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春秋】大漠孤烟直(散文.外一章)

精品 【春秋】大漠孤烟直(散文.外一章)


作者:玉彊道人 秀才,2138.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87发表时间:2014-04-25 18:32:33

王忠言一个下放在洞庭平原的知识青年,一个洞庭平原上的乡村小学老师,一干就是几十年,无怨无悔,终老乡间。
   王忠言原和我住一条街上,一起下放到洞庭平原的一个公社。下放伊始,他所在生产队只有他一个知青,他很孤单落寞,所以经常跑到我们生产队来玩,一是因为我们生产队有六个知青,且都是长沙河西荣湾镇人,二是因为我和他都爱好文学,有共同语言。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朗诵电影《夜半歌声》歌词,他先是把词朗诵一遍,原后再唱。他声情并茂朗诵得很感人,唱得也很动人。他的男中音很有磁性。当时,我想我要是一个女孩定会爱上他。我们谈文学谈的晚了,他就会留下来和我睡一张床。在我那张窄窄的矮矮的土砖垒就的床上,倒下去便鼾声大作,他不愧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下放的那一年我十八岁,他二十八岁,我们应该算忘年交。
   我们下放半年以后,一天,他突然来到我们队里告诉我,他现已当任所在大队小教老师了。我先是愕然,原后是释然,他一个师范大学只差一年就要毕业的大学生,任一个乡村民办小学老师不是蛟龙入水大显神通麽!这正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之事。我了解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老师出身,他当老师应该是师出有名的双料货。看得出他很高兴,也很踌躅满志。他就像一匹关久了的战马,长啸一声驰骋彊场,更像一位威武雄壮的军人,准备在战场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荣光耀祖。
   果然,不出一年功夫,他带的他们学校六年级毕业班,就有好几个学生考取了县里的重点初中,这在他们大队小学是前所未有的事。他来到我们队上,告诉我这一喜讯,我特意打了一斤白酒为他庆贺。他喝醉了,酩酊大醉的模样很滑稽很动人,矮矮的胖胖的身体扭着秧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此刻,好像他就是考取重点中学学生,或是学生家长。
   过了一年又一年,知青开始陆陆续续返城了。先是知青被个别招工,原后是城里城外的大批工矿企业到农村挖走知青。无论知青被招走多少,反正就是没有王忠言、王老师的份。知青们先是认为他家成分不好,没被招工,但后来好多资本家,反动伪军官等黑五类子弟都被招走了,可他却原封未动。人们后来才知道,不是招工干部不要他,而是他的名额被大队、公社、直至县里重重卡掉了。要知道,像这等名牌师范大学出来的人才,又有教书育人经验的家庭背景,自己在教书的岗位上又俯首甘为孺子牛。设身处地去想,把哪一位领导都会有本位主义。当时,有个别知青没被招工,就破罐子破摔胡搅蛮缠地乱来,在生产队在四乡八里偷鸡摸狗,搞的农民望见他背影都怕,招工的来了,生产队、大队领导干部连忙推荐他走了。王忠言倒好,一天到晚笑嘻嘻的,一点都不知道痛痒,既不向人打听,也不找哪一级领导说好话,一头栽在教学中,书越教越好,教学质量越提越高。好多其它学校的老师都组织来听他讲课。知青中有人认为他蠢,也有人认为他聪明,还有人认为他是学有所专,找到了用武之地。
   我被招工走的时候,他赶来见我,送我一本签有他姓名的《满江红》的隶书字帖,惭愧得很,到至今我也没练出一手好隶书字来。他的那本文革字帖倒成为了我的珍贵收藏品,成为了我思念故人的信物。
   进工厂几年后,一次偶然机会,我出差路过洞庭平原,路过王忠言所在的洪烈生产大队。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去那所小学校找他,一位老师告知我,他带领学生去洞庭湖野炊去了。我打听清楚方位后,便赶去找他。一路上,我向农民打听到整个洞庭平原上万知青基本都返城了。我一路还有意向农民打听王忠言的情况,他们告诉我附近几个生产大队没有几个不认识王老师的,说王老师人缘好,书教得好,学生家长们都喜欢他。他们还告诉我,说王老师老爸找了关系,调他回长沙,他说乡村更适合于他,硬是僵着没走。这个我知道,他是和这块土地、和洞庭平原的孩子结下了的感情太深。我清楚地记得我在乡下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去他们学校玩。很晚了,他仍在批改学生作文,瞧他那股认真劲,每一篇作文又是圈啊点啊评语啊,比大姑娘绣花还认真。一个学生作文本盖面快掉了,他又找浆糊将它粘牢抹平实。他告诉我,要是我今晚不造访他,他就去学生家家访了。他说,和学生家长沟通得好,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五月的洞庭平原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扑鼻的稻花芬芳,远望洞庭湖,大片大片的荷田像绿丝绒毯上编织出万千朵鲜艳粉嫩荷花,一碧万顷的湖水轻舒银浪,湖面的上空一对对一群群鸥鹭当空炫舞,翱翔,鸣叫。八百里洞庭,极目眺望不尽的湖泊,广袤的草地远远近近难见到一个人,难免给人一种凄惶苍凉之惑,此时,我仿佛置身在广古未来的荒漠。终于,我远远地看见了,在湖边一片平扩的青草地上,有一位我踏破铁鞋要找的矮矮胖胖的老师带领一群学生在野炊。在空阔的草地上,在灿烂的阳光里,升腾起一堆篝火,此刻无风,烟柱直直地伸向白云蓝天。这真是一幅洞庭平原尚佳的剪影,又是一幅现时最美的浓墨重彩水粉画。这一条孤直的烟柱并不像沙漠古战场里征战士兵燃起的烟柱那样忧郁、悲凉,也不像苏武牧羊燃起的烟柱那样孤憤、悲壮,它代表一个知青老师对农村教育工作的坚守,对农村儿童的热爱,对毕生所学所好教育工作的执着。透过洞庭平原上那一注大漠般的孤烟,我看到了王忠言老师烟柱一样的质朴襟怀,灰烬一样的纯洁情操,烈焰一样的火热激情!
   *王忠言老师在本文用的化名。
  
   【长河落日圆】
  
   我参加过不少亲人、朋友、同事的葬礼,他们有的火葬有的土葬,这回参加水葬葬礼还是新娘子上轿头一回。
   这条容纳了上百人的轮船在湘江里慢慢游弋,巨大的船体竟没有发出冲击浪花的声响。船上的人们都静静悄悄的,人人脸上都呈现一派哀哀戚戚的神色。死者是我一个嫡亲叔伯姑妈,一个担任了一辈子教书育人的中学老师。儿辈根据她生前的遗嘱,不开追悼会,火化,骨灰撒入湘江。
   参加她水葬葬礼的学生来了很多,其中不泛有做了大官赚了大钱的。船太小,人太多,上不来船的老少学生只好垂立江岸,红着眼睛巴望着涛涛江水,沉痛地看着載有心爱老师骨灰的轮船悲悲切切地离开。
   姑妈退休已十多年了,一生一家几口人就住在学校分配的五十多平米的两室一厅(姑爹也是同校老师),学校而后又分配过几次带电梯的大房,可是她家条件不够,还的往下排队,这次好不易终于轮上,可是她却驾鹤西归。
   姑妈死,家属没以任何形式通知外界,但能来数百学生,包括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她的学生,包括家人都不认识的好多她的学生,包括有可能她本人后来都不一定能认全的学生。这只能说明一点,说明她是一个成功教书育人的老师,说明她是一个让人从心底敬佩的好老师,说明她是一个一生平淡却不平凡的老师。
   姑妈骨灰水葬葬礼的这一天,天空没出太阳,天气有些阴阴沉沉,但也没有风,一切都显得那样平平静静,平静得我能听到船那头,隔我十米左右远的一个她的学生的嘤嘤抽泣。而后我了解到这个她曾经的女学生,来自农村,由于生活困难,我的姑妈不但帮她交过学费,还支助过她伙食费。因此,我在心里说,姑妈啊,你这一辈子老师没有白当,你一生教书育人的心血没有白费,你的真诚你的善良都得到了最好的首肯。尽管你一生受过很多苦,背过很多罪,由于出生不好,成了你一生中最沉重的包袱。六十年代初,搞阶级斗争,说你和资本家父亲划不清界限,被深入批判;文革中,你更是挨批斗,剃阴阳头……可是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改变不了你的忠诚善良的本质,改变不了你教书育人的治学根本。
   江水在人们的悲戚中缓缓款款湧流,轮船在人们哀伤里期期艾艾前行。我的两个表兄弟,逝者的儿子在万般的悲痛中,垂着手将母亲的骨灰合着玫瑰花瓣一小把一小把轻轻洒向江流,洒向这天地融合的含情脉脉的碧波里。
   这一刻,我在想一个问题,逝者为什么要留下遗言将自己的骨灰抛洒于江河中呢?可能是老人觉得自己一生太过平淡,对社会对人类贡献太小,不应该再去与活人争几尺葬身坟地;甚而觉得自己默默无闻来到这个世界,也应该不留痕迹地默默无闻离别这个世界,就像山野的一朵小花一颗小草,崖间的一条小虫一只小鸟,大自然孕育人的生命,最后让生命彻底回归大自然。可是令她没想到的是,人的高贵往往是从朴实中来,伟大是自平凡中来。她在一生教书育人的业精于勤中,在一生浑然不觉的积德行善中,却把自己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一刀一刀镌刻在了人们的心坎上。
   姑妈,我们打小您就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爱惜光阴。每次到您家里做客,您就会问我课余或业余时间怎样度过,我说我喜欢运动,喜欢读书,喜欢写诗。当我把自己稚嫩的现代诗作给您看的时候,您认真点评,该表扬的地方表扬,该批评的地方批评。您送给我一本唐诗三百首,并告诫我说,要写好现代诗,必须先学好古典诗词,至少要做到能背诵一百首古典诗词,这样才能真正领略诗的意境,韵律;才能精炼诗的语言,开阔人的思路和视野……
   姑妈,您的淳淳诱导真是丝丝缕缕入心入怀,让人受益匪浅。
   撒入江流的骨灰,先依依不舍地在水面上漂浮一阵,仿佛不舍这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不舍含悲送别的亲友师生,原后渐渐向江底沉没,沉没,就像一轮行将落水的太阳,在江面停留片刻,耗尽她最后一丝热能后,默默沉入江底。今天虽然天空没出太阳,在这傍晚时分,也看不到夕阳入水时那美丽而悲情的瞬间。但我突然感觉到眼前的逝者,不正于那轮殚精竭虑徐徐入水的杲杲红日吗!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老教育工作者,一个慈详善良的耄耄老人,她不是圆圆满满地走过了自己一生,最后,像无数辛勤劳动者一样没有遗憾地告别世界,沉没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了吗!
   啊,请满江浪花化作朵朵绢花,给每一条鱼儿配上一朵,让生者点点滴滴的忧伤托寄给逝者缠缠绵绵的思念吧!

共 38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篇短文,一篇写一位老师的生,一篇写一位老师的死,语言真挚平实,满含感情。让人不禁想起那些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的老师们。再对比现在教育界的一些丑闻,以及中国教育的短板,不由得心生感慨:为人师表,若都能有文中两位老师的品格,当今社会又岂会有如此多的不良之态!教书育人,当如斯人。【编辑:月踏玉阶雪无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26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踏玉阶雪无痕        2014-04-25 18:35:10
  想起自己的老师
2 楼        文友:玉彊道人        2014-04-25 22:34:02
  我们常常被身边的人和事感动,所以拿起笨拙的笔记录这些人和事,试着去感动别人。谢谢编辑编按!
2015年元月29日,特将原网名“玉彊道人”更改为“寻梦潇湘”。
3 楼        文友:潮仙        2014-04-26 08:50:07
  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老教育工作者,一个慈详善良的耄耄老人,她不是圆圆满满地走过了自己一生,最后,像无数辛勤劳动者一样没有遗憾地告别世界,沉没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了吗!欣赏问好!
4 楼        文友:玉彊道人        2014-04-26 11:18:46
  谢谢潮仙编辑的一路鼓励!
2015年元月29日,特将原网名“玉彊道人”更改为“寻梦潇湘”。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