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明到了,说说鬼神

编辑推荐 清明到了,说说鬼神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38发表时间:2014-04-21 11:28:31

楼下小店又“出摊”了,店门口摆两张板凳,堆满了黄表纸,锡箔元宝和面额五十、一百万以上的冥币。小区保洁员玩笑说,老板又要发鬼财了。
   哦!清明到了。
   据说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后来唐皇帝下令寒食上墓,因为寒食与清明相连,所以慢慢的,清明就成了祭祀祖先、鬼神的日子了。
   说到鬼神,我们立即会想到住在天上,快活逍遥的神仙和游荡于阴曹地府的鬼魂。这个描述可能是在东汉末年才开始的,以后越来越形象化,儒道释各有各的说法。
   由于佛教的传入,我们接受了六道轮回的说法。天道住着得道的觉悟者,由印度人的宇宙创始者,后来皈依我佛,成为佛陀的弟子--大梵天管理;地狱则是因恶行得报应的鬼魂受难场所,由印度人的太阳神长子“阎摩”(也就是阎魔王--阎罗王)管理,据说阎摩是人间第一个出生的人,也是第一个死亡的人,佛陀给他 说法,最终皈依我佛。
   道教则不同,人活着的时候,只要行善,修炼得道,便能白日飞升,成为仙人,然后人间、天上、阴间来去自由,好不逍遥自在。凡夫死后只能是鬼,呆在阴间。因为是“国产”的,所以鬼神故事基本都来源于早期的原始宗教说法,也是光怪陆离,丰富多彩,热闹的很。
   在儒家经典中找不到天堂地狱的描述,儒家的鬼神观是现实版的,与当代一般人的看法最为接近,或者说,当代一大部分人继承了儒家的鬼神观。孔子谈鬼神,《礼记.祭义》中“宰我问鬼”一段是最具体,最完整的: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因 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宰我问孔子:我听到人们议论鬼神,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从宰我发问可以看出,在春秋以前,我国还没有关于鬼神的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对鬼神的认识也是有相当的模糊性,不然孔子言语科的高材生宰我不会连鬼神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到底什么是鬼,孔子告诉宰我:是人就都会死,死了埋葬于土中,这个就叫鬼。归者,鬼也。但是骨肉虽然化为野土,凝聚 神的“气”则不散。孔子连用三个形容词:“昭明、焄蒿、凄怆”来说明和形容。这是在祭祀中常出现的情景:昭明,恍惚之间,似乎是有一种明亮,难以描述的光景出现,让人感觉就是正在祭祀中的鬼魂出现似的的;焄蒿,就是气味。在祭祀时,亲人或朋友生前喜欢的,你很熟悉的气味被闻到,如果死者生前特爱吃大蒜,你突然闻到一股子大蒜味,那也是死者在回应你的祭祀。凄怆就是悲哀,这个容易理解,那个在祭祀先人时不感到伤心悲哀呢。在祭奠逝去的仙人或好友,进入忘我的状况时,这样的灵异,或者说是幻觉现象是极有可能出现的。文中说的气盛就是神,魄盛则是鬼,这和管子总结的天地之间不过“一气耳”的观点 是一脉相承的。儒家说鬼神,是为了教化百姓。
   孔子一生最重视的就是祭祀,在祭祀的时候一定是专心致志的,这样的情景估计他也亲身经历过,所以才说的如此相像。最后,孔子明确的告诉宰我,说鬼神是为了让天下人有所畏惧,一言一行,“头顶三尺有神明”,回应前面一句“教之至也”。
  

共 13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祭祖,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国民俗的经典,不忘历史,不忘祖先,文章从历史文化发展渊源,说说清明,其实大有文章,欣赏,好杂文【编辑:生活如夏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