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禅房花木】歪说聪智

编辑推荐 【禅房花木】歪说聪智


作者:边行 秀才,266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0发表时间:2009-04-13 15:21:20

很多时候出现大智若愚这个词。我去找了下究竟,在词源里是这样说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在老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在把聪明、聪慧与大智若愚等同。我很反对,想要反驳,但是又找不到适当的理由去纠正。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其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大智若愚的典型,于是我的歪纠开始。
  
   聪明,聪慧的理解意义是,超前的信息处理,我认为其与情有连,与商无关。智慧,在《博弈圣经》中就是文化进程中独创的执行力,我认为其与情甚微,与商甚深,所以我不由又想到智商。智商通常就是智力高低不同程度的表现,智力又叫智慧,也叫智能,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了解到了这些,我能够想到,聪明与智慧相对,他们的悬殊有多高多厚多重,宛如侏儒和巨人。
  
   有一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那种被误的聪明不是假聪明,也不是人们所谓的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的说辞。那聪明也许是由于过度,或许是由于失算,结果与聪明无关。因为我觉得聪明之类尚在情理之中,有了很大的情商包袱。情商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有了情商这东西,人们往往在一些事情面前难以抉择,发动聪明的本钱深研细究,很有可能会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了,人们仍在聪明之中寻找原因,而不去开动智商的脑袋。这种现象可以拿智商来作解释,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智商,程度不一,也就导致了情商的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情商容易产生,容易控制,而智商在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一定厚度的时候,是不能驾御的,有智商不一定就能运用智商,因为很难。人们避重就轻,就是些微的智商选择过程。那么,智商的高度厚度如何才能被驾御?
  
   很多人都知道或者见识过智障者,他们往往语出惊人,行为出常。以前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个人撒了一盒火柴,叫聪明的人和有智障的人同时去看一眼,然后能够准确说出火柴数目的却是智障者。聪明的人完全不聪明了,智障者也就不是智障者了。聪明人当然有最快最敏捷的思维去准备数火柴的数目,所以准备就紧张了,紧张就分心了,这就是情商。而智障者完全没有准备,智力障碍使他对事情的突发没有去理会,第一时间进入了数的状态。他的观察力和分辨力最先,记忆力其次,想象思维等等落后。但是他目击之后存留的记忆会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落后的东西,聪明者连目击的对象都没搞清,再有多么高的想象与思维能力都只能是枉然了,这个智障者的行为显然是种智商运用结果了。那么可以总结一下:智商抛却了一些聪明,一些情商之后,就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就是大智若愚。智障者只是把几乎所有的情商都丢掉了,才表现出那一丁一点的智的精华;聪明者充分利用的情商而忽略不去选择智商,才表现出那令人失望的误的失常。
  
   人们对待什么样的事物事情总会有相对的反映,没有事物不会激发聪明和智商出来。大智若愚就是无事可遇的状态,那就是隐。一旦遇了,摇身抖擞,异相昭然。遇了,聪明与智慧的登记也就区分开来,前者像功课门门优的小学生,后者像成绩平平的研究生,两者可比不可等同。
  
   聪明可算作几门学院里的必修课,应去勤劳而修,智慧在学院里只能算是选修课,要靠兴趣靠心之本性去悟。修是苦,悟是累,两者都是为了遇事而成。假设遇事的最终结果是金字塔的顶端,有一个佛教典故可以来形容,有一个弘忍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他主的是修,是用勤劳累积聪明结晶以至塔顶。弘忍大师的弟子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主的是悟,是顿时的透,是靠瞬间的转移到了塔顶。都能至于塔顶那是最好,但有很多人不能到达那是因为很多人因修而修,走了偏门,也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如同信佛取真经一般。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塔顶最高境界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是攀沿,在求。悟是到达,在知。修者以行制性,悟者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塔顶,修者以律制法门。悟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法门。所以智者遇一事可通天,聪明者遇百事方通天。大智若愚,因在此间。
  
   如此理解聪与智,不知歪也不歪,大智若愚,贬低至最低的同时又升华至最高,不知歪也不歪!
  
   2009.04.11

共 17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其间穿插“文化进程、执行力”这样有力度和质感的词语,加之情与商逻辑的辩证,本文如论述文般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地把“大智若愚”为读者解了个明白。欣赏。推荐品读。【编辑:司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司药        2009-04-13 15:24:04
  问好边行。品你的文章,如同上了一堂培训课,受教。谢谢。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2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4-14 13:23:10
  智者遇一事可通天,聪明者遇百事方通天。大智若愚,因在此间。
   有禅机!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3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4-14 13:23:41
  修是攀沿,在求。悟是到达,在知。修者以行制性,悟者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塔顶,修者以律制法门。悟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法门。悟道中!呵呵!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4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4-14 13:24:03
  问好作者!期待你的更多精彩!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5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4-14 13:26:25
  我愿做个愚者!聪明人活得太累!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6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4-14 19:50:03
  呵呵~大智若愚~~
   大愚若智~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