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魂梦悠悠

精品 魂梦悠悠


作者:榆社王跃东 秀才,26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60发表时间:2014-04-27 20:38:17

题记:想用勤奋盖一座麒麟殿,以实现梦想。
   不知不觉中,几年又过去了,很是令人长叹岁月的无情,两鬓也平添了许多银丝。处女作《幽轩聆涛》已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或许原本就没有多少人注意过,但我依然欣慰。这本书就像是初生的婴儿,自有生命的意义,只是不知是否会夭折,总令人揪心不已。同时,也让我想起了不少往事,有时甚至做着恶梦:
   一天,我又从乡邻门口走过。算起来,已经记不清走过多少年了,或许是十年、二十年,或许更久。但我从来没记得门口有一条狗,一条咬人的狗。这不是粗心大意,而是认为它从来都不会咬我。我错了。它虽通人性,毕竟是牲畜,自有与人不同的一面,难怪倒霉,让狗咬了一身的血污。于是,我幻想与狗理论,不想狗竟然开了口,“谁让你的笔惹了主人?”此时如当头一棒,原来祸根在此,恰似步入云雾,受到极大的侮辱。“是吗?”换来的却是狂吠。与狗怎么能辩出个理来?这时,主人出来了,不顾颠倒黑白,脱了裤子就上阵了。我忽然想起“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那种铮铮铁骨,便带着伤痕拂袖而去。这或许是梦境,却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影子。或许是我的笔,刺痛了黑暗的灵魂吧!针对这个梦,竟然传到了故乡,令乡亲担忧,生怕有一天我会遭到暗剑而受欺凌。此举令敝人十分感动,多么好的故乡。
   自从11岁离开故乡,我就很少再回去。即便回去,也是匆匆一别。也许是离乡时年龄尚小,记忆库里就少,但故乡的人还惦记着我,令我很是惊讶。前些日,三婶不幸病逝,我随灵柩回乡。对故乡的感觉,始终就是自己的家,十分亲切。有几位长者打招呼:
   “你是老王家三小吧?”我笑了笑,点点头。但不知道对方是谁,就像一张白纸,一片空白。
   “走的时候才这么大。”对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我只能傻笑着。
   我很腼腆,脸有点发烫,心跳加速,不知所措。此时此刻,对故乡有种无限的愧疚,是我把故乡的人给忘记了。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伯伯向我走了过来。已经三十多年未见过面了,可他还认得我,真是莫大的幸福。这位伯伯,是方圆乡里首屈一指的文化名人,当过高校校长,德高望重。伯伯很亲切,笑着说:
   “孩子,我读过你的书,还不错。咱村很少有你这样的人了。”不知何时,我的脸红到了耳根。
   “请伯伯多多指点。”我一边说着,一边从大脑深处搜索,伯伯怎么会有我的书呢?忽然,我心里明白,如醍醐灌顶,他长子与我是文友。我从思索中还没有回过神来,伯伯又说开了:
   “孩子,我得给你提两点意见。”真是求之不得,于是我静静地洗耳恭听。“一条是不要写政治,笔锋不要太盛。古往今来,写政治的留传下来很少。二是少写故乡之景。毕竟故乡的景物没有名气,写了别人也不会看。你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的多好,这里就没有政治。不图别的,那怕留下一句半句,也是好的。”随后,伯伯又举了好多事例,如鲁迅等等。
   此外,伯伯还讲了一些对时代的看法,他思维再活跃,也与这个时代有着鸿沟。我对伯伯说,因为那本书,曾遭受过人身的攻击。
   “看,我的话对吧?”尽管伯伯有点耳背,还是听明白了我的话,显出高兴的样子。我无言以对。能说什么?在这里,大可不必辩论,伯伯是好意。仔细推敲来,我已经有了新的起点,多写古人和风景,笔锋也锐减,才能少惹麻烦。该怎样走路,伯伯是旁观者清,但我要好好写故乡。不能忘,是故土养育了我,给以饱满的养分和激情,给以赐福。不管故乡是否有名,都是我的根。我都将以丰沛的热情,尽自己的一份心意,用笔来抒写她,赞美她,因为不管走到哪里,都离不了根。
   对家乡我情浓甚是笃厚,也很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与现实相差甚远。原本平微的我,是很少有机会到五湖四海走走的,有时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我把爱献给了家乡,用灵魂来赞美她,是我人生的夙愿。我常常想起童年。每当此时,总是热血上涌,让泪水盈满了视线。那老槐树下翘首以盼的蹒跚背影,令人断肠;那槐花的馨香,又永远在脑海中回荡。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时代。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奔跑在广袤的田野上,灿烂的笑声,响彻了云霄。于是,我梦见春天与伙伴一起在麦浪里追捕蝴蝶,一起在十里蛙鸣的稻田里捉蚂蚱,又一起在清清的漳河边游泳嬉戏。而秋天,我们又一起在麦杆垛里翻滚,打地道战,又去林中网那落叶。但最令我忘不掉的是冬天。不仅堆雪人,更怕老井辘轳边上厚厚的寒冰,那里是全村人饮水的唯一源泉。如今已全然淡去,只留下永久的记忆。
   当我走进那个萋草丛生的旧院时,心中总会百感交集,那就是我出生的小院。只见小屋衰落,断壁残垣,十分凄凉。可这里却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墙边的两棵桃树苗曾长了多高?它见证了我与小伙伴在麦田里的快乐。院中的那棵苹果树何时砍的?它让想起了箱子中一年的香味与因饥饿而馋虫欲滴的小脸。西边的里黄杏是几时没的?令人想起了它的酸甜。东边的土洞何时填埋的?想起了坐在石盖上捏泥人的情趣,而又不慎倒载入洞中几乎断送了的小命。大门角边的兔窝何时拆的?里面的两只小野兔是何时跑的?还有用水冲灌抓黄鼠狼的情景,无不令人回想。许许多多的故事,就这样终身难忘,时时回忆。但更令我铭记的,依然是小院后的学堂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一去不返。所有这些,都是我终身的财富,伴我走向远航。现在,箕城是故乡,与童年的梦就有着更大的舞台。我要在这舞台上跳舞、唱歌,走完自己的人生。故乡虽然贫瘠,但我爱她,她就像是生母。我写作的源泉来自她的乳汁,虽然水平有限,可真情还是满丰沛的。
   除了写故乡之景外,就写周边的生活。我相信,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梦,不顾羞面而欣然提笔,却带来了巨大的忧愁和烦恼。回首所走过的路,很是悲愤。尤其令我悲哀的是写作之路越来越宽广,而身边的情谊却越来越淡寡了。就拿第一个工作单位来讲吧,好歹干了近二十年,一旦离开,那种薄如白纸的感觉愈来愈浓,有增无减,十分不快乐。“人走茶凉”就是这个理。谁曾想,几十年的交情经不起一丝风雨,是物欲横流所至?还是人心变得太快?还是世道为利欲所囚困?令人无法接受而道不明白。有时就想,或许我之过。不要在心里总是惦记着自己对别人的好处,要把别人的好处记在心里,真是这样吗?求上帝而无答案。无奈中,我蜷缩在蚕茧之中耕耘,以求自乐。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点私利会把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情谊抛弃于垃圾之中,让人唾弃!这就是世道!也许该感恩,没有这样的坎坷生活,我只能在文字门外遥望。正是生活所逼,情感的孤傲与独特,才写出独有的个性。虽然十分惋惜逐渐消逝的情谊,更不想让其成为伤痛的记忆,不想让伤痕摧残仁慈的灵魂,新的春风便吹绿了另一岸。真应该祈祷感谢上苍,给了我装满天下的目光。阿门!是啊,一个人的写作是离不开周边生活的,我深知这一点。然而,贴近现实的真实写照,会触动一些丑恶的灵魂,须凭着巨大的勇气去面对。
   从故乡到生活的感悟,再到创作,我又是幸运的。虽然受到不少伤害,但与自己寻求到的航向比起来,微不足道。也正是此种机遇,带给了终身追求的梦想,用笔来走完后半生。也正因为如此,让孤独伴我远行!所工作的环境,只不过沧海一栗而已。就像是大江中的一点浪花,瞬间消逝。但这点浪花,有时感慨,有时倾泪,有时长叹,用心倾注自己的血液,用笔描绘着多彩的人生。只希望这点浪花别被遗忘,让其生存于一些人的记忆当中,福也。从另一方面讲,我想呼唤人性的归来,就算折伤一人,也要把这种愿望向污秽的利欲熏心挑战。归来吧,仁慈善良的人性,天天都这样呼喊着,直到圆梦。若如此,不枉我用血液绘成的文字来浇灌丑恶的灵魂,让丑恶的灵魂去审视内心的世界,从而得以回归。把“人之初,性本善”诵个千遍万遍,让之留传千古。这样,即便我的躯体坠入深谷,也欣慰了,而我的灵魂将永存。人人都知道,人生是短暂的,对于权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总是赤裸裸而来,又赤裸裸而去。这大道理,有良知的人都明白,就看能否真正拿得起放得下,或许很难,但不要放弃,须努力。我就想当其中的一块铺路石。请不要怨恨我用心血与灵魂浇灌而成的文字,如果觉得无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阅读。但愿逝去的,都成为美好回忆的家园,也是梦寐以求的善果。
   写作是很艰难的,需要有激情、悟性与灵感,更需要有丰富的阅历。不断的积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讲自己的一点生活经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不做生意是不可想象的,或许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我常为此困惑。时代不同了,每个人都想赚钱,我也不例外。在世人看来,赚的钱多了,也就功成名就了。按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有本事,以权钱来评定一个人是否成功,成为标准。而当官,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往往可以日进斗金。但文学不承担反腐倡廉功能,别指望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写好一篇文章,生活的环境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出于生活的变数,我很想做生意。但回忆过去,除了寒心,还是心寒。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我曾做过三次生意。一次是修建太长高速路时,恰逢同窗李贵龙来到这里,受他恩赐,与人搭伙,不仅赚了钱,还赚了名气,欣喜不已。第二次血本无归,最悲愤的是掉进了别人挖的陷井里。对人性的丑恶与私欲认识不足,让裙带害了自己;对“生意如战场”没有认识,导致了凄惨的结局。而挖这陷井的,其中还有我的同乡。现在醒来,虽看得无关紧要,但最令我伤痛不已的是失去了友情,有如割袍断义,也让彼此的亲人相互有了怨言,从而不再共处,十分悲哀。这是多么遗憾而后悔的事。我宁愿失去钱财,不愿失去友情!要是当代人还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心,那可真是太可悲了。个人的意愿碰到现实,是那么软弱无力,真可谓覆水难收,破镜难圆,留下一生的遗憾。也许是不甘心,也许是失败的不够惨烈,也许是诱惑,我做了第三次生意。合伙人既是同事,又是密友。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十分不快,有违心愿,信守的诺言,成了一张白纸。有了前面的教训,情愿把怨言埋葬。我相信,人的情谊是应该远远比金钱更伟大的,我们依然是好友。随着时间的消逝,希望人的本性会终究回归。有了三次亲身经历,我醒悟,像我这样一个儒弱的书生,是不应该走“难于上青天”的生意路。生意就像一把匕首,时时会剜出血淋淋的心房。因此,我不走这样的路。但所经历的过程,是写作的源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生活的坎坷,人人都有,岂是用文字一下就能讲完的。但有了丰富的阅历,须有一种走向梦想的渴望、毅力,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人时常悲伤,时常忧郁,那就是我。有时想,忧郁的日子终究会过去,曙光一定会来。带着这个指望,我辛勤地耕耘,常常于休息日,一个人钻在办公室里写作,虽然辛苦,却很快乐。休息日,办公室里静悄悄的,与喧哗和吵闹有着天壤之别,就是想在寂静的环境中,书写自己的梦。与其说是一种坚持,倒不如说是一种寄托,并希望有所建树。有时,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托腮沉思,或享受悠然的志趣,或把所走过的路看透,或品着茶,是多么有情趣的事。有时,爬在窗边,看大路上的车辆一个接一个驰过,那隆隆的车鸣,已不再是噪声。有时,静静的楼道,虽有点孤独的惆怅,却十分盈实。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积聚了一些文稿。可惜的是,我没有投稿的习惯。为了不让遗失,便装订成册,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交待。但愿有共鸣之音,那样将不至于沉没而失望。但事实证明,只要走耕耘这条路,就得付出更多的心血,付出更多的勤奋。愿这样的步伐,能够一直坚持着走下去,直到未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逐渐从孤独中走了出来。既然在旧的生活圈里少了共同的语言,于是便参与到箕城文化圈。尽管写作水平有限,但在这个圈子里让我感到了十分的快乐。在这个圈子里,少有尔虞我诈之举,对金钱与权力看得淡薄,是一群可爱的人。以文为乐,乐此不疲。尤其是一些曾手握权柄之人,像孙国祥、韩志清等老师,把写作看成是赖以生存的食粮,是一生的荣耀,令我受益匪浅。老人们尚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年轻人更是不甘落后。苏宝银是一中的语文老师,工作很是繁重而辛苦,但她仍在百忙之中倾心写作,对文学的痴心与追求,令人佩服。巧儿家境不错,本可享福,仍坚持不懈地写小说,把个人生活与感悟都溶进了小说之中,与主人公同喜同悲,把身体累得像林黛玉,还说是莫大的幸福。扬海燕的诗情丰满,像个快乐的天使。李晋忠常以那浑厚的男中音为我们朗读精美的作品,往往令人陶醉、喜盈而泣。为了保护嗓子,他不抽烟、不喝酒、不食辛辣之物,在这个时代是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张枫是个才女,大胆而泼辣,处处以快乐的笑容感染着别人。这样的人很多,一时不能说完,但他们都感染了我。相比之下,我像个古董,总是游弋在古诗词海洋里,发着牢骚,抒写着伤感,甚是悲哀。是文友们给了我自信,并给了我坚持走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我感激涕零。上帝对我不薄,不仅赐于甘霖,更给力。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由此写下了对生活的感知和渴望,还有对未来的展望。就像是一个在风雨中飞行的孤雁,找到了雁群,找到了航向,实乃幸甚,实乃幸福!

共 1030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篇章从自己一个恶梦开始,述说自己因为写作而带来的烦恼,也写出家乡人对作者的理解与欣赏。家乡的情在记忆里,一幕幕儿时的情景在记忆深处,眼前的老屋,院中旧时日子里的景致,朗朗的读书声,静淌在岁月里,历经生活的大涛海浪,作者的人生追求越发地明确,经商的失利为作者的写作提供了生活积累,真正见识了商海中的“无奸不商”,这一切丰富了作者思维源泉,执着的追求取得了回报,文集的刊出让自己更加坚定了写作之路。人生的路总是充满酸甜苦辣,家人的支持、妻子的理解给作者增加了信心,在日常的生活里用心观察每一个细节,融进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让自己的思路充满了灵性,得到前辈的提笔赞誉。通读全篇,不难看出作者文化底蕴之厚重,一人作家的经历就是一本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笔财富。一篇好的文字来自心灵的内在,不得不说本篇文字厚重且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好文,推荐共赏!【编辑:阳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428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4-04-27 20:41:48
  再次编辑到友友厚重的文章,甚是高兴。欣赏友友朴实的文笔,期待见到你更多精彩之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