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李嫂,现代的祥林嫂

编辑推荐 李嫂,现代的祥林嫂 ——刘嫂的腰弯了


作者:采耘 秀才,2525.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8发表时间:2014-04-18 15:14:35
摘要:生活小节,反映出社会现象,让大家去深思去领悟,通过文章的叙述,反映出”养儿防老靠不住了。“

1.前段时间,我身体不适,儿子回来陪我几天。一天晚饭后儿子说:“妈,我陪你下楼转转。”
   “我不想下去,你自己去吧!”
   不一会儿子就回来了,一进门就说:“李娘真可怜,她的五杰又找不着了,不知跑哪去了,她在到处找呢。我李娘真像祥林嫂。”五杰是李嫂的儿子。我儿子叫李嫂李娘。我们和李嫂算是老相识了,在一个院里住了三十多年了。我马上说:“是不是打牌叫抓走了。听别人说这次抓赌抓得很厉害,逮住后拘留罚款。”
   我好像看到了李嫂颤颤巍巍的身影在蒙蒙细雨中挪动,她是高血压后遗症,身子前倾,两手发颤,一步一晃的艰难前行。她虽行动不便,可家里的一切买卖、收拾、打理、做饭都是她。我常赞叹她的不易和坚强。她是那么的善良,可她又是那么的不幸,是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和作弄弱者。我向来是同情弱者,所以和李嫂能说着话,我同情她可又帮不了她,只是见她买东西拿不动时帮她拿拿。很早以前李嫂给我讲了她的身世,她很小就没了父亲,母亲带着她改嫁,继父对她还可以。好日子还没开始多久,她的母亲就撒手而去,她哭天嚎地。从此她没了亲人,上天还网开一面,继父继续收留了她,呵护她,每当嫂嫂和哥哥欺负她时,继父总站出来保护她。她从没穿过新鞋和新衣服,脚趾总是露在外边,衣服也是别人给的旧衣服。她不停的劳作,日渐长大,十八岁继父做主给她找了婆家,她嫁给了一个人小商人。她的男人不知是做的什么生意,在房子后边有口大锅在熬炼,早上她男人到后院去看熬的东西。谁知就死在锅旁边了,按现在的说法可能是心肌梗死。天哪不幸又一次向李嫂袭来,那时她刚怀上孩子,天哪我可怎么活?李嫂哭喊着。不到二十岁的她哭干了眼泪,为了生活她到老城在不同饭店去刷碗、扫地,解放后她成了那里的工人,有了分固定的收入。丈夫死后半年她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许家有后了,婆婆家也有些安慰。可李嫂毕竟太年轻,常有好心人给她介绍对象,经过筛选,最后就嫁给了一个木工厂的木匠李师傅。李师傅死了老婆,撇下一对儿女,女儿尚小就送了人,剩下一隔男孩。婚后李师傅就住进李嫂家,李嫂的儿子跟着奶奶,可也时不时的来找妈妈。没爹的孩子使李嫂更加疼爱,奶奶也加倍娇惯,孩子学会了两边说瞎话,问妈要过钱又问奶奶要,从小好逸恶劳。李师傅的孩子倒听话,是个人人夸赞的好孩子。李嫂的孩子长大了,说房子是他爸给他留下的,非要把李嫂他们老赶出去。后来李师傅调到了现在的厂,李嫂也调了过来。
   李嫂嫁给李师傅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大的五杰,小的俊杰,李嫂的勤劳和忍耐,是数得着的,她勤劳肯干,一切家务都不让别人干。李嫂娇惯孩子、疼爱孩子,她把从小没得到的爱的自己,想把爱都给孩子们。过分的爱,是孩子懒惰成性,不走正道。她前夫的留下的儿子已娶妻生子。可李嫂前夫的孩子为小偷小摸常被拘留和劳教,儿媳就抱着孩子来找李嫂要钱。孙子慢慢大了,儿子还不见学好,媳妇一气之下离了婚,远走他乡。不争气的儿子竟把自己的骨肉卖掉了,李嫂知道后,哭喊着不依,慢慢的景精神失常。没办法李师傅卖掉了心爱的摩托,凑了四百元钱把她的孙孙赎了回来。从此路上多了一个牵着孙孙上学的身影,谁知她孙孙不是上学的料,几年的折腾也没学成景,辍学后四处流浪,他想妈了就去找妈,继父不待见他,他又回到奶奶身边。这边叔叔爷爷也不稀罕,等他慢慢大了就自己出去闯荡了,给人帮工,自己炸过油条,比他的父亲强,还知自食其力,现在在一家工厂干活。也除去了李嫂的一块心病。可他的两个小儿子就不是那么让她省心,多次因为打架、偷盗被劳教。前几年李师傅也驾鹤西去,他俩也没过上好日子,经常为李嫂的儿子吵吵闹闹,时不时李师傅还对李嫂动拳脚,还大言不惭的说,他的家伙好,是李嫂的地不好,看自己的儿子多争气,在一所大学开车。而李嫂的各个儿子都不争气,五杰赌博不就是跟李师傅学的吗?干嘛说是李嫂的地不好,孩子的教育没他的份吗?真会侮辱人。五杰接了李嫂的班,他常迟到早退,前几年也下岗了。李嫂的小儿子不到二十岁就因为偷盗被判十几年,前几年刚出来,给一家私营营运的人帮忙,混碗饭吃。谁知他不安稳,想挣大钱就冒险去倒大烟,谁知一去不返。听人说是叫公安逮住了,我不好问李嫂,怕她难受。李嫂太苦,她常说:“我不会动时可咋办?也没个女儿,孩子一个个不争气。”
   我笑着说:“你永远会自己动,会自己照顾自己的,真不行还有敬老院呢。”
   李嫂苦笑笑。
  
   2.刘嫂的腰弯了
   早上买菜时碰到同院住的刘嫂出门散步,一年不见,她的腰咋弯成了九十度?手上还多了一根拐杖,一步一扭的前行,我慢慢的和她搭讪:“刘嫂,出去转啊!”
   “出去转转,每天出去两趟。”刘嫂笑着说。
   “我一年多没见你,怎么腰弯成这样?”我小心的问她。
   “哎!人家不是说倒着走治腰疼吗,前年我转到长安路时,倒着走时蹲到了地下,疼得我好长时间爬不起来,我忍着疼爬起来后,咬着牙一路念着阿弥托福,总算坚持到了楼下,当我上楼时只听咯啪一声,我疼得再也上不去楼了,就坐在了楼下。”
   “蹲住时你就该去医院。”我说。
   “医院能进吗?得花钱啊!一进去就花不起,我也没手机,没法联系孩子,再说我也不想麻烦他们。”
   “你叫谁给你打个电话谁都会给你帮忙的,去医院了吗?”我急着问。
   “我动不了了才麻烦邻居佩佩给大宝打了电话,给大宝说啦我的情况。”
   “大宝回来啦?”我问。
   “大宝回来了,大宝说:“妈,我没一分钱啊!”我说:”你别怕,我有,还是你爸留下那几个,和你爸的丧葬费,给你钥匙你上去取吧。“我给他说了地方他取出存折,一共就四万块。当时把我送到了正骨医院,医生说不敢给我做手术,叫保守治疗,给我灌了水泥。可不是盖房子的水泥,是化学水泥。”刘嫂慢慢地给我讲她的经历。
   “我知道。”我看她很想给我讲话,我就慢慢地陪她一段路,刘嫂继续往下讲。
   “现在的医院坏得很,光给你用贵药,四万块花完了也没治好,只好出院,我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
   “不是有医保吗?能报销一部分。”
   “报不了多少,医院用的药大部分都是自费药,最后还剩四千块没花完,大宝说:“妈,这四千块不给你了,给你孙子交学费。”刘嫂还是笑眯眯的。
   我接着问她:“二宝回来了么?”
   “没有。他说离家太远。”刘嫂说。
   “沈阳会有多远啊!”
   “唉!不回来算了,孩子们也指望不上。出院后大女儿把我接到了天津,我在他家住了将近一年,听大女儿说,天津离沈阳不远,二宝也不去看我。刘嫂给我说。
   “唉!”我不能同着刘嫂的脸妄加评论,只是唉了一声。
   想起刘嫂两口子是那样的疼爱两个儿子,二宝还上了大学,老两口还帮两个儿子把孙子连养带带到上学,现在落到这个地步,孩子竟不回来看她。我心里又说不出的滋味,养儿防老,现在这句话过时了。不过我又为自己感到欣慰,我的儿女都很孝顺,面对刘嫂我又能说什么呢?我为刘嫂悲哀,我从没见过她的儿子和儿媳来看过他,每天都见二女儿来两趟给她做饭和收拾房间。刘嫂说她的工资给二女儿拿着花,也没多少,工龄太短,才一千来块钱。
   刘嫂算是一个窝囊的女人,她从不给别人打交道,也不说东道西,干什么也赶不到别人前边,有的人看不起她,可她就是这样慢条斯理的人,说话也是慢慢的;他老伴别看是个瘸子,别看他是瘸子可能干了,在厂里还当过车间主任,在社区还当过居委会主任,说话利索,干活麻利,还会见风使舵,总之他是个能人。在家里都是刘师傅做饭,对刘嫂疼得很。刘师傅在孩子都搬出去住,孙子都长大时撇下刘嫂独自上了天堂。刘嫂整日思念他,大病一场,想不到刘嫂还这么重情。刘嫂说她夜夜看到老伴睡到她身旁,别人说:“你这样再想他,他会把你勾去的。”还有人给她出了主意,叫她砍根桃木棍放到屋里,这样刘师傅就不会回来骚扰她了。
   刘嫂就给大宝说了此事,叫大宝去给她砍,大宝说:“我不,他是我爸。”
   随着别人的劝说和时间的推移,刘嫂慢慢的好了起来。前几年有一天我在楼下和人闲聊时看到刘嫂从外边遛弯回来,她走到我们身旁,我看到她裤腰带上挂着一个小袋子,我好奇的问:“刘嫂,你腰上挂的啥?”
   她笑起来,伸手把袋子打开叫我们看:“这是我老头撇下的唯一的东西了,我是留着做个念想。”
   “刘嫂还怪重情呢。”我说。可边上一个老太太撇撇嘴。
   我听别人说过刘嫂的儿子大宝想把自己岳父介绍给刘嫂,主要是不想岳父在他家住,我想逗刘嫂开开心,就笑着说:“刘嫂,给你介绍个老伴吧!”
   刘嫂笑得合不拢嘴:“这么大岁数谁要我呀!”
   “有人要,你只要愿意我给你介绍一个。”
   “不,我老头对我恁好,我可不能对不起他。”接下来她就说起儿子给她介绍对象的话。
   “大宝也给我说过,他说:“妈给你介绍一个。”我说谁要我呀!大宝说:“妈你只要愿意,把我岳父介绍给你,今晚就叫她搬过来。”刘嫂自己先笑了。我们也跟着笑。
   “可以呀!刘嫂,你同意了吗?”
   “我给大宝说:“不行,这样对不起你爸。”“我知道,他们是不想叫他岳父在哪住了,我孙子大了,他岳父给我孙子挤一张床。”刘嫂一直笑着。我陪刘嫂走到菜市场门口,望着她艰难的步履我心酸不已。
  

共 36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李嫂和刘嫂,两个女人共同的命运,操劳了一辈子老无所依老无所靠,令人痛心。李嫂善良勤劳,一生忍辱负重人生坎坷,再嫁后生了两个儿子结果都不孝顺,老了的李嫂竟然无家可归!刘嫂辛苦一辈子,老了患了严重的腰病,儿子大宝二宝不给看病,反而拿去了自己看病的钱,是刘嫂在病魔中挣扎……养儿为防老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面对那些不肖子孙,社会和法律应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使他们真正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荐读。【编辑:112167214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4-18 15:16:47
  养儿为防老,如果发生了变化,儿子不孝孙怎么办?引人深思。
2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4-04-18 15:17:57
  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大姐注意一下标点,省略号使用不正确,已经改正。
回复2 楼        文友:采耘        2014-04-18 18:52:59
  谢谢,谢谢你的精心编辑和按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