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警惕,环保部门被“污染”(杂谈)

编辑推荐 警惕,环保部门被“污染”(杂谈)


作者:廉戈 秀才,269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6发表时间:2014-04-27 20:51:20

毋庸置疑,各级环保部门是主管全社会环境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可是在当下,人们越来越发现环境污染的前置条件之一,是抓环境保护的领导或环保部门的有权之人,自身先被“污染”后才有环境污染的问题出现。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腐败正在成为环境污染的“污染源”。
   据统计,近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环保系统人数总体呈上升态势,2012年处分人数较2008年增长30.2%,2013年同比增长60.4%;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全国环保系统先后有977人因违纪违法分别受到党纪政纪或法律处理。其中,失职渎职和收受贿赂占受处理总数的68.1%。面对此数据,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为《环保系统党员干部警示录》所作的序中指出,这是一组令人扼腕痛惜的数字,目前环保部门失职渎职风险增高,“面对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的现实诱惑,环保干部并不具备天然‘免疫力’,仍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此清醒的认识,此番话可谓一语中的。
   緣何环保部门成为腐败易发多发的高危领域?笔者认为:
   一是权力寻租无孔不入,资金的投入使环保部门由“清水衙门”变成“众失之的”。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开发和节能资金的大手笔投入,去年中央财政节能环保支出1803.9亿元,今年中央财政预算节能环保支出增至2109.09亿元。资金的增长彻底改变了人们视环保部门为“清水衙门”的印象;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由国务院的直属单位变成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其权力的扩大,也为权力腐败扩展了空间。而各种想在环保领域通过不正常手段“捞一杯羮”的集团和个人,都将使出浑身解数,拼杀到“最后一秒”,而“环保人”成为众失之的也就不为奇怪了。
   二是“先上车,后补票”的违规违法式环评审批得不到根本遏制,是环保腐败的“病灶”之一。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验收等环节,因监督不到位或出现“真空”,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很多地方出现的“先上车,全补票”违规违法现象,背后都有腐败性质的权钱交易,结果很多不符合产业政策、选择明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也能通过审批,环评更是乱象丛生,甚至达到交钱就过的程度。
   三是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两高一低”现实,使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和环保执法人员,成为违法企业寻求充当“保护伞”的对象。更有甚者,某些地区的环保部门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合法化”的代言人。
   四是有些地区的环保部门存在着资金不足、人员严重超编等问题,需要通过对企业罚款来维持运行和提供供养。如河南省某县曾向媒体披露,“县环保局目前有157人,其中行政编制11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24人,剩下的133人均为自收自支人员。他们吃什么?只能吃排污费。”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环保部门被“污染”,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咄咄逼人的现实。环保部门常常既是规则制定者,也是建设项目实施前的环评者,还是环保政策法规落实的监督者及执法者,如果不能有效的找准自身的“污染源”,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经常做到“清污保洁”,那么,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所查处腐败分子的人数中,环保部门工作人数的增加将是毋庸置疑的。

共 13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环保部门被污染了,我们的环境污染就没法根除。文章开篇通过具体的数据和职能部门的变化,揭示出了我们国家在治理环保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可是,国家投资越大,环保被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效果就可能缩水。环保单位成为腐败高发区的原因,作者从四个方面做了分析解读。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条理清晰,很有现实针对性。【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4-27 21:55:57
  环保部门不被污染,我们的江河就会少受污染,唉!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