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轻舞】我一生里做学生梦(随笔)

精品 【轻舞】我一生里做学生梦(随笔)


作者:宏声 进士,649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74发表时间:2014-05-07 13:41:26
摘要:现在有了电脑,这比当年用稿笺纸快速多了,改起来十分容易,又踏上了久别的文学路,一写就难止住,网上发文数百万,有的还被报刊采用,终于圆了多年的文学梦。结识了很多文友,安下心来写作,向文友们学习,继续做学生。

一、一个不是孤儿的孤儿
   一个寒冬的早晨,我的母亲再也没有了语言,闭上了她的双眼,就这样停止了呼吸。母亲就躺在那冰凉的木板上了,她也不知寒冷了,我那时候才三岁多。我十岁过了父亲又病逝,又是一个寒冬的早晨,病了几年的父亲别了人间。
   这样的我并不是孤儿,身边还有亲人。虽然不是孤儿的我,十四五岁自己也就独立生活了,过着那些没有亲人孤儿一样的日子。
   很多十余岁的娃娃,有父母关心成长,年少时不担当生活的重任,不为吃穿着急,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那些有父母疼爱的孩子,早晨不到天亮是不会起床的。我这个过早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到天亮就要起床,虽然自己也不想早起,也想在床上贪眠,但我这个娃娃是不能这样的,必须早起。家里没有钟表,自己就知道天快亮了,自己就知道起床时间到了,该立即起床了。这样早早地起了床,并不是去跑早操,而是忙着煮早饭。天刚亮就起床来煮早饭,吃了早饭,我就背着书包去上学,如果是星期天就要把牛牵到林子里去放。在村小学毕业了,该上初中了,我是不具备上初中学习条件的,因为三岁多母亲病逝,十岁多父亲病逝了。双亲病逝了,还有一位后母亲,那位后母亲总是常常板起她的面孔,少见她的笑容;虽然有哥姐,哥姐安家各奔前程。这样一个没有父母供养读书的孩子,这样的条件只有去当小农民参加劳动,可是我总是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想尽办法来创造条件去学校读书。
   我从七八岁就成了一个书迷,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乐趣,放了学回家牵着牛去野外啃草,成为一个放牛娃娃。家里跟很多家庭一样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什么电脑上网,手机上网说都没听说过。那时候只要听说有电影看看真是高兴得要跳起来,晚上不怕摸黑中拌倒,走十里八里路都是为了看一场电影。远途看电影,遇天气变化,雷声轰鸣,乌云遮星月,下起大雨来,一身水淋淋也毫无怨言。电影不是天天晚上都能看的,一月最多三四次。除了看电影增加乐趣外就是书籍了。爱上课本书,还爱上了看小人书,那时称的连环画,下了课或在放牛的背上,入了林子里就认真看这些连环画。这样长时间如此就对书入了迷,晚上在煤油灯下做完作业就看这些课外书籍,后母恼恨,为了省煤油,她骂人。如果犟着不听她的话,后母就拧耳朵,就撕毁书。入了迷的我就和书成了亲密伙伴,在野外找药材,拾柑桔皮卖得几分几毛钱,舍不得买糖果吃,买的就是书。睡屋里小人书成堆,除了小人书,还有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半夜鸡叫》......这堆积如山的书成了我的好伙伴,使我孤独中再不孤独,使我没有受到父母多的教育而养成良好品德,使我立志成才,不怕困难,热爱劳动,刻苦学习。我就是这样成了一个大家称的书谜。爱书,爱读书,这就是我从小养成到至今如此的习惯。
   自己坚持要去上中学。吃了早饭手里提着盛食物的瓷盅走出家门,踏上家乡那弯弯曲曲一上一下的古老石板路,在这样的路上要步行十多里,才能看到那个狭窄而古老的石板街道,才能进入那由古庙改建的中学校里。如果是寒冷冬天里,下午放学回家,路上不得慢步子行走,否则回家会摸黑,使行走极不方便。一个孤独孩子的求学日子,那样的学习生活里,记忆里有多少辛酸事终身也难忘记。
  
   二、那样的中学生活
   我不愿过早地离开校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下了决心,就是一个人独立生活在艰苦、困难中,也尽力要去那远离家十多里的古庙学校里去读书,要在学校里老师教育下多学习一些知识。
   虽然有这个决心,人一日三餐,要吃食物才能生存。坐在教室里,就不能和社员们共同参加劳动,到十多里的学校读书,给生产队养牛挣工分的事也不能了,时间不容许,再不能做放牛娃了。不能和社员们参加劳动,不能继续当放牛娃,就没有工分了,没有工分只能分到生产队的基本口粮。那个岁月里不能参加劳动的人生产队有基本口粮供给其生活,基本口粮数量是很低的,一年两百斤稻谷,几十斤玉米,还有最多不上五十斤的小麦、胡豆、大豆等等;基本口粮也是要钱的,没有钱也不会逼着要,就是欠款户,帐欠到生产队里;基本口粮是要分取的,如果不分取就会饿肚子,就会饿死人;基本口粮价格确实很低,但是比市上买卖的粮食价格少几倍。
   我这个学生娃娃,没有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能分到这基本口粮也要感谢当时辛勤劳动的社员们,是他们在风雨里,在烈日下肩挑背磨,一身汗淋淋种出的粮食,我也分到了基本口粮。基本口粮数量就那么点子,是不够吃上一年的,因此自己应该有计划地吃,如果餐餐吃白米饭,那点子稻谷吃不了几月,以后就会饿肚皮。肚子饿短时间不会危急生命,多天没有食物进肚子就会对生命终止。所以每天都计算着,不能超过半斤大米。那个年代里,生产队一年一人就分三四斤菜籽油,一月难吃上两回肉。由于少食油荤,一个十余岁的娃娃一餐可以吃完半斤米的饭,那些成年劳动者一斤米的饭一餐也吃得完,并不会胀坏肚子的。所以每次煮饭要计量,今天不得占用明天的粮食,自己计算精确,要有计划地吃。天还没有亮,就要从床上起来生火,用红苕、萝卜等小菜混合着煮稀饭,用洗干净的瓷盅装上用竹捞捞起稍干的混合饭菜,封上盖子,装进小口袋提着走出家门。星期天自己要学种自留地,自留地就在老屋不远处,自留地主要种小菜,小菜是生活离不开的,缺粮时代,小菜代米粮填饱肚子。我用那双小手去挖地,挖地是不用人教,这个数千年的原始耕种方法,就是那铁锄上一根长木把,双手拿着木把挥舞下去,锄头就进入了泥土里,再撬动木把,使泥土在杠杆作用下翻开。虽然不用别人教,起初用锄还是不太听使唤,紧握木把的双手在木把的摩擦下会起血泡,十分疼痛。地挖出来,平整,就打窝子,种上四季豆、茄子、青椒、白菜、莴笋、冬旱......忘不了那个白色瓷盅,瓷盅给我盛午餐;瓷盅使我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知道勤俭节约不浪费;瓷盅盛食物伴随了我中学学习生活多少个日子。
   我那个瓷盅装的不是许多同学那样的佳餐,是小菜饭,并且小菜饭都没有多余的。有时放了学,我会到我幺姑家去,幺姑很心痛我这个侄儿,把我当她的亲儿子看待,省吃俭用给我买布做衣服,用布用麻线打鞋底做新布鞋我穿。表哥、表姐、表妹都把我视为他们家人一样。每次到了幺姑的家里,都要炒肉给我吃,没有肉就要用油煎鸡蛋块给我吃。当我第二天去上学,幺姑总是用这瓷盅给我装足饭菜,看着我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当我在困难时,幺姑总是关心我,给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一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我吃了早饭,提着瓷盅走在弯曲的大石板路上去上学。单薄的衣衫使我冷得身子打颤,由于身子长得高大了,往年的棉衣短得实在无法再穿了。我在路上冷得发抖,只有加速来使身子发热。于是迈开步子跑起来,跑啊,跑,到了一座小河沟桥边,装瓷盅的口袋提手处断了,瓷盅下了地在陡坡处滚进了奔腾向前的河沟水里。我十分着急,今日午饭没有了,瓷盅也没了。我看着奔腾的小河水,估计瓷盅下水处不是很深,于是脱了鞋袜,卷起裤子,进入河沟边,那河水像刀子一样刮我的脚,冷得十分难受。在浅处用脚寻找瓷盅,就是没找到瓷盅,河水深处不敢去,安全第一,生命宝贵。正在河边水里着急时,后面的同学来了,他们问我:“这么冷你到河沟里去干什么呢?”
   我对几个同学说:“我在体验生活啊,写篇作文《下雪天下河摸鱼》,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味,只有通过体验生活才会写出感人的作文。今天这个冷度还没有达到零下几度到十几度,那个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跳到冰河里才是冷啊!”
   同学们听了笑笑,我只好上了小河岸,随同同学们上学校去。
   今天没有午饭了,到了吃中午饭时,我在课桌前坐着发呆。突然教语文的杨老师来到面前问:“你今天到河里去干什么呢?”
   我看着老师心想你怎么知道我下了河沟呢?一定是那几位同学告了我的状,我不是有意到河里去玩水,寒冷刺骨的河水下去是没有好玩的,那是受罪。我说:“杨老师,我装饭的瓷盅掉到河沟里去了,我下河去摸瓷盅。”
   杨老师说:“这么冷的天,你下河里去,万一出了事你对得起自己吗?今后像这样的事不要去冒险了。我给你二两粮票,两毛钱快到街上餐馆去吃滚热面条暖和身子,年轻娃娃,正是身体发育时,饭食不均对身体发育不利。”杨老师这样说看话一边从身上摸出钱包拿出粮票和钱,我感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原来真是几位同学向老师告了状,说我下河去玩水了,老师再三在讲台上警告学生说不准学生下河下塘去玩水。老师想这寒冷刺骨的气候里你这个优秀学生到河里去干什么?所以立刻找我问个明白。我也要感谢那几个同学的告状,否则我会受饿的,吃不上老师关心我的午餐,老师给我粮票和钱去吃那热气腾腾暖身子饱肚子的面条。
   这一天下午,我又到了幺姑家。进得幺姑的家门,他们一家人围坐火坑取暖,坑里柴火熊熊燃烧着。大家见了我,连忙叫我火边坐。我刚坐下来,幺姑见我单薄衣衫,用手摸了摸我的上身说:“今天这么冷,你怎么穿得这么单薄?你怕穿烂棉衣呀?穿了烂棉衣怕同学笑话?这么冷,坐在教师里哪日子怎么过?把烂棉衣穿在里面,外面套上衣服谁仔细看呢?谁知道棉衣的破烂呢?”
   我向幺姑答道:“幺姑,那个穿了五六年的棉衣实在太短小了,无法再穿了。”
   幺姑听说,心里痛起来,把表哥又长又大的棉衣给我穿,我再三说不冷,幺姑要我穿上才放心。
   第二天早晨在幺姑家临走,我赶快悄悄地脱下那又长又大的棉衣,我怕同学们笑我穿这不合身的旧棉衣。我刚走不远,幺姑大声呼喊:“......你穿那么单薄,你停下来,知道你穿那旧棉衣到学校怕同学笑,我这里拿钱你去买毛衣,穿上再进学校。”
   那年月能穿上一个新毛衣同学们很羡慕,那买毛衣的钱幺姑省吃俭用啊。
   我用幺姑的瓷盅盛饭带往学校,我又有了个白色瓷盅装饭了,这个瓷盅就这样伴随我多少个午餐。冬天,学校食堂里用一个放在大铁锅的大木桶,木桶里能放下三四百个瓷盅,大火使滚滚翻腾的水哗哗地响着,使木桶冒起大气来。中午全体学生吃午饭,人在厨房里总是拥挤,虽然蒸饭工知道第一层是几班的,第二层是几班的,学生们还是争先恐后,寻找自己的瓷盅。我常常端着自己那个瓷盅,总是在一边躲着吃起来,不去热闹人群里,怕同学们知道自己生活是这样扫了面子。看着有的同学倒掉白米饭,总觉得可惜,爸妈在田地里劳动,粒粒米饭都来自不易,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不知生活的艰辛。
   平时身上难得有一分钱,总是想有点零花钱在身上揣着。天上不会飘来钱,钱只有劳动才能换来。星期天回到家里,扛上锄头,去挖田来种油菜,那时政策有所变化了,田地实行包产到组也快到各家各户了。我用星期天和放学回家的月夜里挖了四分多干田,种上了油菜,记得还收了近百斤菜籽,卖了一二十来元钱,拿着那一二十来元钱高兴得流泪。春天来了,开始种春菜,我种的四季豆长势茂盛,自己吃不完的四季豆,我用背筐把四季豆背到街上去卖。有一天早晨背二三十斤四季豆累得出粗气,一身汗淋淋,同学们还给我帮了忙,在路上背一段路。到了菜市场,卖菜人太多,四季豆卖多少钱一斤?三分钱一斤,三分钱一斤买菜的人都少。我急了,学校上课的钟声响了,一声又一声钟声使我心里慌起来,我卖不了这四季豆,怎么进学校教室呢?我大声喊:“谁买我的四季豆,快来买呀!二分钱一斤!我卖了要去教室里上课。”
   买菜的人来了,这三十多斤四季豆卖了六毛多钱。我拿着这六毛多钱,感觉这钱来之不易,六毛多钱仅够店里吃三碗面条。当我走进学校,第一节课快下课了,老师问我:“你极少迟到,你今天累得这样,你干什么去了呢?”
   这样的求学生活,我并不感到痛苦,因为爱学习的我,早就从书本上和前辈们的口中知道了过去的苦难日子。那前辈们的苦--他们吃野菜、草根、树皮、白泥巴,还要拖着瘦得皮包骨的身子去参加劳动,命大的活了下来,好多人饿死路旁和床上,草草掩埋。那样苦难的生活我是没有过的,因为那时我还没有来到人间。把现实生活去和前辈的艰苦生活相比就感到今天幸福,切莫去跟条件好的相比,他们有健壮的父母,不用自己焦愁穿吃,包里是父母给的零花钱。
   这样的学习生活,使我增添了生活信心,因为自己一天一天会长高大,有了力气只要勤劳就会改变贫穷的日子。
   这样的求学生活破灭了我的大学梦,逐渐偏科,语文、政治、历史成绩好,数、理、化就没有跟上了。
  
   三、继续做“学生”
   我虽然有这样还那样的高文凭,是函授获得,组织上送我学习的经营管理专业乃至自学的汉语言文学等等。知识一生都学不完,至今都觉得自己知识太少,一生做学生,努力学习,增长知识。要知道虽然自己已上五十,切莫骄傲自满,只有努力学习,不努力学习就跟不上形势,会成一个最后的落伍者。想当年在那低矮潮湿的家里晚上点起煤油灯来写稿,稿件一篇又一篇,很多篇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有的退稿了,还有编辑部赠给我的书籍、笔记本、笔等,心中万分感激。记得处女作那几个字儿被上海文艺出版社《青年一代》采用,高兴得几晚觉都没有睡好,当那些同学和书友知道了,像范进中了举那么惊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说:“就是他发表了文章哟,人才!人才!”。
   那时毕竟幼稚,生活阅历太少,下决心来写长篇小说,伏案几年,星月为伴,《坎坷童年》写了三十余万字,稿子在书桌上堆积如山,寄往大型文学刊物,退稿又退稿。有位编辑留言:敬佩你的写作毅力,你不要恢心,贵在坚持,继续努力,苹果熟了,自然会落地......还介绍我参加鸭绿江函授创作中心。那部长篇稿因屋后泥石流冲夸房屋被毁了,幸好人没有受一点伤。那些来之不易的书毁了,堆积如山的稿件,几年的心血白流了。
   叹了很多天的气,转头了,再没写了,一别二十多年里,即使写的也是些短小的新闻等。现在有了电脑,这比当年用稿笺纸快速多了,改起来十分容易,又踏上了久别的文学路,一写就难止住,网上发文数百万,有的还被报刊采用,终于圆了多年的文学梦。结识了很多文友,安下心来写作,向文友们学习,继续做学生。

共 55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三岁丧母,十岁丧父,跟随后母吃尽了苦头,在那样缺吃少穿,有没有父母关爱的年代,作者始终没忘记读书,白天在牛背上读书,夜晚在煤油灯下读书。没父母的孩子早当家,作者很小就自立自强,在别的孩子还躺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龄,作者就自己挖地种菜,还去集市上买菜换的微薄收入供养自己读书,后来作者由于生活中的困境,不能继续去学校完成上学梦,就边打工边自学,最后取得了大专文凭!作者还不断学习创作,作品终于在知名报刊上发表了。很佩服作者这种求学精神!相比较今天的孩子,有这么优越的学习条件却厌学逃学!是一篇激励当今青少年学习的一篇佳作!极力推荐阅读!【编辑:晶莹】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0511004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晶莹        2014-05-07 13:43:43
  这是一篇激励当今青少年的励志佳作!谢谢分享!
( (
回复1 楼        文友:宏声        2014-05-07 13:56:16
  谢谢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水若寒        2014-05-10 12:34:09
  敬佩这种学习的精神!到羡慕你童年就能吃到白米饭 ,那个年月,我们过年都很少吃到白米饭,呵呵呵呵。
回复2 楼        文友:宏声        2014-05-11 19:00:35
  谢谢读评!人生路漫长,往事坎坷......
3 楼        文友:天路        2014-05-11 12:10:29
  祝贺老师精品连载!
回复3 楼        文友:宏声        2014-05-11 19:01:03
  共同努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