚩尤打仗时遗存的八卦村,有黄帝泉,有遗迹尚存黄帝在此筑的第一座都城。还有后人纪念黄帝炎帝蚩尤的三祖堂,台胞募捐建造的蚩尤祠,更有寻根问祖纪念中华大一统的合符坛。
   在一定意义上讲,远古的战争没有侵略与被侵略的定义,那是追求生存的必不得已。古往今来,事实也好传说也罢,蚩尤被锁定为战神的地位在逐渐清晰巩固,中华始祖之一的位置毋庸置疑。
   中国的村名,都有着它的来历,塔寺村或许真的与蚩尤有着不解的渊源,那屹立在山坡上的古塔是一种守望的见证,那长在山坡上的古松也在默默地诉说,那村民自称是守墓人的后代同样是先祖流传下来的不变承诺。
   在三清观中焚一枝香,对着三祖像鞠一个躬,和慈祥的道长说一席话,暮然觉得,山村虽小,脚下的土是热的。
  

共 18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游记散文向来是以游历名山大川,来采集文思精华;在凭吊名胜史迹中,发思古之幽情的。以探古访今,寄情于景,借物抒情,以游历抒写感受,用心得发表议论,一篇文字,自吐心声,把读者亦带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之中,再三玩味,意味无穷。本篇正是如此文章,开篇全景全貌,雄伟大气,转笔村庄,由远而近,参差错落,色彩斑驳。渐入佳境,蚩尤古墓,通篇立意,由此展开。黄帝大战蚩尤的“涿鹿之战”经作者从更近的距离所做的描述,似如历历在目,叫人感到中华历史文化的厚重与久远,继而从内心激发出一种自豪和自信。文章结构严谨,层层相接,极具逻辑力量。用笔简繁得当,语言简洁流畅,景物描写绘声绘色,形象描写与理性分析完美结合,融为一体,令人读罢,耳目为之一新。赞赏此文,推荐阅读,祝作者文若清风,飘逸在“山水神韵之间”。【山水神韵编辑:翔鹤掠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翔鹤掠雲        2014-04-16 09:01:03
  感受佳文之清风,品味文化之厚重,拜读了!
2 楼        文友:潮仙        2014-04-17 11:42:14
  中国的村名,都有着它的来历,塔寺村或许真的与蚩尤有着不解的渊源,那屹立在山坡上的古塔是一种守望的见证,那长在山坡上的古松也在默默地诉说,那村民自称是守墓人的后代同样是先祖流传下来的不变承诺。欣赏问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