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咬文嚼字”说世俗

编辑推荐 “咬文嚼字”说世俗


作者:一身郑气 白丁,57.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1发表时间:2014-05-14 20:49:32
摘要:“咬文嚼字”说世俗,由此及彼谈人生。

2013届一个学生问:郑老师,不温不火,不愠不火,不瘟不火,是不是都成立呢?凭直觉我觉得这应该是个问题。于是答复她,等我回去查查再说。有时候,我们老师无心的一个错误,是可能误导学生一辈子的,这样的小事不能小视。
   翻字典,再百度,仍然没把握。于是短信问我大学的老师:一般用不瘟不火,具体看语境具体分析,我这样回复学生可以吗?刘松来老师回复就俩字:可以。
   回到正题。“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不温不火”指不升温,也不过火。“不愠不火”指不发火。可见,“不瘟不火”用于戏曲表演,而“不温不火”就属于误用。如果指性格温和,当然“不温不火”“不愠不火”了。而现在“不温不火”的使用范围反而有超越“不瘟不火”的迹象,照着“温”的字面意义,按照常人的理解,改造了“不温不火”,丰富了“性格温和”和“销售不旺”两种意义。
   于是语言使用中的“约定俗成”原则就显现出来了:一开始是以讹传讹,后面犯错的越来越多,再到后来,群众的错误就变成真理了。现在很多成语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原来指什么意思,现在可以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约定俗成”这个原则惹的祸。
   比如“沧海一粟”,试想,大海中怎么可能有粟呢?应该是指沙子吧。反正大海那么大,粟米那么小,强调的是微不足道,理解成粟米也行,于是大家认可了。
   再如“无毒不丈夫”,联系“量小非君子”,“毒”应该是“度”吧,“无度不丈夫”,大丈夫的心胸,海阔天空呢,也许大丈夫当断敢断,显得不近人情,于是变成“无毒不丈夫”了。
   再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没准还接一句,“舍不得老婆抓不住流氓”。应该是鞋子吧。狼多狡猾,任你再优秀的猎手也要翻山越岭,把鞋子磨穿。而很多地方“鞋子”与“孩子”音近,于是有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反正表达的是不花代价办不成事,用孩子更显得肯花本钱呢。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得非常透彻:“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他认为,“咬文嚼字,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为了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朱光潜甚至称:“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如此看来,有时我们如果舍得花点时间咬文嚼字一回,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上海《咬文嚼字》这本刊物一直销量很好,就足够说明能有这方面认识的是大有人在。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是应该多用点心思在这方面的。
   由此又联想到,世俗的力量,原来可以这么厉害的。历史是由英雄创造的,其实是由群众创造的,原来还不理解,现在更明白了。也更明白了我们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若有时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又该怎么办呢?那就领导群众嘛。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然后悲壮地选择自沉汨罗,何苦?即使我们现在年年端午祭奠,究竟能让亡魂有多少的安慰呢?学学人家孔子多好,列国奔走兜售学说,四处碰壁了就回家著书立说去,于是有了万世师表,才有了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面对世俗,我们需要选择妥协,自然也需要选择不妥协。真诚希望上帝开启我们的智慧,能够让我们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阿门!

共 13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切入点很好,从汉字语言入手,既让我们透过民俗看到了汉字发展的特点,又让我们通过汉字看到了民俗的特点,真是一箭双雕的事情。文章先通过具体的事例,讲述了三个词语的运用问题,然后用作者的揣度方式,揭示了世俗对语言的影响力。一篇很有意义的文化杂文。【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4-05-14 22:26:34
  作者透过文字看到了世俗问题,特别是揭示出了世俗对语言的力量。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