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涛声依旧松树崖

精品 涛声依旧松树崖


作者:巴蜀中人 秀才,135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4发表时间:2014-05-02 10:12:55

引子
   时至“五一”劳动节,仅以此献给勤劳的父老先辈:
   这次第,梦里几回回,依旧在,几度夕阳斜——
   脚踩绵绵的松针,耳听阵阵松涛。喇叭筒子传来了生产队长的苍凉的声音:各社员注意啦,今晚在松树崖分红薯啰……
   松树崖上那对儿白皮松,我老觉得它很孤寂,我给他敬了个礼,打声招呼,噼里啪啦!巴掌大一块块皮纷纷而下,露出“迷彩”的肌肤。我问它痛否,答曰:无痛,痛快……
   油来啰喂——撞!松树崖下老油坊里传出威武雄壮的榨油号子……
   一
   松树崖因多白皮松而得名,又因些许往事而难以忘怀。
   我小时候当过生产队的牛倌,跟二爷一起经常到松树崖放牧。那时跟二爷一起放牛的感觉是愉快的,工分也挣得多,工分多,“决分”时分的粮食就多。“决分”就是决算农户的累计劳动日和总人口,按人口与劳动日七比三的比例分配粮食。生产队一年有两次规模较大的决分,午季为小决分;秋季是大决分。午季决分的粮食是豌豆和小麦,秋季决分品种多了,分得最多的是红薯。在这年月,红薯可是个好食物,产量高,易栽种,根茎叶没有糟蹋,人和牲口主要吃它。咱村的猪很出名,集体养猪,户户养猪,每年每户向公社副食站交售一头胖墩墩圆滚滚的猪就是红薯给撑大的。农历9月底开始,白天挖红薯,夜晚分红薯;上顿饭煮红薯,下顿饭蒸红薯,“打火”“歇火”烤红薯,一直吃到开年2月挖红薯池下红薯芽子,个个脸都吃得红皮团圆的。决分红薯的现场一般都在田间地头——松树崖下大场子就是著名的决分现场。夜幕降临,队长拿着高音喇叭筒子喊,各社员注意啦,今晚在松树崖分红薯啰……于是我们倾家出动,大人背背篓,小孩挎“挎篮”,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则把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黄挎包挎上,也去帮忙搬运几个红薯回来。
   拿上照明用的家伙什,有松枝或“篾黄子”火把,条件好的就打手电或拎马灯。相互吆喝着朝那儿赶。会计报姓名,轮到谁了就去把红薯往“兜子”里揽,时不时地听到生产队长的提醒:齐齐儿揽,不准挑选……差不多了就帮忙抬大秤。我每次揽红薯时,故意少装些,让它不够秤,乘此机会能挑选大个子红薯补秤。力气小点的就留下看护着分给自己家的那一份,力气大点的就分批次往回背。山脑脑上的人对着脚底下的人招呼着:走到哪儿了?第几趟了……路远的几个来回就是一整夜。在这时节,劳力少的农户称作“塌户”,也叫“漏斗户”。这些户粮食分得少,就愁眉苦脸的;劳动力多的农户称作“进户”,粮食分得多,就兴高采烈的。那些人口多而劳力少的农户常被人挤兑,自己也觉得吃闲饭的多了而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我只记得我们家当了一回“进户”,进了伍拾元钱,那是一个很荣耀的一年。
   属于“地富反坏”成分之一的为四类分子,必须在决分结束时再分粮,分次粮,还得负责整理决分现场,这些是不计工分的。
   二
   松树崖下有座老油坊,这是一个热闹地方,我特别喜欢油工师傅自创的榨油号子——
   油来啰喂——撞!
   都攒劲哟——上!
   嘿哟呵呵——放!
   油滑滑哟——亮!
   有时还带着“酸溜溜”的味道——
   情郎哥哟——想!
   十爱姐哟——唱!
   幺妹等哟——慌!
   入洞房哟——撞!
   “油来啰喂——撞!”这句很有名,至今老家过红白喜事端盘子的人还吆喝着这句号子,声音洪亮悠长,听到号子声,过路道上的人立马让出通道。
   老油坊分三个操作间:碾籽、炒籽、榨油。碾房里的“碾滚”和“碾盘”大得吓人,只有牛才能拉动,通常用两顶“草帽碗子”把牛眼睛捂着——有句歇后语“老牛推碾子——假直道(知道)”,就是指老牛捂住了眼睛后误把转圈儿当直道走,借以讽刺不知道假装知道的人。炒籽就是把芝麻碾成粉后用瓢舀出,放入大铁锅里翻炒,让芝麻粉油性物渗到芝麻粒表面上来,油匠把翻炒好的芝麻粉用龙须草进行包捆,在龙须草的底下垫有一个铁环,用于固定芝麻油饼,师傅们乘热用手与脚对芝麻粉用龙须草包裹,水平高的师傅只要用脚就可边踩边用脚指很麻利地把芝麻饼编好。据油工师傅说,谁若是长了“脚气”,一榨油饼踩过来就能踩好讨厌的“脚气”。榨油场面最激动人心,前面的准备工作已做好了,现在要出成果了,已经能闻到芝麻油的清香了。木榨有三四米高,用四根大树箍成外方内圆的“榨龙”。油匠们把包扎好的芝麻饼立放在榨龙肚内,一次上二十个油饼不等,这为一槽油。再加上几个木楔子,使芝麻饼受力均匀,油榨师傅手握着绳子,后退、仰身,抱撞榨头的领唱榨油号子“油——来——啰喂”,齐后退,抱撞榨头的要将撞榨头举过头顶,大吼一声“撞——”然后向前冲去,对准木楔,带有铁箍榨头与木楔相撞,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咣当”,山动地摇,振聋发聩。
   撞击十来次就有亮晶晶的芝麻油从木榨肚内流出来。这时要停一会儿,要“歇油”。妇女们就瞅这空闲用油勺子将油槽中的油舀进“油篓”,油篓口用白布蒙着,对刚榨出的芝麻油进行过滤。好芝麻,每100公斤可以出油30公斤左右。榨完一槽油后,师傅就把芝麻饼取出,朝一个粗粗木墩上一磕,油饼就从铁圈中脱出,然后又开始包捆下一槽油饼。
   三
   父亲经常指给我看家里两个物件:“千担”和“打杵”。
   我父亲年轻时是一名“脚夫”,将山货挑出山,又将日杂货挑进山。“千担”和“打杵”是他们的工具,“千担”其实就是扁担,檀木做成,两头都有“拉扣”(所谓“扁担无拉,两头失塌”),中间是五寸厚的垫肩。“千担”是“千斤担子”的简称,有它须配一个“打杵”,“打杵”是歇肩用的,在陡峭的山路上,脚夫挑着沉重的货物攀登,不歇肩是不行的,崎岖的山道少有平地,若挑的是桐油简直就无处放。这时就把“打杵”拿来,像一根“千斤顶”一样“顶”在扁担的垫肩处,拿脚夫的行话说,“打一杵,松一肩”。
   在70年代中期,槐坪大队就以“人均百斤粮,户均一头猪”的卓越贡献而名闻全县乃至全省。槐坪大队妇联主任王重莲,支书李朝友到白河县委担任领导职务。大队长韩卫山是两届人大代表,到北京开过会,瞻仰过毛主席的遗容,还参观了昔阳县大寨。一茬人的生活影响着下一茬人,尤其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有追求的人。小时侯,我的理想曾经是当一名集体的好牛倌,就像二爷一样,一年有365个劳动日,每个劳动日7分钱,我能挣好多好多的钱,并且还能得到社员的尊重尤其能得到生产队长的表扬——我的父辈们给我的远远不止这些。

共 25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松树崖是作者的故乡,文章分三个章节,讲述着故乡的故事,讲述着故乡的历史,讲述故乡曾经的民俗,看后让人感动难忘。“决分”分红薯,榨油坊出游的情形和那榨油号子,父亲的“千担”和“打杵”,都构成了鲜明的劳作场景图,写出了劳作的具体情形,形象而鲜明。文章语言流畅,叙述生动而简明。好文!【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503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5-02 21:52:40
  文章的构思很出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简明的构思,却写出了具有生活生产民俗历史特点的画面。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巴蜀中人        2014-05-03 10:21:25
  谢谢点评,我再努力,写写拿得出手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