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指间★杂谈』谈治学要严谨(杂文7篇)

编辑推荐 『指间★杂谈』谈治学要严谨(杂文7篇)


作者:guotia 进士,805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92发表时间:2009-04-15 09:36:23

[谈治学要严谨]
  
   做学问的功夫和学问上的建树同等重要。古人治学要严谨的训教今天仍然是至要之理。治学包括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两个方面,贯串其中的是认真二字。学习知识、求学问要虚心,对基础知识、入门知识要求甚解;由浅入深、持之以恒,不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中途而废,那样得不到真知,学到一点知识也是一鳞半爪,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应用知识要调查研究,了解对象,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或实现新的创造,或进行新的探索。无论是求知还是致用,都要求具有科学的求实精神,不能哗众取宠、沽名钓誉、妄自尊大。古往今来,刻苦学习的例子很多,“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囊萤夜读”的典故尽人皆知。明末清初的学者黄宗羲数十年如一日读书不辍尤为人称道,他在《不寝》一诗中自述说“年少鸡鸣方就枕,老来枕上待鸡鸣。转头三十余年时,不道消磨只数声。”多么坚毅!多么执著!
   凡是有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治学都是严谨的。清代学者顾炎武日学日思日有所得,集腋成裘写成著名的《日知录》;爱因斯坦以科学许身、以真理为贵、不懈地探索,创造了相对论;歌德费60年心血写成《浮士德》;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他们的可贵还在于始终像法官一样审视自己的作品,完善正确的论断,不足的给以补充,不断剔除错误……。以写作的严谨态度为例,鲁迅的“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段删去”已成为作文的座右铭;“吟哦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练字功夫令人钦敬;而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足使今天的某些高产作家、高产诗人汗颜!
   我举出古代诗人和近、现代一些学者治学严谨的例子,重提治学严谨的话题,是因为今天还存在治学不严谨的现象,还有浮夸的风气。比如,有的人才读了几本古书,便以为全掌握了中国古代文化,妄加评论;有的人随意构筑所谓的理论,剪裁历史、拚凑事实、主观臆断;有的人稍有成绩便飘飘然,目空一切,觉天下真理尽在我;有的刚能胜任工作便以行家里手自居,以能人自命,以天才自夸;有的刚发表了几篇作品便自命不凡,粗制滥造起来……。治学不严谨不只是一个学风问题、文风问题,它还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灵魂。--一个玩世不恭的虚浮的人怎么能治学严谨办事持重呢?
   做学问与习武,都讲究功夫。穿着捉襟见肘的衣服,使起不熟练的拳脚,“哧”的一声裂开了衣衫,是要露出里边不雅的东西来的,不可不戒。还是严谨、认真、谦虚的好。
   1990、6、22
  
  
  
   [长舌妇和长舌夫]
  
   人的舌头的功能一是味觉器官,可以送咽食物;再就是发音器官了,能发出有意义的声音。舌头的这两个功用可谓大矣,倘若我们辨别不出味道,不要说品尝美味佳肴,连进食都难;如果不能协助口腔发出有意义的音节,人类恐怕至今还在与野兽为伍。品酒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节目演员、歌唱演员和口技演员,都是舌头功能的正用。可生活中也有怪事,正常的器官正常的功能不正用,先是钻头觅缝打探小道新闻、窥探别人隐私,然后听风就是雨添油加醋唧唧喳喳,人际之间便凭空生出许多纠纷来。
   也许是妇女嘴碎一些吧,人们便把这种饶舌、传闲话称为扯老婆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素质的提高,说东家长讲李家短的长舌妇越来越少了。可传闲话、扯老婆舌从来就不是女人的“专利”,一直有大男人参加的,这就是长舌夫。这些长舌夫同样用错了舌头说话的正当功能,热衷于猎奇和传谣,男子汉的马革裹尸和慷慨悲歌的正业被撇到一边。如果长舌妇和长舌夫搅到一块儿,便是小人界的唱和,是人们和谐关系的赘瘤。
   哪里有长舌妇和长舌夫,哪里就人心涣散,互相猜忌,不团结。长舌妇或长舌夫现象是社会的一种惰力,是一种销蚀剂。对待长舌妇和长舌夫的卑鄙行径,最好的办法就是针锋相对,当面揭穿,他才能收敛。不然,他以为你软弱可欺,愈发猖狂了。
   也奉劝长舌妇和长舌夫一句:做人要正直,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君知否?——那动听的演讲、优美的唱歌、倾心的交谈,不是比扑风的闲话、无聊的饶舌强得多么?
   2001、2、14
  
  
  
   [蒙面人、假面人和两面人]
  
   盗贼怕人认出来被捉,便用布蒙上脸去作案。“蒙面”作案或做事,也不限于强盗,古代侠客助人,或卫护、或惩恶、或劫富,也常蒙面,一是逃避官府的缉拿,二是不让受益者感恩,三是不想扬名。蒙面作为隐藏真面的一种手段,谁都可以用。旧社会黑白颠倒、善恶不分,做好事常罹难,所以好人亦需蒙面做好事;隐姓埋名、改变容貌是变相的蒙面,虽然动机各异,但也是不让人知道真实的自己。新社会新风树,雷锋出,做好事再不必躲躲藏藏;倒是坏人坏事如过街老鼠,不敢见天日,近年来歹徒从影视里学来蒙面的手法,以为是罪行的保障,殊不知天网恢恢,迟早要露出真面,受到法律的严惩。
   假面人是就其本质说的。表里一致的恶和善,恶如蒋门神、郑屠户,善如武松、鲁智深,是无掩饰的善恶的两极,都不是假面人。假面人是指内心丑恶,却要装出美善的样子,他们蒙骗人的言行和虚伪的表情是藏匿真面的蒙面布;不过辨别这样的蒙面人需要透视的眼力,得用心智去分析。
   国际上有两面间谍,向两方提供情报。实际上不是中立,不偏不倚,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公开是可恶的汉奸形象,实际是另一种身份,这是斗争的需要。特务分子公开是慈祥面孔,暗中却是另一付凶恶嘴脸,是典型的两面人。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也不乏两种人格两种灵魂的两面人,他们两付面孔各有各的用处。比如溜须拍马者对上一付媚像,对下则凶神恶煞;又如台上讲话头头是道,信誓旦旦,下得台来便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又如自我批评笑容可掬,批评别人则双目圆睁;还有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等。——这样的两面人言行不一,面目可憎:他们做作的两面行为是把阴险、贪婪的一面掩藏起来,美善的伪装是惑人的假面;所以这样的两面人实质上也可看作是假面人。
   幽灵般蒙面人的勾当不能干,灵魂裂变的两面人不可取,言行不一的假面人不可做。还是做一个实实在在、表里如一的正派、正直的人好。
   2000、12、21
  
  
   [泥塑金刚与变形金刚]
  
   许多寺庙都有泥塑的四大金刚,它们有两个鲜明的特征:面目狰狞和腹中空。我们个别干部对群众冷漠,事难办,脸难看,酷似泥塑金刚的丑面;胸无点墨则与泥塑金刚的腹中空类似。这使我想起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制片人杨洁制作的另一部电视剧《春阿氏》中县官吟的两句诗:“无才为官堪可怜,勤政爱民亦枉然。”我们对干部的要求是德才兼备,泥塑金刚似的干部是我们不需要的。
   由泥塑金刚似的干部形象我联想到变形金刚似的干部现象:无论怎么变,变形金刚仍是机器人;我们个别的万金油干部,不思进取,坐在铁交椅上悠哉游哉地过日子,在这个单位当几天“某长”,又到那个单位当“某长”,无政绩造成损失易地仍做官,变来变去只变“长”前边的字,“长”字本身不变。这种干部现象看去似乎是干部流动或是锻炼干部,实则万变不离其宗:一是不论变到什么单位,不失其为“长”,二是不论走马灯似地走多少单位,不学无术依旧。
   幸亏泥塑金刚和变形金刚这两种干部现象现在越来越少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干部的铁交椅,无功就是过、无政绩或有过失就地免职不再易地做官的原则已在许多地方执行。能者上庸者下、公开招聘这些措施使南郭似的干部越来越混不下去了。随着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和逐步完善,干部的泥塑金刚和变形金刚现象必然日见其少,直至消失。
   2000、12、28
  
  
   [驱除颓丧乐自来]
  
   写下这个题目,是说人应该达观面世,乐观处世,遇事有个正确的见解,不要怀揣无名火,整日忧戚戚、怨忿忿的没个好心绪。
   人生在世与事物接触,万物皆著我之色彩,无论是烂漫山花湍湍清溪,还是盛夏景象冬日风光,都由自己去感受。同一事物、同一场景的感觉有时因人而异,评价亦不同。卢梭说:“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们自身;对于一个善于理解幸福的人,旁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真正潦倒。”我国一位报告文学作家说:“再舒适的工作,只要你视为负担,也会感到像受罪;再艰苦的劳动,只要你倾注了热诚,便会感到希望无穷。”这话不无道理。又比如,近似枯燥的宗教仪式,几乎是受罪一样的各种练功,对教徒和练功者来说,毋宁说是一种享受;那乐趣是旁人体会不到的,外人难得其奥。
   调整心态,驱除颓丧可以使我们超脱眼前的困顿,豁达地应付变故,平静地瞻望未来。个人之事如此,扩大、引申开来,观察国家和社会问题亦然。比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每个人也从中受到了实惠。但社会治安还要继续整治,物价也有上涨,腐败也还存在,等等。倘若不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用“分主流和支流、本质和现象”的方法调整一下心态,那就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旦陷进偏见、坠入悲观厌世的笼罩,便摆脱不了颓丧和牢骚的侵扰,怨天尤人,百无聊赖;不仅于事无补,恐怕也要颓唐、堕落、伤身的。
   2000、12、19
  
  
  
   [以一知半解为羞]
  
   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认识每天在深化,知识每时在更新。一个人短促的一生充其量只能涉足有限的学科,想有所造诣要付出毕生的精力。在科学的殿堂里,各门学科都有联系,攻专一门,其他邻近学科也要懂一些。这样的“一知半解”就是要了解关联学科大致的轮廓和梗概,这对专业的求精求深有好处,对工作有益。本文所批评的一知半解不是“把知识面拓宽点儿”的正常涉猎,而是指以知之甚少冒充知之甚多、装作十分内行样子的一知半解。知识之山虽巍峨,我们不能望而却步。业务要精研,爱好要发展,切不可浅尝辄止,强不知以为知。
   无知的愚昧固然可怜、可哀;而强不知以为知的人自作聪明,不以一知半解为耻,反以夸夸其谈为荣,天下诸事,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这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滑稽面孔着实可笑、可叹。
   对事情陌生、一点不懂并不可怕,虚心地照内行人的指点去做,也能做事,久了,还能从外行变成内行。似是而非、耍小聪明就不同了;——在这种情形的时候,一知半解比纯粹外行的人更可怕,让这种人办事、做事,非坏事不可。
   2000、12、28
  
  
   [口味与品位]
  
   人们饮食注意味道,看合胃口不,也就是讲究口味;合口味的就愿意吃、多吃,不合口味的就不愿动筷子。其实,重口味不讲营养价值是有片面性的。吃的食物如此,引发开来,精神食粮也是这样,不能因合口味就由着性子滥吃、不加节制的多吃;要有选择、有剔除、有取舍。不加控制由着口味吃,容易坏肚子,不加选择由着口味贪赏低品位的精神食品,人也会染病,严重的还会被低格调的东西吞噬了——由吃变为“被吃”。
   生产者方面说,就有个提高产品的品位的问题。品位是精神产品文化内涵、知识储量和思想意蕴的综合显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该是精神产品品位的标准。品位高使人高尚,品位低使人浅薄。有人说,从一个人常读什么书,能判断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此话有道理。看来,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求品位高、格调高;用高品位的精神食粮满足文化消费者的欣赏口味,是精神产品生产者的义务和责任。也只有那样,我们民族的精神肌体才会健康。
   2001、1、11

共 45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7篇不同的杂文给大家展示了关于很多对生活,对人生,对工作,对认识,对学问,对为人处世,等等很多方面的知识,作者将这些有利的结合起来为了的就是能让大家看到一个多角度,多层次,多画面的的东西,使我们更多的对于某些需要的东西有更深刻的了解以及更深刻的体会。推荐!(推荐理由:短小精干,寓意深刻的杂文,读完能使人收益匪浅,从中领悟很多,了解很多,甚至在以后人生中会体会很多。)浅见,感谢支持,安!【编辑:蓝雨轩15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雨轩156        2009-04-15 09:53:44
  推荐理由:短小精干,寓意深刻的杂文,读完能使人收益匪浅,从中领悟很多,了解很多,甚至在以后人生中会体会很多。
  
   从你的文字中我们也能读出让自己进步,让自己懂得更多的东西。
想念,无法言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