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梧桐赏析】《少年游》与周邦彦狎妓

编辑推荐 【梧桐赏析】《少年游》与周邦彦狎妓 ——品诗词、说故事之七


作者:老百 进士,852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89发表时间:2014-05-11 13:46:15
摘要:宋代名妓李师师,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仅宋徽宗是她的入幕之宾,连水泊梁山宋江,也冒死潜入汴京,一亲芳泽。为之倾倒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计其数,名动一时。竟然发生风流才子与皇王争风吃醋的传闻。

【梧桐赏析】《少年游》与周邦彦狎妓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是被后代词评家捧为“词中老杜”或“词家正宗”的北宋词人周邦彦写的《少年游》,从内容上看,其实是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一段经历,这在当时士大夫的生活中,本是寻常惯见的。
   但是传闻中,这词是写给东京名妓李师师的,这便流传成一个风流才子与帝王争风吃醋的故事来了。
   首先,第一说名妓李师师,她原本为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四岁时,父亲又因罪入狱,其由邻居抚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妓院李媪将其收养,延师教读,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不久名满汴京。
   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据传说,连水泊梁山首领宋江,也不远万里,冒死潜入汴京,一亲芳泽。
   因师师所唱多“长短句”( 即今之宋词),故与当时北宋词人多有交往,如张先、秦少游、晏几道、周邦彦等均拜读倒在其石榴裙下。
   花花文人秦少游为之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其实,和师师关系最铁的则是周邦彦。他为师师作《洛阳春》,词曰:“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千年之后的老百,知道这位李师师,是中学读《水浒》时,施耐庵先生为之写的诗:“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有雪标。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露来玉指纤纤软,行处金莲步步娇。白玉生香花解语,千金良夜实难消。”呵呵!凤眼朱唇、玉指金莲,这就是中国传统的美人标准呀!
   其次,第二说文人骚客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妙解音律、工于文词,少年时代所写的《汴京赋》深得神宗、哲宗赏识,“贵人、学士、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他结识师师时,年纪虽已过了60岁,人老心不老,老牛还想吃嫩草。仍风流不减当年,因其词句绮丽绝伦,京城歌妓无不以唱他的新词为荣。
   初见师师,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兴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对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见《大宋宣和轶事》)
   这位年逾花甲的旷代词人,对于师师有着无限倾倒。师师也喜欢他的文采,乐于和他接近,这位情场老手很快成了师师的知心爱人。
   最后,第三说宋徽宗赵佶,在他20岁时,哥哥哲宗暴死,这个被章惇称为“轻佻不可以君天下”的“御弟”,就这样阴差阳错的被捧上天子宝座,政治昏庸,重用陪他踢毬的高俅等奸臣,追求个人享乐,这里单说他光荣的嫖客史,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被他嫖过。为此,后人施耐庵叹道:“铁锁星桥烂不收,翠花深夜幸青楼,六宫多少如花女,却与娼淫贱辈游。”
   一日,徽宗在高俅、杨戬的怂恿下出宫寻乐,带至师师处,师师原与高俅相识,见其在另一人面前卑躬媚笑,心灵性巧的她自然明白此人来头不小,于是百般奉承,使得徽宗欢娱无比,一心惦记。
   三番五次欢娱之后,发展到徽宗不带一人,偷偷跑来师师家与之约会,与师师恩爱非凡。
   现在,老百就继续回到刚才说的那首《少年游》,说说关于他们三个人物的传闻。
   这天师师听说徽宗染病,不会出宫,就暗约周郎,方自缠绵,忽报圣驾降临。仓猝之间,无处躲避,周只好藏身于师师床下。
   帝王与名妓调笑半日,便要启驾回宫,师师假惺惺地挽留:“城上已传三更,马滑霜浓,陛下圣躯不豫,岂可再冒风寒。”徽宗正色答:“朕正因身体违和,须加以调摄,故回宫”。这些话从头至尾,被周邦彦听得清清楚楚,心有所感,便将刚才的情形,谱成一阙《少年游》。
   (以上依据为张端义《贵耳录》载:“道君(即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传闻故事继续发展,此后某日,徽宗圣驾来此垂筵畅饮,令师师一曲助兴,师师撒娇忘情,竟把《少年游》唱出。帝顿悟,此必为周邦彦所作,恼羞成怒,便下旨道:周素日艳词轻薄,不配为官,将其贬出汴京。
   又几日,徽宗复幸师师,不遇,便久坐等之。师师初更方归,玉容寂寞,珠泪盈盈。帝惊问其故,师师直言是送周邦彦去了。帝好奇问:“此次可有词否?” 师师云:“有《兰陵王》词一阕”, 言罢引吭而歌:“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
   师师边唱边用红巾擦泪,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已是歌不成声,徽宗听之,心感凄然。天子亦是慧根之人,次日,就降旨召回周邦彦。想不到经此一事,反而使风流周才子天天与徽宗厮混一起,填词作诗。
   那么,以上的记载传闻有多少可信度呢?老百认为纯属可笑 ,其明显的荒谬有以下四点:
   其一、皇帝偷出宫来,还自携新橙,已是稀奇,而随身携来仅仅一颗,是不是太过分寒酸了?
   其二、官僚与皇帝同狎一妓,即使万一恰逢此事,小臣早吓得屁滚尿流,一溜小跑逃走就是,何至于匿伏床下且兴致勃勃的作词。
   其三、即使这位周老夫子喜欢摆弄酸词计好小心肝,可也不至于事后如此胆大妄为,竟然让李师师当面唱给皇帝听。这一是在自我暴露,二是在公开万岁爷的隐私。
   其四、再退一步说,皇帝和周老夫子这俩男人之间,为女人在争风吃醋,即使这女子是妓,皇上也不肯戴个绿帽子,找个借口一脚将那个老家伙将踢出京都就是,怎么会被婊子几番唱词,竟然宽恕了情敌。
   哈哈!若以上传闻若是真的,这个万岁爷能牺牲个人享乐,有成人之美工的高尚道德,可以作为现代公务人员的标本,另外他知才识才,琴棋书画艺术成就较高,可以作为文人骚客的参照,从这上两个角度说,徽宗可以说开创了嫖客史研究的一个崭新局面。
   传闻毕竟没有事实依据,应该是那些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的文人骚客在意淫,与以前老百分析过的“白居易辣手催花”“崔护情感桃花女”一样,只能是误传在民间百姓中,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听。“故事里的事,也许是已真实,故事里的事,也许是从来没有的事,其实故事本来就是已故事。”
   比如,又过了五百年,明末清初的施耐庵在《水浒》中,就将这段故事移花接木的小说中,不过,主角换成了梁山的浪子燕青。当时,梁山宋江知道李师师和宋徽宗的暧昧关系,想通过师师给皇上吹吹枕边风,以此完成招安大计,于是,派排名三十六位的天巧星燕青前往穿针引线,“两挑行李奔东京,昼夜兼行不住程”,当浪子潜入李师师绣楼,正与这位花魁娘子吹箫调笑,忽然徽宗驾临,浪子急躲……不过,最后结局还是师师引见燕青出来唱小曲《渔家傲》《减字木兰花》,得到天子赏识,并换得赦书一封。这与传说中的周邦彦经历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老百之所以还在此说道,并认真分析一下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主要是因为这首词只用了五十一字,就生动的写出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周邦彦被赞为“词人巨擘”,的确也非浪得虚名。他能够曲折深微地写出对象的细微心理状态,连这些青楼女子特有的口吻也刻画得维妙维肖,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纤破新橙”——这是富于暗示力的特写镜头。并州出产的刀子、吴地出产的盐,还有女子一双纤手在剖新橙,可见,这女子在刻意讨好客官,这“纤纤”两字描写一双玉手,应该是“指若削葱根”,然后管中窥豹,猜测出容颜秀丽女子的身份地位。而若是粗手大脚的女人,就该是扫地铺褥的使唤丫头之类。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室内是暖烘烘的帏幕,刻着兽头的香炉轻轻升起沉水的香烟。只有两个人相对坐着,青楼女正调弄着手里的笙,试试它的音响;作者从她手中接过笙来,也试吹了几声,评论它的音色音量。其实就是小说中燕青与李师师单独相处,“俊俏烟花大有情,玉箫吹出凤凰音”的情景写照,但如前所述,文中主人公肯定不是他俩。在古代,青楼女子比现代“妓者”要有修养得多,她们接客前,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其中琴棋书画是必须的,在此文中,周才子显然也是精通音乐了,与青楼女子“相对坐调笙”。此时此刻,不禁想起了一句唐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但最精采的笔墨还在下片。虽只用了几句极简短的语言,却有层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动的幽微,都在简洁的笔墨中恰到好处地揭示出来。
   “向谁行宿”——“谁行”,哪个人,在这里可以解作哪个地方。这句是表面亲切而实在是小心的打探。乍一听好像并不打算把他留下来似的。
   “城上已三更”——这是提醒对方:时间已经不早,走该早走,不走就该决定留下来了。
   “马滑霜浓”——显然想要对方留下来,却好像一心一意替对方设想:走是有些不放心,外面天气冷,也许万一会着凉;霜又很浓,马儿会打滑……真放心不下。
   这样一转一折之后,才直截了当说出早就要说的话来:“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意思是:你看,街上连人影也没几个,回家去多危险,你就不要走了吧!
   真是一语一试探,一句一转折。这青楼女子在语气上的一松一紧,一擒一纵,似娇似憨,似喜似嗔,她每说一句话的同时,都好像在侦伺着客官的神情和反应。作者把这种身分、这种环境中的女子所显现的机灵、狡黠,以及合乎她身分、性格的思想活动,都逼真地摹画出来了。
   这种写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是不易着笔,用在诗词方面就更是不容易了。所以,我不且不管周邦彦如何狎妓,单就他写词的高超技巧来看,不能不让人敬佩!
   这首《少年游》的宋词分析完了,老百再继续说说传闻,关于周邦彦与李师师的命运结局。
   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破东京汴梁,主帅因久闻师师名,欲占之,师师不从吞金簪自杀,后被尼姑抬到慈云观抢救得以复生,潜逃南方,在一农舍中偶遇周邦彦,二人倾诉衷肠,周不觉老泪纵横。《耆旧续闻》中还说“师师欲委身而未能也”,因为周妻死活不允。叹惜之余周遂写下《瑞龙吟》词一首,中云:“……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师师与邦彦从此分别,天地茫茫,再也没能相见一面。
   师师寓居江浙一带,3年后,偶尔收到周邦彦的一封书信,拆开一看,竟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解连环》词:“怨怀无诧,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保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浙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谩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言闲语,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千言万语、万语千言尽在这首《解连环》中,师师看过泪流满襟,泣不成声。
   至于那个酷爱“清夜出宫暗自游,青楼深处乐绸缪”的宋徽宗,在1127年,被金人攻陷京都后,徽宗和儿子钦宗都成了俘虏,然后同一大批皇子皇孙妃嫔都被压送到北方荒漠。徽宗就这样因为玩物丧志,葬送了赵家一百六十多年的天下,而他本人,被俘不久,也凄凉的客死他乡。
  

共 45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首词,是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楼楚馆中的一段风月经历。这类事,周邦彦在当时皆悉闻之,于是隐括成《少年游》云……”这种荒唐的淫秽之事简直荒谬可笑:皇帝与官僚同狎一妓,事或有之,应疾驰而去才是,何至于匿伏床下,而事后又填词广而告之,还让李师师当面吟唱给皇帝听。可见一国之君,已经威风扫地,龙颜丧尽了。然而这一类作品大都鄙俚恶俗,意识低下,使人望而生厌。周邦彦这一首之所以受到选家的注意,却是因为他能够曲折深微地写出对象的细微心理状态,人物刻画得维妙维肖,大有呼之欲出之叹。谁说中国古典诗词不善摹写人物,请看这首词,不过用了五十余字,便写出一个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作者在赏析中说:“至于那个酷爱‘清夜出宫暗自游,青楼深处乐绸缪’的宋徽宗,在1127年,被金人攻陷京都后,徽宗和儿子钦宗都成了俘虏,然后同一大批皇子皇孙妃嫔都被压送到北方荒漠。徽宗就这样因为玩物丧志,葬送了赵家一百六十多年的天下,而他本人,被俘不久,也凄凉的客死他乡。”由此可鉴作者赏析之意,在于借古讽今,告诫世人:玩物丧志,玩人丧德,人物皆玩丧国。欢迎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晚霞晓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5-11 14:04:01
  老百呀,标题还不太规范,应当是【梧桐赏析】《少年游》与周邦彦少年狎妓。《少年游》用书名号括起来,更规范一些,好吗?
回复1 楼        文友:老百        2014-05-11 16:42:14
  三哥说的对,老百也是这个意见,认真的说,老百草稿一直是按这这样文思而行事的,只是在呈上文章时,各编辑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有所调整而已。谢谢三哥的建议,老百以后一定注意,争取将文章进行标准化处理。
2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1 14:04:50
  精彩剖析,欣赏,问好老百。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老百        2014-05-11 17:07:29
  谢谢社长的亲自编辑,你辛苦了。其实关于周邦彦与这首《少年游》的故事,民间有许多说法,故事倒不新鲜,并键是要整理大的资料,然后去伪存真,像百家讲坛的老师们一样,正视历史,分析历史,并且融入自己的思维思想。对于晚霞的点评,老百很是感谢,这是对文章背景的解释和内容的补充。有晚霞等诸位老师的支持和帮助,老百会沿着这条文学之路继续走下去的。
3 楼        文友:张之章        2014-05-11 16:50:31
  品文说事,知识渊博,情趣一新,拜读佳作,学习了。
流星惊月风前影,笔落天涯腕底香
回复3 楼        文友:老百        2014-05-11 17:11:25
  感谢张友的来访,其实古典诗词的背后,作者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老百以前阅读这些诗词,为读而读,只知强记硬背。步入中年之后,重读这些诗词,并查阅这些诗词背后的故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于是形成了这个《品诗词、说故事》系列,能得到张友的认可,老百很欣慰,祝友身体健康,开心愉快!
4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5-11 17:07:41
  "《少年游》用书名号括起来。"现在是可以的,如果要上绝就不合格了,呵呵。
回复4 楼        文友:老百        2014-05-11 17:12:57
  谢谢晚霞社长的扶持和帮助,你辛苦了,今天母亲节,祝你和你的母亲能身体健康,开心生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