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七律·城头山怀古(新韵二首)

编辑推荐 七律·城头山怀古(新韵二首)


作者:醉剑琴心 秀才,2547.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1发表时间:2014-04-30 12:43:51

七律·城头山怀古(新韵二首)
   (其一)
   澧州物宝衍文明,人类兴盛始战耕。
   河水年年丰稻谷,城蝶夜夜守强弓。
   六千岁月书经史,十万烟云撰衰荣。
   遗址绵缠昔日景,点滴都是古今情。
   (其二)
   城头遗址改经论,华夏文明此更新。
   曾洒烟尘烽火血,也历霜雪稻耕辛。
   祭台多少先民梦,墓葬无限戍卒魂。
   岁月峥嵘碑往古,六千典史载功勋。
   说明: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作为“中国最早的城市”亮相在世界人们面前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它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该遗址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城头山古城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围绕城垣的护城河宽35米,总计占地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228亩),其中城内面积8.8万平方米(132亩)。城内已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宽阔的城中大路、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6500年前的水稻田。城垣外坡有大溪文化早中期的壕沟,壕沟内留存了100多种动植物骨骸和籽实、竹苇编织物、船桨、船艄、船板和大批卯榫结构的木构件等。围壕长1000多米、宽10米以上、深3-4米,比西安市半坡遗址围壕大得多,说明洞庭湖区的澧阳平原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并表明长江流域古文化发展的高度水平,与素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相比毫不逊色。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从1978年起被发现、发掘,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其间大的发掘有7次之多,经专家鉴定,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最具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是研究中国史前社会文明起源、稻作农业起源、城邦发展、阶级与国家的产生等,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该遗址区内的城垣和整体格局至今都保存完好。
  

共 8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首新韵七律,写出了城头山古文化的繁荣,讴歌了它对研究中国史前社会文明起源、稻作农业起源、城邦发展、阶级与国家的产生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诗作的语言流畅自然,展示的意境沧桑中给人雄浑的美感。欣赏问好,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推荐品读【编辑 依山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依山观水        2014-04-30 13:06:03
  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推荐品读
2 楼        文友:醉剑琴心        2014-04-30 14:08:17
  谢谢惠赐雅赏!琴心问好!
醉剑琴心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