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杨柳春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杨柳】乡亲(散文)

编辑推荐 【杨柳】乡亲(散文)


作者:山间小竹 童生,71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08发表时间:2014-04-18 11:49:47
摘要:也许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缘故,我骨子里对乡亲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我尊重,我善待,我同情每一个生活中遇到的,不管是来自何方的乡亲们。但是,昨日遇到的一位乡亲让我的心五味杂陈……


   也许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缘故,我骨子里对乡亲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我尊重,我善待,我同情每一个生活中遇到的,不管是来自何方的乡亲们。但是,昨日遇到的一位乡亲让我的心五味杂陈……
   昨日午饭后,我下楼丢垃圾。一位戴着草帽,卷着裤腿,踏着拖鞋的老妇人骑着自行车远远地就喊:“姑娘等等!买米不?”我环顾一下四周,烈日当空,别无无他人。于是回应道:“阿姨,我不买米。”遂转身准备回家。“看看多好的米呀!自己种的呢!”说话间,老妇人已至跟前,自行车后座驮着一袋米。
   “阿姨,我真的不需要买米了,前几天刚买。”我不好意思的说。“你买了多少米呀?”老人执着的问。“十斤。”我如实回答。“哈哈哈!十斤米塞牙缝呢。”老人爽朗的笑着,麻利的放稳车,拎下米袋子。她哪里知道十斤米我们能吃上半月呢!“走走走!到楼道看看米去。”老人不由分说就拎着米来到我们楼道,打开捧上一把,“看看多新鲜的米呀!买点吧,我就剩这一袋了,卖完好回家,鬼天太热了!”
   也是,这么热的天,老人真不容易啊!一丝怜悯油然而生。“阿姨,你这有多少米呀?”我问。“秤秤看!”老人立马秤了起来。“五十八斤!”“啊!这么多呀!”我为难了。“姑娘,你是怕不够秤吗?我六十多了,差秤你骂我老娘!我就是江夏人呢,乡里乡亲的。”武汉老少性格还真像这火爆的天气!
   “阿姨,你还是去别家看看吧。我们人少,吃不完会生虫的。”我再次不好意思的解释。
   “那去你家,给我口水喝吧。”
   “好的,我给你端来!”我如释重负蹬蹬蹬上楼,倒上一杯水刚开门,谁料老人竟拎着米进来了。“好漂亮的家啊!”老人全方位打量了一下,接过我手里的水一咕噜就喝完了。随即用手抹了一下嘴,甩下拖鞋光着脚,径直把米拎进我家厨房。
   这下,我真的不好再让老人把米拎出来了,只好照单付款了,老人接过钱美滋滋的下楼去。正巧邻居大姐回来,“你家亲戚吗?”她问。“不是,是卖米的。”“我看看米质怎样?”大姐进来看看米说“米质不错,多少斤呀?”“58斤。”“什么?!这有58斤?!”大姐大叫起来,“你一只手拎拎看!”我真的一只手并不费劲的拎起来了。“就你那小样一只手能拎动58斤?”大姐没好气的说。旋即她回家拿来了一杆秤。“38斤!天哪!死婆子够狠心的!居然黑了20斤!快,和我一起骑电动车追出去!”
   “算了吧。”我拦住了大姐,“学校四个大门呢,谁知她走哪个门呢?”还有,她一大把年纪我们追上去肯定没好话说。就算要回损失的50元钱,我又会开心吗?看着这袋付出了我的爱心,却换来闹心的大米,我质疑——这是值得我尊敬,同情的乡亲吗?闹心的同时,我不由得想起来故土里的乡亲来……
   半月前,我回到家乡,打开车门就看到一张张亲切的脸庞。我照例给老人和孩子们分些水果和点心。其中有那个比我哥哥还大一岁的一兵,照理我应该喊他叔叔,但因为他是傻子(弱智)的缘故,村里老老少少都直呼其名。他在我的记忆中其实并不很傻,会放牛,会挑水,会砍柴,会学着买卖人满村喊——“卖老鼠药啊!”他好像不会哭,每天都傻乎乎的笑着,不知人间疾苦是何物?我掰下三根硕大的香蕉递给了他。他接过香蕉,笑嘻嘻的躲到一旁,剥掉皮狼吞虎咽起来。
   “你怎么把香蕉给他呀?他一个人会偷偷吃完的。”我明白善良的乡亲的意思,他们是说傻子吃了连个谢谢都没有的。“我是给他吃的!”我笑着强调。乡亲们立即就流露出了赞赏的目光。看着一兵那贪婪的吃相,我很心酸。
   傍晚,我陪父母亲坐在堂屋聊天,远远的就听到桂妈在喊:“雪回来啦?”“哎。我回来啦。”我迎了出去。眼睛只有一点光感的桂妈抱着一个葫芦瓢摸索着走进来。“桂妈知道你明天就要回武汉了,给你拿二十个鸡蛋带回去吃。”“不能要,不能要!”爸妈和我异口同声的说。
   桂妈是一兵的妈妈,四十多岁时丈夫死于矿难,她一人拉扯着两个儿子。大儿子本混得不错,是小镇上的领导。但2008年死于酒后驾车,同赴黄泉的还有他的老庚、小镇上的银行行长。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唉!人生是何等的无常啊!聪明的儿子视生命如草芥,反而是痴呆的儿子不离不弃!可怜的老人承受了人生中的多少劫难啊!她常说,她的眼睛是哭瞎了的……
   “这是正宗的土鸡蛋呐,你在武汉买不到的。”老人边说边把鸡蛋捡出来。“哎呀,桂妈,这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你送什么鸡蛋呐?留着自己和一兵吃吧。”妈妈试图把鸡蛋还回去,但桂妈紧紧的捂住瓢说“我七十多了,一兵也四十多了,哪个三岁小孩把一兵当人看呐?只有你家雪儿还给他东西吃!”
   就因为那三根香蕉,我可怜的,可爱的乡亲居然舍得积攒了很久的,二十个鸡蛋!
   都是乡亲,区别咋就这么大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是武汉的地沟油吃蒙了心,亦可能是前几日周边省份的乡亲们,集体烧秸秆给熏黑了心……
  
  

共 19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门七件事,茶米盐油酱醋茶。凡人如此,圣人亦不能免俗。就是这些事,却令人很纠结。作者叙述买米这样一件小事,卖米的短斤缺两,足足少了20斤。由此回忆起一次回乡的往事。把“聪明人”和傻子进行对比,感叹 “都是乡亲,区别咋就这么大呢?”当下,坑蒙拐骗的事,层出不穷,闹心的事多了去了。如何重建道德大厦,值得每个人思考。问候作者。【编辑:贰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州大浪        2014-04-18 13:39:43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杨柳!
回复1 楼        文友:山间小竹        2014-04-18 18:21:02
  老师客气啦!请多指教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